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经典赏析 >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作者:jkyxc 浏览数:

一、分析教材,把握重难点。

《时间的脚印》是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科普说明文,涉及到了地质学、生物学两个科学领域,如果按传统教学模式“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支笔”来讲授这课,确实很难。难从何来?首先是课文涉及的内容陌生而遥远。《时间的脚印》讲述的主要是地质学领域有关岩石的知识,这些内容远离我们的实际生活,陌生而抽象,很容易造成理解上的距离,这是一难。其次是这篇课文字数在2500字左右,算是长文,且在内容安排和语言表述上均有较为鲜明的特色。读懂课文、理清思路、体味语言、分析特色、处理作业,按常规教学需三课时。需要课时多,这是二难。再次是课文有涉及到地质学领域的局部理解上的难点,如在说明“时间究竟是如何将脚印留在岩石上的”相关段落,思路清晰但内容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就显得吃力。总之重点多,难度大,如何取舍,如何突破?我想到了多媒体。确定取舍,用多媒体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二、明确教学目的,找准切入点。

仔细研读了课文内容,揣摩了编者的意图后,我明确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弄清说明对象,理清说明的层次。2.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3.关注岩石,愿意探究岩石中所潜藏的大自然的奥秘。要想顺畅地达到教学目的,有真实而直观的地质生物图片,就能变难为易了。此时,我明确了切入点:引多媒体走进课堂,化抽象为形象,变难为易。让陌生的岩石和遥远的化石成为孩子们的话题。

三、引入多媒体,辅助教读科普文。

我在设计《时间的脚印》教学操作方案时,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贯穿始终,具体的操作步骤和课件设计目的、使用效果如下:

第一步,多媒体显示三组图片:一组恐龙和恐龙蛋化石,一组是两张玲珑剔透的琥珀图片,第三组是两张非常美丽的雨花石图片。

设问1:谁能说出图片上的内容是什么?

设问2: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我的目的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学生非常感兴趣,马上窃窃私语,课堂气氛一下子活了。第一步走好了!

第二步,展示课题页面,页面的背景是蓝天旷野岩石图,课题是动画效果的“时间的脚印”五个大字在毫不犹豫前行的地球生物的足迹上发光。

页面设计暗含了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岩石上留有时间的痕迹。

设问3:画面暗含了本文的学习内容,你能看出来吗?

学生很有兴趣,交头接耳,跃跃欲试。他们感兴趣了,此步的设计目的也就达到了。

第三步:趁热打铁,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因为有前面的画面设疑,所以学生读目标很用心,学习目标没有虚设,目的便达到了。

第四步:动画效果检测字词预习情况,重点的、容易误读误认的加闪星提醒。

这比单一枯燥的字词检查有趣多了。(我们教的毕竟是孩子!乐学多重要!)

第五步:明确说明对象及对象的特点,投影显示提纲,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设问4:本文的说明对象究竟是什么?它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速读课文,结合练习一,要求边读边勾画,完成投影显示的提纲。

第六步:结合提纲,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把握作者写作思路。投影提纲,突出了教学重点。

第七步:分析“岩石的‘死’与‘生’(或破坏与重生)可以看出地壳的活动”这一部分,加深对课文整体内容的深入理解。

展示大自然真有“海枯石烂”的时候的四幅较为典型的岩石图片,配以逼真的风吹、雨打、海水冲击的声响,让学生找出文中相关的文字,加以理解体会。“石烂”便形象、直观地印入学生的头脑之中了。此时,设计了一个探究性的问题:

设问5:岩石在生成的过程中,究竟是怎样留下“时间的脚印”的?请结合课文的有关内容回答。

这是一个难点,很抽象,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制作了岩石生成及生物留下生命痕迹的动画效果图,学生读了两遍难以弄明白的岩石生成原理,在直观的动画效果图中,豁然开朗。看着孩子们顿悟的表情,我真想说:多媒体真好!紧接着我又展示了“祁连玉”和“黄河石”的图片资料与文字材料,水到渠成地“一石三雕”: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又拓宽了知识面。传统教学中费时费力费劲的难点解决,多媒体一下子就突破了,应该说: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这是多媒体的贡献!

第八步:展示世界各地形状各异的红色岩石图片和黑灰色岩石图片资料,加深学生对岩石的特点之二的印象:石头的颜色可以说明地球上气候的变化。

第九步:展示各类化石图片资料,加深对岩石的特点之三“化石可以帮助认识地球生物的演化过程”的理解。

在以上的教学程序中,学生始终兴趣盎然,通过文字和画面的帮助,慢慢走近了岩石,走进了大自然。

处理完全文之后,结合课后练习二,我展示了北京故宫的“铜壶滴漏”图片,同时质疑:

设问6:课文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后,为什么要介绍北京故宫的“铜壶滴漏”?是否可以不要这一段?要求是自由表述,但须言之成理。

学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后,有学生就问我:“铜壶滴漏”究竟是怎么回事?单击鼠标,关于“铜壶滴漏”计时方式的文字资料出现在大屏幕上。疑点解决了,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知识面也随之拓宽,这真是兴趣浓浓中的“一石双击”。

最后一步是迁移拓展训练,同时也是课堂的一个反馈。简短小结后,大屏幕再现一幅旷野岩石图,舒缓的音乐声中,我问(设问7):此时看了这幅岩石图,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沉浸在岩石的世界中自然而然的回答:“我在想,它是什么时候形成的?那个时代还有什么样的生物?”“我在想它多大了,看它的颜色,当时的气候应该是寒冷的吧?”“我想,这块石头发现的地方该会有什么样的宝藏呢?”……自由表述中,学生略带沉思的表情告诉我,他们推开了探究之门,见到岩石,他们不再冷漠了,真是很让我欣慰。

课后的作业是鼓励大家走进图书馆,走进网络世界,了解有关岩石、有关地球的知识,同时向大家推荐了相关的书目和能查阅有关资料的网站。此步的设计是为了让课堂上初步形成的探究意识得以延伸。

一节课中,学生的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以上便是《时间的脚印》的多媒体应用授课实例。

四、恰当使用多媒体,能有效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四个“大”。

《时间的脚印》的教学成功让我对多媒体走进语文课堂感触颇深,以下就从课件使用的四大优势,粗浅谈一下我的感受。

第一、实现了课堂教学中的大面积投入。多媒体走进课堂,声、像、文并用,打破了课堂45分钟的时空限制,古今中外,上下数千年,沟通现实,引发想像,化静为动,变抽象为直观,创设了一个崭新的语文教学时空,学生参与意识强烈,能够积极参加到课堂上的各种学习活动中。在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常常突破课文内容的限制,如“铜壶滴漏”插叙的理解,迁移训练中“旷野岩石图”引发的联想……

第二、实现了大课堂教学。这里的大课堂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课堂教学的开放程度很高,课内课外知识的课件设计使得学生的学习虽依据于课文却不局限于课文,如在讲石头“死生”可以反映地壳的活动时,加入“祁连玉”和“黄河玉”的图片文字资料补充,使得学生的知识和思维都有不同程度的超越。二是教学思路打破了教学常规,教材处理、问题设计、能力训练和环节安排,都易做到新颖独到,不落窠臼。三是教学内容由课内向课外延展,如各类颜色岩石的图片展示,各类化石的展示,“铜壶滴漏”的补充介绍,都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第三、容易实现大容量教学。多媒体教学通过声像向学生头脑中输入鲜明生动的立体表象,由此传递的知识信息、语言信息清晰明了,形象具体,学生耳闻其声,目睹其形(如“海枯石烂”的声像结合显示),大脑皮层形成并保持广泛的兴奋点,使之身不由已地被吸引并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大容量、高密度、强化性、多渠道的信息显示,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课堂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则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与课文相关的内容引入课堂,(如上面具体设计所举)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加大课堂的容量,并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完成学习任务并久久回味。

第四、容易开辟多向立体的大思维通道。多媒体教学通过声音、图像、文字、色彩,使学生视听并举、身心投入,眼、手、耳、脑多方位调动,思维训练更趋灵活、全面、立体。学生思维发散的广度和深度都远优于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如“岩石生成”、“铜壶滴漏”及迁移训练等环节都大大强化了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

五、使用多媒体应认清几点

(一)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仅仅是手段,它只是为达到目的服务。语文学科以语言学习为基础,是一个反复阅读、反复体验、不断积累、不断内化的过程。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应该仅仅是手段,不能代替学生“内化”的过程,即使是模拟体验也代替不了真实体验。语文教学不仅是一门学科,还应是一门艺术,是由教师、学生、课堂等要素组成的高品味的艺术,有特色、有个性的语文课给予人的就是艺术性享受。

(二)多媒体的课件设计不必刻意追求新与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我个人认为要根据需要合情合理合时地应用,使之为上课的宗旨服务,没有必要在声、色、进出条件、按钮等方面过多追求新与奇,使之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三)多媒体的使用应依据课文内容、课文类型而定,平时要注重积累。我在几次大型的赛讲课上都展示了设计精心的课件,引起了同行的关注,课后不约而同的问题都是:课件是谁做的?有现卖的吗?平时教学经常用课件吗?……

我的回答是:课件是我的精心设计,有技术人员帮助制作。课件的制作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因人因课而定。现卖的课件估计有(因为没有什么不卖的东西),但我没买过,因为那里没有我的设计思想。我花费很大的时间和很大的精力制作并使用课件,是因为我觉得科普说明文若不用课件、不用多媒体,那太可惜了也太遗憾了。正如第四册第三单元“单元提示”中所说:“现代科学不过几百年的历史,但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这个世界,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科学理念和科学精神,已成为人类共同的追求”。多媒体提供的各个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程,最易缩短科学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

但并非每堂课都要用课件,一是条件不允许,多媒体还没走进教室。二是很多文字优美,值得反复揣摩、推敲的文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形象若用多媒体画面框定,那岂不是弄巧成拙,画蛇添足吗!

结束语:关于我对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育的整合的结论性看法,我想用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老师的两句话表明观点:

1、信息技术是导致人类社会实现第三次飞跃的决定性因素。

2、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是导致教育领域彻底变革的决定性因素。

参考文章:《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ME命题的论证》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何克抗

推荐访问:现代教育技术 学科教学 整合

相关文章:

上一篇:
下一篇:功利心理VS思辨能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