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经典赏析 >

川江海难觅踪影

作者:jkyxc 浏览数:

有关古代川江海损事故的传说,多有些玄乎。

蜀国一个叫黄齐的人乘船经过三峡,船被浪翻,他掉进水里,被水冲到浅滩,就像有人在背后推他一样。到了岸上,黄齐回头一看,是位老人在推他,但转眼就不见了。而救他的老人,他5年前在朝天岭见过,当时老人对他说,你5年之后会有大难,我一定救你。

唐代中期虔州(今江西省赣州市)别驾李惟玉乘船东下,船到三峡,船舵被礁石折断,失去航向而撞石沉没。李惟玉落入江里,危急之际,他全力念诵《金刚经》,忽然看见一支木桡顺流漂来,便急忙抓住,浮游到岸边脱了险。

当然,此类传说,不过是些述异故事。然而,川江水急滩险,自古以来沉没船只不在少数,且场面惊心动魄……

川江最早沉没的中外轮船

}4mm4ߎiV报告:水太浅,瑞生轮长达60多米,吃水又深,根本过不了。傲慢的布里台格船长不仅不熟悉川江航道,从内心也不相信中国的土领江(滩师),又派大副单独去探路。大副回来后报告的结果一样,固执的布里台格船长仍然起锚过滩。

当船行驶到崆岭滩江中礁岩二珠附近时,航槽狭窄,江面漩涡翻滚,张麻子知道江中有暗礁,引航避开,让船对着二珠驶去。布里台格船长以为张麻子有意撞岩,把他打下驾驶台,亲自扳舵转向,迎流上行。大约行驶5分钟后,船底猛地撞上暗礁。布里台格船长马上命令开倒车,几分钟后,轮船摆脱暗礁,顺流而退。但前舱底部已破,水直涌入舱,前部开始下沉,船尾上翘,螺旋桨露出水面。船长想移船靠岸、下锚停泊,已不可能。最后瑞生轮船头入水,船尾完全翘起,倒立在江中,乘客纷纷落水。随即,船的动力蒸汽锅炉爆炸,后舱被炸毁,整船很快沉入江底,在水中发出“嘶嘶”的声音。

瑞生轮是当时川江最大、最优的商轮,备有救生带,出现险情后船员便分发给乘客,但数量不够。乘客中有两位传教士没得到救生带,他俩镇静地随船下沉,因为会游泳,幸运地被救上岸。船上有两只救生木划子,没得到救生带的中国水手坐着划子逃生。第一只木划子放到江中时,因为离轮船尾部太近,当时船尾还没有翘出水面,木划子被螺旋桨卷起的浪子掀翻,12名水手不幸落水毙命。第二只木划子被激流冲下滩去,由救生红船把木划子里的水手救到岸边。

救生红船因船身涂有醒目的红色而得名,清代早期开始由官府出资设置,停靠在川江各个险滩的岸边,专职施救遇险船只。瑞生轮的乘客落入江中,尽管绑着救生带,但川江水流湍急,没有红船的得力相救很难获生。布里台格船长最后一个离船,当他跳入江中时,已没有任何救生物品,救生红船也正满载乘客划向岸边,他很快被江中的漩涡吞噬。瑞生轮上的外国人,除布里台格船长外,其余全部获救,死亡的都是中国乘客和船员,约20人。这是川江遇险沉没的第一艘轮船,也是第一艘外籍轮船。

利川轮是川江遇险沉没的第一艘中国籍轮船。1914年,川路轮船公司在重庆白象街成立,选择了上海求新造船厂,打造浅水轮两艘,当年10月接回川江。其中一艘取名“利川”号,与1898年第一艘成功首航川江的轮船同名。

1915年2月,因水枯,利川轮与川江轮船公司、嘉宜瑞庆轮船公司的轮船分段航行川江宜渝段。利川轮航段为秭归青滩至云阳兴隆滩之间,客货实行搬滩。刚运行不久,在云阳城下游附近,利川轮便撞断了螺旋桨。从重庆请去师傅修理,两个星期后修复,继续分段航行。

不料,3月27日,利川轮在秭归泄滩全力上驶时,船底擦挂在暗礁上,一下子破了20多个洞,水直往里灌。船员们立即施救,把木船绑在船胘边撑扶,才使其没有下沉,等待救起。

谁知,4月10日,当地春汛水大发,利川轮竟飘到下游深水处沉没了。

民生公司惊心海损大灾难

1937年至1945年,川江共有23艘轮船沉没。其中,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竟有19艘。民生公司从1926年11月开行第一艘轮船以来,到1949年,发生了31起重大海损事故,平均每年就有一起。在民生公司沉没的19艘轮船中,有两起海损大灾难更是惊心动魄。

抗战中宜昌失守后,西迁的物资和军政人员、前线伤员,退聚在西陵峡平善坝、南沱、三斗坪一带待运。

1942年2月4日,民生公司民熙轮在三斗坪装运军人和伤员。因急于回到四川大后方,军人和伤员不听船员劝阻,纷纷自行拥上轮船,乘客竟达到900多人,超载近一半。开航上驶20多公里后,民熙轮来到川江著名险滩秭归青滩,需绞滩才能过滩。施绞过程中,由于轮船严重超载,荷重太大,船体重心向左倾斜而侧翻,瞬间沉没,全船乘客和船员只有100人左右获救,有800多人葬身江中。

1944年3月5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与夫人一道,乘民生公司民裕轮从重庆城区去江津县(今重庆江津区),宣传动员民众参加节约献金救国活动。轮船上行至巴县小南海(今属大渡口区)航道时,因江浪汹涌,颠簸厉害。随行的江津地方官员告诉冯玉祥,这里常有船只遇险,丧命的多。冯听后,便在船上写下一首打油诗:

小南海,在江心。船破坏,淹死许多人。革命为除人民害,到此险滩最要紧,三万大军携工具,开凿山石水平稳。真正为民谋福利,实行主义之根本。

此后不到20天,3月24日,副官向冯玉祥报告:民生公司民惠轮在小南海失事,死了400多人。冯闻此噩耗,当即又写下一首打油诗:

我过小南海,看着形势坏。江水愈浅少,船须靠北歪。水窄江很急,最易出灾害。曾发两电报,政院和水会。内言民命重,打滩把民爱。不料十几天,船翻遭大灾,死者四百几,许多好人才。痛心最痛心,眼泪湿我怀。两位唐先生,外国留学回。谁想出大祸,哀哉真哀哉!

后来查明,这次海难淹死和失踪乘客524人,只有74人生还。

冯玉祥诗中的“两位唐先生”,指的是抗战中西迁江津的武昌艺专校长唐义精和教务主任唐一禾,他们是兄弟,又是著名的画家和教育家。3月24日,他俩搭乘民惠轮赴重庆,参加全国美术协会会议,不幸遇难,当时唐义精52岁,唐一禾仅39岁。

川江上的轮险与匪祸

1917年7月,自第一艘外国商船美滩轮入川营运,长江中下游的外商轮船纷纷进入川江。他们肆意妄为,偷运军火、鸦片和劣质货币(成色差与份量不足的民国初期地方货币银铜元),航行中故意疾驶,浪翻木船,多次酿成惨案,并且拒不赔偿。

1918年7月31日,美滩轮在巴县窍角沱(今属重庆市南岸区)浪沉木船一只,损失货物值银1309两,美领事判不予赔偿。10月7日,美商美澜轮在重庆城区江面呼归石浪沉载煤木船,美领事又判美澜轮不承担责任。

1926年2月至8月,英商轮仅在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云阳境内就浪沉中国木船10只,淹死船工和乘客近百人。

民国时期川江的轮船因经常浪沉木船,成为一害。著名文史专家邓少琴称之为“轮险”,与滩险、匪祸同归一类。

同年7月8日,英商太古公司“万流”号商轮在丰都立石镇浪沉木船一只,淹死川军第5师营长田雨亭和士兵2人,沉没银圆4860元。8月29日,“万流”号又在云阳县城江面故意疾驶,浪沉正递漂接运军饷的川军杨森部3艘木船,淹死官兵和船工58人,力夫18人,损失银圆8.5万元及枪56支、子弹5500发。这起重大海损事件发生后,驻万川军扣留了英商太古公司“万通”号和“万县”号轮,要求赔偿。英国舰2艘前去抢夺被扣轮船,与驻军发生枪战,英舰炮轰万县城区达3个多小时,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万县“九五惨案”。

除了轮险,土匪枪击船只、抢夺财物的海难时有发生,称之为匪祸。

1916年3月7日,中国籍木质小火轮“庆安”号上驶至涪陵石家沱夜宿,土匪劫船,财物抢夺一空,打死水手一人,打伤乘客3人。这是川江轮船第一次遭遇匪祸。

川江遭受匪祸更多的是木船。1916年,重庆至奉节段木船遭受匪祸达600起,1917年为51起。在匪祸中,还有另一种灾难发生。船只运送货物时,有些货主随船押运,船工却见财起意,杀死货主,抛尸峡江,然后变卖货物,分钱跑路;或连船带货一起卖掉,谎称船在险滩触礁沉没。

当代川江典型海损事故

川江的雾和礁石是航行中的大碍。1955年12月12日,“人民15”号轮从重庆开往宜昌,航行到云阳巴阳峡时,江面浓雾笼罩,驾引人员没看清航标,碰撞上岸边的岩石后沉没。3名船员、7名旅客不幸遇难。船上报务员李少亭为了呼救,在轮船2楼已开始进水的危急情况下,坚持发呼救电码,不幸以身殉职。

1971年12月30日,“东方红104”轮从宜昌上行,夜航至云阳故陵庙基子滩时触礁沉没。死亡旅客6人、船员1人。事故情况上报国务院后,周恩来总理批示彻查。

当代川江航道经过治理后,航行越来越畅通,但轮船之间碰撞的海损事故却时有发生。1967年5月6日午后2点37分,东方红111轮与轮渡108轮,在重庆港呼归石附近相遇,双方避让不当,东方红111轮撞在轮渡108轮右舷尾部,轮渡108轮当即向左倾斜翻沉,旅客和船员227人落水,其中131人丧生。

1988年7月25日上午10点,“云航24”号机动船载客95人从双江镇上行,在巴阳峡石雪子与万县港务局“万港802”号拖轮相撞,“云航24”号翻沉,全部旅客和4名船员落入江中,死亡、失踪77人。

1994年2月1日晚7点55分,由宜昌开往重庆的“川运21”号客轮,在万县港上下客后,开出才2公里,在港区内的千金石处与重庆长江轮船公司拖轮“长江02633”号顶推的驳船相撞,“川运21”号当场进水倾斜,两分钟内翻沉,178人落水,生还77人,其余101人下落不明。

不过有一种海损事故,让人啼笑皆非。1957年,万县市和平运输合作社为了木船能赶超轮船,建造了一艘载重240吨的大木船,取名“大众”号。装卸货时,因船舱太深,要搭楼梯才能上下。航行中,前后驾长(舵手)之间相距太远,需联系时,便用白铁皮做的土喇叭喊话才能听清。在通过川江狭窄航道时,轮船也要给大众号让航,大家称它为“船王”。在万县港开航的轮船,害怕在狭窄航道遇上船王,都要先打听它在哪儿,提前做好准备。后来,“大众”号确实因为操作不便,连开船、靠岸都困难,被迫卖到了湖北,后来还是在巴东失事了。

(作者系重庆市文史研究会会员)

(责任编辑:周瑞丰)

推荐访问:海难 踪影 川江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