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学生作文 >

大学科观念下的美术史论教材建设研究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 要:作为美术学科体系内重要的一支,美术史论长期以来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它在理论意义上,一直指导着美术创作的实践与应用。美术史论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史,而另一方面是论。它是对美术史、美术规律进行的学术研究。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要明确美术史论教材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建立更加具有当下意义、应用价值的美术史论教材体系。

关键词:大学科 美术史论 教材建设

一、美术史论研究发展略述

作为美术学科体系内重要的一支,美术史论长期以来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它在理论意义上,一直指导着美术创作的实践与应用。美术史论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史,而另一方面是论。中国美术学科体系中美术史部分主要包括具有一定普遍性的人类美术通史,如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中国艺术设计史,外国艺术设计史,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等。美术理论则是在梳理和总结人类美术史和美术实践的基础上,对人类美术实践活动的起源、本质、特征、功能等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归纳、概括和抽象。具体包括艺术学原理(美术概论)、艺术美学、艺术哲学等。在研究的意义上说,美术史论体系奠定了美术学科体系的基础,是整个美术学科体系的血脉和灵魂。没有美术史论体系,美术学科体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近十年美术史学研究成果丰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对民国美术史学研究的深入,使我们对民国时期中国美术史学所取得成就有了清晰认识。其二,在美术史学基本问题当中,美术史学学科性问题的探讨或提出,使美术史学真正具有了作为一门学科的自觉性探讨。其三,对于中国美术史、美术设计史、工艺美术史领域,伴随着近年来考古工作的深入发掘,教材内容在不断丰富与补充。此外,方法论研究取得的成绩尤为显著。尤其是图像学、风格学等方法在美术史研究当中的普遍运用,为美术史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使美术史论著作呈现出更为系统性。

二、美术史论教材建设问题概述

但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认识到在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在研究中误把美术史研究等同于美术史论研究,忽略了对美术史学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研究,而过度热衷于方法论;过分地重视微观研究,造成美术史学宏观理论研究少,对具体作品进行历史性评述的较多且缺乏新意;美术史论研究的成果与高等院校美术史论教材结合较少,甚至是相当一部分研究成果未能及时的进入史论教材,使得高校美术专业学生不能第一时间接触到最新的研究成果,教材内容呈现出更新慢,静态化严重的情况,因此,也就造成科研成果与一线教学改革、应用的脱节现象严重。

围绕美术史论学科体系的研究,国内研究多局限在美术史论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而针对美术史论教材建设进行专门研究的少之又少。与之相对的,美术理论近年来的教材建设缓慢,虽有不同学者出版新的《艺术概论》、《美术概论》、《美学》数十部,但触及艺术理论前沿问题的研究成果少之又少。因此,目前高等院校所选用的教材仍以王宏建、袁宝林的《美术概论》(第二版作者是邹跃进、诸迪),朱立元的《美学原理》为主,其他美术理论教材在现有美术专业课程中使用较少,版本选择不一,因此不再赘述。美术史论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美术史,也不是美术史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美术史、美术规律进行的学术研究。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不仅要对美术史论的研究进一步深入,更要明确美术史论教材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建立更加具有当下意义、应用价值的美术史论体系。

三、大学科观念下的美术史论教材建设

当前,随着教育部在2014年年初出台的《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将从2015年起对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测评。可见,在全国范围内加强美育教育已经提上了日程。然而,尽管在上个世纪初以蔡元培先生为首的教育家们早已提出以艺术教育为主的审美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可是,由于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占有率低等情况,导致我国建国初的几十年里并未真正把审美教育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但是,在国家经济改革的新形势下,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提高国民素质,真正将审美教育落到实处成为了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比国家颁布的上述政策,如何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间的联系,创建大学科体系下的审美教育课程,建设优良的教材体系势必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关于构建大的学科体系,一直以来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探讨的问题,构建连接文、史、哲大的学科体系,在培养公民均衡的文化素质中发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作为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的一支,美术学科一直被归为边缘学科或相对较小的学科,长期以来不受重视,这也直接导致了相关研究人才的流失。由于美术学科所具有的实践性特征,使得更多的焦点被落在辉煌的作品创作,而鲜有人愿意潜心对美术理论进行研究,这也在一定方面上导致了美术史论研究的青黄不接。对比文、史、哲其他学科汗牛充栋的理论成果,刚刚脱离文学学科下的艺术学学科显示出难以避免的先天不足。而这一情况的出现,则是长期以来美术史论研究人才短缺,过分依赖相关学科理论成果造成的。因此,在国家强化审美教育的今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学术界所倡导的构建大学科体系的观念带动下,在国家以具体的措施推进审美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将有越来越多的美术理论研究人才愿意投入精力进行美术史论方面的研究,这对于高校而言,史论体系教材建设工作也将得到大范围的推进。

四、美术史论教材建设的具体措施

近年来,由于科技发展催生了许多新的美术门类,也使得美术与科技的联系变得日益紧密。因此,美术学科史论体系建设应该注重哲学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在这个基本原则的指导下,美术史论教材体系建设应首先注重体系的建构。如关于艺术史论、门类艺术等方面,既要有对中国美术理论问题的探索和思考也要有对外国美术理论的引入、借鉴和研究;既要研究中国各门类美术理论与实践也要注重研究国外各门类美术理论与实践的成果。同时,也应该注重对整个教材体系中基础理论的研究,既要有美术学原理这样总结人类美术实践活动普遍规律的教材,也要有诸如美术学、书法学、建筑学、工艺美术学等探索人类具体的、个别的、特殊的美术实践活动规律的门类美术学理论教材。

其次,在研究视角、思维方式、研究方法上,我们提出的美术史论教材体系的构建中,既要体现传统的哲学式思辨研究,始终围绕哲学的思辨性对原有问题和新兴问题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并且还要有体现现代科技的前沿方法论对于美术史论研究的现实影响,充分注重在美术实践中所体现出的哲学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再次,缕清长期以来存在于美术学科教育实践中的侧重于对象客体形态的具象描述与表现的历史根源,认清在高校美术教学中所宣扬的“技术主义”至上观点与我国高等院校美术教育所提倡的审美文化教育宗旨之间的巨大差距,进一步明确美术史论教材体系建设的必要性,从制度上保障美术史论教材体系建设的可行性与现实性。

最后,立足美术史论教材体系建设,论证在西方理论体系下构建中国美术史论体系必须坚持批判性的研究方法,从“美术学科”的角度找寻真正适合美术史论建设与发展的应用性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美术史论研究的先导作用,让美术学科人才从自身的学习、研究实际出发,切实地认识到美术史论教材对于创作的价值和美术学科建构的长远意义。

结 语

我国高等院校美术学科经由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到今天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作为高等院校美术教育中的基础理论部分,美术史论教材体系承载着传播中外文化、古典与现代美术范式、传递人类审美情感的重要意义。作为一位美术人才,应首先是一个文化人,并且是一个“以能传达的形式来表现感觉、表现心理经验的样式,以规定的形式来表现思想”的文化人。因此,增强美术史论知识教育,将美术技法训练与审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某种视觉媒介有效地传达艺术感觉和思想,从而提高艺术修养的知觉能力,这是高等院校美术教育的一个必修的命题。基于大学科观念下的专业教育,社会的发展美术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系统的、扎实的教材体系建设将是艺术学科体系发展的重要基石。因此,为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美术史论教材体系建设,既要强化高校美术教育管理者、实施者对美术史论教材建设的意识,又要在教育实践中给予教材体系建设相应的物力、人力支持,同时注重美术史论人才梯队的培养与构建,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必将形成推进高校美术史论教材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 高永亮. 论中国艺术学科体系的内涵、外延和基本构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09)

[2] [英]赫伯特·里德. 通过艺术的教育[M]. 吕廷和译.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张焱,黑河学院美术系讲师。研究方向:艺术理论,文艺美学。

推荐访问:史论 学科 观念 美术 教材建设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