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学生作文 >

南宁市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研究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要: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区域工业发展的核心特征。近年来,南宁市工业结构存在着布局不够合理、集群效应不明显、企业组织规模普遍偏小、创新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等一系列问题,要进一步优化工业地域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发展壮大现代工业,构建自主创新体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而顺利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目标。

关键词:南宁;工业结构;优化

现代区域工业的增长过程,就是区域工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升级的过程,工业结构的不断演变与升级是区域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乃至核心特征。调整工业发展格局,加快工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对南宁市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克服资源要素制约,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推进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建设进程以及实现首府现代化建设新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一、南宁市工业结构的现状

1.工业所有制结构现状

国有工业比重下降,非国有工业比重明显上升。2006—2012年,南宁市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38.68%下降为21.63%,而非国有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则由61.32%持续上升到78.37%。国有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12年,南宁市规模以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54.38亿元,比2006年增长137.11%,利润总额22.12亿元,是2006年的近3倍,企业亏损面下降到15.96%,比2006年减少 26.51%。非国有工业经济快速增长。2012年,南宁市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45.99亿元,年均增长32.52%,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19.12%。

2.工业区域结构状况

南宁三大开发区(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广西—东盟经济开发区)成为全市工业增长的领头羊。2012年,南宁市辖6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69.1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7.10%;6城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95.4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8.83%;三大开发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54.3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5.44%。县(区)工业发展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和支持,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2012年,南宁市三大开发区亿元以上企业228家,占全市亿元企业的46.25%;6城区亿元以上企业104家,占全市亿元企业的21.09%;6县亿元以上企业161家,占全市亿元企业的32.66%。

3.工业产业结构现状

轻重工业稳步增长。2012年,南宁市规模以上轻重工业总产值比为48.17:51.83。其中,轻工业产值1011.67亿元,比2006年增长310.05%;重工业产值1088.70亿元,比2006年增长337.65%。(见下图)

支柱行业快速增长。2006—2012年,农副食品加工、造纸及纸制品、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非金属矿制品、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等六大支柱行业完成工业产值1089.8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1.8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3.87%。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基本形成了以生物工程制药及食品加工、汽车配件及机电产品制造、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为支撑的高技术产业群体。2009—2011年,全市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由56家增加到107家,增加了91.07%,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由12家增加到45家,增加了近3倍;企业总收入由132亿元增加到205亿元,增长了55.30%;企业总产值由105亿元增加到171亿元,增长了62.86%;企业工业增加值由46亿元增加到67亿元,增长了45.65%。

4.工业组织结构状况

5.工业技术结构状况

产业技术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南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技术开发人员7459人,新产品项目1034个,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9.98亿元,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4.48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达74.71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家,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企业107家,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22个。这些技术开发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工业企业的生产发展,并提高了其技术水平。

6.工业产品结构现状

初步形成了一批以资源、技术优势为基础,以名牌产品为中心的大中型骨干企业产业群,拥有广西名牌产品41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省级著名商标68件,申请专利9项,引进、开发工业新产品、新技术60个(项),新产品、高新技术75个(项),开发了 “非粮生物基无甲醛木材胶粘剂的研制生产与应用”、“智能手持终端工业应用平台系统软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Na2SO 4功能母料”等一批涉及生物质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减排等领域新产品,涌现出南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南宁八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玉柴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等一批强优企业。

二、南宁市工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业布局不够合理,有待进一步完善

工业围绕城镇大体呈圈层分布,越接近中心城区,工业分布密度越大,形成工业区位整体的向心分布趋向。各个圈层内的工业园区没有实现错位发展、合理分工,在园区规模上更没有体现出圈层之间的差异。全市工业发展布局过于倚重中心城区,郊县和城市周边乡镇工业发展不足,城市工业相对发展、乡镇工业相对落后的二元结构特征较为明显。目前,南宁市已经进入工业化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过渡时期,但部分县区例如马山、上林和隆安的工业却依然处于初级阶段水平。

2.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产业链条需要进一步延伸

在一个行业内生产量、销售量、资产总额等方面均具有支配地位的骨干企业缺乏,企业生产、加工集约化程度低,难以在成本、产品开发等方面形成市场优势,产业带动能力较弱。由于大企业难以发挥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规模优势,导致相关配套的中小企业数量不足,向“专、精、特、新”专业化协作方向发展不够,无法形成“产业集聚”。现有集群内部企业组织化程度不高,没有形成真正的专业化分工和相互协同关系,缺乏既竞争又合作的创新动力,限制了产业集群的发展。

3.企业组织规模普遍偏小,“小、散、弱”格局需进一步改变

小微企业无论在产出规模还是在发展速度上都占据主导位置。2006—2012年,小微企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每年都在60%以上,发展速度均快于同期的大中型企业。(见下表)但是,这些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小、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低,规模效益难以体现。同时,大量存在的非规模经济企业,也降低了劳动生产率,产生了低水平的过度竞争,造成交易费用的增加,阻碍了工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4.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不足

企业普遍存在着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问题。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健全,一方面,高校或科研院所服务地方经济和企业的意识不强,所研发的新技术不能很好适应企业的实际需要,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低,另一方面,许多企业也没有充分认识到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性,进行产学研合作的主动性不高。此外,科研机构之间、企业之间、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没有形成紧密有效的分工协作关系,难以产生协同效应。高新技术企业整体规模偏小,没有形成一定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目前在南宁市高新技术企业的产业分布中占33%的生物工程制药及食品加工业、31%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企业中,多数属于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经费、人员的不足,企业的研发能力薄弱,市场竞争力不强,对经济发展应有的巨大带动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5.工业产品层次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

初加工产品、低附加值产品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精加工产品少,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产品不占优势,缺乏规模大、享誉市场、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特别是缺少能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形成鲜明形象的品牌,产品结构优势不突出。2011年,南宁只有2个中国驰名商标、68个省级著名商标,不仅低于区内的柳州、桂林,更落后与同是西部省会城市的成都、西安、昆明等。以本地资源为原料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的产业结构特征也使得工业产品以资源密集型为主,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较少,资源消耗大,对生态环境破坏多,经济效益水平不高。

三、南宁市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对策措施

1.合理布局,促进工业地域结构优化

2.壮大现代工业,优化工业产业结构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动农产品加工、化工、建材、造纸、轻纺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通过向传统产业植入高新技术,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形成核心产品优势,再造传统支柱产业新优势。充分发挥“南宁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西南特色民族药物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非粮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中心等平台作用,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科技攻关力度,抓好重大科技成果项目转化,为南宁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要注意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结合起来,促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的结合、渗透、融合和协调发展。突出先进制造业的先导地位,通过地缘的有利条件和政策上的便利,以建设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为后盾,积极参与并加强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之间的经贸往来与科技合作,重点发展铝加工、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制造及汽车产业等产业,加快形成区域性重要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我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铝加工产业基地。

3.分类培育,优化工业组织结构

以市场为导向,依托现有大型骨干企业,创造条件,通过并购、重组等手段调整产品结构,优化经营领域,强化并提高各自的核心业务和优势领域的竞争能力,建设发展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竞争能力强的企业集团,打造一批产业旗舰。围绕各工业行业产业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配套关系,根据中小企业的不同特点,按照产业链和价值链原理,引导中小工业企业向优势产业聚集,不断延伸工业产业链,提高小企业对大中型企业的专业化配套和服务,培育发展大批生产专业化、经营精细化、产品特色化、技术高新化、发展有持续后劲的中小企业群,构建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合理分工、有效竞争、协调发展的格局。充分利用大型企业自身的规模经济优势,增强大型企业的辐射功能,加强大型企业与中小关联企业的前后向关联,从资金、人才、技术等多方面加大对关联企业的扶持。

4.强化创新,构建南宁自主创新体系

加大人力资源建设,完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大力培养和引进一批专业技术水平高、组织能力强的技术带头人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和造就大批懂科技、善经营、熟悉国际惯例、有较强的参与国际技术经济活动能力的科技型企业家队伍。完善企业创新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科研机构尤其是应用型科研院所与企业结盟,鼓励企业主动与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建立起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加强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沟通,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契机,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增加对企业的科技投入,健全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为支撑、社会投入为辅助的“四位一体”技术创新投入体系,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

5.品牌带动,推动工业产品结构优化

树立品牌立市战略,通过自主创新、品牌经营、地理标志保护、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手段,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鼓励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控股、联合、转让等方式,加快品牌开发。建立国家、自治区、市三级品牌梯队,实行有计划有重点的品牌培育制度。积极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利用博览会、产销会、贸洽会等各种机会,大力开展品牌宣传。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法》、《专利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对名牌产品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创造有利于培育和发展品牌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推进品牌评价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严禁一切乱评比、乱认定活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形成企业自我保护、政府依法保护和司法维权保护三位一体的品牌保护机制。

6.强化可持续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工业的生态化转变,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生产模式。在制糖、木薯淀粉、水泥、化工等行业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重点推进南糖、南化、明阳生化公司、华润水泥(南宁)有限公司和广西南宁再生资源产业基地等一批自治区级循环经济试点建设,鼓励和引导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促进企业节能增效。完善淘汰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严格淘汰落后产能。严格市场准入条件,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重点扶持机械、电子、农副产品加工、新型建材等低耗能项目。鼓励企业加大节能减排技术开发投入,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培育一批新的市级以上节能示范工程、生态工业科技示范园、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等。突出抓好制糖、建材、淀粉和化工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降低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南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南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http://info.nanning.gov.cn/.2011.12.12.

[2]欧阳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广西工业结构优化升级[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1(2).

[3]陈婉儿:漳州市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4]潘 琦:广西柳州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研究[J].广西教育.2012(6).

[5]魏晓蓉:甘肃工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升级[J].开发研究.2012(4).

推荐访问:南宁市 结构调整 优化升级 工业 研究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