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写作素材 >

我国区域空间规划历程和指导思想演变的探讨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 要:区域规划指导思想直接关系区域发展的效率和区际间的公平。分析了我国现行区域空间规划体系——类型、主要功能和主管部门,发现现行诸多规划中互不衔接、矛盾众多,未能形成有效的区域空间规划体系。回顾了建国以来规划发展历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区域规划和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区域规划,并按照规划主要内容和指导思想重点讨论了1978年至今的规划发展亚阶段——计划体制内探索区域空间治理的有效形式;体制转型期内,规划功能与形式的转变;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多类型的规划互补与冲突。纵观建国以来的区域规划历程,将规划指导思想分为平衡发展观、重点发展观、协调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四个时期。

关键词:区域空间规划体系 历程 指导思想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1-038-02

一、区域空间规划的内涵与体系

(一)概念辨析

1.区域。“区域”概念包含的内容很多,不同学科对区域有不同理解。如,在自然地理学中,区域是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的空间,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限,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在人文地理学中,区域是一个实体,具有共同的特征和内部分异,常表现为“结节区域”或“功能区域”;在区域经济学中,区域是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是经济活动的载体等。各学科对区域的解释,揭示了区域内容的一个侧面。从空间尺度来看,“区域”的规模差异很大。相对全球而言,区域可能是国家联盟或一个国家或一国中享有一定权力的行政区(省、州、市等);从地方层面看,区域通常指比单个城市更大的范围,往往包括城市周边的乡村等。规划中所说的区域一般是指处于城市与国家之间的空间层次,具体的范围根据规划需要而定,常称为“规划区”。在我国可以是一省、一省内部的一县或数县、跨几省边缘县等这样的行政区所构成的规划区域。区域作为个体,空间规划要强调它在所属的整体中的独特性,做好它与外部空间的衔接。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空间规划要处理好它自身的整体性,做好区域内部空间的组织。

2.规划。霍尔(Hall,1974)认为:“规划作为一项普遍活动,是指编制一个有条理的行动顺序,使一个或数个预定目标得以实现。它的主要技术包括书面文件;适当地附有统计预测、数学描述、定量评估和说明规划方案各部分之间关系的图解等。可能还包含准确描绘规划目标的建设蓝图。”这个观点表明城市和区域规划只是一般规划的一个特例,其特征是将“空间表达”突显出来。对规划的理解不能局限于技术方面,还必须联系到规划得以实现的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特点和过程。弗里德曼(Friedmann,1987)认为规划是“将社会推向一个共同目标的一系列共同参与的行动”,他将规划视为一项联系思想与行动的社会技术实践。规划是在一定时期内,在某一思想指导下的在地域空间上的连续行动。

3.区域空间规划。萨伦巴(1985)认为,区域规划“是门建筑在科学原则基础上的,组织空间的艺术”,“是一种恢复空间秩序,保证形成使人满意的美的环境和通过技术的措施创造新的价值的实用艺术。”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以来,在很多发达国家规划理论和实践更加注重关注空间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各种规划形式开始统合成为一种整合的、协调的和战略性的公共管理体系,首先是欧洲大陆国家把这种具有整合和协调空间发展功能的规划体系称为空间规划,后来成为欧洲国家乃至很多发达国家对不同地域层次规划体系的统称。目前,规划领域存在两种视角,即时间序列上的发展计划和地域空间上的发展布局。本文的区域空间规划是指将时间发展序列投影在地域空间上的组织,以实现区域空间资源、环境和人口的整合。

(二)我国区域空间规划体系

我国多年来形成的规划体系,存在着发展规划和空间规划两大系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或产业发展战略等,属发展规划系列;全国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属空间规划系列。发展规划对空间规划具有导向作用,会涉及空间发展方向的内容,但不可能取代具体的空间规划。区域空间规划系列中的重要环节,其在空间管治和综合协调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在我国,由于空间规划管理机构的条块分割,目前还没形成规范的、综合协调的区域空间规划体系。

二、我国建国以来的空间规划历程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空间规划实践

从1949年10月到1978年12月的29年时间里,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在此过程中空间规划历经周折,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四阶段,主要内容见表2。

(二)改革开放后的空间规划探索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空间规划又以丰富形式发展起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我国空间规划发展大致分为三阶段,主要内容见表3。

三、建国以来我国空间规划的指导思想演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规划工作在不同时期,有着鲜明的规划指导思想,它们在中国的规划实践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战略指导作用。结合我国建国以来的规划阶段,现用表4明晰的勾画出中国空间规划的指导思想演变。

[基金项目:上海重点学科建设项目(B410)]

参考文献:

1.[英]霍尔;邹德慈,金经元译.城市与区域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2.J.Friedmann.Planning in the Public Domain:From Knowledge to Action[M].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7:8-23

3.萨伦巴.区域与城市规划[M].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城市规划局.1986:149

4.EC.The EU compendium of spatiai planning system and Policies.1997

5.胡序威.中国区域规划的演变与展望[J].地理学报,2006(6)

6.王晓东.对区域规划工作的几点思考—由美国新泽西州域规划工作引发的几点感悟[J].城市规划,2004(4)

7.赵锡清.我国城市规划工作三十年简记(1949-1982)[J].城市规划,1981(1)

8.胡序威.中国城市和区域规划发展新趋势[J].经济地理,1988(3)

9.张器先.我国第二批区域规划试点工作追记[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编.五十年回眸—新中国的城市规划[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0.胡序威.中国工业布局与区域规划的经济地理研究[A].区域与城市研究[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11.陆大道.关于国土整治规划类型与基本职能[J].经济地理,1984(1)

12.宋家泰.宋家泰文集—城市-区域理论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3.杨洁.对我国区域规划工作的回顾与展望[J].经济研究参考,1998(29)

14.马凯.用新的发展观编制“十一五”规划[J].中国经济导报,2003.10.21

15.吴良镛.从战略到行动计划—中国城市规划体制初论[J].城市规划,2003(12)

16.胡序威.中国区域规划的演变与展望[J].地理学报,2006(6)

17.樊杰.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J].地理学报,2007(4)

18.王炳庆等.区域经济均衡、非均衡、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区域经济思想比较[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1)

(作者单位:马仁锋,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 上海 200062;刘修通,云南大学区域与资源规划系 云南昆明 650091;张婧,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 上海 200062;王筱春,云南大学区域与资源规划系 云南昆明 650091)

(责编:贾伟)

推荐访问:空间规划 指导思想 演变 历程 探讨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