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个人简历 >

高职院校帮扶贫困地区职业学校路径探析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 要:从高等职业院校精准扶贫的基本形式入手,主要对在貧困地区帮扶学校的扶贫过程中的扶贫精准程度有偏差、扶贫能力有限、扶贫制度不完善等实际困难和问题展开论述,并寻找帮扶路径,以期为今后高职院校帮扶贫困地区学校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职院校;精准扶贫;路径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24-0043-02         中国图书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1  天津市高职院校全面服务贫困地区职业学校

天津市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按照教育部《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2016—2020年)》和天津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市职业教育倾心、聚力、精准、重效开展帮扶工作,构建起区域系统援建、品牌整体输出、专业结对共建、师资轮岗培训、学生订制培养职教帮扶模式,走出了一条职教精准扶贫的特色之路。

2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帮扶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教育扶贫是扶智的重要途经和手段,从天津市委、市政府到天津市教委,再到天津多所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都在想办法、定政策、抓落实,努力从“扶智”方面找突破点,从而使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但是,高等职业院校在贯彻和落实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2.1  扶贫“精准”程度有偏差

2.1.1  物资捐赠“治标不治本”

虽然为贫困地区捐赠物资是最直接、最快速的扶贫途径,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以笔者所在的学院为例,对口帮扶山西省一所中职学校,根据两校的实际情况,笔者所在高职院校给对口帮扶学校捐赠了一批图书,并得到帮扶学校的肯定及感谢。但由于对口学校的校舍场地有限,无法将该批图书妥善陈列、安置,导致无法为师生提供正常的借阅服务。从某种程度上讲,扶贫仍然不够精准,或者说精准的程度较低。

除此之外,各学校仍然普遍存在着每逢春节,学校领导率领学生管理部门到贫困学生家里慰问,送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的活动。这样的扶贫活动感动了学生、老师和家长,但是这样的常规做法没有从根本上改善贫困学生家庭乃至所在地区的贫困现状,与国家提出的扶贫先扶智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扶贫思路存在差距[1-2]。

2.1.2  人才培养方案缺乏区域针对性

很多高职院校将对口帮扶地区或学校的学生录取到学校进行统一培养,学生毕业后返回原地区服务区域经济,但是学生所学的专业和职业技能是否真的可以满足区域(或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由于目前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前期需要参考企业调研数据,而提供企业数据的大多为本地区的相关企业,因此无论是专业设置还是岗位标准都是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出发的,在此人才培养体系下培养出的毕业生返回到对口帮扶地区,可能存在人才供给和人才需求不匹配的问题[3]。

2.2  高等职业院校精准扶贫能力有限

2.2.1  行业背景办学专业具有局限性

1949年以来,除了高等师范职业院校之外,直至1980年创办天津职业大学才将高等职业教育带入了新时代,20世纪90年代国家相继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表明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飞速扩张的发展阶段,普通高等学校的专科层次逐步被高等职业教育所替代,各地区的部分中专、职专、技校、成人学校在其行业主管部门的主持和帮助下先后转型升级为高等职业院校。由于行业背景色彩浓郁,这些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在很大程度上都具有局限性,即专业设置不广泛,在落实对口帮扶过程中,专业局限性问题使得精准扶贫的工作受到了极大的制约。

2.2.2  资金困难制约高等职业院校全面发展

随着高等职业院校迅速发展,从规模上高职院校已经占据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而实际高等职业教育并非占据有利地位,之前已经提到高职院校大部分都是在以前的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无论社会认可度还是国家层面的资金投入仍处于弱势地位。国家层面的资金投入更加倾向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而对高等职业教育投入的资金比较有限,即便国家近年来加大了对高职院校建设的投资力度,但更多的是对具有引领作用、示范性的高职院校给予资金支持。由于国家对高职院校投入的资源相对不均衡,致使部分实力水平都较弱的院校很难摆脱恶性循环状态,生存和发展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目前,高等职业院校资金来源主要是收取学费及上级行业主管单位的资金支持,资金严重不足是制约高职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高职院校精准扶贫的能力缺乏的重要体现[4]。

2.2.3  缺乏具备实践能力的师资

高等职业院校在经历了急速扩张和发展阶段之后逐步进入了内涵建设阶段。以天津市为例,全市高职院校近30所,各院校之间的竞争形势更是日趋严峻。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提升学院的办学能力、行业影响力、服务区域经济能力和精准扶贫的能力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努力方向。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是高等职业院校综合实力水平的重要表现之一。但就目前高职院校师资状况来看,问题主要体现在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较弱。大多数教师都是毕业于普通高等学校,即使部分老师通过考试取得执业资格证书,但依然属于理论型教师,企业一线实践能力较弱,短时间内很难真正满足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需求。虽然国家鼓励高职院校从企业招聘一线技术人员,但由于编制、待遇等诸多客观因素,高职院校可以引进的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少之又少,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十分缺乏。高职院校精准扶贫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帮扶地区人才,而缺乏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很难满足帮扶地区区域经济及人才需求。

2.3  高等职业院校缺少有效的精準扶贫长效机制

高职院校精准扶贫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虎头蛇尾的问题,在落实过程中多数存在重计划、缺过程、无监管、轻结果的情况,归根结底是各个环节、各个层次缺乏系统的管理制度,从高职院校自身到地方教育教学主管部门尚未建立完善的精准扶贫工作制度保障体系导致的。

2.3.1  援助学校自身制度不完善

高等职业院校在接受天津市委、市政府或市教委扶贫任务时,为保证事务性工作的落实,一般会临时组织部分人员执行具体工作并组建学校扶贫工作小组,但扶贫小组成员都有日常教育教学任务或者行政管理任务,加之扶贫工作具体任务不明确,责任权利未能及时划分清楚,组织结构形同虚设,直接影响了精准扶贫工作的时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

很多高职院校派出专业教师到对口帮扶地区提供师资援助,但由于缺少制度保证,派出援助教师的扶贫周期、后续老师的跟进及扶贫效果的反馈等具体工作都很难落实到位,因此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

2.3.2  教育教学主管部门未建立精准扶贫制度

除学校之外,地方教育教学主管部门没有对该地区高职院校扶贫工作制定出制度保障体系,使得扶贫工作无章可循,每个学校都处于边探索边工作的状态,很难有条不紊地将扶贫工作开展下去。

3  高等职业院校精准扶贫路径

为了进一步全面贯彻国家精准扶贫方针政策,使扶贫工作有的放矢,经济发达地区的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根据地区及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实施方案,寻求有力的支持,切实弄清帮扶地区的实际需求,找准扶贫的突破口,攻坚克难,切实打好脱贫硬仗。

3.1  建立精准扶贫长效机制

机制的建立主要是从学校自身和教育教学主管部门两个方面开展。学校是落实扶贫工作的基础单位,学校应当建立扶贫资金使用与管理、师资援助、贫困学生生活状况跟踪、人才输送效果反馈、人才培养制定等一系列制度体系,并设立独立的扶贫部门,选派有扶贫工作经验的教职员工专门从事扶贫工作的具体事务,学院财务、纪检及学院领导要定期、不定期对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3.2  根据对口帮扶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制定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更加有针对性地为贫困地区培养出符合该地区经济发展要求的技能型人才,无论专业设置还是课程体系构建都要从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对该地区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获取有效的数据信息,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根据地区政策、企业用人标准、社会要求等因素的变化情况调整人才方案,争取为贫困地区培养出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3.3  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的扶贫能力

高职院校想要提升扶贫能力先要提升自身的办学能力,综合提升教学水平、管理水平、社会服务水平等方面,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深刻领会精准扶贫的战略部署和政策方针,从而不断提高本学校的扶贫能力。

参考文献:

[1]韦凯,程飞.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管理现状与思考——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8(6):76-82.

[2]申棕鑫,刘洋.基于校企合作的西部贫困地区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思考——以甘肃省高职院校为例[J].评价与管理,2019(1):19-23.

[3]楚琼湘.农业高职院校在精准扶贫中的优势及发展思考——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湖南农业科学,2017(2):114-116.

[4]龙媛.坚持助人育人并重实现高职院校精准资助[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9):232-233.

推荐访问:探析 贫困地区 帮扶 职业学校 路径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