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个人简历 >

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

作者:jkyxc 浏览数:

zoޛ)j馟iN
tͽ]:4i_5m?m4ky计划、德国工业4.0、英国制造2050、新工业法国、日本的智能工厂和机器人发展战略等。“再工业化”的核心并不是简单地提高制造业产值比重,而是把新兴科技与先进制造产业作为大力扶持和发展的重点,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驱动经济的发展和转型,使制造业重新获得竞争优势。这被认为是掀起了一次新工业革命。

2018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新的工业革命将深刻重塑人类社会”。我国在政府层面首次提出新工业革命,是在2015年10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的讲话,强调“互联网+双创+中国制造2025,彼此结合起来进行工业创新,将会催生一场新工业革命”。有关新工业革命的表述,2017年人民日报刊文指出,新工业革命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数据为核心投入要素、以智能制造为主要方向、以范围经济为主要效率源泉的产业融合发展和社会经济变革。

(二)新工业革命重构产业体系

全球正进入新工业革命时代。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重构全球制造业体系,正在加速重塑制造业的国际分工格局。

1.新技术层出不穷。主要是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创新发展和深度应用。同时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及生物技术等多学科技术的创新突破和交叉融合,使制造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层出不穷。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为主,新能源技术、材料技术和生物技术等新技术“一主多翼”的演进格局[1]。同时,当技术进步作用于供应链的渠道创新时,可以提升产品的生产渠道、研发渠道和销售渠道创新[2]。目前,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有八大类,即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2.新产业蓬勃发展。在新工业革命下,新技术产业化不断形成,同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形成的新产业不断涌现。产业转型并非“去工业化”,而是“强工业化”, 是工业创新性和革命性的进一步凸显[3]。目前,我国确立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车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2019年第一季度,我国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快于规模以上工业1.3个百分点;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快于规模以上工业0.2个百分点。特别在5G、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一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21.2%。

3.新业态不断涌现。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扩散,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产业组织形态等发生颠覆性变革。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分享经济等逐渐成为重要的新经济形态。资料显示,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超31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4.8%,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互联网企业在生产服务和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不断创新,带动互联网收入不断扩大。

4.新模式目不暇接。在新工业革命下,创新模式日趋社会化。在新模式中,消费者成为产品创新的重要来源。如众包、众设、众筹等新模式应运而生。同时制造业也日趋服务化。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使信息得到低成本深度挖掘,服务业与制造业日益融合。特别是人工智能成为新工业革命的核心以后,生产不断向智能化、个性化、全生命周期化方向发展。并且在新技术的引领下,生产的组织形态也向扁平化、平台化、分散化方向转变。随着用户需求不断变化,产业链上下游在互联网平台上并联集聚,产品生命周期趋短。

5.新动能初具规模。新动能主要是受新技术创新推动而成长的。在新工业革命下,加速新动能成长,加快旧动能转换,已成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资料显示,我国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新动能正在快速的积聚。2017年至2018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分别比上年增长34.1%和28.7%,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特别是我国在创新驱动、人才集聚、转型升级、经济活力等方面都保持了快速增长。

(三)新工业革命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经济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在于经济的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

随着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不断深入,新工业革命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总趋势。新工业革命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又为新工业革命注入强大的活力。新工业革命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动力”与“活力”的关系,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1.新工業革命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促使生产设备的不断更新、先进技术的不断创新、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一是新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有力地推动了产业升级、经济可持续发展。二是新工业革命,实现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颠覆性变革,使资源利用率、经济的整体效益不断得到提高。三是新工业革命,增强了破解经济发展中的矛盾、瓶颈制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强化了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

2.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新工业革命注入强大的活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新工业革命加大科技要素的投入。经济越发展,质量越高,支撑科技创新的经济基础越雄厚。反过来,科技进步又使投资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样,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对新工业革命的需求,进而拉动科技进步,促进新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化。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又迫使科技的不断创新。因此,新工业革命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从而不断推动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三、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的基本内涵与系统构成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的基本内涵

机制,是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理解机制这一概念,要把握事物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协调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必须通过一定的具体运行方式和方法,使各个部分联系起来。机制是以一定的运作方式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使它们协调运行而发挥作用。

目前,涉及机制的领域和内容相当广泛和深刻,如市场机制、竞争机制、用人机制等;同时对机制的功能和作用,也受到相当的关注和重视,如激活机制、改善机制、创新机制等。

动力机制是对机制的一次扩展,在不同的背景下,动力机制又有着不同的外延和内涵。动力机制是一个动态和相对的概念,是发展变化的,在目前的学术界并没有严格的定义。

动力机制首先必须以系统为载体并作用于系统。作为一个描述客观现象存在方式的概念,系统是相互关联的若干要素的集合体[4]。动力机制一般是指某一子系统与其所处的环境系统中的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使自身发生某种行为的内在驱动力的方式、方法的总和[5]。

借鉴已有机制、动力机制具有代表性的定义,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本质是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运行过程中,通过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促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诸动力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力量结构体系和有效运行方式。

在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要运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最新成果,装备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实现动力变革,推动效率变革和质量变革,从而增强经济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

(二)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的要素构成

从表1来看,在新工业革命背景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涉及的影响要素很多,但归根结底不外乎两大类,一类为外部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要素,另一类为内部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要素。外部动力要素,是指来自产业外部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起推动作用的要素,如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带来的变化等。内部动力要素,是指来自产业内部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起主要推动作用的要素,如科技人才、研发投入、科技应用等。

1.外部动力要素

(1)环境因素。外部环境因素的优劣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这里主要选取了国际环境、政策环境、竞争环境和生态环境四个方面进行考量。国际环境动力,中美贸易摩擦的结果显示,是否拥有独立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竞争优势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环境动力,其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方向的定位与激励,具有长期、整体的规范作用。竞争环境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适应世界竞争的基本态势。竞争环境越激烈,竞争动力就越充分。生态环境动力,关键是环境友好程度,突显的是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关系。

(2)科技革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动力来源,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深度参与新工业革命。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发达国家重新审视和反思制造业的价值,加快重振本国制造业。目前,科技革命正在加速重构全球制造业体系,重塑制造业的国际格局。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及生物技术等多学科技术的创新突破和交叉融合,使绿色化制造和制造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6](PV-VI)。制造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核心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带动了整个产业形态、生产形式、组织方式、商业模式等的深刻变革,强化了产业链不同环节之间以及不同产业链之间的互动关系,产生了一系列新业态和新模式。

(3)产业变革。新一轮产业变革正在兴起,颠覆式创新、迭代式发展、跨界式竞争等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技术创新、产业变革是产业升级的原动力,进入21世纪以来,以移动通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不断驱动着经济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产业变革促使动力变革,推动产业的选择不断优化、产业的集群不断集聚、产业的协同不断发展。

2.内部动力要素

(1)科技人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人才当量密度”和“基础科学研究”具有相对较高的依赖程度。人才已成为创新的第一资源。既要重视人才,更要注重“人才当量密度”。在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坚持科技人才投入与产出并重,坚持科技人才引进与培育并重。以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互动,优化科技人才引进、培育、使用、激励等发展模式。

(2)科技研发。注重R&D战略与选择。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上,要突出基础研究。注重R&D人员与机构建设。提高R&D人员占比,提升R&D人员全时当量,加强R&D机构建设。注重R&D投入与产出。加大R&D经费投入力度,如R&D项目数、R&D项目经费内部支出等,特别在产出方面,注重考察R&D专利情况,提高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以及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等。

(3)科技投入。新經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最终源泉是科技创新,而促进科技创新的最直接因素是科技投入。R&D经费投入强度,目前是国际上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努力程度的重要指标。R&D经费投入可分为内部支出和外部支出。从资金来源进行考察,R&D经费内部支出包括政府资金、企业资金、国外资金和其他资金等。R&D经费外部支出,包含对境内研究机构支出、对境内高等学校支出、对境内企业支出和对境外机构支出。当前,要不断优化政府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尤其要提高研发支出的规模。

(4)科技应用。目前,全球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科技成果层出不穷,这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机。因此,能否关注全球最新、最前沿的科技创新进程,能否善于引进和转化国外的先进技术为我所用,以及能否加强国内优秀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重大。要加强自主创新,不断把高新设备广泛装备于实体经济,把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实体经济的各个环节,使高新设备与高新技术相互作用,促进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三)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的系统结构

所谓系统结构,就是系统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总和,它构成了系统内部相对稳定的组织形式和结合方式[7]。

由表1可知,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由两大子系统、7个动力要素组成。第一大子系统,外部动力要素3个,即环境因素、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第二大子系统,内部动力要素4个,即科技人才、科技研发、科技投入和科技应用。各动力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结构。

1.第一大动力子系统各动力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环境因素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有着密切联系和深刻影响。实证研究表明,环境因素既能激发动力子系统,也能抑制动力子系统,关键取决于环境的优劣。所以,国际环境、政策环境、竞争环境和生态环境等与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要素之间存在正相关。营造良好环境,成为推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要条件。同样,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环境因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倒逼环境因素的不断优化。

2.第二大动力子系统各动力要素之间的关系。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从高速度转向高质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从中低端转向中高端等,是其鲜明特征和基本路径。其内涵要求,就是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在这一动力子系统中,科技人才、科技研发、科技投入和科技应用,集中体现出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支撑。在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科技人才是科技研发、科技投入和科技应用的重要前提,是第一资源;科技研发是科技人才的首要任务和责任担当,也是科技应用的现实需要;科技投入是科技研发的重要基础,也是科技应用的得力保障。因此,4个动力要素在这一子系统中互相依存,相互促进,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

3.第一大动力子系统与第二大动力子系统各动力要素之间的关系。在两大动力子系统中,外部动力要素为内部动力要素奠定了基础、创新了条件。如果没有外部的动力要素支撑,内部动力要素就无法完成和实现,即使勉强进行,也是低效率和低效益的。内部动力要素只有而且也必须依靠外部动力要素,才能与时俱进,发挥出内部动力要素的最大效应。同样,内部动力要素对外部动力要素起着激励和促进作用,良好的内部动力要素推动着外部动力要素的环境优化、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进程。在内部动力要素实践过程中,通过对外部动力要素的应用和实践,检验和完善外部动力要素,并从中取得新进展和新成果,丰富和发展外部动力要素,推动外部动力要素优化。因此,外部动力要素和内部动力要素的这两个动力子系统,同样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

4.激发两大动力子系统之间的关联耦合。环境因素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特别是政策环境的动力要素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它决定着目标和方向,体现一种推动力。科技革命的最新进展、最新技术和最新成果,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动力源泉,对其他动力要素也产生深远影响,体现的是一种支持力。科技人才动力要素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最根本的,体现的是一种创新力。科技研发、科技投入和科技应用动力要素,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体现的是一种内生力、保障力和影响力。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必须以系统思维的观念,激发和增强两大动力子系统之间的关联耦合,维持和完善动力子系统内部的动力要素之间的关联耦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高效运行。

(四)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的基本特征

通过上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的系统结构分析,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的基本特征。

1.整体性。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是个系统工程,是由多个动力要素构成,各要素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各个要素必须依赖整个机制系统发挥自身功能。反之,脱离整体,各自为政,将事倍功半。

2.层次性。任何系统都是有层次的,不同层次之间有高低、上下、深浅、内外和里表的区别。本文列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主要分为外部动力子系统、内部动力子系统两个系统,是两层次系统。各要素在不同层次的时空中有其特定的存在形式与运动方式。通过层次性分析,将有助于深刻把握动力子系统的性质,以及各动力要素的作用。

3.能动性。能动性是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或影响作出积极的、有选择的反应或回答。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中,当某一动力要素发生变化,其他动力要素也要能动地作出反应。因此,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各动力要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较强的能动性。如面对国际环境的变化,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价值链的破坏,那么诸如政策环境、竞争环境以及科技研发、科技投入等动力要素都将作出能动的反应,以变应变,避免遭受损失和打击。

4.相关性。是指系统各要素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8]。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系统,各动力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就是任何一个动力要素變化都将对其他动力要素产生影响。所谓相关性分析,是指对两个或多个具备相关性的变量元素进行分析,从而衡量两个或多个变量因素的相关密切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由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两个子系统构成,其中每个动力要素都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关系。

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与对策

在新工业革命的背景下,如何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其本质,就是通过动力机制,用先进设备广泛装备实体经济的各产业,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同时,用先进的技术广泛应用实体经济各环节,借助新工业革命,推进产业升级。

(一)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深度参与新工业革命

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适应世界竞争的基本态势。目前,我国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形势,必须借助新工业革命,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新工业革命,与历史上数次工业革命相比,影响更为深刻、范围更广、速度更快,将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力,推动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结构的转变。事实表明,经济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动力来源,在于新工业革命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要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关键在于抓住新工业革命的机遇,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新工业革命对我国新旧动能转换既提供了机遇也形成了倒逼。没有深刻的动力变革,质量变革、效率变革都难以实现。要以动力变革为基础,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释放资源活力、激发增长新动力,促进并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

(二)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关键技术供给能力

推动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是塑造制造业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举措。要加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力度,形成一批国家级的创新载体,提升行业关键共性技术供给能力,打造跨界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6](P31-32)。制造业创新中心的使命不仅仅是进行技术创新,更重要的是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体制创新、业态创新,将技术研发成果切实转化为先进生产力。把握创新要素地理空间不均质分布并向城市群集聚的规律,以城市群核心区、国家级开发区、国家新区等战略平台为依托,打造创新核心区[9]。目前,全国各地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方兴未艾。江苏着力推进先进封装与系统集成创新中心和原创化学药创新中心,上海积极组建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和增材制造创新中心等。注重引导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积极承担技术攻关的重任,建设新兴产、学、研、用体系[10]。

(三)直面跨界竞争,告别原有路径依赖

依靠新技术,形成新业态,通过跨界竞争,赢得主动和市场。新工业革命使得实体经济跨界迭代更加迅速。跨界竞争的本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行业边界日趋模糊,更优方案越来越源自好似关联不大的行业、企业、产品,而不是同一赛道、同一领域的竞争者。跨界竞争、跨界融合的出现,产业的变革日新月异。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迅猛,我们必须时刻做好准备。因此,要摆脱原有发展惯性、告别原有路径依赖,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同时要坚定加快转型脚步,谋求创新活力。未来,智能化的快速迭代发展,全球主要国家和企业围绕创新生态建设、高端创新人才等方面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四)实行品质革命,提升质量效应

制造业赚不了快钱,要依靠新工业革命,实行品质革命。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还存在不少短板,特别是创新能力有所欠缺,创新体系不够完善,不少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技术还得依赖进口。新工业革命的兴起,为我们打开了通过科技创新实行品质革命的“换道超车”机遇。要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融合的“应用场景”,通过数据和应用的不断优化,建设智能工厂,开展智能生产。智能制造的生产模式,会进一步强化机器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劳动力成本在企业生产成本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11]。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全面推进品质革命,把智能制造,降本增效作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五)推进产业升级,培育区域性价值链“链主”

我国长期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制造业处在“微笑曲线”最底端,活最脏最累,利润却最薄。把握好新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不仅要推动企业实现国内价值链中高端化,而且要推动企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化迈进,提升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一是加快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推进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建设;二是加大力度打造领军企业,培育一批能主导产业价值链的“链主型”企业;三是催生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壮大技能型、知识型员工队伍;四是培育区域性价值链“链主”,不断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六)加强相互间协作,坚持绿色发展

在新工业革命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更大范围的相互间协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如推进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新技术产业的深入发展,会涉及诸多的技术和标准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相互间的合作。同时,新工业革命具有比以往更明显的绿色发展特征。过去,我国经济以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为主导的增长方式,导致增长质量不高、环境污染严重、资源供给紧张等,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受到了严重影响。因此,借助新工业革命,要坚持绿色发展,充分考虑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不断提高环境友好程度。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未来15年国际经济格局变化和中国战略选择[J].管理世界,2018(12).

[2] 陈 鹏.技术进步、产品创新对消费升级的影响   ——基于内生与外因的机理分析[J]. 商业经济研究, 2018(14).

[3] 张明志,余东华.新工业革命背景下“中国制造2025”碳减排路径和产业选择[J].现代经济探讨, 2016(01).

[4] 吴广谋,盛昭翰.系统与系统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42-43.

[5] 项保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1994(01).

[6]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中国制造2025 蓝皮书(2018)[M].北京:中国工信出版集团, 2018.

[7] 李 伟.深度参与新工业革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EB/OL].人民网,2018-10-15.

[8] 孙 冰,张 敏,王   为.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54-55.

[9]  夏锦文,吴先满,吕永刚,李 慧.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拐点”:内涵、态势及对策[J].现代经济探讨, 2018(05).

[10]  乔 标.工业基础能力五大难关待破[J].瞭望,2017(50).

[11]  杜传忠,杜新建.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全球价值链重构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纵横, 2017(04).

推荐访问:高质量 路径 机制 动力 研究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