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教案课件 >

理念与路径:基于大学发展视角的南方教育高地建设*

作者:jkyxc 浏览数:

收稿日期:2013-06-24

作者简介:罗海鸥,湛江师范学院院长,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粤西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广东湛江/524048)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批准号07SJY006)和广东省“优长学科、特色学科建设”专项资助课题(项目批准号2013YCTS0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南方教育高地”最基本的内涵即大学发展的内在指标和外在表征达到中南地区最优。建设南方教育高地,要从理念和路径两方面入手:要有精神高地、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的教育理念;要通过教育还原建设精神高地,实施优师强本建设人才高地,返归求真务实建设创新高地。

关键词:南方教育高地; 大学发展;教育理念 2010年,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我国“南方教育高地”的战略目标。“南方教育高地”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全新的任务和全新的要求。这里面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还较为模糊,有必要从教育理念和建设路径方面作深入阐释。

一、教育高地的阐释

高地一词最早见于《史记·河渠书》:“北载之高地,过降水,至于大陆,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勃海。”明代周光镐在《黄河赋》中道:“独不见夫乘四载者之疏导,凿上流而行乎高地。”一般认为,地势较高能够纵览全局、控制四方之地叫做高地。

什么是“教育高地”?这个命题可从纵横两个维度来看:

纵的维度即从教育内在发展看,教育发展在历史长河中经历原始教育、古代教育、近现代教育和当代教育等阶段。教育总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一元到多元,而每个阶段发展极不平衡,故“教育高地”是喻指某地教育发展的高层次和在行业中具有优秀领先的地位。在当代,它体现为教育的全球化、信息化、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

横的维度即从教育的外在关系看,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它与社会其它子系统之间发生着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在元素互动中达到系统的动态平衡。当教育系统的元素具有高势能,那么它在与经济、文化、政治、科技等系统的物质、信息、能量交换中便具有优势。故“教育高地”可借指教育系统的高势能、高水平之意。如在高等教育与经济系统的互动中,教育能为经济腾飞插上翅膀,尤其通过人力资源来体现教育的高势能;教育工作者的研究直接促进科技进步;教育普及水平的提高孕育着公民社会和政治文明。

“基于大学发展视角的南方教育高地”,这个提法源于2010年广东省委省政府所提“南方教育高地”。广东省教育厅罗伟其厅长在《打造南方教育高地的思考与实践》一文中,把“南方教育高地”概括为“六高”内涵和“五高”特征。[1]它所概括的内涵和特征与大学发展休戚相关,即建设南方教育高地与广东大学发展具有内在逻辑的统一。“六高”内涵之一“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培育高地”与英国纽曼所提“大学以培养精英人才为要”与相对应;“六高”内涵之二“高新科技的创造运用高地”与德国洪堡所倡“大学以高深学术研究为任”相耦合;“六高”内涵之三“科学发展的人才支持与智力保障高地”与美国《莫里尔法案》所定“大学以服务社会为纲”相匹配。当然,教育高地的内涵更为宽广,因为其不仅包括高等教育,还涵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基于大学发展视角的南方教育高地是一个以大学发展为核心的全方位多维度概念,最基本的内涵即大学发展的内在指标和外在表征达到中南地区最优。

建设南方教育高地离不开相应的理念与路径。基于大学发展与教育高地的逻辑统一性,这种理念与路径须涵盖大学的核心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建设南方教育高地要回答:树立什么样的教育理念,确定何种实施路径,如何付诸于实践。

二、精神高地与教育还原

曾有人说:“精神高地是至真至纯至美的境地,是人生攀登不止和不可逾越的海拔。一个人缺失了精神高地,不论他的物质家园多么富有、丰裕,都会变得贫瘠、空寂、荒芜和乏味。”[2]当今,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全方位竞争日趋激烈,在急功近利、物质至上的浮躁社会里,一些大学存在精神式微。面对这种现状,办学者要强化大学是精神高地的理念,并努力去实现它。

(一)大学应当是精神高地

梅贻琦曾说:“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从最高境界上来说,真正的大学,是无形的大学,是精神的大学,是能凝聚和产生大师的大学。有了高远的精神境界,有了一流的教师,哪怕缺少高楼大厦,也可能成为一所高水平大学。所以,大学首先要有高远的精神境界,成为精神高地,才能使大学不仅仅停留在“形”和“体”的层面,而进入“神”和“灵”的境界。在这一精神高地上,大学人拥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和社会之责任,探索人类精神生产、传承和创新的机理,与人类最杰出的大脑和最高尚动人的灵魂相遇,求真务实,专心致志,做最好的自己,从而立己树人,为社会建树新风,为人类作贡献。

1938年成立的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成为中国现代教育发展的高地。其成因主要是,“兼容并包”和“心志专一”精神。这两者互相补充,相辅相成。前者是对大学而言,后者是针对个人而言,共同支撑起大学博大精深的境界。其中,“心志专一”精神影响尤为突出,反映在校领导身上,就是他们深感责任之重大,唯恐不能胜任,把专心致志办好学校、为师生服务,视为应尽的义务;这种“专一”精神,反映在教授身上,就是联大教师们都学有专长,意有专情,各自埋首,沉潜探索,著述有成,育人卓著;反映在学生身上,就是联大鼓励和支持学生按自己的志向自由选择,走自己的道路,使联大不仅产生了一流学者,也产生了抗战英雄,还走出了一批政治家。

可见,优秀的大学应当是精神高地。在大学高地上,可以了望世界,展望未来,通过与高人接触,知彼而知己,确立自己的人生使命,为做最好的自己奠基铺路。这是很幸运的。正如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所说:“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人生中途,即年富力强时发现自己生活的使命。”站在这一高地上的人们,可以让一切都变得意义非凡,甚至连贫穷都拥有珍贵的价值。与青春和智慧相比,金钱、地位、美酒、佳肴都微不足道。在这一高地上,即使身无分文,也可以孕育希望!

(二)教育还原是建设精神高地的路径

如何建设精神高地呢?这就需要我们回归教育本质,对教育进行还原,即回到教育本身,回到教育清澈的源头,让教育本真的生命得以凸现,使教育成为其所是。

1.本质还原:育人为本,学术本位

育人为本就是要以培养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自主、长远而全面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是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育人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不仅要关注人的当前发展,还要关注人的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坚持“育人为本”,对学校来讲,学生是中心,没有学生就没有学校;对社会来讲,学生就是学校的产品,产品不合格,社会不会认可。“钱学森之问”是当年温家宝总理的刺痛,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心病。在向温总理建言的那一年,钱学森与秘书有几次谈话,谈到很多核心问题,讲到他小时候受教育的情况。在我看来,他说的就是,教育要以育人为本,要给人一种素养、一种精神境界、一种创新的大视野。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大学是追求真理、崇尚学术的精神高地。在这里比的是谁的志气大、学问高、贡献多。当今社会,受世风等影响,学风也存在不良现象。学术评价标准不断受到功利性价值倾向的侵蚀,致使学术评价组织的公正性常常受到质疑。一些人缺乏起码的学术道德,对学术毫无敬畏之心,所以回归“学术本位”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马科斯·韦伯在《以学术为志业》中说得好:“没有这种圈外人嗤之以鼻的奇特的‘陶醉感’,没有这份热情,没有这种‘你来之前数千年悠悠岁月已逝,未来数千年在静默中等待’的壮志,你将永远感觉不到学术工作的召唤。”[3]只有对学术充满执着,不断攀登学术的高峰,体味学术的魅力和价值,才能把大学构建成人类社会的精神高地,为人类精神的家园提供新知。

2.职能守真:四大职能,务本寻根

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100周年纪念大会上说:“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这句话是对高校的教育职能的深刻阐释。所以,把大学建设成精神高地要着力于这四大职能的实现:在人才培养方面,大学是人才最为密集的地方,也是人才成长的摇篮;在科学研究方面,科学是高校内涵建设的标杆,科研力是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科技应该成为孵化企业的“苗圃”;在社会服务方面,高校是引领社会进步的生力军,应该成为政府决策咨询和社会综合管理的思想库与智囊团;在文化传承方面,大学不仅要适应各种文化碰撞和频繁交融,更要告诉社会自己崇尚何种文化,生成什么样的文化,并成为建设先进文化的中坚力量,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

大学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这四大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教学与科研是大学的基本职能,如果没有教学与科研做基础,社会服务和文化创新就无从谈起。可以说,教学是大学职能的中心,科研是培养人才的保证,而社会服务和文化创新职能来源于教学与科研,反过来又促进这两大职能。当今世界,大学已从农业社会的“象牙塔”、工业经济社会的“助推器”,发展成为现代知识经济社会的中心。所以建设精神高地亟需落实这些职能,把这些职能不折不扣地演绎到大学各项工作中,跳出种种已有的教育模式,打破束缚教育本身的条条框框,让教育顺其本真自由健康地生长。

3.路径守正:尊重规律,依法办学

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同其他社会现象或教育现象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教育规律是不能违背的,是办学的指针。大学要努力将教育规律的精神涵盖学校管理、教学、科研等各个方面,并在工作中准确把握尺度,既不要盲动冒进,也不要畏首畏尾,积极推动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出台。

依法办学是教育还原的法律保障。法治的逻辑是,法律是最高的统治者,因此“依”法是必须的和当然的,不是可以选择的。[4]大学要顺利运转,依法办学异常关键。一方面,大学相关部门行使职能要有法可依,能够熟练地运用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可以较快较好地处理好大学校园内突发事件、安全事故、劳动纠纷、公共卫生等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依法行政可以优化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理顺各级管理层的职能关系,减少管理成本,变“人治”为“法治”,从而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效益。

三、人才高地与优师强本

关于人才高地的定义,学术界经常引用学者叶忠海的表述:“人才高地即为人才发展的极核区、高势能区。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人才资源数量分布的高密度;人才资源素质的高标准;人才资源结构的高对应;人才资源流动的高活力;人才资源产出的高效益。”[5]这就是说,它是集人才的培养、产出、流动与效能发挥于一体的处所。

(一)大学应当是人才高地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人才在大学中具有突出的作用,教育家梅贻琦在就职演讲中讲到:“一个大学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6]他反复强调:“师资为大学第一要素,吾人知之甚切,故亦图之至急。”[7]学术大师季羡林曾说:“根据中外各著名大学的经验,一所大学或其中某一个系,倘若有一个在全国或全世界都著名的大学者,则这一所大学或者这一个系就成为全国或全世界的重点和‘圣地’。全国和全世界学者都以与之有联系为光荣,问学者趋之若鹜,一时门庭鼎盛,车马盈门。倘若这一个学者去世或去职,而又没有找到地位相同的继任人,则这所大学或这个系身价立即下降,几乎门可罗雀了。”[8]可见,没有好的师资、没有优秀的人才,建设人才高地无异于空谈。

推进教授治学,发挥教授主导作用,是建设人才高地的根本所在。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和治理结构的基本内容,也是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要求。教授作为大学学术组织中的主体,是大学实现职能、履行使命的中坚力量。建设人才高地,应当树立和践行教授治学的办学理念,让教授有权治教学、治学科、治学术、治学风,从而全面参与学术性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完善大学治理结构,构建既具有中国特色又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的现代大学制度。

培养大量优秀人才,是建设人才高地的重要体现。忽视了人才培养,就忽视了大学的使命。哥伦比亚大学校园里有一尊雕塑就是哥大赖文森广场(Revson Plaza)的“钢丝上的行走者”(Tightrope Walker)。这个雕塑有两个人,其中一个人走在钢丝上,另一个人站在他肩上。我觉得,如果把下面那个人看作教师,上面那个人当作学生,那么这个雕塑便体现了大学教育的理想:培养超越老师的学生。陶行知曾说:“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这实际上寄托了培育超过教师的学生的教育理想。建设南方教育高地一定要重视引育优秀师资和培养优秀学生,这是教育生存发展的根本。

(二)优师强本是建设人才高地的路径

曾有人说,一所大学是不是一流,看它培养的人才是不是一流,而培养一流人才,仰仗于一流的师资。邓小平也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9]所以,优师强本是建设人才高地的路径,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素质优秀

要寻找素质优秀的师资是非常不容易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其一,外联,即联系国外人才,建立国际人才交流网和市场中介。著名学者罗家伦提出 “借才异地”的思想,认为请外国最享盛名的学者来短期讲学还不够,还要千方百计以更充分的设备上和生活上的便利,使他们安心留着,多“为师”几年。这样“不但训练我们的学生,而且辅导我们的教员”。他认为“这是把科学移植到中国来的最好的办法”。[10]所以,大学邀请国外学者到学校作报告,聘请国外学者为客座教授,是获得优秀师资并得到“高端引领”的重要捷径。其二,内引,即从内地引进人才。由政府出资建立人才驿站,吸引内地高层次人才来粤全职、兼职或短期工作,促使“孔雀东南飞”。其三,挖潜,即挖掘本校人才潜力。对优秀的年青教师,要进行鼓励和鞭策,使其成为生力军;对退休老师,有关部门可以建立离退休教授人才库,主动为离退休教授牵线搭桥,鼓励他们到有需求的高校授课与兼职。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智力回收”的网络尤为重要。把外流的专业人才看作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特殊智力资源,把每个人看作资源网络中的结点而发挥特殊作用。可以组织外流的人才回学校进行短期服务,也可以鼓励外流人才回学校献计献策,还可以派老师出去向外流人才学习,充分发挥外流人才的智慧和影响。此外,选择素质优秀的老师,要突破地域界限、学位与身份界限。如西南联大人才济济,大师云集,其选拔师资并不只看重资历。论资历,沈从文只上过小学,华罗庚中学没有毕业,钱穆也没有大学学历,但丝毫不影响联大聘他们做教授。这是“优师为本”的体现,值得借鉴。

2.结构优化

建设人才高地必须进行人才结构优化。应该运用科学方法对广东省人才高地进行战略分析,正确认识其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依靠优势、利用机会、克服劣势、规避威胁,全力推进构筑人才高地的进程。政府对人事管理权限要放开,使大学对教师的管理完成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资源管理”的过渡,为区域内师资合理有序流动创造条件。

结构优化的目的在于把人才配置到刀刃上,最大程度地发挥人才的效益。要通过优化结构配置,让人才资源专业结构与经济社会结构相协调,使“老”、“中”、“青”相结合的人才资源比例恰当。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人才资源的浪费。随着经济发展进程不断加快,要优化人才结构使其适应广东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通过政策创新和制度创新,破除束缚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广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3.师资优育

建设人才高地,要创造教师有效培育,充分“成才”“施才”的社会环境。随着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发展,还可以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相融通,互受益”的思路,充分利用国际化平台,积极推进大学师资培育的国际化。在师资优育方面,广东与港澳台地区毗邻,可以借助港澳台的教育资源,建设“粤港澳台紧密合作、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南方教师教育高地,推动教师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此外,可以放眼全球,谋求国际合作,通过引进和使用海外优质课程教材、教师海外培训、长短期外籍教师岗聘、合作建立科研机构等多种方式,提升师资培育水平。

在“施才”方面,大学是人才的聚集地,只有不断为各类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与平台,才能更好地留住人才。所以,大学营造“施才”的环境非常重要。这个环境有助于形成凝聚力、吸引力和生产力,是大学不可忽视的软实力。在各类媒体上对人才要进行大力宣传,从文化的深层来构建一种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新的人才环境,从而发挥人才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

四、创新高地与求真务实

南方教育高地不仅要成为精神高地和人才高地,还应该成为创新高地。通过创新,大学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并发挥引领作用。

(一)大学应当是创新高地

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创新已经衍生出一种精神,引领人类不断进步。爱迪生说过:“世上一切都是迷,一个迷的答案即为另一个迷。”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哥白尼曾说:“人的天职在于探索真理。”因此,他不断探索,不断奋斗,最后提出了震惊寰宇的“日心说”。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11]一个科学家之所以伟大,重要一点就在于他懂得什么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建设南方教育高地需要重视创新精神,要让大学成为创新高地。事实上,大学教育时刻离不开创新,通过研究创新得到的知识最深刻难忘,它比教师直接传授更有效。既然是探索创新,就不能按部就班,就不要怕走弯路。否则,就算是形式很现代,但实质还是传统的封闭性教育,而传统的封闭性教学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培养大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还要培养大学生获得参与探索的情感体验,形成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活以前学习中的知识储存,使其从内心体验到大学学习与科研的乐趣和幸福。

大学发展同样离不开创新,如学科规划需要思维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模式创新、科学研究需要方法创新、服务社会需要技术创新等。通过创新,大学可以更好地繁荣学术文化和满足社会服务需求。需求引导服务,服务创造价值。当然,大学的学术研究不是恬静舒适的代名词,而是学者在披荆斩棘中探索前进。在每一项成功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独特故事,而这些故事的共通之处,则是学者们殚精竭虑的思索、锲而不舍的探索以及铁棒磨针的劳作。只有对学术事业无限热爱的人才会热情地忘我地从事研究工作,并从中获得最大的乐趣和满足。正如美国著名高等教育专家弗莱克斯纳所说,大学是民族灵魂的反映,大学不应做微不足道的小事,不能趋于平庸。[12]所以,大学应当是创新的高地。通过创新,为人们提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基点和视角,使人们明确认识到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和作用,从而推动大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二)求真务实是建设创新高地的路径

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要获得知识界的敬重,则必须以追求真理,探求高深学问为己任;而要提升社会认可度,则需走出“象牙塔”而走向“社会服务站”,以务实的态度服务社会,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德里克·博克曾指出:“大学的职能是为养育自己的社会服务的,问题是如何才能为社会做出大贡献,以及需要的条件是什么。”[13]可见,当代大学必须坚持求真与务实两条腿走路,求真是务实之本,务实乃求真之用。求真务实是建设大学为创新高地的路径。

1.追求真理,创新繁荣学术文化

实施建设南方教育高地,务必追求知识贡献。只有能对人类知识宝库做出较大贡献的大学和教育系统,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高地,否则只能是自封的空头衔。真正的贡献来自于不懈地追求真理的奋斗。真理蕴藏于事实之中,常与过往的认识相悖,既有的传统、机制、习惯等有可能成为追求真理的障碍,求真务本的学术研究,是对人类认识局限的挑战。相对独立宽松的环境和学人精神的自由,对于学术创新是大有助益的。因此,首先要给大学创造自由宽松的良好学术研究环境,让从事学术研究的学人们向往崇高的精神生活,耐得住清贫与寂寞。其次要增加学术研究的投入,要让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人,有必要的经费实施他们的研究计划

2.着力应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提出,高等教育的发展要与社会问题和劳动界密切联系,要服务于社会的长期目标和需求。回溯历史,美国斯坦福大学致力于技术开发,吸引众多工厂,形成“硅谷”;英国爱西堡大学通过技术合作,形成的“硅谷”已有370多家公司。美国教育家范·海斯提出了非常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Wisconsin Idea),它的实质是大学应帮助威斯康星州解决实际问题,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大学应成为灯塔,积极促进社会发展,成为公众服务的必不可少的工具。”[14]所以,大学要充分发挥自身在人才、技术、设备、信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大力开展科技攻关、技术服务、对口支援和社会培训,主动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够推动建设创新高地。广东经济总量已连续26年稳居全国第一,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它创造了比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时期发展速度更快、持续时间更长的经济奇迹,但是没有创造出与经济地位相匹配的教育奇迹。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的发展必须提速。对于大学来讲,不能只局限于适应区域的经济发展,而是要主动为区域的整体发展服务,成为区域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器,在广东区域创新体系中起到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于是,在教育提速过程中,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加快。随着“产、学、研”一体化体系的建立和“技、工、贸”一条龙产业的发展,建设创新高地的步幅就会加大,大学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的知识库、人才库和助推器的作用也会愈加凸显。

3.辐射带动,服务地方教育需求

在现行的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与当地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存在着一定的分离,彼此相互融通较为缺乏。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需要依托地方教育部门和资源,积极面向地方基础教育,深入相关学校开展教育实验研究,培育一批高层次的特色科研项目和成果,促进大学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广东省需加快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发展,要求高校承担起相应的师资培养的任务,并与幼儿园和特殊教育机构协作,促进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以通过决策咨询或信息交流等形式,以科学有效的研究指导或帮助中小学等教育机构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发挥大学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引擎”作用,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加快教育信息化的步伐,推动基于现代教育技术、覆盖中小学的课堂互动与评估平台建设,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

总之,没有理念的教育,等于失去了灵魂;没有科学的教育理念,教育的行为是短期的、目标是片面的、发展是被动的。大学是知识传播与创新系统的第一主体,在建设南方教育高地的宏伟蓝图中,树立精神高地、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理念是教育创新发展重要的源头活水。只要我们秉持先进的教育理念,践行教育还原、优师强本和求真务实的发展路径,便能较好地打造南方教育高地,使广东教育与其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最终成为全国教育的排头兵、先行者和示范者。

参考文献:

[1]罗伟其.打造南方教育高地的思考与实践[N].学习时报,2011-01-03:第13版.

[2]熊廷权.抓学习 促认知 为构筑试验区精神高地打牢基础[J].乌蒙论坛,2012(2):29-30.

[3][德]马克斯·韦伯.韦伯论大学[M].孙传钊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97.

[4]童猛.大学依法治校论析[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4.6-7.

[5]吴昀桥等.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才高地构筑策略体系探析[J].人才资源开发,2009(9):30-32.

[6] [7]黄延复,马相武.梅贻琦与清华大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24,27.

[8]萧超然主编.巍巍上庠,百年星辰——名人与北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3.

[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5.

[10]张岱年,邓九平.人世文丛(学者卷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68.

[11]爱因斯坦.物理学的进化[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62.66.

[12][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0.

[13]Derek Bok.University and the Future of American,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0.3.

[14]John S.Brubacher and Willis Rudy.Higher Education in Transition, Transaction Publishers,1997.167.

(责任编辑 于小艳)

推荐访问:高地 视角 路径 理念 建设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