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教案课件 >

印度与美国的太空合作及其影响

作者:jkyxc 浏览数:

[内容提要]在外国帮助下,印度的太空事业得到发展,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就。冷战结束后,印关双方形成战略伙伴关系,其中太空合作成为其支柱之一。印度希望通过与美国的太空合作提高大国地位,赶超中国太空发展,提升军事实力。两国太空合作加速了亚洲太空竞赛和太空军备竞赛,使印度战略弹道导弹得到发展,由此加剧南亚紧张局势,形成东亚安全困境,并恶化太空安全局势,增加核战风险。

[关键词]美国 印度 太空合作

自从2000年美国布什政府上台以来,印度和美国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并逐步深化,其中太空合作扮演着重要角色,被称为美印战略伙伴关系的“新边疆”。美印太空合作具有广泛、深刻的影响。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国内对美印战略伙伴关系中的太空合作鲜有研究。在简要介绍印度太空事业发展以及印美太空合作概况的基础上,本文将着重分析印度与美国进行太空合作的动因和影响。

一、印度太空发展简要历程

印度是世界航天大国,是除中国之外的另一个具有独立发射能力的发展中国家,是可以把卫星发射到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少数国家之一,也是具有独立研制卫星能力的国家之一,其遥感卫星居世界领先地位,仅次于美国。印度也进行了月球探测,并取得了较大成就。

与其他国家一样,印度的太空系统包括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地面系统(包括发射设施与地面终端运用系统)、发射系统和卫星。印度太空事业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已起步。根据瓦德拉穆迪(Sundara Vadlamudi)的观点,印度的太空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两个时期。1971~1985年,是印度太空事业起步阶段。国家投资开发必要的基础设施并进行人力资源储备。此阶段,印度太空事业严重依赖外国援助,如美国、日本、苏联、西德和法国等。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为印度太空事业逐渐发展壮大阶段。在这一阶段,政府加强集中管理,减少对外依赖,印度太空事业获得长足发展,并在商业太空发射方面取得进展。进入2l世纪后,印度太空事业发展迅猛,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地面系统方面,即火箭发射设施、航天器控制与跟踪设施、航天器运用设施等,在刚起步时印度依靠外国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消化吸收西方的技术,独立发展自己的地面系统,如火箭的发射装置、卫星跟踪雷达、航天器地面运用站点,等等。目前,印度地面系统自成体系,比较完善和先进。在建设地面设施的过程中,外国技术援助与本国独立研发发挥了相互补充的作用。

在卫星系统发展的最初阶段,印度同样依赖外国来发展卫星的重要子系统,也就是热控制系统、航天器结构、飞行姿态控制系统、飞行姿态传感器、跟踪与指挥系统,以及载荷等。在外国帮助下,印度从20世纪70年代逐步开始独立研制卫星,到现在,除了特殊部件外,印度完全有能力独立制造整个卫星,其研制的通信卫星和遥感卫星最为出名。1981年,印度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到目前已经发展到第四代通信卫星(最近一颗通信卫星发射于2010年12月25日,但是没有成功),形成印度国家通信卫星系统(Indian National Satellite,INSAT)。该系统是亚太地区最大的国内通信系统。印度先后发射了21颗此类卫星,目前有11颗在轨服役。有些卫星携带增强型甚高分辨率辐射计(VHRR)和电荷耦合器件照相机(CCD Cameras),用于气象影像的拍摄,即通讯卫星可提供气象服务。该系统可收发南亚与印度洋灾害预警信号,服务搜救行动。印度的遥感卫星(Indian Remote-Sensing Satellite,IRS)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是印度卫星网络的核心。印度已拥有全球最大的遥感卫星星座,广泛用于海洋、农业、森林、勘探、渔业、生态和环境监测、军事等领域。印度遥感卫星共有几个系列:IRS-1是陆地卫星系列;IRS-P是专用卫星系列;IRS-2是海洋和气象卫星系列;IRS-3是雷达卫星系列;其他还有地球资源卫星和三维制图卫星系列等。印度遥感卫星的分辨率为0.8米,仅次于美国,能对全球气候、大气及海洋环境进行综合观测,可以为世界提供最好的卫星影像,还可以准确及时监视其周边国家的导弹试验以及发射情况。印度现在也在大力打造自己的GPS系统,即“印度区域导航系统”(IRNS),由7~8颗卫星组成。

在运载火箭方面,在外国帮助下也取得了很大突破。目前,印度已拥有四种类型的国产运载火箭:“卫星运载火箭3(SLV-3)”、“加大推力运载火箭(ASLV)”、“极地卫星运载火箭(PSLV)”和“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GSLV)”。其中PSLV是印度最可靠的运载火箭,可将1.5吨载荷发射到极地太阳同步轨道,具备一箭多星的能力。2008年4月28日,该型火箭将10颗卫星发射升空并送人预定轨道。此款卫星具备国际商业发射能力,为韩国、德国、以色列、意大利、阿尔及利亚等国发射过卫星。GSLV是在PSLV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印度功率最大、最先进的运载火箭,可将2,5吨和5吨载荷分别发射到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和低轨道上。印度正在研制GSLV Mark II和III型运载火箭,增大火箭运载能力。但是,印度还没有完全掌握火箭低温发动机技术。2010年12月的发射因为该技术不过关而遭遇失败。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印度组建了完备的航天组织机构和产业、研发体系,已经掌握了制造和发射运载火箭、人造卫星、地面控制与回收等技术,在航天工程三个领域拥有相当实力。2008年,印度成功发射“月船一号”月球探测器。对月探测取得了巨大成就。根据国家航天规划,印度计划2015年发起火星探测,2016年实现载人太空飞行,2020年登陆月球。

二、美印太空合作简要历程

早在20世纪60年代,印美就开始了太空合作。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是援助印度太空项目的首个国外机构。但是,在冷战时期,印度的不结盟政策以及1974年进行的核试验,成为美国大力援助印度发展太空事业的障碍。因此,印度转而向苏联寻求援助。出于战略需要,苏联向印度提供了包括太空技术在内的各种援助,印度的太空事业得以继续发展。虽然美国对印度实施高技术出口控制政策,但印度还是利用了该政策的漏洞,从美国及其盟国进口了一些与卫星相关的部件与技术。

随着印度太空技术的发展,在冷战结束后,克林顿政府开始考虑与印度进行太空合作。1997年12月,印度与美国签署备忘录,两国共享有关卫星的数据,在地球与大气科学方面进行合作。这个备忘录重启了两国太空合作的大门。但是这个刚刚开启的大门却因为1998年5月印度进行核试验又被关闭——美国制裁印度,禁止印度太空发展组织(IRSO)等机构从美国进口高技术。

印美太空合作重启的转机源于2001年的“九一一”事件。对于美国发动的反恐战争,印度给予全面支持。作为回报,美国同意与印度进行太空合作。2001年,瓦杰帕伊总理访问美国期间,两国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在能源、太空、高技术等领域扩大对话与合作。2004年1月,两国发起“战略伙伴关系后续步骤”(Next Steps in the Strategic Partnership,NSSP),在太空、核领域等方面进行合作。2004年6月,决定成立美印民事太空合作联合工作小组(U.S.-India Joint Working Group on Civil Space Cooperation,JWG),负责太空合作事宜的探讨与磋商。2005年6月,该工作小组成立,确立了合作领域:印度“月船一号”搭载美国的两个设备;美国考虑允许印度发射有美国元素的国际商业卫星;两国在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上进行合作。2006年5月,两国签署协议,敲定联合探月合作细节,探测月球是否存在水源,以及绘制月球矿物分布图。

2008年10月,携带美国设备的印度“月船一号”顺利升空,并在随后的探测中,发现了月球存在水源。这一重大发现说明印美太空合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加速了印美太空合作的进程。2009年7月,美国与印度签署《技术保护协议》,美国正式允许印度发射有美国元素的卫星。2010年7月,这一协议成为现实,印度成功发射了由法国制造的、有美国部件的阿尔及利亚卫星。2009年11月,在辛格总理访美期间,两国领导人签署协议,两国共享印度2009年9月发射的“海洋卫星-2”(Oeeansat-II)数据。2010年11月,在回访印度期间,奥巴马总统与辛格总理表示,两国要加强太空探索与对地观察领域的合作,加强载人航天领域的对话与合作。而且,奥巴马总统表示,美国商务部将把印度太空发展组织等机构从商务部“实体清单”(Entities List)上除名。2011年1月,奥巴马总统的这一承诺兑现。美国的这一举措,有利于印美太空合作的进一步发展。2月,美国波音公司宣布对印度载人航天项目提供技术与设备援助。

2011年7月,印美民事太空合作联合工作小组在印度班加罗尔举行工作会议,两国同意在载人航天合作项目上进行对话,在GPS与印度的导航定位系统之间的兼容上进行合作,采取措施加强大气科学与对地观察的合作,也探讨了在诸如太空探索、空间科学等潜在合作领域的可能性。2011年7月19日举行的美印第二次战略对话联合声明确认了这些内容。

三、印度推动太空合作的热望

自从冷战结束以来,印美太空合作力度增强,而且势头强劲。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美印双方各取所需。美国希望将太空合作作为拉拢印度的手段,让印度成为实现其全球与地区战略、太空战略目标的重要棋子。对于印度而言,则意义重大。

首先,与美国进行太空合作是印度太空事业王冠上的明珠,符合其国家战略目标,即借助美国有助于提升其大国地位。印度认为,尽管美国的总体实力在下降,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美国仍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印度想成为世界大国和强国,需要借助美国。加强与美国在太空领域的合作,促进本国的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提高印度的国际地位与声望。与核武器研制一样,太空事业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在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民族自豪感、提高国际地位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但是,随着“核禁忌”逐渐成为国际共识,核武器研制的标志性作用已有所下降。与之相比,太空技术的突破则更具有宣传价值。因此各国大力发展太空事业来激发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国家的凝聚力,提高国际地位。2008年11月印度将国旗送上月球之后,其媒体宣称此举“为印度带来的战略性鼓舞,不亚于10年前那声惊天动地的核爆炸”。有了这样的国际地位与声望,就会赢得更多的战略主动权,为本国创造有利的国内、国际环境,实现世界大国的梦想。

与美国进行太空合作,有利于印度加速其太空事业发展,超越中国。正如前述,太空技术的巨大突破有利于一国国际地位与国际声望的提高。从总体上看,在卫星数量及种类、运载火箭可靠性与运载能力上,中国比印度强些。就月球探测而言,在“嫦娥一号”发射三年后,中国“嫦娥二号”发射升空,到目前已经完成了预定的探月计划,并飞离月球,奔向距离地球150万公里的更远的太空,进行深空探测。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而印度的“月船一号”在2008年10月发射到现在已经三年多了,“月船二号”还要等待三至四年才能发射。就载人航天而言,中国已经成功进行了几次载人航天发射,从一人一天飞行,到多人多天飞行,而且宇航员也出舱进行了太空漫步。中国的空间站也在稳步推进,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2011年10月发射成功,并于11月先后与“神八”成功进行了两次交会对接实验。印度还没有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也暂时还没有自己的空间站计划,而是参与国际空间站。总体而言,中国航天成就远远超越了印度。因此,鉴于中国在目前的太空竞赛中领先于印度的事实,印度太空事业的明确目标就是在新一轮太空竞赛中要超越中国,利用技术民族主义,提升国际地位。“月船一号”测评专家组的负责人班德莱教授明确表示,印度铆足干劲发展太空事业,是希望在新一轮太空竞赛中有所建树。印度的整个载人航天计划最终目标是赶在中国之前登上月球,以表明印度航天技术超越了中国。在发射“月船一号”之前,印度表示将在月球上插上印度国旗,成为继美、俄、日之后的第四个在月球插旗的国家,力图压过中国的味道甚浓。因此,近年来印度加大了与美国等国家的太空合作力度,希望借此在探月等领域超越中国。

其次,印度需要美国提供火箭运载技术援助。实现太空强国目标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就是要有可靠的运载火箭。如同前述,印度的运载火箭是依靠外国发展起来的。印度与俄罗斯克服美国的阻扰,达成运载火箭低温引擎交易:俄罗斯向印度出售8台低温引擎,并向印度转移了90%的低温引擎技术和制造设备。正是依靠这8台引擎和技术,印度的“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GSLV)才起步,但印度还没有完全掌握制造低温引擎的技术。俄罗斯的运载火箭技术比美国逊色。这一点尤其表现在2010年和2011年俄罗斯发射失败上,如2011年8月俄罗斯发射的“快车-AM4”通讯卫星、“进步M-12M”货运飞船和11月发射的火星探测器都没能进入预定轨道,12月“子午线”通讯卫星发射失败,再加上2月一颗军事卫星进入错误轨道,2011年俄罗斯遭遇了五次发射失败。相比之下,美国的太空发射成功率要远高于俄罗斯。因而,印度转向美国寻求技术援助也是顺理成章的,而波音公司表示要向印度提供低温引擎技术,无疑会弥补印度在此项技术领域的短板。

美国低温引擎技术不仅是解决印度运载火箭发射的关键技术,而且也是印度发展大推力运载火箭的关键技术。小卫星有其优越性,但是大型卫星(如空间站)具有小卫星无法比拟的优势,如在功能上具有多样性,因此,重要航天国家(集团)主要发展大卫星。而发展大卫星则需有运载能力巨大的火箭与之相匹配。美国、俄罗斯、欧空局和中国等都在发展大功率的运载火箭,如中国正在研制运载能力达130吨的超级火箭。美国提供运载火箭技术,无疑会加快印度“GSLV MarkⅡ”和“GSLV MarkⅢ”型运载火箭的研制、生产步伐。

再次,与美国进行太空合作,提高太空军事实力,并促进整体军事实力的发展。太空技术本来就是军民共用的技术。太空系统为战争提供实时的情报、侦察和监视信息,使军队能够有效地进行军事行动,并为作战提供通信保障,引导部队行动和实施精确打击,还能探测来袭的导弹。太空系统是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谁控制了近地轨道,谁就控制了近地空间;谁控制了近地空间谁就支配了特拉(Terra,大地女神);谁支配了特拉,谁就决定了人类命运。”因此,太空系统对军队现代化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最近几年来,印度太空事业的发展,为其军事现代化提供了基础,尤其是为其空军转变为空天军奠定了相当基础。例如“一箭多星”标志着印度发射技术与卫星分离技术取得巨大突破,具有明显的军事含义。多星分时释放与潜在的导弹分导技术密切相关,可以说是分导技术的前奏,其军事运用不容忽视。同时,“一箭多星”表明印度可以在战时或危机、冲突之际,快速发射天基系统,补充或替换被打掉的卫星,或用于侦察、通讯、预警,等等。目前印度已经具备了反卫星能力,如果印美太空合作继续深化,无疑会增加印度的太空军事实力,尤其是用于弹道导弹的多弹头分导重返大气层运载工具(MIRV)。因为太空技术是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印度也十分看重太空技术在军事转型与现代化中的作用,希望太空技术在提升军队战斗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印度希望把印度洋变成“印度之洋”,因此要把太空技术尽可能地运用到陆海空三军装备中,或用之制造新武器,或用之提高现有装备的性能,如提高军队的精确打击能力,或用之提升核威慑能力,如太空技术为核打击提供预警、指挥、通讯等功能,以此全面提升军事实力。

四、印美太空合作的影响

印度与美国进行太空合作的影响将是多方面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就其积极影响来说,有助于太空技术的发展与运用,造福人类社会,增进人类福祉。对于发展中国家印度来说,这一点更为明显。同时,太空合作也有助于人类探索太空,增进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促进太空科学的发展。当然,双边合作也有助于保护太空环境。但是,其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印美太空合作加剧了亚洲太空竞赛,并有可能转变为太空军备竞赛。冷战结束后,太空“奥林匹克”大幕逐步拉开,越来越多的行为体进入太空,并拥有卫星,这在亚洲表现得尤为显眼,中国、日本、韩国、印尼、越南和泰国等国家太空竞争意味甚为浓厚。进入21世纪以来,亚洲太空竞赛的趋势更加明显。2003年中国首次成功进行载人航天飞行,成为继美、苏/俄之后的第三个把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其他国家错误地感到了紧迫感,误以为中国对它们形成了压力,于是投入巨额资金用于太空事业,希望赶超中国。在此前后,日本依靠美国和俄罗斯的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向国际空间站进行了15次载人太空飞行;日本、中国和印度进行了月球探索,绘制了月球表面地图;亚洲的其他国家,如韩国、马来西亚等,正在增强太空能力。亚洲太空竞赛正在上演。

鉴于在卫星数量、种类、载人航天等方面落后中国的现实,印度希望借助美国太空技术援助赶超中国。而且,美国也答应在这些领域助印度一臂之力,向印度出售技术与设备。这一点又可能加剧亚洲的太空竞赛: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国进一步投资太空领域,反过来又进一步刺激印度。亚洲的太空竞赛并不是新问题,冷战时期就已出现。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地缘政治问题,21世纪的太空竞赛更加激烈,太空成为政治与军事紧张的重要构成部分。美国著名的航天政策专家摩尔兹(James Clay Moltz)在科学杂志《自然》发表评论文章说,亚洲陷于“无声的太空竞赛”。他说亚洲各国官员明确注视着邻国正在做的事情,他们关切各自国家的相对声望。因为没有合作,存在着潜在的冲突风险,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太空军事化,转变为太空军备竞赛,类似于冷战时期的美苏太空军备竞赛。因为亚洲不存在西方的安全组织,如北约、集体安全条约组织(CSTO)和欧盟等,民事太空竞赛很容易转变为军事太空竞赛,擦枪走火的风险比较大,这引起了美国军方的高度警惕。其实,美国在其中至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印度与美国的太空合作,加速了印度战略导弹研发,以及由此引发南亚、东亚安全局势变化。美国、苏联和中国等国都是在弹道导弹的基础上发展运载火箭的,而印度则是用运载火箭技术发展弹道导弹。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印度利用“卫星运载火箭3”(SLV-3)技术研发“烈火”系列导弹,射程分别为700公里、2000公里和3000公里。近30年来,报道显示印度使用同样的战术发展远程、洲际弹道导弹,即“太阳”或者“烈火4型”或“烈火5型”。“太阳1型”射程5000公里;“太阳2型”8000~12000公里;“太阳3型”则是20000公里。报道说印度的洲际弹道导弹分为三级,前两级来自PSLV固体燃料火箭,第三级采用液体燃料,可能来自从法国获得的“维京”(Viking)火箭技术,或者来自俄罗斯的低温引擎。美国与印度进行太空合作,向印度提供低温引擎设备与技术,无疑会对印度的(远程、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简要地说,可以在导弹的精准性、重量、可行性、多弹头和突破导弹防御方面发挥作用。正是在美国等国家的援助基础上,印度的远程、洲际弹道导弹获得快速发展。2011年11月,印度成功测试了可携带1吨核武器、射程达3500公里的“烈火4型”导弹。根据媒体报道,印度将于近期试射1万公里的“烈火”5型。

不仅低温引擎可以促进印度弹道导弹技术的发展,就是卫星载荷整合技术也有利于弹道导弹技术的发展。美国导弹专家对援助印度月球计划的载荷整合(payload integration)技术中的“内隐知识”(tacit knowledge)技能的转移感到担忧。这种技术完全用于军事功能。美国导弹专家的主要担忧是,如果美国的系统整合专家与印度工程师一道工作,就展示了把载荷整合进太空运载系统的最佳方法,那么通过在“做”中可以学习的关键内隐知识技能就转移到了印度工程师手中。这种专门技能与一些军事活动也具有相关性,如把多核弹头载荷整合进洲际弹道导弹,因为与分配和定位卫星相关的技术转移,使得发展多弹头重返大气层运载工具更容易。这也就是说美国援助的卫星载荷整合技术可以把多弹头重返大气层运载工具转移到弹道导弹上,提高洲际弹道导弹的突防能力。

即使排除印度把从印美太空合作中获取的弹道导弹技术进行二次扩散的可能性,印美太空合作强化印度弹道导弹技术、军事现代化进程的后果,则是南亚、东亚的安全局势可能发生变化。在南亚次大陆,有一个现象反复出现,几乎成为规律:每当印巴双方中的任何一方进行导弹(核)试验,对方立即对此进行回应,也进行导弹(核)试验。印度在美国的帮助下改进其导弹技术和全面提升军事实力,巴基斯坦也会寻求相应对策。因此,在印巴关系没有根本改善的前提下,印美太空合作将注定使印巴本来已经悬殊的军事实力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导致印巴关系更加脆弱。这将给失衡的南亚局势造成更多的不确定性。

印度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展和军事现代化的提升对中国也会存在一定影,响。中印两国关系一直比较“脆弱”。在中国和平崛起之际,印度对中国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态度甚至对中国军力的发展表示担忧,有不少观点主张对中国进行强硬回击,对华政策要采取“咄咄逼人”的态势。可以说,通过印美太空合作来增加印度太空军事实力是这一政策主张的体现。而且,印度在拥有了战略远程弹道导弹之后,对中国的强硬姿态更加有了底气,对华政策可能更加有恃无恐。最近两年来,印度对华政策越来越强硬,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而印度的态度也会使中国感受到敌意,并加以防范。中国的防范措施甚至有可能影响到中国的周边国家,使其可能感到这是一种威胁,导致东亚国家也采取相应措施提升军力,由此形成东亚的安全困境。

印美太空合作导致太空安全局势恶化,太空军备竞赛似乎不可避免。这一点已经超越了美国专家所说的亚洲太空军备竞赛,而形成全球太空军备竞赛。印度政府宣称,印度的太空事业完全是出于和平目的,但是军方却公开宣布印度需要太空军事实力,包括反卫星武器。从目前来看,印度已经具备了反卫星武器的能力,只是没有公开宣布或试验反卫星武器。2011年3月,印度成功进行了反导拦截试验,此次试验表明印度已经掌握在距地5万米以下空域拦截弹道导弹技术,成为继美国、俄罗斯、法国和以色列之后又一个具备这种反导能力的国家,是印度“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历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和防御来袭导弹相比,导弹防御可能在技术上更适合作为一种反卫星武器”,2008年2月美国用反导系统摧毁了本国卫星,证实了这一点。而印度已经拥有了反卫星武器能力。2010年5月,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公布的《2010年技术前景与能力路线图》(Technology Perspective and Capability Roadmap 2010)报告指出,印度要部署一种直升式的导弹猎杀动能反卫星系统,“旨在对低轨道(距离地球表面2000公里)及静止轨道卫星进行电子及物理破坏”。印美太空合作无疑会加速印度太空武器的研发进程。如同前述,希望借助美国援助,促进本国太空武器的研发也是印度压制中国和提升自身大国地位的迫切需要。

这无疑会导致太空军备竞赛。目前,太空安全面临着太空武器化的严峻挑战,加剧限制太空武器化的国际谈判僵局状态。因为,印美太空合作有助于印度的太空军事实力,尤其是反卫星武器的能力,无疑又给国际社会禁止太空武器化的努力增加了难度。而印度坚持在本国获取反卫星武器之后,才考虑与国际社会讨论禁止太空武器条约谈判。目前,印度精英对于印度没能在1968年《核不扩散条约》生效之前进行核武器试验感到遗憾,印度不会再犯同样错误:在没有展示本国拥有反太空武器之前,不会签署新的太空条约。这将有可能促进中国等国提升太空军事能力,这一点在美国看来,则是对其巨大威胁,势必引起美国的反应,进而导致全球对美国的太空武器化做法产生相应的回应。由此,印美太空合作加剧全球太空军备竞赛,因而,太空安全局势将更加复杂。非但如此,还有可能增加核战的危险,因为核威慑也离不开卫星的“帮助”。卫星提供来袭核武器的信息,为核反击提供通讯,并制导核武器打击目标。一旦对卫星进行攻击,就有可能引发核武器的使用,因为大国把对卫星的攻击看作是对其核力量攻击的前奏。这就有可能导致有关国家谋求核武器现代化,增加核扩散危险。

印美太空合作是印美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支柱,促进了双边战略关系的发展与深化。对于双边来说,是各取所需。为实现自己的全球战略目标,美国通过与印度进行太空合作,把印度锚定在美国设定的战略发展轨道上。印度则需要美国的帮助,提升本国太空实力,赶超中国,以此提升国家地位与声望,而且期待借此全面提升本国军事实力,从而实现世界大国梦想。但是,印美太空合作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使亚洲太空竞赛加剧,有可能使亚洲的民事太空竞赛转变为军事太空竞赛;而两国的太空合作促进了印度弹道导弹的发展,有可能进一步恶化南亚的安全格局,并有可能给东亚造成安全困境;更严重的则是恶化太空安全局势,增加核战的风险。

(编辑 毛悦)

推荐访问:印度 美国 太空 影响 合作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