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学生作文 >

老年公寓可行性报告

作者:jkyxc 浏览数:

篇一:老年公寓可行性报告204183288

银色港湾老年公寓可行性报告

二00七年十月

目 录

一、项目提出的依据

二、老年公寓目标客户需求及应对分析

三、老年公寓选址(地块)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四、老年公寓规划

五、老年公寓风险分析

六、风险规避与控制措施

七、项目实施

八、结论

一、项目提出的依据

(一)政策依据

1、《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老龄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的通知》(豫政办[2006]105号)

2、河南省民政厅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的通知》(豫民福[1998]19号

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化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19号)

4、《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6号)

5、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老年服务机构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0]97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二)老年公寓市场机遇

?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阶段

按照国际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或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时,即为老龄化社会。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约为1.45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1.2%,而且这个数字每年都在以3%的速度增长。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已是不争的事实。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预测,到2025年,老年人将占全国总人口19.34%;到2040年,老年人将占全国总人口的27.8%,届时每三个半人口中就有一个老年人口。

? “老年公寓”市场潜力巨大

2000年国家有关部门通过调查和分析预测,到本世纪一十年代末,中国退休劳动者一生的积蓄总和相当于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另据中国老龄人协会估计,中国老年人消费约每年3000亿人民币,而且随着老年人消费观念的逐步转变,其消费数额还将得到进一步增长。由此可见“老年人市场”是一个潜力很 大的市场,老年人产业,尤其是老年住宅产业是一个极待开发的产业。 ? 老年人养老逐步向集中养老转移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认为那些所谓的养老院是些没儿、没女的孤寡老人的安身之地),国内老年人养老讲究“三代同堂”,老死不离儿孙。但随着近年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观念的改变;核心家庭趋于普及,传统家庭逐渐减少, 一方面下一代与老一代分居现象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家庭结构演变又表现为老少两代在居住上“分而不离,离而不远”的特点,因此老年人不堪忍受“空巢”的孤单寂寞之苦,从过去不肯到养老院开始向往养老院,养老观念和居住观念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

? 家庭因素催生老年住宅的产生和发展

自我国七十年代中期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以来,“三口之家”现已成为社会的主力家庭结构。许多独生子女成家之后,所面临的是每对中青年夫妇在繁忙的工作压力和残酷的生存发展竞争条件下要照料四个老人和一个孩子,时间和精力严重不足,再加之老年人多愁善感及实际上的“代沟”,由此引起了一系列没完没了的家庭烦恼及社会问题,老年公寓呼声高涨,呼之欲出。

? 国家、省、市各级政府鼓励进行老年公寓的建设

面对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生活问题已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1998年起各级政府就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民间组织、企业、个人创办养老服务机构。

在2003年召开中共十六大三中全会上有关代表提及老年人养老一事,中央领导对此十分重视。近日国家民政部及地方各级民政部门从社会各方面宣传全面关心和帮助老人,尤其是老年人养老与生活方面,并鼓励从事老年住宅的建设。河南省政府更是认识到全国人口第一大省老龄化形势的严峻性,出台的政策更具有可执行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用地可划拨;十余项税费可减免;贷款条件放宽、利率优惠;财政可给一次性开办补助;向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的捐赠缴所得税前扣除…

? 老年住宅在京、沪两地倍受热宠

最早的老年公寓就出现在北京和上海。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初,在当时的上海商品房积压量高达上千万平方米的情况下,中高档老年公寓一直供不应求,排队预订的场面时有发生。九十年代中期,北京的一些机构在吸取上海老年公寓的成功经验后,结合本地区老年人生活习性建老年公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总结

如果说1.45亿的老年人口基数是老年住宅建设的必要条件、家庭因素和老年人社会问题是催生老年人公寓产生的重要原由,那么国家鼓励和京沪两地老年公寓热宠应该能使我们看到的老年公寓建设的希望。从今天老年人口基数、老年人社会问题及老年人养老观念重大转变的趋势看,实施老年公寓建设应该说是一种机遇,老年公寓建设恰逢其时,水到渠成。可以预见,老年公寓必将逐步被老年人极其子女所接受。

(三)老年人公寓现状分析

? 国内老年公寓的现状

篇二:老年公寓可行性报告

老年公寓可行性报告

一、老年公寓概念 老年公寓是指既体现老年人居家养老,又能享受到社会提供的各种服务的老年住宅,属于机构养老的范畴。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老年公寓已经很普遍,并且出现低、中、高档分级。

老年公寓,政府和社会为缺乏子女及亲属照顾的老年人特殊、专门建造的居所。

西方国家的老年公寓,多建在环境优美、交通方便的城市郊区或闹中取静的城市中心,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室内设备齐全,取用方便,室内布置与一般家庭居室大体相同。公寓设有生活服务、呼救报警、医疗保健、休息娱乐、文化学习、自助劳动等设施和场所。随着西方福利事业的发展及老年公寓条件的改善,许多虽有子女或亲属照料的老年人,为避免代际冲突,也自愿申请到老年公寓来安度晚年。

二、发展历程

美国在1935年《社会保障法》通过以前,各州政府已有老年公寓的设置;1935年后,开始大规模兴建,主要为有经济基础的老年人设立。英国于1948年实施国民救助法时,规定每一都市政府要为贫困无家的老年人设置老年公寓,都市政府如财力不足,可与慈善团体合力兴建。

中国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在上海、北京、天津、大连、烟台等地兴建老年公寓。此后,各种形式的由国家、社会或企业建立的老年公寓在各地相继出现。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政策室曾对北京1600余名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大调查,希望入住老年公寓的人数达1000余人,一些老年公寓还出现人满为患的局面,老年公寓正日益获得老年人的欢迎。

北京最早的老年公寓是1996年社会福利院开办的,有自理、半护、全护服务,且收费不一。近几年各个县的福利院也正积极扩建为综合福利服务性的老年居住场所,像条件比较好的隆化、宽城、承德县、营子的老年公寓已经有一些老年人入住,但数量并不多。

2009年之后,很多老年公寓,已经不再是独立的慈善或者福利机构,反而变成了一种需求,甚至有人在未有退休之前就开始预订老年公寓。

三、老年公寓建筑 在老年公寓的建筑设计中,有很多方面是与普通公寓不同的,也是需要完善和规范的,比如:在高级老年公寓中,各个功能空间的大小必须控制。因为老年人在生活中,虽然衣食无忧,可是在心理上容易产生孤独感,过大的空间容易使得老年人产生空荡荡的孤独感;同时使用空间也不能过小,因为老年人在生活中,行动是很不方便的,例如下蹲,下蹲后站立,弯腰,爬高等等。过小的空间会增加这种局促感,会使得老年人觉得很压抑,很不方便。

因此老年公寓在设计中要把握几个尺度:

第一、通道部分——在各个使用功能空间之间连接部分的过道宽度一般保持在净宽1.8M,这样既可以步行通过也可以轮椅通过;

第二、使用功能空间中的“安全抓杆”,老年人在行动中会有乏力感,体现在起立、下蹲比较困难,一般在需要起立、下蹲、坐、卧等地方设置与地面平行的安全抓杆两根相对地面标高300mm和850mm左右,两根相互垂直设置,或平行设置。

第三、楼梯设置,建筑设计专项规范《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 122—99,《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40-2003,中规定楼梯踏步宽度>=300mm,踏步高度<=130mm。这也是典型的人性化设计,而且在建筑层数上面也有相应的限制,例如层数不得高于3层,三层以上则需设置电梯等等。

四、建筑特点

特点一:

老年公寓能为中高经济实力的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居住条件和人性化的服务内容。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存在着一批占当地老年人口总数将近6%以上的中高收入老年群体,他们认为现在的养老条件,

无论从居住条件还是养老服务水平方面都不能满足他们日益提高的养老需求,因此他们逐渐关注能够满足其养老需求的新型养老模式--老年公寓。 特点二:

老年公寓属于商业房地产范畴,具有“福利性事业、市场化经营”的特点。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均衡,人口贫富差距悬殊,并且属于低福利水平国家,所以政府主要关注并解决社会“低保”、“五保”等处于弱势的老年人群的养老问题,而对中高收入人群养老生活关注的较少,只有一些粗放的政策,并且在现实运用过程中可操作性差。同时由于老年公寓属于新兴事物,它是老年人社会化养老和社会化投资并企业化经营的房地产开发的混合体,有关部门在政策制定和操作方面相对滞后,所以一般开发商在税费减免、金融支持方面得不到相应的优惠,对于具有社会化养老性质的老年公寓,开发商需要完全按照市场条件解决项目立项、项目审批、资金筹措等一系列问题。由于以上原因,老年公寓运营需应遵循市场规律,走“福利性事业、市场化经营”的道路。

特点三:

老年公寓项目相对于一般房地产项目投资额大、资金回收期长。老年公寓项目不同于一般房地产项目,它不仅包括住宅本身,还包括许多服务配套项目,并且在设施、设备规划设计、安装方面都要结合老年人的特点,有专家称老年公寓的总体造价要比普通房地产项目高五成至一倍。另外老年公寓的租售方式比一般住宅更为复杂,一般住宅都通过住宅销售实现房地产开发的最终目的,而老年公寓则需要根据老年人市场需求的多种形式,采取租、售结合的方式满足老年人入住,其中一定比例的住宅面积可以实现销售,另一部分须满足租用、度假等需求,并且公共服务设施更需要通过经营来实现收回投资,因此老年公寓的运营模式要采取灵活多样的销售方式保证其正常经营。

五、人口年龄结构已完成向老年型的转变

1、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成因

随着国家在卫生保健等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加,人口的健康状况持续改善,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特别是低年龄人口比其他年龄人口死亡率有了更大幅度的下降。

而出生率仍维持在高水平,因此人口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1962-1970年中国创造了迄今为止历史上人口年增长速度的峰值水平。

由于人口出生率的降低滞后于死亡率的下降,产生了人口年龄金字塔的凸出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凸出的部分也在移动,从未成年到成年,最后到老年。这就造成了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从年轻型、成年型到老年型的转变。

2、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特点与现状

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口转变密切相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都是随着人口转变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逐渐从年轻型、成年型到老年型转变的。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是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逐步深化的渐进过程,经历了大约150多年的时间。我国则是在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进行的,且明显带有人为的痕迹,经历着更加迅速的人口转变,人口年龄结构也发生了比较快的变化,即从相对年轻型人口结构,直接转变为相对老年化的人口结构。

第一、第二次人口普查时,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基本属于年轻型,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尤其是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伴随人口出生率和总和生育率急剧下降,少儿人口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比重升高,使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转变加快。第三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已初步进入成年型,第四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已变为典型的成年型。此后,人口年龄结构继续老化,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年龄结构开始向老年型转变。到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65岁以上人口达到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国家行列。

3、人口年龄结构面临的挑战:人口老龄化

当人们关注着快速增长的中国人口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巨大压力时,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也在悄然老化,使我们又面临另一个严峻的挑战:人口老龄化问题。 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老年人口数量大。据2010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1亿,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3%,占亚洲的38%。二是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快、来势猛。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仅用了18年左右的时间,与发达国家相比,速度十分惊人。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将达到11.92%,比2000年提高4.96个百分点,届时每8个人中就有一个65岁及以上

老年人。2020年以后老龄化程度继续提高,到21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25%,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三是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发达时期出现的,对老龄化的承受力强。同时,由于老龄化速度慢,允许其有一段较长时间的准备和适应。中国人口老龄化是由于生育率急剧下降造成的,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即“未富先老”,薄弱的经济基础尚不具备供养老年人口的能力。

目前,中国虽已步入老年型社会,但尚处于人口老龄化的早期,未来中国人口类型将从轻度老龄化转变成深度老龄化,进而转化成重度老龄化,银发浪潮将成为21世纪我国主要的人口问题之一。如何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达成双赢的局面,是我们亟待研究思考的问题。

六、无锡市老年人口比重

从常住人口方面来看:一是人口增幅和总量发展较大。无锡市进入了人口的快速增长期,2006年底无锡市常住人口为584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126万人,约占总人口的22%。目前人口总量年均增长40万人,其中外来人口年均增长20万人。二是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目前我市50岁以上人口为167万人,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已步入老年城市行列。三是空间布局渐趋组团式分布。无锡市中心城区的连片建成区的人口密度约2.3万人/平方公里,市区的人口密集自中心区向外依次递减,城区外缺少明显的人口集聚副中心。

目前无锡市场主要还是以经营性的社会福利性质的养老为主,少有开发商介入养老地产。无锡市场经营性的主要有太湖眷养院能自理的费用大概在800-1000元每月;无锡市社会福利院(市一级)费用1200-1500元每月;博爱康复颐养院费用大概在每月1000元。无锡市场整个养老性质的福利院参差不齐,服务和相关的配套较为落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养老型住宅(老年公寓)会成为无锡市民的首选,而无锡真正意义上的老年公寓还没有,因此建造一个环境优美,配套齐全,设施完备的养老型公寓在无锡市场上将会受到很大程度的欢迎和追捧。

篇三:老年公寓可行性报告+全

宝鸡九成宫老年公寓项目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宝鸡聚鑫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三年五月

一、总论:

㈠.项目简况:

1、项目名称:宝鸡市×××老年公寓建设项目。

2、 承办单位:宝鸡聚鑫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3、项目法定代表人:甄保国。

4、承办单位概况:本项目承办单位为宝鸡聚鑫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XXX,男,现年49 岁,麟游县 届政协委员。多年从事房地产开发等项目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在政府部门和企业工作的经验,是个有爱心、善心、同情心的企业家,有一定老年工作的经验。

㈡项目提出的背景: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锐减,由1970 年的33.4‰下降到2001 年的13.4‰;总和生育率由1970 年的 5.8‰下降到2000 年的 1.6‰。加之城市化进程加快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口寿命快速提高,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我国60 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从 1964 年的6.08%上升到1998 年的9.97%,至 1999 年已达到 10%,现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2、 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2010年全国总人口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总人口增长了7390万人,增长率为5.84%,年均增长0.57%;其中60 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8499亿,(比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增长34.1%),占总人口的13.26%,65岁以上老年人达到了1.23亿,占总人口的9.1%;老年人口年均增长2.97%,大大快于总人口增长速度。更为突出的是目前我国 80 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100 万,并以年均5%的惊人速度递增。预计到2015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8亿,占总人口18.4%左右;2050 年将达到 4 亿左右,占总人口25%以上。这一现象,表现出“两高、两大、两低”的特征。即:高速、高龄;基数大、差异大;社区养老水平低、自我养老意识低。我国正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3、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将出现老年人口快速增长期和高龄老年人口快速增长期及农村老龄化加速期。我国现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必将对全球人口老龄化带来巨大影响,也必将对我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带来深刻影响。

如何应对人口突出的老龄化挑战,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中国能否成为稳定繁荣的发达国家和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现代化水平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人口老龄化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然而,老年人口比重的日益增大会给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文化心态、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影响,成为21世纪我国必须认真对待、认真研究的重大社会问题。

4、人口老龄化要求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以满足老年人口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的特殊需求。为了满足老年人口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加速发展老龄产业,增加老年人所需要的社会服务业,改造不适应人口老龄化的住宅、社区环境迫在眉睫。人口老龄化势必引起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使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迫切要求发展以社区为中心的各项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事业,以补充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但社区养老服务水平及服务功能普遍较低,许多地方社区养老服务还没有起步;据统计,目前入住公办养老机构的半失能老人只有3300万人,全失能老人只有1080万人,公办养老机构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及生活需求。建立健全机构养老,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快乐、休闲、娱乐、伙伴式的安养服务,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托,可满足老年人对老年生活的特殊需求,解决传统养老模式的不足,是一条老年公益性事业市场化运作的好路子,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有效对策之一。

5、一些地区经验表明,仅靠国家投资,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调动多方面积极性,吸引民间资本兴建老年服务机构,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极好办法。民间资本在兴办养老机构中,在我国公办养老院的基础上,吸纳了国际上养老服务的新观念、新方法,集科学、健康、人文、慈善等开展为老服务,一些新建的老年公寓出现了排队入

住的现象,老龄福利事业社会化运作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老年服务机构以创造健康、快乐、文明、卫生、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解决老年人在衣食住行、休闲娱乐、医疗保健、科学养生等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矛盾,使老年人安心养老,快乐养老,使其家属子女集中精力工作,有效的促进了家庭和谐及社会的稳定。

㈢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关注老龄问题,2000年发出了《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和指示。我国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使我国老龄事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经调查,“十一五”期末,宝鸡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52.3万,占总人口的14.1%,预计到2015年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60万,约占全市总人口的15.7%。目前,麟游县6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1.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13. 2%。“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市老年人口快速增长期,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将更加凸显。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高龄化、高龄人口空巢化日趋严峻,将直接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老年人口赡养比例加大,社会供养系数上升,政府养老负担加重。尤其是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致使农村人口老龄化已明显高于城市,农村空巢老人占农村老年人的37%。随着养老保障所需费用迅速增加,老年基础设施建设与老年人口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相适应,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社会照料成本越来越高,老龄问题的社会压力日益增大。这些矛盾和问题,对全市政治、经济和社会都将产生深刻影响。为了促进全市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实现“打造关天副中心,建设和谐新宝鸡”目标,按照《宝鸡市老年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必须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配臵相结合,发挥政府在老年事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支持发展机构养老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大力开展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建设,发展老年公寓,提供老年需要的各种服务”,从制度、物质、文化、精神等方面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切实保障老年家庭和老年人基本生活,促进老年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老龄问题。早在2002年就发

出了《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2012年省、市政府分别发出《老年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分别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具体措施,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促进了我市老龄事业的健康发展。尤其近年来加快了社会养老设施建设,逐步满足老年人养老的差异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提升老年人生命质量,拓展老年服务机构建设,让更多的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教、老有所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可行性研究的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

3、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4、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宝鸡市人民政府《宝鸡市老年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三、可行性研究范围:

遵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依据国家发改委《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的规定,对九成宫老年公寓项目的建设规模、设计方案、节能、环保、劳动安全卫生,投资和经济效益进行全面技术经济论证,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本研究范围包括:

1、通过对项目现状、发展和需求情况等调研,论述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2、根据建设实际状况进行总体布局,确定工程规模与技术;

3、对环境保护、节能、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提出设计技术;


推荐访问:可行性报告 老年公寓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