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写作素材 >

新疆民族中小学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jkyxc 浏览数:

新疆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区总人口的60%,民族教育是新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新疆的义务教育阶段民族中小学进入了课程改革。新疆进行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在于共有7种教学语言并存(含汉语)。一些少数民族教师仅通晓母语,完全不懂汉语,这使得不同民族的教师在学习课程改革的理念时受到语言的限制,进度不一。民族中小学的课程改革是新疆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有其特殊性。

一、新疆民族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概况。

新疆民族中小学的课程改革于2003年9月正式启动,包括小学和初中的课程改革。

从各地的课程改革进度看,目前新疆存在着3种进度不同的课程改革实验区。它们是:2003年第一批进入课程改革的17个实验区,2004年第二批进入课程改革的25个实验区和2005年第三批进入课程改革的县、市(包括除以上两批课改实验区以外的所有县、市)。从各少数民族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进度看,从2003年9月开始进行课程改革的少数民族有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从2004年9月开始进行课程改革的少数民族有蒙古族和柯尔克孜族,其他少数民族从2005年开始实施课程改革。在教材方面,新疆民族中小学的课程改革执行国家的政策和统一标准,除了语文、汉语、音乐和美术等科目(这些科目的教材由新疆教育出版社出版)以外,其他所有的科目都使用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翻译过来的教材。

造成课程改革进度不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语言障碍。新疆世居民族有13个,教育教学上使用的语言有7种。实施课程改革需要对少数民族教师进行培训,课程改革所需的教师培训教材、教学资源等都要先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先对少数民族教师及专家或掌握双语的教师进行培训,然后由这些专家和教师对一线教师进行培训。这使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的课程改革面临着特殊的困难,有一定的滞后性。

二、新疆民族中小学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语言等原因,新疆民族中小学的课程改革在师资、课程内容等方面均存在与课程改革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

(一)师资方面的问题。

1.教师队伍结构失衡。按照现行的中小学教师编制办法核算,全疆总体上不存在中小学教师数量上的短缺,但是结构性失衡比较严重,某种程度出现超编与缺编同时存在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一是南北疆地区结构不均衡;二是城乡分布不均衡;三是师资学科结构不合理,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的教师短缺,双语师资严重不足;四是人员构成上不合理,代课教师在边远农牧区学校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2.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欠缺,缺乏专业发展的危机意识。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反思,具备教育工作者所应具备的探究精神和科研能力,做研究型教师。调研表明,在这些方面少数民族教师整体上能力相对薄弱。在调研中,当问到如何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时,36%的教师回答说“查阅资料,自己研究”,31%的教师回答说“同行间相互观摩、讨论”,25%的教师回答说“通过教研活动进行研讨”。但是,根据笔者实地到学校调研了解到的情况,无论是从学校图书资料室建设的情况,还是从教师的学习氛围来讲,教师通过查阅资料自己研究并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实很难实现。

另外,少数民族教师虽然对于课程内容缺乏地域及民族特点不满意,但是对于应该如何挖掘本民族的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等少数民族教师极具优势的研究领域缺乏思考。大多数教师和校长对于如何适应并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缺乏主动的应对,对于自身的专业发展缺乏危机意识。

3.少数民族教师的汉语水平整体偏低,影响了课程改革的实施。新疆的少数民族中小学除了课程改革以外还面临着双语教学方面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少數民族教师汉语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民族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成效。据统计,截至2008年,新疆有14.7万名学前、中小学少数民族专任教师,其中仅有2.18万名教师能够基本胜任双语教学工作,仅占少数民族教师总数的14.7%。教师总体上存在“一缺二低”的问题,即数量短缺、汉语水平低、教学能力低。

调研结果表明,新疆民族中小学教师的汉语水平考试(HSK)成绩整体偏低。根据规定,获取教师资格证的基本要求是小学教师HSK达到三级,初中教师HSK达到四级,高中教师HSK达到五级,但事实上40%的教师都达不到要求。国家及地方的双语教师培训项目正在如期进行着,但是大约有20%的双语培训班学员不能毕业,毕业的学员中仍有相当一部分不能胜任双语教学工作。很多少数民族教师看不懂汉文资料,无法掌握课程改革信息,并进行学习与讨论。这给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推广与深化带来很大的困难。

(二)课程本身的因素。

在调查中,许多少数民族教师反映,新课程在内容和表达方式方面缺乏民族和地方特色,比如新编的思想品德课教材里面基本没有体现少数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念和生活习俗的内容,有些教学内容甚至不符合少数民族的观念,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语言和教学素材也缺乏民族特色。新课程在内容和表达方式方面离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远,这对学生很好地掌握课程内容产生了一定的障碍。少数民族学生如果长期不能学习到本民族、本地区的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在心理上可能会产生陌生感、压抑感、缺乏自信心等不良倾向。在边远农牧区,课程本身对学生学习的这种消极影响更加明显。如何在新课程中体现民族特色和本土文化是课程改革在民族地区推进的难点。

三、推进新疆民族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对策。

以上问题是民族地区的课程改革所特有的,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民族地区的课程改革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可能会导致教育教学质量的下降。为了更有效地实施课程改革,必须积极应对这些问题,寻找民族地区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新课程的实施能力。

新课程的实施能力包括对新课程的认识、所需的知识与技能的储备,也包括教学研究的心态和研究的能力。在民族地区实施课程改革,一是要加强与新课程相关的教育教学培训,引导教师对新课程进行探索性学习,提高自主开发民族教育资源的意识与能力,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探求开发与利用民族教育资源的途径及方法。二是把少数民族教师的汉语培训和新课程培训相结合,尽量创造在新课程环境下学习汉语的条件,在学习汉语的同时强化学科课程学习,真正提高汉语教学水平,而不是单纯地追求HSK考试成绩的提高。三是加强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校长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使他们在引导教育发展方向方面发挥管理者的引导和监控作用。

(二)促进教师间的流动与对口支援。

应加强城镇中小学教师和农牧区中小学教师的交流、少数民族教师和汉族教师的交流,通过对口支教等途径解决边远农牧区优秀教师短缺的问题。同时利用已有的课程改革经验,在各民族教师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互相学习,在实践中尝试打破学科、民族、年级界限的教研活动。这对于少数民族教师是一种非常好的模式,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取长补短。要有意识地加强民汉教师共同的课改培训与学习研讨,促成资源的交流和共享。

(三)加强地方教育研究机构的课程改革研究。

应加强本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三级课程的设置与开发能够结合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努力减少民族学生在新课程学习中的障碍。民族地区的课程改革应该加强对多元文化的研究,反映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文化特点,发挥教育传承文化的独特作用,培养适应民族地区要求的合格人才。如组织专家研究制定地方课程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进行地方教育资源的开发、推广和利用等。在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中,要在强调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前提之下体现各民族文化,同时也在这种研究中培养本土的課程改革专家。

(四)充分利用政策倾斜,把资金用到关键之处。

近年来,国家对新疆的双语教育高度重视,对新疆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明显加大,但是从目前的投入走向看,有一种倾向是用于校舍等硬件设施的投入比较多,用于教育教学研究、教师培训、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人是所有因素中最为关键的,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再好的硬件也发挥不了作用。课程改革过程中,在努力保障教室、实验室、教学设备等硬件条件的同时,要更多地关心软件建设,为更多的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创造良好环境,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涉及多元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教育的原有基础、民族心理等问题。这些问题远非简单地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或照搬教育发达地区的成功模式就能够解决的。必须针对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实施,才能够取得课程改革在少数民族地区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推荐访问:新疆 中小学 课程改革 对策 民族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