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教案课件 >

关于区域工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差异化发展路径的思考

作者:jkyxc 浏览数:

思想较重,推进工业可以“零”地价、还可以给予税收5-10年“奖励”,给予技改贴补等政策,与之相反对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科技知识智力密集型服务业重视不够,地价、税收优惠较少,激励措施乏善可陈。

由上述分析可知产业发展与实际需求产生较大的偏差。究其原因,有对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路径认识的偏差问题,以及对城市价值和定位的认识问题、制度与激励措施误区等问题。实际上,大多数经济学者对工业化、城市化一般规律谈得多,对处于二线、三线乃至县域城市、县域城镇、都市郊区等非我国主要城市的发展差异性、特色性研究不足,在整体研究城市圈、都市圈的同时,对比较小的区域、功能性区域研究不足,总体发展思路模式上呈现出特色不够、产业布局不合理、城市功能发展不足、城市人文生态绿色功能弱化等问题。

(一)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产业发展定位的差异化

美国芝加哥大学地理学家哈里斯(C.D.Harris,1943)曾把美国的988个城市分为8种类型,即大学城、观光和休闲城市、批发城市、制造业城市、运输城市、零售城市、矿城和杂业城市。日本学者小笠原义胜按照城市的主导功能,将城市分为商业城市、矿业城市、工业城市、交通运输城市、水产业城市、公务自由城市和其他产业城市7类。

Henderson和Lee对美国、巴西、韩国和印度的经验研究表明,由于城市规模和教育水平的差异,不同城市的生产结构具有明显专业分工。在他们统计的317个城市制造业样本数据中,分别有40%、17%、42%的城市根本不存在计算机、电子元器件和航天制造业。一般意义上讲,大城市在商业服务、小城市在制造业上的专业程度更高,如果电子信息、新材料、汽车等产业在大多数城市均进行重点规划,势必削弱发展动力,也会让社会管理、自然资源环境付出沉痛代价。

(二)工业与服务业发展的有机结合新趋势

生产性服务是指那些被其他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用作中间投入的服务。生产性服务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及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随着市场在全球的扩张、厂商个数和生产规模会扩大,基于产业链分工不断在全球深化,制造业企业不断将生产性服务业外包化,从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不断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不断涌现。有关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是目前经济学界讨论的热点,主要形成了需求遵从论、供给主导论、互动论和融合论等研究观点。《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提出“尽快使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并明确要求“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有机融合、互动发展”,是顺应趋势的认识和实践。

(三)服务外包全球化提供产业升级新路径

20世纪80年代末,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开始将其非核心的IT服务业务外包给低成本的专业服务商,全球产业转移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服务业外包成为全球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基于全球化资源要素配置,服务产品的可贸易性强,离岸外包、战略联盟等建立在知识经济和全球价值链深度分解基础上的要素配置新方式突破了线性路径,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有别于以往发展中国家依赖工业化的线性产业升级模式。我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离岸服务外包市场规模达到6000亿美元,未来5-10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将以30%-40%的速度递增;我国服务外包企业超过1万家、从业人员达到232.8万人。另外,许多中小贫困、落后国家如柬埔寨、肯尼亚、斯里兰卡等服务外包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2010年斯里兰卡IT与商务外包产业产值达到3.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5%,从业人员达到3.5万人。

城市化进程中区域工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消除认识误区,在城市的功能区、中小城市发展之中应该综合自然、人文禀赋,走出特色发展路径,才能实现科学发展。

(一)差异化理解城市发展的最优路径

不能教条地将城市化、工业化率、二产三产结构进行比对来定性发展阶段与性质,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倒退也可能是合理的,特别是在并非综合性大城市的二、三线城市、县域城镇,更要差异化错位发展,不能教条追求城市化率、工业化率,出现招商引资饥渴症,以“零地价”、长期税收奖励等政策引入无核心能力的企业,否则将带来发展层次结构低下、环境污染、破坏人文等诸多问题。

(二)立足城市价值和财富增长并重视服务业的发展

应深化对城市价值的理解,拓展新的城市发展空间应综合发展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等城市功能,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名城、自然生态名城等,更应注重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保护山水形态,形成植被保持丰富、风景优美、人文彰显的形态,提升城市魅力。以自然、生态、宜居的人文环境对高层次人才居住、创业产生吸引力,实现区域发展路径的差异化,发展形态各异的服务业。如昆山花桥发展金融后台服务外包、云南小镇民族文化和婺源乡村特色旅游。

(三)工业化发展中注重工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在工业发展为主导的城市,重视工业与服务业的互动、融合发展。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加快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推动“服务产业化、产业服务化”,鼓励制造业借鉴IBM的成功经验,加快向服务业拓展发展空间;促进服务业标准化,实现服务业集群化、集聚化发展。

(四)把握科技教育人才核心优势能力培育

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是知识、智力密集型产业,要率先发展科研、教育、资本市场、会展、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实现服务经济现代化、国际化、高端化,优先建设“科研城、教育城、孵化中心、会展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体育中心”,营造有利于精英人才集聚创业的良好环境。

(五)探索建设各种服务经济载体

可以发展服务经济示范园区、CBD、服务外包、楼宇经济等,充分发挥其占用土地资源少、产业带动力强,及其所具有的产业聚集、人才聚集、信息聚集、资金聚集的特点,可以集中发展会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创意策划、旅游娱乐、房地产开发、通讯等产业,对于提高城市经济的聚集、辐射、带动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魏作磊.美、欧、日服务业内部结构的演变及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经贸探索,2010(1)

2.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文献综述[J].经济学家,2006(6)

3.周振华.服务经济的内涵、特征及其发展趋势[J].科学发展,2010(7)

4.韩德超.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18)

5.黄维兵.现代服务经济理论与中国服务业发展[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6.[日]井原哲夫.服务经济学[M].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

推荐访问:服务业 差异化 路径 区域 思考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