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写作素材 >

校企联动让教育扶贫落到实处

作者:jkyxc 浏览数:

“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高质量的教育扶贫需要社会各种力量的共同努力。基于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自2018年3月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与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以下简称“培训学院”)通力合作,联合开展“益师计划”,中石油凭借资金和扶贫经验优势,培训学院依托教育培训专业优势,在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搭起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纽带。其合作模式与运作经验为教育扶贫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样本。

1. 问题聚焦:专业化调研,了解扶贫对象真实需求

在前期准备工作中,依托中石油的大力支持,培训学院组织专业调研团队进入贫困县开展全面的调研工作。通过发放调研问卷及对不同教育主体进行访谈等方式,调研团队了解到贫困县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三方面。其一,县内中小学校长、教师队伍存在老龄化现象,年龄结构出现断层。其二,校长专业能力不高,不仅需要更新知识结构,更需要有效的专业引领。其三,教师队伍的人才梯队结构发展不合理,缺少领军人才。

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缺乏教育培训工作经验,教育培训工作基本处于一种无序的“坐等靠”状态,培训缺乏系统设计,片段化、碎片化、随意化现象严重。国家级、省级、区县级教育培训项目在地方教育培训工作中未能形成一个系统的、有层次的培训体系。中小学教师校外培训的机会本来就有限,却出现了绝大部分教师未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校外培训,极少数教师过度接受校外培训的现象。

2. 定位明晰:制定精准方案,进行造血式教育扶贫

从教育扶贫的类型上来看,有“输血式”教育扶贫和“造血式”教育扶贫。输血式教育扶贫主要指帮助学校提升硬件条件,如帮助学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等;造血式教育扶贫则致力于学校“软实力”的提升,主要指转变教师思想观念,提升教师精神境界等方面,这一点也更契合教育扶贫的核心—扶智扶志。

“益师计划”项目是一种典型的造血式教育扶贫。我们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认为教师年龄结构问题是“硬伤”,需要人事部门、教育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等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短期内我们无法改变;但校长和教师的能力问题,可通过系统有效的培训设计来部分解决。为此,我们遴选了最优良的师资队伍和培训管理团队,明确了工作方向,一是助力贫困县教育主管部门提高对区域教育培训工作的统筹协调能力,二是协助学校梳理办学思路、明确办学方向,三是帮助贫困县打造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培训学院先后制定了教育管理行政人员能力提升培训方案、教务主任专题研修方案和优秀班主任专题培养方案;基于贫困县各校办学特色不鲜明、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问题,制定了特色学校建设方案。

3. 实践运作:引导贫困地区教育自我突破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培训学院充分尊重贫困县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的主体地位,通过系统地介绍先进教育理念和理论,传播优秀教育经验等方式,发挥对贫困县教育工作的引领作用。

(1)辅助贫困县统筹规划县域教育培训工作

基于项目组的前期调研结果,培训学院组织教育專家对“益师计划”中两个贫困县的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了系统指导。例如:通过多次召开项目推进会,教育管理专家与两县教育行政人员面对面交流,帮助两县教育主管部门充分认识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并初步树立统筹安排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识。

(2)助力贫困县提升学校特色发展水平

近年来,民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不断提升,建立特色学校也成为各地的工作重点。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贫困县许多学校的特色办学方向不清,办学思路不明确。鉴于此,培训学院安排教育管理专家进入学校进行实地调研与指导,帮助学校设计系统的特色学校建设方案,打造特色学校,以期形成辐射效应,助力县域基础教育进一步发展。

(3)以培养“先行力量”带动教师队伍整体发展

贫困县教师队伍的低质量限制着其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鉴于此,“益师计划”项目旨在打造一支能够带领贫困县实现更好发展的教师队伍。项目采取“先富带动后富”的战术,现阶段主要集中力量培养出一支优秀教师队伍。例如:制定《教育行政管理干部与教师培养规划(2019-2022年)》,计划利用三年时间,通过系统的教育理论培训、教育实践指导等方式,为优秀教师成长创设条件。后期将通过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带动、示范作用,促进整个贫困县教师队伍质量的提升。

推荐访问:落到实处 扶贫 联动 校企 教育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