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个人简历 >

物理教学必须注重实验

作者:jkyxc 浏览数: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物理实验更是物理课的魅力所在,并在物理教学中占重要地位。一般来说,实验不仅可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中学阶段,学生初步接触物理,刚开始往往感到无法适应甚至厌学。这时,实验课会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传统教学一般以教材和科任教师为中心。教师一般是把握所教知识的正确性、完善性等。学科教育不应是教师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而应努力使学生成为自主探索知识的“主体”,也就是使学生与课本、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并达成共识。而实验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来获得知识、理解知识,就能激发他们探索物理学奥秘的激情。例如:在学习光的反射与折射时,利用激光演示器,将平行光(激光)射到一块长方形玻璃砖上,当光穿过玻璃后,学生们明显地看到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让学生总结,并说出来)。在此演示实验中,还可看到同一平面上的反射光,这样既复习了前面所学的知识——反射,又学到了新的知识——折射,还可利用此实验来产生全反射的现象(让学生自己发现)。又如: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学生使用杠杆称质量不等的物体时,通过移动秤砣会自然想到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

这时,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记下不同的猜测结果,引导学生利用所给器材去探究、去发现,通过实验,自我探究出杠杆平衡的条件。这样,学生获得自我探究出知识的快感,更增加了学习的兴趣。

实验教学弥补理论教学不足

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物理概念的障碍是学生头脑里固有的模糊认识。这是因为生活使他们积累了许多经验,但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经验,会使他们对某些物理现象产生误解。可见,实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实验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态度。又如:生活中,都知道地球上物体均会从天空落到地面。常见现象是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但是事实是:在自由落体中,一切物体的下落速度以及加速度均与质量无关。只是理论上讲,学生有怀疑,而在初中阶段不便过多地说明其原因,这就可从演示“牛顿管”实验来补充理论讲解上的不足。如:静止于水平地面的重物,没有受到推力则不会动,于是有人产生“力是使物体发生运动的原因”的错误论断,通过实验使学生明白“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体现理论联系实际

在新大纲中物理教学要求理论密切联系实际,使学生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理解、运用知识。而实验不仅可证明理论来源于实际,并且还可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如:焦耳定律的产生就是焦耳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总结出来的。课堂上通过演示“焦耳定律演示器”,学生能很直观地感知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I、电阻R及通电时间t的关系,即Q=I2Rt,而日常生活中的电热器正是根据这一原理制作的。

多媒体实验教学,能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化微观为宏观,使实验教学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使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与生活联系之紧密,知识之大有用,从而知道知识的价值,使其更好地学习。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强调发展个性,培养能力。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验技能技巧;因此,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全面素质的最佳途径;实验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如在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中,一个同学是不能单独完成的;而两个或三个同学合作时,则这个实验比较容易成功。合作完美的前提是每个同学均要熟练地掌握此实验。

美籍华人杨振宁教授曾说:“中国的学生在动手的兴趣和能力方面明显不如欧洲和美国的小孩,主要是没有动手的机会。”的确,有的老师由于怕实验麻烦,怕出乱子,本该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均由教师的讲解来代替,或“纸上谈兵”,从而削弱了学生观察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以及实验操作能力的训练。陶行知曾说过:“手脑并用,才会有创新。”美国人获得那么多诺贝尔奖,是与他们从小就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分不开的。如此说来,有些可让学生自己来完成的实验,应鼓励他们去做。如,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学生设想出很多方法说明其规律。如果学生在实验中体会到乐趣,他们就会在物理学习中倍加努力。

用实验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并且持续、反复的知觉过程。首先要有目的地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注意发现引起变化的条件和原因;其次,要使学生了解:观察是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对事物有正确认识,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演示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对演示实验很感兴趣,但在进行观察时往往抓不住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做演示实验的每一步都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观察要求,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教师的演示实验具有示范性,是学生操作时的依据和榜样。演示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最便捷的途径之一。

为了保证实验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应该提前预做实验,以便取得第一手资料,懂得每一个演示实验的关键,做到心中有数,可使学生清晰看到这个实验的作用。教师在演示实验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实验观察的内容和目的;其次要让学生观察实验的装置,认真观察实验仪器的初始状态,了解各部分仪器、仪表的作用与功能,使学生对观察的内容和目的、实验的仪器装置有一个整体认识(电学实验尽量用示教板,便于观察);最后,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发生和变化过程。演示实验一般要重复做二至三次,以便于学生反复观察,记录实验现象、结论,教师还要带领学生分析思考逐步形成理论。这样,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了培养,对理论知识的建立过程有了较清楚的认识,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记忆更加深刻。

为了增强演示实验的效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可以在演示实验前或演示实验过程中,提出一些思考性的问题,以便引导学生观察实验中发生的现象及现象变化过程,把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观察最需要观察的事物,并在演示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观察方法,以及观察中应注意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学生在预习和自学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对某些新的物理概念似懂非懂,对某些物理规律将信将疑。有时想不通,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自学效果。

怎样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呢?指导学生做个小实验就是好办法。例如,小实验“筷子提米”,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确信了摩擦力的存在,认识了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小实验可以起到引导、解惑的作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物理知识,降低学习难度。通过对实验的设计、研究、讨论、改进和提高,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会大幅度提高。

铅笔是日常学习生活中常用的。用铅笔可以做出很多的物理实验:在力学中,可以用铅笔做测量钢丝长度的实验、二力平衡的实验、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实验、找物体重心的实验、压强大小影响因素的实验、物体漂浮时重力与浮力大小关系实验等;在光学中可以用铅笔来探究物体影子变化与位置的关系、探究影长与物体长之间的关系;在热学中可以用铅笔来探究做功与内能的改变、热传递与内能的改变;在电学中可以用铅笔来进行导体与绝缘体的实验、用铅笔来制作电磁铁的实验、用铅笔来制作滑动变阻器的实验。一只小小的铅笔能够做出这么多的实验,没有想象力是不行的,没有发散思维是不行的。给学生创造一些时间,给学生创造一些机会,让他们多进行几次这样的实验,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丰富他们的实验知识。

教学实验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实践的起点。因此,在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操作能力,指导学生弄懂实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实验器材,掌握计数、读数和处理实验结果的技巧。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通过实验,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严谨、实事求是的认知观。所以,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物理实验,以学生为主,合理有效进行实验教学,这样才能培养出更适应当今社会的有用人才。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新庄初级中学)

推荐访问:物理教学 注重 实验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