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

现代相声艺术研究现状评述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要: 相声作为现代的主流娱乐艺术影响广泛,相关的研究主要包括史料和笔记、戏曲研究、曲艺研究、相声作品、艺人传记、理论研究专著和有关文章等。每种研究各有其价值,但缺陷亦极为明显,彰显出现代出相声研究水准平庸:多外缘性性研究而少核心研究,理论研究尚处自发而非自觉阶段,研究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体系。究其原因:当今学界“厚古薄今”,相声的学术价值遭到漠视;学术界缺乏有独立学术眼光的学者;相声界中充满利益纷争,内耗严重,极大阻碍了研究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相声;研究现状;评述

中图分类号:I239.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055X(2014)05-0119-06

相声作为一种主流娱乐艺术,引起了较多的关注。现在有关相声的研究可分为两大类:

一、相声的外缘性研究

在这类研究中,有的虽论及相声,但仅涉及而不以之为研究主体;有的关注相声本身,但缺乏学术性。故统称之为“外缘性研究”。主要包括:

(一)涉及相声的史料和笔记

在各种正史和民间野史中,常见到与相声相关的片言只语。如司马迁的《史记》“滑稽列传”中就记载了秦汉俳优演员的滑稽表演,非常接近后世的相声艺术。《汉书》、《五代史》等书中也记载了大量滑稽艺人,如镜新磨、石动筩、李家明等,长于即景生情、现场抓哏。宋元明清的史籍中记载了说话中的“使砌”、合生、商谜和舌辩等艺术,手法与现代相声相去不远。

古代文人笔记多有涉及相声者。如《东京梦华录》、《南村辍耕录》、《陶庵梦忆》、《闲情偶寄》、《万历野获编》、《扬州画舫录》、《阅微草堂笔记》等。《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像生”和“象声”技艺,从艺术上看,前者近似表演类的相声,而后者近口技类相声。

现代相声源于清末民初,近代史料多有记载明确。如《江湖丛谈》[1]、《人民首都的天桥》[2]等,描绘了清末在北京天桥撂地演出的早期艺人云里飞、张三禄、穷不怕、相声八德等,是最早记载现代相声及艺人的资料。

这些史料展示了相声的源头、发展脉络及艺术根源,记录了早期艺人的表演,奠定了后人研究的基础,价值重大,但难以算作严肃的相声“研究”。

(二)涉及相声的戏曲研究

相声与传统戏曲同源共生,故在戏曲著作中多有涉及。如《宋元戏曲史》[3]提出唐参军戏艺术与相声近似,该说得到后来研究者持续的回应。《中国戏剧史长编》[4]认为不但唐参军戏近似相声,宋杂剧、明八段锦和近代部分小戏,实与相声同质。但也有持不同观点者,《唐戏弄》[5]强调唐参军戏属于“表演性戏剧”,与相声大不同。

该类研究专著对相声的艺术和流变所有论述,观点极具创造性,影响深远。但是,其研究以戏曲为本,相声不过顺带提及,未作正面论述。故对相声,虽有观点但缺少论证,有新意但缺乏深度,体系性更是不足。

(三)现代曲艺研究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曲艺”作为一门学科开始引起关注,出版了多部著作,较有影响的有《中国曲艺志》[6]、《曲艺概论》[7]、《中国曲艺艺术论》[8]、《中国曲艺通史》[9]、《中国曲艺史》[10]、《中国曲艺通论》[11]等。它们探讨曲艺的流变,分析曲艺的艺术,成为曲艺学科的定鼎之作,研究风貌焕然一新。相声作为曲艺的关键部分,其源流演变、艺术特质和艺人等课题均被论及,为后人研究相声提供了重要参考。

但其问题也很明显:“曲艺”体系庞大,粗略统计的话,包括鼓曲类、评书评话类、快板快书类、相声类、弹词类、琴书类、牌子曲类、杂曲类、走唱类等十余种大类,每种大类下再细分小类,共计约百种之多。上述著作所论对象庞大复杂,相声只作为其中一种,涉及较少,所论的深度和系统性不足。如倪钟之著《中国曲艺史》中共计七章三十九节,而只在第六章之第二节中明确的专门论及相声,仅占其总量的四十分之一。

另,“曲艺”内涵不清,将相声与其他艺术形式统而论之,有些似是而非。“曲艺”概念难有统一内涵,如属于走唱类的二人转中相当部分就是戏曲,后发展为“吉剧”,而杂曲类的大部分作品就是各时代的流行小调,二者艺术内涵相去甚远。就相声自身而言,包含单口相声、对口相声和群口相声三部分,与其他曲艺艺术种类差别较大。如果作为同类概而论之,其艺术本质终究难明、令人迷惑不解。

(四)相声作品集

现在可见的相声作品集较多,最著名的是《中国传统相声大全》(四卷本)[12]。另有相声艺人的个人作品集,如《张寿臣笑话相声合编》[13]、《侯宝林表演相声精品集》[14]、《姜昆表演相声精品集》[15]等等,现在可见的共约二十余本。

作品集收录了传统相声的经典篇章和新时期的部分新作,作品是相声艺术之根,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对象。但作品集并非学术研究本身。

(五)相声艺人传记

现在可见的相声艺人传记总量较大,可分为:一是艺人的个人传记,如《马三立别传》[16]、《侯宝林自传》[17]、《姜昆外传——中国笑星写实》[18]等。二是多个艺人的合传,如《中国十二笑星》[19]、《笑林十大巨星》[20]等等。三是以艺人为核心,介绍相声界逸闻趣事的。如《逗你没商量—相声界奇闻趣事》[21]、《相声世界走透透》[22]等等。四是结合艺人生平,论述其艺术成就的。如《侯宝林评传》[23]、《论苏文茂的相声艺术》[24]等等。

上述传记对相声研究的价值重大:首先,传记勾画艺人的演艺生涯,为研究提供了生动的第一手资料。其次,围绕艺人生平,分析其艺术成就,对相声艺术本身做了一定的分析。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薛宝琨著《侯宝林评传》,名为“传”,重在“评”。对侯宝林的舞台风范、相声美学等各方面做了精到品评。

但艺人传记并非学术研究:首先,传记记载艺人人生,感性材料居多,而学理探讨较少。其次,大部分传记属通俗的流行读物,不具备学术性品格。其三,囿于个人艺术的造诣,绝大多数艺人缺乏经典性和代表性,所以,大多传记具备史料价值,但学术价值有限。

二、相声的核心性研究

所谓“核心性研究”,即研究中以相声为本体,并具备充足的学术性。主要包括:

(一)相声理论研究专著

理论研究专著是一个学科的集中性成果,也代表了该学科的研究水准。目前常见的相声理论研究专著主要有:《相声的表演》[25]、《相声表演漫谈》[26]、《相声艺术漫谈》[27]、《相声艺术论集》[28]、《相声溯源》[29]、《相声艺术与笑》[30]、《侯宝林谈相声》[31]、《相声史杂谈》[32]、《中国的相声》[33]、《笑谈相声》[34]、《相声艺术的奥秘》[35]、《相声修辞模式》[36]、《相声艺术论》[37]、《中国相声史》[38]、《相声审美心理学》[39]、《中国相声艺术论》[40]等16部。

上述专著多有创见,支撑起现代相声理论研究的框架。首先,梳理了相声发展的脉络,架构起相声的史学体系。对古代相声的流变、清末民初现代相声的形成、建国后相声的发展等,均作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其次,深入研究了相声的艺术。对相声类别、包袱手段、结构、语言及常用手法等问题,作了深入研究。可以说,上世纪出现的理论专著开创了现代相声理论的先河,代表了相声理论研究的最高水准。

但相声的理论研究存在较大不足:

其一,相声理论研究总体不足。相声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六十余年的历史,可见到的相声作品六百余段,高水平相声艺人一百多名。相较而言,理论研究专著总量太少,迄今不足二十部。

其二,相声理论研究日渐式微,难以为继。分析上述十六部专著,产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的有两部,八十年代的有八部,九十年代的有四部,2000年后至今只有两部。递减之势明显,前景颇为悲观。八十年代,侯宝林等艺人致力研究,将相声理论推向高潮,受此推动,九十年代高校中也有四个学者参与其中,二十年内共产生十二部专著。随着这批人的老去,再无新鲜力量补充进来。上述十六部作品中,十五部的作者已然仙去或老去,全部淡出了研究。

其三,研究中感性更重,理论的深度和高度不足。分析上述著作的作者:侯宝林、马季、罗荣寿、王决出身相声艺人,有八部专著;王力叶、刘梓玉为曲艺界管理人员,有三部专著。可见,艺人与曲艺界人士成为研究主力,涉及专著共十一部。其研究立足于活生生的舞台表演,体会深刻,道人所不能道,极具开创性。但同时也使研究更重感性经验,缺乏理论上的提炼和升华。高校研究者受过系统教育,理论研究是其所长,但在薛宝琨、汪景寿等一代学者退出后,高校中参与相声研究的寥若晨星,这一学术血脉基本断裂。

(二)有关相声的文章

相对于相声专著,文章更能彰显各时代对相声的关注。时代久远,难以全面统计此类文章,现以“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有关相声的文章为标本。学术期刊网是目前搜罗文章最全面的网站,在学界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检索1957年至2013年有关相声的文章,共计2171篇,列表如下:时间论文

从上图可见:各时代有关相声文章的总量不断增加,说明对相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其中又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57年到1988年三十二年时间里,年均有关相声文章3.2篇。第二阶段自1989年至2001年,13年内有关相声的文章有234篇,年均17.2篇,较上阶段增幅明显。第三阶段自2002年至2013年,13年内有关相声的文章共计1782篇,年均达到137篇,呈井喷之势。

相声学术文章总量走势图(上线表示每年发表的学术性相声文章,下线为发表在高校学报上的相声文章)

相声文章总量增势喜人,但仔细辨别,其中学术性的研究文章极少。57年内共计216篇,占据文章总量的10%。就是说,看似赫赫扬扬的相声热潮中,90%的文章属于新闻报道、时评、娱乐报道、趣闻轶闻等。严肃的相声学术研究极其单薄,年均仅3.8篇文章。放在任何一个研究方向上,这一数字都实在过于寒酸和可怜了。从上图看,2007年是个转折点,年发表的相声学术文章首次突破个位数,到2013年为止,七年内共有学术文章138篇,年均17.2篇。这一数据虽仍不乐观,但说明相声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有了一定起色。

另一组数据是“发表于高校学报上的文章数量”,所以要单列这一数据,因为:其一,“相声学术性文章”难以完全清晰辨别。另外,很多刊物兼有学术刊物和流行读物的特点,其中文章究竟为何,难做彻底甄别。而高校学报是最纯粹的学术刊物,其中文章的学术性毋庸置疑。其二,高校是国家科研的主力军,高校的认可度显示着研究对象学术化的程度和研究进展的高度。分析上图发现,高校学报上发表的相声的文章极少,57年内共82篇,年均1.43篇。从1957年至1996年,42年内共有相关文章9篇。1997年起形势有所改观,至2013年,17年内共有72篇,年均4.23篇。虽有改观,但数据依旧悲观。这一数据显示:直到今天,相声尚未真正获得主流学界认可,尚未被纳入“学术研究”视野中。这与相声在生活中为百姓喜闻乐见、在主流媒体上红红火火、在社会刊物上备受推崇,形成绝大反差。其中原因何在,值得反思。

三、现代相声艺术研究现状总括

(一)现代相声研究的整体水平惨淡

其一,外缘性研究较多,而核心性研究匮乏。有关相声的文献、戏曲研究和曲艺研究较多,但真正以相声为本体的研究寥寥。

其二,看热闹的多,内行研究少。有关相声的文章中,90%的追逐相声热点、追索艺人趣闻,旨在编辑流行性读物以获市场利润。严肃的学术性的研究仅占总量的10%,而在科研第一重镇高校中,相声的研究几乎一片空白。

其三,相声的理论研究尚处自发而非自觉阶段,感性多而非理性少。现在可见的相声书籍中,大部分是相声艺人的传记和趣闻轶事。相声理论研究著作中,相声艺人的表演经验总结较多,理论的高度和深度相对不足。

其四,相声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体系,研究者难以为继。这从一个数据中可看出: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起,中国教育大规模培养研究生,至今三十余年,招收硕博士共约630万,其中以相声为毕业论文的只有49篇。其中35篇是语言学论文,文中只涉及相声语言而不论其他,以相声为语料旨在阐明语言学规律,相声只作为研究工具而非本体。加以研究重复,成果类似,对相声的研究拓展有限。另外14篇论及相声的艺术、手法、历史等,价值较大。将14篇论文放置于630万篇论文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硕博士就是未来的学者,关注相声的如此之少,这注定了相声研究无法薪火相传,令人不寒而栗。而且,上述49位作者的论文至今没有一本出版为相声专著,显然他们毕业后全部远离了相声研究。后继乏人如同釜底抽薪,相声研究的明天可想而知。

(二)导致相声研究衰败的原因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复杂,概而论之主要有:

其一,艺术学的整体研究水平不高。艺术学是个新兴学科,直到2011年才被国家列为一级学科,获得相应的学位授予权。相较其他学科,艺术学学术积累较薄,研究人员匮乏。而曲艺在艺术学中尚处边缘地位,相声作为其分支,其理论研究基础和水准可想而知。

其二,当今学界中存在“厚古薄今”的学术观念,漠视相声的学术价值。凡历史悠久的、前人涉及过的问题才有价值,反之被弃之如敝履。相声至今活跃在主流娱乐中,在百姓生活中影响巨大,却也因此被定位为下里巴人的流行文化,遭到学界排斥。问题是:现在学界中奉为瑰宝的社科研究对象,又有几个不是经由民间流行才成为经典的?单纯的研究戏曲、评书是好学术,而追索戏曲、评书与相声之关系则被视为异端,不健康的学术观窒息了相声研究的存活空间。

其三,我国教育难以培养出有独立学术眼光的学者。中国教育根植于应试教育,不利鼓舞学生的创造性。致使学者中跟随师长亦步亦趋者多,独立研究、勇力开拓者少。高校科研集中在传统学术方向,后来者随师长做惯性运动,极少能用个人眼光开拓新天地。随着薛宝琨、汪景寿等高校出身的老一代学者离开,相声,这原本被高校忽视的处女地,注定将被继续摒弃和漠视。这也正可以解释为何高校学报中难觅相声类文章了。

其四,相声学术界中纷争云起,内耗严重。传统的人文学科中现实利益较少,加以历史悠久、形成一些良好风气,研究相对公平和单纯。但相声至今仍活跃在主流舞台上,市场利润巨大,致使界内纷争云起、门派林立,俨然一个复杂的灰色江湖。基于“有钱则求名、仕而优则学”的潜规则,学术研究自然成为相声大腕争夺的领域。致使相声研究中摇旗呐喊者多,退而结网者少,相互攻讦、彼此拆台者多,鼎力支持、精诚合作者少,斤斤计较、睚眦必报者多,虚怀若谷、宽容博大者少。这可从国家级艺术课题立项情况反映出来:1979年开始设立全国艺术类课题,至2012年的34年间,共有1166项目立项,曲艺类项目有32项,仅占总量的3%,其整体研究水准可见一斑。这32项中计有:小戏(含傩戏、采茶戏、花鼓戏、秧歌)8项,花儿、格萨尔、说唱艺术各3项,地方性曲艺总论、二人转、大鼓、弹词各2项,滑稽戏、歌谣、杂技、道情、子弟书、二人台、评话各1项,而相声的项目空白。客观而论,相声至今仍是曲艺中影响力最大、生命力最旺盛的。相声项目在国家级层面上沦陷,尚不如研究基础更薄弱、实际影响更局促的其他曲艺艺术,原因多多,其中,相声界人际关系复杂、内耗严重、相互拆台和攻击,起到关键作用。

其五,相声日趋衰落,难以再为理论研究提供支持。上世纪八十年代,侯宝林等相声大师致力学术,迎来了理论研究的最高峰。但随着社会经济变革、电视等新媒体流行、相声界急功近利,致使相声日趋没落。同时,现今的相声界两极分化严重:成名者跻身上层,追名逐利,缺失了老一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淡忘了相声艺术本身;后进者机会匮乏,苦苦挣扎谋生。自然没人能静下心来坐冷板凳,从事相声学术研究了。另外,相声界忽视对研究人才的培养。例如,北方曲艺学校是国内唯一的曲艺专职教育院校,根本不设理论研究方向。这导致相声界难以为学术研究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持,加以高校对相声研究较为排斥,注定相声研究已成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了。

综上所论,相声在当代生活中影响重大,但其理论研究总体水平低庸,感性谈论者多而理性研究者少,将其当做娱乐者多而视之为学术者少。其学术价值被漠视,难以获得研究的新鲜血液,失去了发展动力。研究现状若不能改善,则无法为相声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只能目送它一步步走向历史的坟墓。

参考文献:

[1]云游客.江湖丛谈[M].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8.

[2]张次溪.人民首都的天桥[M].北京: 修绠堂书店,1951.

[3]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15.

[4]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60.

[5]任半塘.唐戏弄[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6]中国曲艺志编纂组.中国曲艺志[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2.

[7]侯宝林、薛宝琨、汪景寿、李万鹏.曲艺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

[8]汪景寿.中国曲艺艺术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9]姜昆、倪钟之.中国曲艺通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0]倪钟之.中国曲艺史[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1.

[11]吴文科.中国曲艺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12]冯不异、刘英男等.中国传统相声大全 (四卷本)[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

[13]张寿臣.张寿臣笑话相声合编[M].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8.

[14]王文章.侯宝林表演相声精品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15]王文章.姜昆表演相声精品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16]刘连群.马三立别传[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

[17]侯宝林.侯宝林自传[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

[18]青汶.姜昆外传—中国笑星写实[M].北京:台海出版社,1997.

[19]张跃铭.中国十二笑星[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8.

[20]张苌.笑林十大巨星[M].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

[21]孙福海.逗你没商量—相声界奇闻趣事[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22]冯翊纲等.相声世界走透透[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3]薛宝琨.侯宝林评传[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24]刘梓钰.论苏文茂的相声艺术[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

[25]侯宝林.相声的表演[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57.

[26]罗荣寿.相声表演漫谈[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

[27]马季.相声艺术漫谈[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0.

[28]侯宝林、薛宝琨、汪景寿、李万鹏.相声艺术论集[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

[29]侯宝林、薛宝琨、汪景寿、李万鹏.相声溯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30]王力叶.相声艺术与笑[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2.

[31]侯宝林.侯宝林谈相声[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

[32]金名.相声史杂谈[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

[33]薛宝琨.中国的相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34]于万海、王决.笑谈相声[M].北京:宝文堂书社,1987.

[35]刘梓玉.相声艺术的奥秘[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0.

[36]卢盛萱.相声修辞模式[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1.

[37]汪景寿、藤田香.相声艺术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8]王决、汪景寿、藤田香.中国相声史[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39]王秀勋.相声审美心理学[M].延边:延边大学出版社,2001.

[40]陈建华.中国相声艺术论[M].济南:齐鲁书社,2013.

The Commentary about the Study on the Chinese Cross Talk

CHEN Jianhua

(Taishan colledge,Taian 271021, Shandong, China )

Abstract: The Chinese cross talk (called CCT for short), as the important modern amusement, cured much concern, which include historical data, the study on the opera, biography of the artist, monograph on the CCT’s theory and essays . The level of the study on the CCT is very poor: The core study is few, the spontaneous study is more than the conscientious one, and the study is not based on the sustained system. 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this present condition: The educational circles ignore the academic value of the CCT because of its short history; the Chinese universities have not trained scholars that have aspect on their own; the CCT’s circle hinder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because of the dispute about profit .

Keywords:Chinese cross talk; study; commentary

(责任编辑:余树华)

推荐访问:评述 相声 现状 艺术 研究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