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学生作文 >

《劝学》教案

作者:jkyxc 浏览数:

 课题 《劝学》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陈继武 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与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与特殊文言句式。

 4、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以及围绕中心论点设置分论点的议论文结构。

 教学重点 1、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2、比喻的含义与内在的联系。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以及围绕中心论点设置分论点的议论文结构。

 教学方法 自学法、检测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 4 课时 个性化批 注

 教学 过程 教学 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诵读课文

 1、 听教师范读一遍,同学们认真瞧课文,注意字音、句读及语调。

 2、 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句读,读得抑扬顿挫。

 3、学生个别朗读课文, 根据学生朗读情况,正音及强调某些句子的句读。

 4、让同学们结合注释读通全文,遇到不能理解的字、词、句先圈出来,或借助工具书,或小组谈论,或请教老师予以解答。

 二、检查预习

  1、给下面加点的字词注音。

 木直中.(zhï ng)绳

 輮.(rîu )以为轮

 虽有.(yïu )槁.(găo)暴.(pù)

  金就砺.( lì)则利

  参省..(cān)(xǐng)

 知.(zhì)明而行无过

 须臾..(xū)yú )

 跂.(qì )

  彰.(zhāng)

  舆. (yú )马

 生 . (xìng)非异

 跬 . (kuǐ)步

  骐骥 .. (qí)jì)

 驽.马(nú )

  锲.(qiâ)而不舍

  朽木不折.(zhã)

  镂. (lïu)

  螯.(

 áo )

  蛇鳝.( shàn

 ) 2、找出通假字,并翻译。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 “有”通“又”)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生”通“性”,资质,禀赋) 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 “輮”通“煣”,使弯曲)

 三、布置作业: :

 完成《新坐标》上“基础夯实”部分。

 第二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 1 、导语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

  《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就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古乐府诗《长歌行》 :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庄子曰:“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荀子曰:?(学生回答“学不可以已”) 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就像毛主席说的那样“活到老,学到老”。终生学习的观念在现代这个科学迅猛发展,知识更替日新月异的时代更就是每一个必备的本领。这一点,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里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它。

 2 2 、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它有“劝告”“劝勉”“鼓励”的意思。“劝学”即“劝勉学习”。题目就告诉我们这就是一篇勉励人们努力学习的文章。

 二、 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 况 , 字 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就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 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 就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 , 同早于她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韩非与李斯都就是她的学生。

 她的主要思想有: 1、她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就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但人类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

 并提出 “ 制天命而用之 ” 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2、在政治上,她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 提出“法后王”,主张应该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去施政,要选贤能,明赏罚,

 ” 治理天下要兼用“礼”“法”“术”。她的许多思想为法家所汲取。

 3、在人性问题上,她认为人类天生有欲求,有欲求必有争夺,任其天性发展,必做恶事,因此她 提出“性恶论”,但她又认为后天环境与教育可以使人的本性改变,应“明礼义而化之”。因此,她十分 强调教育的功能与学习作用。

 《荀子》共二十卷,就是由荀子与她的门人著作的。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学术辩论等方面。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 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她的散文特点: 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 ,。

 又善用比喻。《劝学》就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就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三、研习一、二段: ( 一) 强调文言知识 1、重要字词 君子:古今异义,古义: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今义:品德高尚的人。

 已:停止 中:合乎

  輮以为轮:“輮”通“煣”,使……弯曲;“以为”,把……做成。

 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晒。

 直、利:形作动,变直,变锋利。

 金:古今异义,古义:金属(做成的刀剑);今义:黄金。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古今异义词,古义:广博地学习/今义:学识渊博;日,名作状,每天;参省:检查、省察 ;乎:对于;而,表递进关系。

  知明:“知”通“智”(zhì),智慧;明,明达。

 2、特殊句式 青,取之于蓝

  (介词结构后置)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介词结构后置) ( 二) 文意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什么? 明确:学不可以已 2、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这些人的学习有什么关系? 讨论后明确:“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性能。

 “直木为轮”、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性态。

 以自然界事物的变化来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与参省也能提升自己的才能与改变自己的品行,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即普通人能变成君子。

 3 、这一段作者就是从学习的哪一方面来进行劝学的?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这一段着重阐明学习的重要意义,采用比喻论证的手法。

  四、布置作业

 1、背诵一、二段。

 2、完成课后练习三。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 1 、抽查背诵。

 2 、抽查翻译。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二、研习第三段: ( 一) 强调文言知识 1 、重要字词 须臾之所学:片刻

 闻者彰:清楚 假舆马者:借助,凭借

 致千里:到达

  绝江河:横渡 非利足也: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走得快 非能水也:名作动,游泳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而: “终日而思”、“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表修饰) “而致千里”(表转折) 2 、特殊句式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非…、、也,……、也。判断句) ( 二) 文意探究 1、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作者就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 “善假于物”的作用?

  明确:从四个方面说明。即: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绝江河。说明在实际生活中“善假于物”就能弥补自身不足,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

  3、第三段作者又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并说说这段就是从哪一方面来进行劝学的? 明确:第三段类比论证的方法(同类反复设喻的论证方法)。

 “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来设喻说明 “思”不如“学”,承上再次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接着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反复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与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普通人只要善于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学成君子。

 因此,本段就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1-3 段。

 2、完成练习册上“阶段五”。

 第四课时

 一、检查背诵情况

 抽查(个别)背诵,集体背诵。

 二、 研习第四段:

 ( 一) 强调文言知识 1 、重要字词 积善成德:形作名,善行。

 神明自得:自然。

  不积跬步:古代称跨出一小步为“跬” 。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当“向上”, “向下”。

 用心一也: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爪牙之利:古义,爪子与牙齿/今义,坏人的党羽或帮凶。

 风雨兴焉:兼词,于此

  圣心备焉:语气助词 而神明自得:表承接,“于就是,就”。

 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表假设,“如果”。

 蟹六跪而二螯:表并列, “与”“与”。

 无以至千里:没有用来…、、的(办法)。(有以:有用来…、、的(办法)) 2 、特殊句式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判断句式) ( 二) 文意探究 提问:第四段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并请指又分别哪些方面来进行劝学的?本段还运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比喻论证与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作者先从“积土”、“积水”“积善”,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就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注重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先“骐骥”、“驽马”对比,“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比,来比喻说明做到积累就要贵在坚持。

 再用蚓与蟹两个比喻正反对比,说明做到积累还要用心专一。

 ——本段就是从学习的方法与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三 、 师生共同探究 提问:谈谈您觉得这篇议论散文在写作方面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的? 1、运用大量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生动、深入浅出。

 2、设喻形式的灵活多样: ①正面设喻: “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 “輮木为轮” “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② 正反对比设喻:如 “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 “骐骥一跃”与

 “驽马十驾”、“ 锲而舍之 ” 与“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比来阐明学习的正确方法与态度。

 ③ 同类反复设喻: 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 连用几个同类事物作比,来说明“善假于物”的重要作用,即学习的重要作用。

 3、说理气势充沛,多用排比与对偶,句式整齐又节奏与谐。

  四、总结全文。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就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与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习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以谈“休息的重要”为中心论点,运用比喻论证与对比论证的方法写一篇 300 字左右的短文。

 七、板书设计( ( 略) )

 教学 反思

推荐访问:劝学 教案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