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个人简历 >

二十四节气

作者:jkyxc 浏览数:

小暑

每年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时即为小暑。为什么叫小暑呢?《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道:“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这就表明古人认为小暑是天气渐渐炎热的意思。在这渐转炎热的时节同学们就要放暑假了!虽然这个节气名中带“暑”,但在全国很多地方,尤其是北方,其实还没有炎炎夏日那种酷热难耐的感觉,只不过是一天比一天热而已。你可能听过一句话:“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最难挨的一段时间,而小暑就经常处在“三伏天”的开端。

古人对于自然界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他们将小暑分成了三个部分,记下了自己的感受:“—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壁;三候,鹰始鸷(zhì)。”小暑之后,风先带来了炎热的气息:蟋蟀已经耐不住外面的炎热,躲到了墙根:小暑的最后几天,天空中出现了鹰的身影,鹰击长空,相互搏杀。

人们观察着自然,计算着节气,不知不觉,温度犹如坐上了火箭,

、嗖的一下就从春天的温暖变成了夏天的炎热。时不时出现的高温天气也使人们意识到不能小看小暑,要开始做好度夏的准备了。从气象资料来看,除了青海、甘肃、山西、内蒙古、安徽的一些地区外,全国大多数省份的极端高温天气都出现在小暑期间。这可能与我们的感受并不完全一致,因为我们感受到的气温是温度、湿度、风等气象要素的综合,七月温度已是最高,但是湿度并不是全年最大。一棵大树、一片楼房便可遮挡一分暑热,这与八月份那种“桑拿天”的感受是不同的。古人可没掌握这些气象数据,于是身体的感受告诉他们小暑之后还有“更热”的大暑。

在农谚中,小暑的到来也预示着作物的变化:“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可种荞麦。”这很好地说明了随着温度的升高,种植和收获的作物也不同。暑天酷热,人们经常会感到食欲不振,又因为夏天身体消耗较大,人会消瘦一些,因此便有了“苦夏”一说。于是,在“小暑”时,人们会有一些饮食上的讲究。在我国北方就有“头伏”吃饺子的饮食风俗,因为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在徐州,人们会“吃伏羊”,这是从尧舜时期就流传下来的习俗。还有一些地方有吃藕的习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等元素,是滋补身体的佳品。

大暑

小暑后,太阳到达黄经120°时就是“大暑”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写道:“大暑,六月中。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rù)暑;三候,大雨时行。”腐草为萤中的“萤”指的是萤火虫,这是一种可以发光的昆虫,也是夏天的象征之一。在夏天的乡野间,夜幕降临时,暑气消退,萤火虫就会在草丛中飞舞,就像是落到地上的点点星光。初夏时分,萤火虫会在水边的枯草中产卵。萤火虫的卵非常小,大约经历三周的时间在大暑节气前后,小虫就会从卵中孵化而出。古人对昆虫的认知尚浅,看到从草中飞出的小萤火虫,就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于是有了腐草为萤的说法。随着暑热越来越明显,大暑之后空气湿度越来越大,土壤变得温润潮湿。到了大暑的最后几天,大雨如约而至,才得以使暑气消退一阵。

大暑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强大的副热带高压控制,在阳光的强烈照射与高气压下沉气流被压缩的绝热增温下,天气晴热干旱,也就是气象学中所说的“伏旱”。而此时恰好是水稻稻粒饱满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水分,因此三伏天里,我们可以躲在凉爽的空调房中,但农民伯伯却要顶着烈日在农田里忙着浇灌。除此之外,大暑也是很多省份一年中湿度最大的一段时间,高温加上高湿就成了我们口中的“桑拿天”。在这样的天气里,同学们吃冷食冷饮可要适度哟!因为人的舌头在冷的时候对味道不那么敏感,于是为了有好的口感,冷食冷饮中就会添加更多的糖分。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品尝融化了的冰棍儿时会觉得太甜,而吃冰冻的冰棍儿时就会觉得恰到好处。所以,当我们在夏天大吃冷食时,一不小心就会摄入过多的糖分。比起依靠冷食降温,古人更推崇“心静自然凉”。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就写过一首《销夏》:“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你看,气定神闲之时,自会有清凉之感。

大暑时节,各地也有不同的民俗活动。山东南部地区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的习俗,“暑羊”就是羊肉汤。人们忙活大半年,趁着闲暇,一口热汤入肚,自是汗流浃背,但这汗水也带走了身体内的暑热,令人通体舒畅。福建莆田人会在大暑这一天吃荔枝,广东人会吃仙草,台湾人吃凤梨。食用各种美味都是为了驱暑、调养身体。浙江沿海地区的人们会在大暑这一天送暑船:在一艘缩小版的三桅帆船中装满祭品,缓缓放入海中,再点燃一把火,任其下沉。这是当地人民祈求风调雨顺的一种仪式。

过了大暑,炎热的天气逐渐退去,秋天悄无声息地来临了……

立秋

在炎热的小暑、大暑之后,我们终于迎来了一个带有“秋”字的节气——立秋。“立”是开始的意思,“秋”字由“禾”与“火”组成,表示小麦、水稻、玉米、高粱等禾谷作物開始成熟。

立秋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凉爽的秋天即将来临。但是在气象学中,秋天的到来并不是由某一个固定的时间或者节气来决定的。在气象工作者看来,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22摄氏度以下时就算进入秋季了,持续低于10摄氏度时则代表秋季结束。我国幅员辽阔,所以在立秋之后,真正进入秋天的只有纬度比较高的东北北部、内蒙古和新疆部分地区以及海拔较高的青海、西藏等地,其余大部分地区的天气还在夏天的“尾巴”上摇摇摆摆。在南方,很多地区的平均气温还在30摄氏度上下,所以才有了“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的说法。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但是立秋之后暑热余威尚存,人们还要经受好一阵的暑热折磨,才能迎来秋季的清凉。老人们也把立秋之后这种难熬的天气称为“秋老虎”。

我国的“秋老虎”从哪个“山头”来?要用科学解释其实就是一个名叫“副热带高压”的天气系统在搞鬼。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地区,通常晴朗少云、日照强烈、气温回升。控制我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秋季会逐步南移,但在立秋后的一段时间里,这个天气系统偶尔还会向北移动,所以“秋老虎”就是这个天气系统掉头向北的结果。这种回热天气在欧洲被称为“老妇夏”,北美洲人则称之为“印第安夏”。在我国,老人们常说“春捂秋冻”,就是说在季节转换期间,天气不稳定,立秋之后因为一两场凉风就急于穿上厚衣,身体容易在天气突然转热时来不及适应。此时,反而应该让身体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下,待真正转凉再增添衣物。

古人将立秋这一节气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立秋之后,我国北方地区开始刮起阵阵北风,这些风从高纬度的地方吹来,将丝丝凉意带给了经历数月酷暑的人们,所以叫作“凉风至”。然而,此时白天的气温还是很高,高温使空气中充满了大量从地面上蒸发的水汽,夜晚凉风袭来时又会使温度大幅下降。于是,白天和黑夜之间的温差就会使水汽在枝头、叶片上凝结成一颗颗晶莹的小露珠,这便是所谓的“白露降”。在立秋这一节气的最后几天,鸣蝉正慢慢走向生命的尽头,于是便有了“寒蝉鸣”的说法。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写道:“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揪敛”是聚集、紧缩的意思,表示过了立秋之后果木开始结果,庄稼变得饱满,农民开始收获。对于农业来说,立秋的到来预示着新一年的农忙开始了。此时,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有些水稻开始开花结果,有些正在充实自己的枝干,玉米开始长出长须,大豆开始结荚,棉花开始长出棉铃(棉花的果实,长成后叫作棉桃),就连地下的红薯都在迅速膨大,作物们快速生长,对水分的要求分外迫切。所以,民间有“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之说。但要是恰巧此时干旱无雨,农民就要抓紧时间开闸放水,灌溉土地了。

立秋不仅仅是农业中重要的节气,古时候对于朝廷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早在周代,每逢立秋之日,周天子便要亲自率领三公九卿举行迎秋祭祀仪式。在民间,关于立秋也有很多习俗,我们最熟悉的就是“贴秋膘”和“咬秋”。在夏天,人们经常因炎热而食欲不振,因此有“苦夏”一说。立秋之后天气转凉,人们的胃口好了一些,于是大家纷纷上街购买鸡鸭鱼肉等食材,准备用充足的营养弥补整个夏天的身体消耗,并为冬季做好准备,这个风俗就叫“贴秋膘”。同时,人们还会把西瓜等应季的水果买回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大快朵颐,这就叫“咬秋”。“咬秋”来源于农业生产,是大家庆祝丰收的一种方式。

处暑

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在每年的8月23日前后。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天气明明已经越来越冷,却还“处在暑天”呢?其实,这里面的“处”并不是“处于”的意思,而是“终结”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道:“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思就是说暑热在这一天之后就会慢慢退去,气温会真正降下来。

处暑也分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处暑之后天气转冷,各种小动物都会开始积极捕食,囤积食物过冬。空中的雄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紧接着人们就会感受到气温骤降之后的自然变化,树木凋零,大地上绿意褪去。与此同时,大量农作物也开始成熟,“登”就是成熟的意思。

在我国北方地区,处暑之后气温快速下降。而引起这种降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太阳直射点持续南移。一年之中,太阳会直射不同的纬度,春分、秋分直射赤道,夏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直射南回归线。处暑时节,正是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的过程,直射点离北半球越来越远,所以我们生活在北半球以北的人会明显感觉到气温降低。气温下降的另一个原因是,在夏季影响我国的副热带高压与太阳同步南移,而盘踞在西伯利亚附近的冷高压开始逐渐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在它的影响下,北方会出现晴朗、干燥的天气,我们通常把这种天气形容为“秋高气爽”。此时,若冷空气与暖湿空气相遇又会形成降雨,雨过天晴之后气温进一步降低,便有了“一场秋雨一场凉”的说法。反观我国南方地区,由于比北方更靠近太阳直射点,又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所以此时天气多变,时冷时热。

农业方面,处暑节气前后,冷暖空气交汇,容易形成降水。因此,为了保证冬天和来年春天的农业用水,农民伯伯要借此机会积蓄水源。处暑之后,农田里麥浪滚滚、金黄一片。正常年份中,此时也是农民收获晒粮的重要时间,正所谓“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但是收获时最怕降水,一场倾盆大雨,饱满的稻谷麦粒就有可能受潮发霉。杜甫诗中写道:“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三伏天以后,天气变化频繁,一旦预报有雨,农民们就要抢在降水之前收割粮食,抓紧时间晾晒。

处暑之后,秋高气爽,正是人们郊游踏秋的好时节。在沿海地区,此时正值开海,沿海地区的人们纷纷举行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出海。此时的海洋水温尚高,鱼虾贝类十分肥美,人们正好可以享用大海的馈赠。

从炎炎夏日到秋意凉凉,同学们也迎来了新的学期,趁着秋高气爽大家尽情狂奔、努力学习吧!

推荐访问:节气 二十四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