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经典赏析 >

功利心理VS思辨能力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要:在日常教学中,常看到一些教师对实验进行“技术处理”,使实验结果更明显,从而在较短时间内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本文就对此类现象进行深入剖析,提出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放弃功利心理,创造机会引领学生进行理性思辨的训练,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功利;思辨;课堂教学

《岩石会改变模样吗》一课,教材把探索岩石破碎的原因作为认识这种外力作用引起地形地貌变化的开始,主要由“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和“风化作用改变了地形地貌”两部分的探究活动组成。

许多老师对这一课堂教学内容情有独钟。比如,在2005年浙江省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嘉兴的阮翔老师选择了这一课并获得了一等奖,在2008年浙江省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温州的谢晓静老师也选择了这一课。两位老师的课都上得很精彩,在“冷热的作用”和“流水的作用”这两个模拟实验的组织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两位老师让学生做的模拟实验都很成功,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老师在材料选择上作了处理,特意选择了那些质地比较柔软或者风化比较严重的岩石。那么,这样的做法是否恰当呢?

有不少人表示支持,认为这就是所谓“选择有结构的材料”。老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的需要,利用自身的智慧选择恰当的材料,学生运用教师精心准备的材料进行了有效的探究活动,从而顺利地展开观察,得出结果,保证教学的高效进行,避免因材料选用不当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我对此很不赞同。教师专门准备质地软的岩石,固然让学生在课堂上看到岩石的变化,但这会让学生形成错误的认识,认为改变岩石的模样是很容易的事,只要几分钟的时间,随便地摇晃几下就可以了。于是,在课堂上学生想当然地答出“变小了”,这显然是不科学不合理的。我们都知道,岩石的改变是缓慢而漫长的,短期中往往看不到什么变化。而模拟实验应该是以现实情况为基础,现实中不大可能出现的情况,却因为教师在模拟实验材料中的有意安排而轻易看到,这样的结论有多少意义?

对教材深入阅读后,我觉得自己的观点应该是正确的。可见,岩石坚硬是普遍性质,那些质地柔软的岩石只是特例,我们不应该背离普遍情况而去选部分特例。至于那些风化严重的岩石,可以作为观察材料加深学生对风化现象的了解,也不能作为实验材料来证明岩石的变化。

想了很久,我决定进行教学实践,按自己的思路组织教学,看看效果怎样。以下就是我的教学回顾:

我随便找了些普通的岩石,事先把这些岩石都清洗干净。接着,组织学生一起讨论了模拟实验的目的和方法,并猜测岩石的模样会不会改变。然后,提供材料让学生分组实验。在这个活动中,我看到学生都很用劲地摇晃瓶子。时间到了,学生交流实验结果,有一个小组说瓶底有细小的沙粒,大部分小组都说没有看到变化。我先让说看到变化的那个组把自己组的实验结果展示给大家看,果然有一些细小的沙粒,我肯定了这个小组是很认真的。之后,我话音一转,那么其他组看不到岩石有什么变化,是不是说明这些岩石没有变化呢?有学生脱口而出是,但更多的学生陷入沉思。过了一会,有学生发言说应该是会有变化的。这时候,许多老师会抓住这一契机顺势引导,但我没有,反而向那个学生提问,“你说岩石有变化,那你看到变化了吗?”学生愣了一下,说没有,但他马上反驳,“那是因为我们的实验时间很短,仅仅是几分钟而已。”“很好,如果给你一小时,一天,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你觉得能看到变化吗?”“会!”学生的语气坚定了许多。“你为什么这么肯定?”“水滴石穿——就是这个道理。”又有学生参与进来了,“说得真好,我也相信岩石会有变化,我们现在看不到明显的变化,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岩石很坚硬。”“说明岩石的变化是很缓慢的。”更多的学生认识清晰了,在此基础上,我们一起归纳出:岩石一般都是很坚硬的,是不容易发生变化的。但自然界的许多事实和现象告诉我们,坚硬的岩石也会发生变化。当然这种变化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很显然,这样的教学活动没有让学生在模拟实验中看到岩石的变化,但由此引发学生的讨论更有价值,在这个思辨过程中学生的推理、求证意识得到培养,从而建立起物质变化的辩证思想,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思维提升。

这次教学的成功让我再次坚定自己的观点。为什么许多老师提倡选择那些特殊的岩石?其实,许多人作这样的选择,只是希望能用较短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可他们没有意识到,这种违背客观规律的做法,其实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这肯定不是我们的科学教育所推崇的!

从《岩石会改变模样吗》一课引发的思考,让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还应该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在理性思辨过程中提升科学素养。

(作者单位:山东省阳信县实验小学)

推荐访问:思辨 功利 能力 心理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