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教案课件 >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探索

作者:jkyxc 浏览数:

1.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学素质

教师的综合教学素质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也同样影响着师生关系与学生的学习情绪。由于英语是一门集语言、民俗与文化传统与一体的综合学科,教师良好的教学素质可以得到充分的显示。一个发音糟糕、教学方法陈旧的教师会使许多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一个语言生动、启发性强、才学出众的教师常常能使枯燥无味的语言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多彩多姿,吸引学生、甚至赢得学生的崇拜。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不仅具备良好业务素质,而且具备优秀的个人素质,一个具有敬业精神的英语教师完全可以以自己的教学风格和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达到“兴趣──学习──提高──兴趣”良性循环的效果。

教师还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我们教师不仅能教出一些优秀学生,如果能把“差生”教好才能视之为骄傲。“人类天生就具有学习的潜能”,国内也有人提出:教师要把自己工作的主要方面向由“教”转为“导”上,真正把学生的学和学生的用当作决定性因素。外语教育中教师必须更新观念,不能信奉教师中心的教条,而要树立学生为本,学生决定学习结果和成败的观点,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主人的根本地位;还学生在教育中的决定地位。为此,我们的外语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把注意力不仅仅放在中上游的学生身上,更要关注英语学习中的弱势群体,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给他们以更多的关爱,以提高这些学生的外语水平。

2.激发学习兴趣,磨练学习意志

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是对周围事物、事件、人际等各种活动的探索研讨而反映出的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是对知识和学习的一种积极的情感态度,是认知的需要。它使人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并具有向往的心情。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没有兴趣的“硬启动”学习会扼杀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在我们学校的现实条件下,英语学习中的弱势群体所占比例较大,他们对英语缺乏最基本的兴趣爱好。在课堂学习中,主动放弃“主角”地位,回避学习,或者甘当学习的“配角”,甚至是课堂的“看客”。针对这种情况,在与弱势学生的接触中了解到他们都有自己的美好理想,笔者就以此为突破口,通过生动的事例,向学生讲清楚学习英语的目的、好处,引导他们入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同时鼓励这些学生克服害羞心理,不怕出错,敢于开口,不断用“我能行”来激励自己,敢于向自我挑战。只有当学生把认知作为兴趣及把学习当作自身的职责时,学习就有动力,就会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在教学中结合自己对教材,以及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笔者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通过各种活动形式,引发学习兴趣,努力让弱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3.明确补差目标,找出补差方法

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在不断的激励中逐步强化才能持久,才能向良好的方面转化,在学生逐步增加学习兴趣的同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以热情而耐心又富有成效的帮助补差,解决他们学习中的实际困难,才能促使他们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在知识方面的补差,

首先,要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入手,研究和分析他们在知识上的缺陷.以近期目标为突破口,低起点,高落点,逐步地向高要求缓慢推进,积极创造机会,让差生在较短的时间里能看到光明,看到成绩,从而激发他们不断向上的积极性。对于知识上的缺陷,我从学生的练习和检测中发现问题的所在,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补差的目标,如英语句子的主谓一致,不少学生对此茫然无知,不妨在补差的时候,先从主语与be动词的形式一致入手,逐步过度到行为动词的主谓一致,这样,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提高。总之,教师的补差,首先要在深入了解学生具体情况,低起点,高落点,才能使参加补差的学生看到光明看到成绩,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使学生能得到长足的进步。

4.加强心理辅导,注重情感互动

我们面对着的是一个个各具特点和个性的学生,因此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共同的规律,又要考虑他们的心理上的个别差异,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发挥其积极因素,消除消极因素,根据目标教育的要求和内容,结合其心理的、生理的特点,知识状况和能力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和方法,满足每个学生的心理需求,既要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又要做到“顺势助长而转性”,实现强化心理机制,发展学生的个性。心理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是众所周知的,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运用类似手法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会收到较好效果。即教学中把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学生想象成罗森塔尔讲的将来有优异发展的学生。如在小组活动中,当老师巡回发现有的学生不能顺利思考时,就适时的给予帮助,帮他理清思路,然后提问时,请他把正确结论自己说出来,让他感觉自己也能读独立回答老师提问,帮他在同学们面前树立信心。另一方面,对于在单元过关检测中,考的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为他创造一次重考的机会(成绩自然有提高),让他感觉自己有实力考好,并把得分高的一次成绩放入他的成长档案,以此来激励学生。同时,教师在课堂内外的感情,也无时不在影响和感化学生,教师亲切和蔼,热情帮助,使学生乐于接近和接受;反之,冷冰冰的面孔,冷嘲热讽使学生疏远,因此,实施情感教育的前提是准确把握其情感特点,发挥其主体作用,教师必须认真观察学生的表情和举止,分析他们内心世界。“每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对于落后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信任,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对于胆小的学生要给予锻炼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差生”也有自尊心,如果老师对他们的态度冷淡,动则批评,甚至大声训斥,都会增加他们的自卑感,对待差生,老师应该多关心多鼓励他们,要及时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老师的尊重、关心、信任、帮助,会使他们不甘落后奋起直追。在他们取得成绩时,要鼓励他们,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这样,注重学生的情感因素,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师还应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锻炼每个差生的心理意志,促使差生克服各种干扰,养成能调整自己行为的习惯,逐步提高和强化自己的心理素质。同时也锻炼了教师自己的良好心理品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英语学习“弱势群体”的由来有很多方面,并非都缘自学生没有悟性,思维缺乏活性等客观原因。有一部分学生,其他学科学得很好,唯独学英语入不了门。例如:我接教班级的一名学生,其他学科几乎都属于优等生,但英语却不及格,作业也一塌糊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通过了解得知他在以前的英语学习中受到过挫折,这本是一名自尊心很强的学生,一次英语课上由于表现不好,曾受到过老师的严厉批评,因此心中留下“抵触情结”,每次上英语课,就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忧郁感”。针对这种情况,我跟这名学生进行了多次深入的交流,充分表达了老师对他学好英语的信任和期待,课堂上有针对性的提问他一些问题,鼓励他到讲台上给大家表演对话,认真批阅他的作文,并在班级中介绍交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这名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得到很大激励,原来在英语学习上的不良情绪在自己和老师的不断努力中逐步得到缓解。帮助学生不断调整自我,走出阴影,走出挫折,走向自我发展,教师的适时帮助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教授一些心理知识。

总之,帮助弱势群体提高英语学习力是一件长期、持续的工作。学生兴趣和自信心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教师付出极大的爱心和耐心,通过心与心的交流,真正帮助学生成长,提高学习力,最终走上自我发展之路。在教学实践中,我将进一步地研究、探讨和尝试,我相信只要有坚持实践的恒心,有锐意进取的信念,学生的英语学习会在改革中提高!

推荐访问:浅谈 英语教学 探索 初中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