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个人简历 >

艺术设计院校形态解析的设计素描教学研究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 要:由于设计与美术存在差异性,所以我们在进行素描教学时,目的也应有所不同。如何让素描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良好的造型基础?笔者认为从形态解析来进行设计素描教学的研究与探索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关键词:设计;形态;素描;教学

2011年3月,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下发的最新学科目录中,将原属于文学门类下的艺术学科升级为单独的学科门类,原艺术学科下的美术、设计两个二级学科升级为并列的一级学科。这无疑是设计学科建设发展的良好契机。笔者作为从事高等设计教育的工作者,也感到欢欣鼓舞。但欢欣之余,笔者也对当前高等设计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深感忧虑。以笔者多年来所从事的设计基础教学现状来说,由于在国内的各大院校设计学科大多是由原有的美术或工艺美术学科蜕变而来,所以,在基础教学尤其是造型基础上沿用了原来美术学科的素描教学的程序和内容。

如果在设计学科的造型基础教学中,继续沿用美术学科的素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我们将会发现这样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即:以训练学生具象绘画能力为目的的美术基础教学如何适应对“抽象形态”应有深刻认识的专业设计的教学?

如何在素描与设计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如何让素描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良好的造型基础?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新的学科分类已明确设计与美术学科的联系与差别,而正是因为设计与美术存在差异性,所以我们在进行素描教学时,目的也应有所不同。

笔者通过几年的观察研究,同时参考借鉴国内外相关院校专家的设计基础教学方面的经验,认为从形态解析来进行设计基础教学的研究与探索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可以帮助学生在具象与抽象的形态当中进行自由的艺术创造,为今后从事专业设计奠定良好的造型基础。

一、关于自然与人工形态

具象与抽象形态是两个不同领域的形态表现,也是两个范畴的艺术语言,反映的是人们对相同事物的不同观察方法,进而产生不同的思想表现方法。二者也有很紧密的联系,并存互补。从具象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象是艺术在审美上的自然发展。因此,寻找具象与抽象之间的相互联系,是设计造型基础素描教学的内容。

对于一般设计者而言,形态的创造与使用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对于现代设计而言,设计形态就更需要全面系统的形态训练。何谓全面而系统?显然,传统的绘画素描训练远不能适应表现范围广泛的现代设计的需要。设计与艺术的结合,二者的创造来源,都要求我们重新面对我们曾经忽略的自然,重新建立艺术与自然、设计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对于自然形态的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任何设计师与艺术家都应当接受的教育。罗丹说过:自然界包含着变幻无穷的风格,人们就生活在自然里,却对风格视而不见。而儿童的世界却与成人的麻木不仁有着巨大的反差。曾经三年级的小学生做的科学作业观察:对新鲜叶与落叶的观察对比,小学生说:新鲜叶有水分,所以有厚度,有弹性,而落叶由于没有水分,所以一碰就碎。但是我们的大学生在对自然物进行观察的时候,极少数能观察到这个特征来进行描绘的。对桂花叶的观察中,小学生说:桂花的叶子是个陷阱,下面是光滑的边缘,摸上去很舒服,但是往上就是锯齿,很容易伤手。观察细致,描绘就生动,这是我们的学生甚至成人都难以做到的。因为对自然界已经见怪不怪,很难用新鲜的眼光再去审视四周,同时也把自己限定到一个既定思维的框框里,难以突破。

所以,我们要求学生在观察上,要用新鲜的眼光去发现,就像新生婴儿一样,用未知的眼光观察一切。这样才能与别人的发现有差异,有特点。

自然物象与景观是创造性艺术与设计的源泉之一。自然中隐含着视觉形式的所有要素:对称、比例、节奏、韵律、平衡、协调、变异、统一等,美的原理存在于生长机制之中,但是自然只向以热恋的眼光研究它的人敞开怀抱。如果我们继续以习以为常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观察大自然,我们将一无所获。自然形态是普遍可见的现实,是创造性设计活动不竭的源泉之一,是形成设计的形态风格和语言形式的文本之一,是灵感激发的动机之一,在设计中的应用极其广泛。但是对自然形态的利用并非是对大自然的照搬,而是利用仿生学的原理,理解自然形态的生成原理与功能结构,发展出为人类生活所利用的产品设计。

如何使自然形态抽象化?

第一,自然形态的抽象化发展。翻开视觉艺术的历史,是一个从自然形态的认识演化、图腾崇拜,到装饰表现、写实描摹的过程,最后达到对自然形态的抽象要素的提取与剥离,乃至纯粹的抽象形态的表现。现代的视觉艺术,伴随着种种的形态表现,不外乎具象与抽象,而且二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随着人类对自然的逐步了解,自然形态中的美更多地被发掘出来,出现在人类早期的工艺美术品中,并且自然形态在民间艺术与工艺美术中一直呈现出装饰化的特征。在艺术的表现方面,自然形象在古典绘画中则形成浪漫与现实的写实形象,后来在印象派笔下开始分解成色斑,形态模糊成色点,变成剪影,最后在野兽派笔下成为狂烈的色彩笔触,在表现派那里成为激情的线条形象。

第二,自然在现代艺术与设计中的抽象。现代设计是现代经济和市场活动的组成部分,因此社会经济的形态影响着艺术与设计的形态表现,并且造成不同的设计范围和领域。工业革命的到来使得设计产品的形态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到20世纪70年代,现代主义建筑完全无视人类上千年在建筑城市时对园林、自然空地、风景等因素的考虑,造成了一个迫使人与自然脱离的人造环境,导致了人的自然人基本功能的紊乱与丧失,因此当代设计应当对此予以反思。抽象形态的表现贯穿在现代设计领域的各个方面,抽象形态的简洁、明快,更有利于加深记忆与迅速传达。当然,抽象形态在这些领域里的实现,落实在一个产品的外观,还要经受涉及功能的科学技术指标的检验,因此在设计中,造型的艺术表现也就同科学技术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第三,自然形态的解析。分析自然形态的基本特征是一个前提,最终要达到的是能够主动从分析中掌握认识、表现形态本质的观察力、表现力。同时不断从自然中发现扩展形态创造的来源。自然形态的解析,主要要找到比较规范的比例构造原理和基本的结构依据,以便于在此基础上有更多的创造余地。

我们要认识到,在自然中,所有活着的事物总是存在着一定的不规则,体现着对黄金分割率的偏移,约翰·罗金斯指出:“这不但是生命的迹象,也是美的源泉。”偏离意味着活力与变化,不完美也因此而完美。就比例而言,在艺术表现上也没用一定之规,时代审美、风格、艺术家对于比例有着极大的影响。

而人工形态是人类通过对材料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工而制造出来的物品形态。除了自然形态的事物,人工形态到处充斥在人们的生活空间中。机械制造的人工形态美妙的功能逻辑激发着人们的兴趣和对结构的感觉,刺激着我们形态创造与设计的冲动。各种人工的形态都有可能成为我们研究的对象,尤其是其内部的功能构造。

人类日益被自己发明创造的物体所包围,我们的住、行、公共空间、私密空间等几乎都是我们自己制作,为我们自己服务的。通过对人工形态的研究,一方面为我们的发展创造形态做积淀,另一方面又可以藉以深刻地认识时代与人类、自身,包括反思与自省。

二、关于形态解析

如何借助形态解析对设计造型基础素描教学进行研究与探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简化

简化不等同于简单。对于设计的简化而言,就是当你听到马蹄声,是去寻找马,而不是寻找斑马。德国建筑和工业设计师迪特·拉姆斯撰写的《省略不重要的》中提出:“好的设计意味着尽量少的设计……一个真正令人信服的设计,是通常采用简单手法来制造出和谐的构架,这其实是一项颇具难度的任务。”

2.重复与相似

一个简单规则的几何形态,作为一个“母体”作简单的变化就是重复。重复是“母体形态”仅仅作空间位置上的变化,是图案式的组合,而非有机的统一,依存变化视觉刺激力很小。重复的手法多用在装饰艺术中。而在艺术中,“母体形态”不仅是空间的变化,而且是大小、形式、方向、色彩、位置的同时变化,或者是其中一种要素的较大变化。相似又变化的抽象形态在设计和艺术表现里魅力无穷。过多的重复是一种单调,相似的变化是一种单纯的丰富。统一形式的基础建立在造型元素的重复与相似上。

3.简化基础上的多样化

多样化是针对简单的和谐而言,在一个简单的构成中通过对立、对比、变化复合的因素来达成区别,增添个性化的特征和趣味,来达到丰富的表现。简化应当把握过渡到抽象形态的“度”,因为简化到简单,就不能满足我们的审美要求,显得简单乏味,成熟的简化,在于使得独立的各个部分能够有机地融合成为一体,直到“增之一分太长,减之一分太短”,任何成分的改变都会引起整体全面改变。抽象形态必须具有个人的审美特质,以避免概念生硬的空洞抽象。有机抽象形态要强调把握性,不至流于随意、概念性。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是,在简化形态结构时,局部越简单,则整体形态越复杂。

4.造型元素的提炼与再组合

在解析中,造型元素可能是整体造型的简约变化,可能是局部形态的提炼发展,可能是主要造型单元的再组合,也可能是不同的造型单元的重组。解析真正所要寻找的正是这种有独立审美意义的视觉要素,可以摆脱现实形态而存在。

三、结语

在传统的美术学科素描教学中,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再现被描绘的对象,通过时间的慢慢积累是可以完成的,但是这种方式是被动的。无论面对的对象是什么,描绘者总是精心推敲各部分的比例、明暗、体积的起伏转折和光影、质感等,并在画面上发挥自己的纯熟技术。在这样的训练下,描绘者一般都是把注意力放在被描绘的对象上,这样无论描绘得多深入,始终都是被对象牵着鼻子走,而没有主动去关注过其他的要素。而对于作为设计造型基础的素描教学来说,应更重视观察和思考过程,培养适应现代设计的审美眼光,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去探讨客观对象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引发富有创造性的形象思维和处理手法。

如果在有限的作为设计造型基础的素描教学中,能尝试着去寻找某种学习的方法,或者能够主动去处理对象,这会比画出一两张画面精美的素描作业更加让人欣慰。这种主动处理对象的经验会让人受益匪浅,因为你离设计的本质已越来越近,就像通过形态解析,学生能自如地从具象形态中发现抽象形态并用于设计创造。

参考文献:

[1]胡燕欣.理性素描[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6.

[2]周至禹.设计素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湖南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推荐访问:教学研究 素描 艺术设计 形态 解析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