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演讲稿 >

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要:工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力量。本文归纳了“十一五”,时期山东工业整体表现,在经济实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以及促成工业发生积极转变的重要因素,着重分析了“十二五”时期山东工业的发展走势,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山东工业;转变;发展趋势;展望

“十一五”期间,山东工业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与此同时,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也发生积极变化,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十二五”期间,工业经济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并将产生一系列新变化。本文将对山东工业发展的变化及走势进行初步探索。

1、“十一五”期间山东工业回顾

“十一五”期间是山东工业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挑战,山东工业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实施中央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攻坚克难,奋力前行,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工业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重点行业整体素质明显改善,总体实力跃上新台阶。

工业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十一五”期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7.6%,为同期GDP增速的1134倍。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51.8%提高到54%。经济效益保持较高水平。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9万亿元、利税9689,6亿元、利润6040.3亿元,五年间分别递增24.4%、24.2%和24%。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改善。2010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93.9,五年提高79.1个百分点。工业发展后劲比较充足。“十一五”期间,全省累计完成工业技改投资2.6万亿元,是“十五”期间技改投资的3.2倍,年均增长22.9%;其中,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分别完成技改投资5990亿元和8000亿元。

更难得的是,此间山东工业积极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发展方式和形态上发生了可喜的转变。

——工业结构明显得到优化升级。2010年,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增长23.1%,高于规模以上工业8.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0%以上,比2005年提高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1602.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35.2%,比2005年提高16.6个百分点。传统产业不断向高端化发展,由原材料加工向产业链终端延伸,产业附加值大大提高,水泥、煤炭等基础原材料行业所占比重逐渐下降,先进装备制造、食品深加工等高附加值产业比重逐年上升。新兴产业初具规模,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组瑞替普酶、基因工程唾液酸等生物药物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前列,第三代移动通信(3G)、无线射频识别(RFID)、太阳能光伏光热等产业蓬勃发展,航空航天、核电装备、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企业已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主体。

“十一五”期间,打造了一批支撑工业发展的创新平台,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为101家和615家,翻了一番;拥有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9家,工业设计示范,基地6家。重点培育的117个企业技术中心,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重达5.29%。研发突破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企业自主开发了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如意纺)、海信“信芯”等一大批新产品新技术,其中有5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产业转移步伐不断加快。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已由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扩大到全省,世界500强中已有三分之一强在山东投资。产业转移形态由过去的单纯生产厂,向总部和研发基地并重,有力地促进了产业集聚和技术进步。青岛、烟台、威海三市借承接产业转移之机,形成了交通运输设备、电子信息、现代化工、新医药、新材料等优势凸显的现代产业。全省已经出现了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向外转移并存的产业优化机制,一大批优势企业已走出山东,到销售地、原料基地、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和地区投资建厂,开发建设新的企业。兖矿集团的海外收购已经成为中国煤炭企业的先行者,轻纺、食品、医药等传统优势产业,正加快向非洲地区转移。

——集聚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五年来,山东工业由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向大产业集群战略迈进,培植了一批特色明显、结构优化、体系完善的产业聚集区,一批产业集群成长为行业发展的排头兵,形成了大中小企业全面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新格局。青岛的家电及电子信息、淄博的新材料、济南的汽车装备等7个基地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以及桓台氟硅材料、滕州中小机床、烟台葡萄酒等35个省级新兴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0年底,全省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96个,是“十五”末的9.7倍。

——节能降耗实现了历史性大跨越。2006年以来,山东单位能源消耗扭转了多年持续上升势头,“十一五”期间万元GDP能耗累计降低22.1%,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超过30%,千户重点用能企业实现节能量达到2000万吨标准煤,主要工业固体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率达95.1%。成功研发了冶金工艺过程余热余能分布式发电、大功率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等一批重大节能技术,推广了一批重大节能装备,实施了一批重大节能技改项目。

——工业发展由“上能力”向“扶新汰劣”转变。工业发展初步形成了动态提升的新机制。五年来,全省累计淘汰水泥立窑熟料产能7595.8万吨,炼铁产能821.6万吨,铁合金产能90万吨,炼钢产能527.3万吨,焦炭产能469.7万吨,造纸产能137.4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占比由32%提高到85%,离子膜法烧碱产量占比由19.8%提高到37%,轮胎子午化率由18.9%提高到29.7%,钢材板管比由31.1%提高到42.4%,钢材薄板冷热比由30.3%提高到59.6%,统调公用机组平均单机容量由18.9万千瓦提高到28万千瓦。

——信息化带动工业整体水平实现较大飞跃。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在95%规模以上的机械、服装和家电企业中推广,计算机监控技术在90%规模以上的化工、建材、造纸、冶金等流程型生产企业得到应用,有近60%的规模以上企业实施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产品设计周期缩短75%,生产自动控制率达95%,信息化对企业效益增长贡献率超过25%,海尔、济钢等50多家企业的信息化应用代表了目前世界同行业的最高水平。

“十一五”期间山东工业发生了积极转变,主要由三个重要因素促成。第一,全省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观念,积极作为、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提出山东建设蓝色半岛经济区的重大决策,为山东经济

转变发展方式找到了切入点,形成了强势推进力。第二,在外部约束机制“逼迫”作用下,自身不断适应环境,加强自我调节,探索新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模式。一是能源保障供应约束。2010年,全省能源总消耗量超过3.3亿吨标煤,绝大多数依靠省外调入或进口,单纯依靠增加能源资源供应发展的压力加大,促进了山东发展节约型产业。二是节能环保政策约束。在国家单位GDP能耗降低22%、COD排放减少18%的硬约束下,以大量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难以持续,逼迫低效率企业提高提升产业层次,淘汰落后产能。三是市场需求结构约束。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强化了最终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企业增强了应变能力,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第三,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传统的工业发展方式,让人们看到了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重要的是,国家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更高,标准更严,举措果断强硬。全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调整思路,变危机为机遇,大力实施工业调整振兴,转变了观念。政府对工业经济的引导和调控发挥重要作用。

2、山东工业发展正面临着严峻考验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提出了要求。我省和全国一样,有机遇,更有挑战,特别是更多的约束因素,必将使“十二五”成为山东工业重大转型期。

2.1工业经济已经进入全面创新发展时期。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连续30年保持高速增长的国家。在这种情形下,从中国国情考量,经济发展已经没有可供参照的模式,必须走创新转型的道路。山东和全国一样,工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总量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前列,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作为沿海资源型地区,在国土面积小、人口众多、高技术优势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建立怎样的产业体系、构架怎样的发展布局,如何实施经济调控,怎样培植内生动力机制,没有可以照搬的路径。人口、资源、文化和经济发展现状差异,要求山东既不能像长三角、珠三角一样发展,也不能像京津沪一样发展,更不可能像美日欧一样走资本与资源的全球性扩张道路。计划经济时期的,单纯强调GDP的,所有传统工业化所采用的方式方法,都已经不适应当前发展的理念和要求。在全省和各市,如何遴选培植新兴产业,用什么方式提升优化产业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需要研究;如何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用什么模式推进产业发展需要研究;如何打破瓶颈制约,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布局需要研究;如何在发展的同时,怎样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需要研究;如何改进对经济发展的调控,切实提高工业经济运行的保障能力需要研究,这些都需要通过创新才能完成。企业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原料采购、人力资源配置,以及研发基地设置在哪里,生产基地在哪里,各种要素如何配置,企业运营用什么模式,走什么样发展道路,都要在探索实践中创新,才能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

2.2发展特性将由开放性增长向约束性增长转变。改革开放初期,产品严重匮乏,为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国家鼓励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放开各个行业和领域,鼓励各地加快发展。随着产业体系的不断完善、短缺经济的终结,工业不能再放任发展。“十二五”期间,山东工业面临的政策约束、产业约束以及外部挑战等众多制约因素,约束性比“十一五”更强。一是节能减排政策约束。“十二五”期间,国家和省继续把万元GDP能耗下降和COD、so2的减排列为约束性指标,同时增加了氮氧化物、碳排放指标,并且还考虑增加地区能耗总量控制指标。“十二五”期间山东万元GDP能耗要在“十一五”降低22.1%的基础上再降低17%,难度相当大。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目前已经由节能技术产品的推广应用和加强管理,转到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缩减高消耗、高排放产业规模和生产,走结构节能的道路。政府将重视鼓励和引导企业向追求质量、效益与环保转变,向知识技术创新型转变,对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发展将采取更加严厉的限制措施,将从信贷、土地、建设和环保等各个方面加强管理,严控新上项目,制定更加严格的质量、技术、规模等标准,提高项目准入门槛。省区内必须严格限制新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严控规模,并对现有产能运用行政的、价格的、税收的措施,予以预警调控,同时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换代,走高效、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二是资源供应和价格约束。山东工业对外资源依赖度逐年上升,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面临着资源供给战略的重大调整。目前,山东已成为全国主要的煤炭、原油、电力、铁矿石、橡胶、盐业、石膏矿、钢材、棉花、木浆、大豆、玉米等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费大省,对省外、国外能源资源的依赖度逐年提高,其中煤炭、石油、铁矿石、棉花的对外依存度已分别达50%、51%、85%、83%,陶土已枯竭,电力供应对外的需求也逐年扩大,资源环境制约变得日益凸显。从世界经济看,进入新世纪已形成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浪潮,与发达国家过去工业化浪潮不同的是:这次包括许多人口大国,如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印尼、土耳其等,仅前四国就拥有世界人口的42%,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后发优势突出,发展步伐加快,资源的需求量大;工业化期望值高,推进的时间持久,加速了资源持续消耗。这对世界资源形成较大需求,加大了对石油、铁矿石等战略资源的争夺。这种资源供应和价格上扬的问题,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国际石油低油价时代已经结束,价格自2005年企稳每桶50美元之后,一路攀升,今后可能维持在100美元上下。国际铁矿石价格连续上涨,目前正攀升至200美元/吨的历史新高。而山东作为传统的能源、原材料和初加工产业大省,要消耗大量的矿产、石油、煤炭,从2007年起能源消耗已居全国首位。山东省内资源有限,必须充分利用省外、国外资源,同时加大对依赖外来大宗资源产业的控制,转向发展深加工和高端产品,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三是劳动力资源约束。山东人均GDP已经达到6000美元,进入新的经济发展区间。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劳动者对工作环境和收入的要求逐渐增强,廉价劳动力时代已经结束,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已经来临。从全国看,“十二五”发展更加注重民生问题,各省普遍制定了GDP与收入同步增长的目标,这就意味着每年收入要提高8%-10%。今年初山东已将最低工资标准上调了26%,“十二五”最低工资将达到每月1500-2000元。再一因素是,近年西部经济的开发崛起,就业机会增多,对生活质量要求提高的人们,已不愿到远处打工,跨区域劳动力的吸引力逐渐下降。加上城镇楼市持续不断涨价,给外来劳动者生活造成了较大压力,更加大了对收入的预期。外

来劳动者合理的收入期望,与企业日益压缩的盈利空间之间的矛盾,致使廉价劳动力短缺现象由沿海逐渐向全国蔓延,企业用工成本急剧增加。山东的食品、纺织、服装、电子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用工量大,利润率低,难以承受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这就要求必须加快产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或把产能向廉价劳动力地区转移,积极改善劳动环境,把工业发展从依靠廉价劳动力、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的模式中解脱出来。四是土地供应的约束。“十二五”国家将采取更加严格的土地政策,保障基本农田面积。因此工业用地不足与工业膨胀发展的矛盾,特别是引进项目因土地指标制约难以落地问题更为突出,发展节地型工业成为当务之急。由于山东人多地少,为保证基本耕地指标,可供工业用地的指标大大减少,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受到严重制约,大厂区、大院落、单层大建筑的工厂很难再铺开摊子。五是人民币汇率升值约束。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成机制改革以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已跌破6.6,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24.97%,对欧元累计升值13.71%。如果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再上升这个幅度,山东出口产品企业将难以为继。目前看,人民币持续升值已大大降低了出口企业利润空间。据有关方面测算,人民币升值3%就会造成企业赢利能力下降约50%,如果再升值5%,国内纺织企业则整体亏损。调查表明,目前有4成的企业难以承受2%以上的升值,3成半的企业能够承受2%-4%的之间的升值幅度。山东纺织、食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的利润率一般在3%-5%之间,人民币持续升值将导致这些企业最终被迫减产、停产,或产品转入内销,或境外办厂。除上述因素之外,“十二五”期间山东工业企业发展还面临原材料涨价、资金短缺、利率提高等对持续发展不利的诸多因素。

2.3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将呈现更多差异化。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断发育成熟,“十二五”期间山东工业内部结构将呈现明显的聚集和分化现象。受产业规模效益化的驱使和提高竞争力的需要,各区域内产业聚集和产业分工配套将发生积极变化,产业细分和规模化聚集,成为推进全省工业优化升级的力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将加快海洋经济相关产业发展,使各市的特色产业优势更加鲜明。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济南都市圈以及鲁西有色化工基地建设等,也都在聚集中提升,成为各不相同的特色经济区。在区域产业聚集化的同时,产业的高端化也将加速。顺应时代要求,山东势必走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之路,加快壮大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装备制造,加快食品、纺织、建材、冶金等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同时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围绕龙头企业配套,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中小骨干企业E规模、上档次、上效益,努力打造“小巨人”。同时,省区内产业流动性进一步增强。一批高端产业将落地发展,一批企业到廉价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建立生产基地,一批省区内能源原材料企业走出山东,到省外海外发展,开拓新的空间。

2.4经济发展将形成具有时代性的新成分。一是信息化经济成为工业发展的新走向。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标志。当前,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日臻成熟和方案、产品的规模化、多样化,以及物联网的兴起,工业信息化进入成熟技术和低成本时代。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创新性、渗透性、倍增性、带动性使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不断扩散,信息技术及产业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力量。信息化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必将加快产业结构提升步伐,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形成新的发展模式和机制。工业企业势必注重信息化在工业发展中产生的倍增效应和催化效应,运用信息技术和手段的领域,逐步从研发设计、装备自动化、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向质量控制、过程控制、市场分析、需求预期、网络经营、个性化生产等方面扩展,实现工业生产经营信息化。二是循环经济将形成规模化新型经济。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创新性发展方式,已经列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使不可再生稀缺资源化为可再生的丰裕资源,推进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将创造众多的商机,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契机。源头减量、过程循环、纵向延伸、系统复合的循环经济发展思路,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上下游链接、推进产业间协作、区域内系统整合的推进机制,将形成多种特色鲜明的,跨行业跨领域的循环经济网络体系,成为工业系统化发展的新形态。三是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十分突出的都市经济强势崛起。总部经济、会展经济、研发经济,以及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在重点城市逐步兴起,比重逐渐提高,成为都市经济的特色。

3、山东工业调整发展的举措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中央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十二五”期间,山东工业要做好和中央政策相结合的文章,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首位,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宏观调控和指导,发展高端高质高效工业。

3.1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产业动态优化升级的新机制。追踪产业发展趋势,立足省情,实施“双轮驱动”战略,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突出重点领域,打通关键环节,发展龙头产品。一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新能源、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壮大产业规模。二是做强做大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航空航天装备、机床、农用机械、工程机械、电工电器、石油和化工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纺织机械等10大装备产业,着力提升产业水平。三是调整优化基础原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产业,调整优化结构,加大节能降耗力度,着力提高保障能力。四是做优做精消费品产业。重点发展食品、家电、造纸、纺织等4大产业,突出市场导向,做强产业链终端。

3.2调整产业组织结构,形成适应市场竞争发展的新优势。着力发挥大企业集团引领和辐射作用,促进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引导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产业产品为链条、中小企业紧密配套、大中小企业合作共赢的现代产业组织体系。一是发展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加快推进重点企业“五个带头”,带头用信息化引领发展,带头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延伸,带头发展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带头建立创新平台和技术联盟,带头“走出去”发展,在传统产业领域进一步提升重点企业竞争优势,在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培育壮大一批企业集团,增强产业引领和支撑能力。二是壮大一批产业集群。突出区域优势和产业特色,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加强规划引导,实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计划、小企业培育计划、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和

特色产业提升计划,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路子,提高集群内协作配套能力,拓宽延伸产业链,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特色鲜明、结构优化、体系完整和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三是创建一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突出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海洋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创建一批符合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具有较强行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示范基地,促进产业集聚和有序转移,引领、带动工业转变发展方式。

3.3优化产业布局结构,形成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形态。按照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战略部署,发挥比较优势,注重协调发展,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打造“两区两带”制造业聚集发展区,鼓励相关产业向规划区域集聚,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以青岛为龙头,以烟台、潍坊、威海三市为依托,按照高端产业聚集区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功能定位,优化产业布局,打造胶东半岛高端制造业聚集区,形成发展新优势。充分发挥济南省会城市核心作用,加强淄博、聊城、泰安、莱芜、德州等市的合作联动,推动区域产业融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工业规模壮大和素质提升。加快实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依托滨州、东营、潍坊北部、莱州四大临港产业区,建设西起乐陵、东至莱州的环渤海南岸特色制造业聚集带,发展壮大县区特色产业园区,加快形成“项目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格局,把园区建设作为现代产业集聚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和产业发展增长极。依托日照、临沂为主体的临港经济区,济宁、枣庄为主体的运河经济区,菏泽为主体的京新沿路菏泽经济区,建设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煤化工、精品钢铁、优质建材、机械制造、新能源装备等6大制造业基地。

3.4改进宏观调控,形成推进工业平稳较快发展的保障机制。对工业经济的组织调控,彻底转到转方式、调结构,保持长期稳定较快增长上来,克服单纯追求短期增长速度的倾向。在宏观观指导上,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结合起来,更加注意结构优化和增强持续竞争力。逐步完善政策的、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调控手段,建立促进结构调整、产业转型、节能减排、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长效机制,形成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企业个性化经营的引导,结合企业的行业、所在区域、生产特性、产品类别,创造性地开拓发展路子,以适应新的竞争和挑战。加强工业经济的监测分析和预警调控,组织协调好煤电油气运的有效供应,强化调控措施,做好重要能源原材料的供需平衡,提高要素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2010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

[2]山东省统计局,2006年3月:《2005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山东统计信息网

[3]山东省统计局,2011年3月:《2010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山东统计信息网

[4]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2011年3月:《山东省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推荐访问:科学 发展 道路上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