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学生作文 >

2004年的世界空间活动(下)

作者:jkyxc 浏览数:

5. 科学与技术卫星

除应用卫星外,2004年还发射了一些科技卫星等有效载荷。

4月19日,价值7亿美元、研制了20多年的“重力探测器”B卫星顺利升空。它装有4只人类迄今制造的最灵敏的陀螺仪(其中4个石英球体是有史以来最圆的物体),能监测到地球每8.8万年里发生的1度的转角变化。它将于2006年证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是否正确。

2004年,“哈勃”、“钱德拉”和“红外空间观测台”等大牌天文卫星宝刀不老。例如,美国航宇局12月9日宣布,“哈勃”和“红外空间观测台”分别拍到了处于形成早期和晚期的太阳系外行星系统。这为天文学界现有的行星形成理论提供了新证据。不过,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更为受人青睐,那就是11月20日发射的 “雨燕”天文卫星。它耗资2.5亿美元,由美国同意大利和英国等联合研制,装有3台十分先进的望远镜,能在捕捉到伽马射线暴后的最短时间内进行暴源和余辉的多波段观测,观测灵敏度比“康普顿”伽马射线天文卫星上装载的短脉冲瞬变源试验设备高3倍,是迄今为止观测伽马射线暴最灵敏、反应最迅速的天文卫星。科学家期望通过“雨燕”揭开超过400个新的特大质量黑洞的秘密。

2004年还发射了一些小型科技卫星,如6月29日以“一箭八星”方式上天的法国“震区电磁辐射探测”(DEMETER)和意大利“大学星”3科学小卫星。前者重125千克,用于监测地震中及震后电离层的电磁活动,测量地震产生的电磁效应,研究地震中电离层的扰动及电离层对人类活动的干扰。后者重12千克,用于在太空环境中试验太阳能电池。12月18日随“太阳神”2A一起发射的法国“结合激光雷达观测的大气科学反射率极化与各向异性”(PARASOL)微型卫星和西班牙“纳星”,分别用于观测云的形成和上层大气悬浮物以及演示几项在轨通信纳米技术。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下属的宇宙科学研究所8月9日使用一枚小型S-310火箭,成功发射了两套太阳帆系统。此次任务旨在试验复杂的折叠式结构能否在升空后展开。火箭上升到150千米高空时,由4块帆板组成环形结构的第一个太阳帆打开;到170千米高空时,该太阳帆被释放,第二个太阳帆打开。第二个太阳帆构造与第一个类似,但由6块帆板组成。升空约6分40秒后,两个太阳帆均落在鹿儿岛附近的海面上。太阳帆系统是一种不使用发动机的航天器。当阳光照射到帆体表面时,每粒太阳光子都会给太阳帆传递少许动量。这种能量虽然微小,但经过较长时间聚集仍可把太阳帆加速到惊人的速度,使其在无摩擦阻力的深空中快速向遥远的目标进发。

中国在2004年发射了多颗科学与技术卫星。4月18日,“试验卫星”1和“纳星”1一起升空。“试验卫星”1是我国第一颗传输型立体测绘小卫星,重204千克,采用了一体化设计思想,应用了基于磁控和反作用飞轮控制的姿态捕获、卫星大角度姿态机动控制、微小卫星高精度及高稳定度姿态控制和卫星自主运行管理等多项微小卫星前沿技术,主要用于国土资源摄影测量、地理环境监测和测图科学试验。至7月18日,卫星绕距地球597千米高的太阳同步轨道运行1345圈,完成了预定的在轨运行3个月的全部实验项目,演示验证任务取得成功。运行期间,“试验卫星”1拍摄并向地面传回了多幅影像数据,经地面应用系统处理后形成了相关地区的三维数字影像,成功验证了多项制约我国微小卫星发展的国际前沿创新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基于卫星平台的三线阵CCD影像航天摄影测量,为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工程基础。它的研制和成功运行,标志着我国微小卫星技术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纳星”1是一颗用于高新技术探索试验的纳型卫星,质量小于25千克,体积约0.04立方米,是世界上最小的在轨飞行轮控三轴稳定卫星,也是我国首颗质量小于30千克的纳型卫星和首颗具备软件上载能力的卫星。它的主要任务涉及微小卫星轨道保持与变轨试验、CMOS相机对地成像试验、卫星程序上载与软件试验以及数据传输、遥感摄影和姿态控制等试验。它在国内首次完成了CMOS空间成像试验,成像质量达到设计状态;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微型惯性测量单元空间试验和液氨微型推进系统空间试验;验证了许多元器件的空间应用能力,可用于以后的元器件选型。这些技术均可用于我国未来微小卫星的开发,大大提高了我国微小卫星的技术水平。它高新技术密集,创新性强,通过大量前沿技术的演示与验证将极大地带动和促进航天相关技术的发展。纳型卫星质量轻,一体化设计和集成度高,是当前国际航天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体现了航天器微小型化的发展趋势。目前世界上只有俄罗斯、美国和英国等国相继成功发射了纳型卫星。

7月25日发射的“探测”2卫星主要探测太阳风能量和近地磁尾区能量向极区电离层和高层大气以及电离层粒子向磁层传输的过程。它和“探测”1相互配合,构成星座式独立探测体系,对地球空间暴发生机制和发展规律进行立体探测。同时,它们还与欧空局4颗“团星”2卫星组成密切配合的联合探测网,在日地空间中首次形成对地球空间的六点立体探测体系。

9月9日,“实践”6A和6B以“一箭双星”方式入轨。它们的设计寿命均在2年以上,主要进行空间环境探测、空间辐射环境及其效应探测、空间物理环境参数探测以及其它相关空间试验。“实践”6A是“风云”1平台的拓展运用,继承了“风云”1卫星长寿命和高可靠等特点。自1971年发射首颗“实践”卫星以来,我国已研制发射6种型号的“实践”系列卫星,星上探测仪器的技术性能和卫星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从而推动了我国卫星遥感科学的创新发展,为提高我国空间科学探测和实验以及空间技术试验的水平做出了贡献。

11月18日,“试验卫星”2升空。该星是一颗科学试验小卫星,重300多千克,具有高精度控制、快速侧摆和偏航机动能力。该卫星主要通过对卫星平台高精度控制技术、高效电源技术和多功能结构技术等6项新技术的演示验证,考核该类小卫星平台技术,并对国土资源和地理环境进行试验性测量和监测。

(二)空间探测

2004年的世界空间探测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不断涌现出新成果和新技术,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喜人景象。经历了千辛万苦后,欧洲“火星快车”火星探测器和SMART-1月球探测器以及美国“星尘”彗星探测器、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漫游车和“卡西尼”土星探测器等,竞相在2003年底和2004年进入各自的目标轨道,并获得令人心动的初步探测成果。欧洲和美国还顺利发射了人们期待已久的“罗塞塔”彗星探测器和“信使”水星探测器。它们将在不久的将来为人类的科学宝库增光添彩。另外,美、欧、俄、中、印等竞相宣布了宏伟的空间探测新计划,为未来的空间探测展现了美好的蓝图。

在美国《科学》杂志评选出的2004年度10项科学突破中,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证实火星表面上曾经存在水被评为世界科技领域的最大突破。美著名科普杂志《大众科学》发布的2004年度100项最具创新意义的科技成果中,有关航天的科技成果也主要是空间探测器。

1999年2月7日发射的“星尘”探测器于2004年1月飞到怀尔德2彗星附近。它在穿过彗尾的过程中采集了尘埃及气体样本,并将在两年后送回地球,供科学家分析。这些样品可为宇宙形成和地球生命起源研究提供重要线索。

勇气号和机遇号2004年获得的成果数不胜数。例如,2月7日,勇气号成功地在一块玄武岩类火星岩石上钻出一个小洞。这是人类火星探测史上的首次岩石钻孔。它3月11日从火星上拍摄到了地球照片,使人类首次获得从其它行星表面拍摄到的地球照片。从技术上讲,勇气号和机遇号的性能远高于1997年首次在火星上行驶的旅居者号火星车,实现了对火星较大范围的移动考察,标志着火星探测进入了新的重要阶段。

欧洲“火星快车”探测器也不示弱。2004年1月23日欧空局率先宣布,“火星快车”在火星表面直接发现了水。德国科学家12月22日宣布,“火星快车”拍摄到太阳系最高的火山——奥林匹斯火山(高达2.4万米),并惊奇地发现它可能是活火山,有迹象表明最近一次火山爆发是在200万年前(这在地质学上看并不遥远)。研究人员由此认为,该火山还可能再次爆发。此前人们一直认为,火星上的火山早在1亿年前就停止了喷发。“火星快车”上携带的高分辨率立体相机分辨率为10米。研究人员是依据火山熔岩表面遭陨石撞击后留下的陨石坑的多少,来判断火山爆发的大致年代的。熔岩表面陨石坑痕迹越少,表明其年代越近。这对于改变人们对火星火山的认识有重大意义。

经过约7年和35亿千米的星际历程,世界上首个土星专用探测器“卡西尼”于7月1日进入土星轨道。“卡西尼”不仅实现了技术上的巨大突破,还发回了不少出人预料的宝贵图像。与美国“旅行者”探测器20多年前发回的图像相比,“卡西尼”的部分图像清晰度提高了5倍。8月,通过分析“卡西尼”发回的照片,科学家们发现土星两颗直径仅3~4千米的小卫星,使土星卫星数量从31颗增加到33颗。10月26日和28日,“卡西尼”分别首次与土卫六和土卫三擦肩而过,所拍部分照片使人们首次近距离看到这两颗神秘天体的真实面目,是迄今为止拍到的最清晰图片。照片向人们详细展示了它们截然不同的面貌:一个被层层浓雾包裹,另一个则陨石坑密布。12月25日,“卡西尼”成功释放了所携带的“惠更斯”着陆器。后者已于2005年1月14日成功落到土卫六表面上,取得了珍贵的资料。

经过13个月飞行,欧洲SMART-1探月器于11月15日顺利进入绕月轨道,表明世界上首个组合使用太阳能电推进系统和月球引力的空间探测器达到了预期效果。此举会对未来欧洲乃至世界航天技术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和重要作用。此前的10月28日,SMART-1还曾首次在月食期间拍到地月的壮观照片。当时它距地球约30万千米,正好发生月食现象。这样的照片以前从未拍到过。它还首次探测到了地球表面反射的氩气踪迹。氩气是一种很好的发光气体,正在为科学家打开一个新的窗口,可用来显示天体形成时的温度及演化史。

2004年,人类还发射了几个极为先进的空间探测器。它们将在几年甚至十几年后显示出自己的卓越才能。

欧空局3月2日发射了其首个彗星探测器“罗塞塔”。它将于2014年进入绕楚留莫夫-格拉西门克彗星运行的轨道,绘制彗星地图,分析悬浮物,记载相关数据,同时选择合适的着陆点。选好着陆点后,“罗塞塔”将向彗星表面发送“菲莱”着陆器,到彗星冰盖上进行化学分析。这在人类航天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如一切顺利,“罗塞塔”将成为人类首个近距离绕彗星运行进而施放登陆器的探测器。由于自身温度极低并处在温度极低的宇宙空间中,因此自太阳系诞生46亿年来,彗星几乎始终保持着形成初期的状况。对它们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揭开太阳系形成之谜。

美国则在8月3日把人类首颗水星人造卫星“信使”送上太空。它定于2011年进入水星轨道,以回答六大基本问题:水星密度为何那样高?水星具有何种地质形成过程?水星核具有怎样的构成和形态?水星具有何种磁场特征?水星两极的异常物质是什么?水星表面有哪些不稳定物质对其外大气层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虽因降落伞未打开致使空中回收失败,9月8日掉在犹他州沙漠上的美“起源”探测器返回舱仍送回了一些样本。舱中装有“起源”过去3年间收集的太阳风粒子。科学家对这些样本充满期待,因为这是自上世纪70年代美苏收获月岩标本以来由航天器带回地球的首批外星物质。他们希望借助这些样本研究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加深对太阳系行星形成初期的认识。

2004年的空间探测活动表明,空间探测已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具有三个与以往不同的显著特点。

首先是空间探测趋向“多极化”。欧洲正在迅速崛起,不仅连续发射成功火星、月球和彗星探测器,而且还将发射金星和水星探测器,并在2004年初宣布了庞大的“曙光”空间探测计划,拟在2030年前后把人送上火星。中国和印度也将在空间探测方面占有一席之地。中国于2004年初正式开始实施“嫦蛾”探月工程,2006~2007年将发射首颗探月卫星。印度则在2004年决定,把原计划于2008年发射的“月船”1探测器的发射时间提前到2007年甚至更早。

二是探测技术水平大幅提高。2004年登陆火星的勇气号和机遇号比1997年首次在火星上行驶的旅居者号火星车,在个头和能力上都高出一筹。SMART-1和“卡西尼”分别进入月球和土星轨道,也表明人类空间探测技术又上了新台阶。首颗水星人造卫星“信使”的轨道设计和防热技术十分复杂(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将大大加深人类对水星的认识。

三是彗星成为探测“新宠”。“星尘”彗星探测器与怀尔德2彗星交会,首次获取了彗核物质,现正在返航途中。接着,欧空局又发射了彗星探测器“罗塞塔”,10年后将进入楚留莫夫-格拉西门克彗星轨道,并释放着陆器。美国原拟在12月30日发射“大冲撞”新型彗星探测器,以在2005年7月4日撞击坦佩尔彗星,研究彗星内部秘密,后推迟到2005年初发射。这是人类第一个将实际接触并探索彗星的项目。

(三)载人航天

1. 飞船与空间站

因美国航天飞机停飞,俄罗斯飞船2004年仍是载人航天的主角。这一年俄共向国际空间站发射4艘进步号货运飞船和2艘联盟号载人飞船。

1月29日,联盟U火箭发射了进步M1-11货船。船上装载2.4吨货物,包括推进剂、饮用水、氧气、食物、生保系统、站上系统再补给和维修用的仪器以及科研仪器设备。它还携带了2套俄新型“奥兰”M航天服和两位特殊“乘客”——俄罗斯和欧洲的人体电子模型。两位特殊“乘客”分别被放在航天员“卧室”内和站外,用于测量长期航天飞行中宇宙辐射对航天员身体各器官的影响,为今后的载人火星飞行做准备。飞船1月31日与空间站对接成功,5月24日携垃圾离开。

4月19日,联盟TMA4载人飞船由联盟FG火箭送入太空。船上乘坐的是国际空间站第9长期考察组成员俄罗斯的帕达尔卡和美国的芬克以及进行短期考察的荷兰航天员奎派尔斯。飞船于4月21日与空间站对接。奎派尔斯同第8长期考察组的卡列里和福阿勒于4月30日搭载联盟TMA3飞船返回地面。第9长期考察组的两名航天员在站上各自进行约200小时的40多项科学实验,涉及医学、生物学和天体物理学,包括使用先进超声设备测试失重状态下人体内脏的情况。他们原计划做两次太空行走:一次是完成上一考察组太空行走时未完成的任务(当时因一位航天员的舱外航天服出故障而提前返回)——在站外安装一台瞄准仪,以保证将来欧洲“自动转移飞行器”货运飞船能与空间站精确对接;另一次是在站外安装扶手和为2005年安装的新设备做准备。而实际上,为了排除新出现的陀螺仪故障,并由于航天服故障,第9长期考察组共进行了4次太空行走。从第9长期考察组开始,航天员都是在空间站无人留守状态下进行太空行走。

此外,第9长期考察组还迎接并卸载了进步M49和M50共两艘货船。5月25日,进步M49由联盟U火箭发射,为空间站送去了航天服、水、食物和燃料等2.5 吨补给。它于5月27日与空间站对接,7月30日飞离空间站。8月11日,进步M50升空,为空间站送去近3吨货物,包括食物、燃料、氧气、水和其它补给。它8月14日和空间站对接。

10月14日,3名航天员搭乘联盟TMA5飞船前往国际太空站,10月16日顺利抵达。其中两人为第10长期考察组成员,即美籍华裔航天员焦立中和俄罗斯航天员沙里波夫(焦立中是首位华裔空间站站长),另一位是做短期考察的俄航天兵沙尔金。沙尔金在站上进行了14项医学和生物学等试验,于10月23日同第9长期考察组的两人一起乘联盟TMA4飞船返航。第10长期考察组的任务包括进行40多项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对站上系统进行维护和为航天飞机重返空间站做准备。

然而,第10长期考察组遇到了一系列麻烦。先是联盟TMA5飞船两次推迟发射。接着,飞船与空间站自动对接时又出了故障,只得临时改为手动完成。对接后的第一天,船上3名航天员把飞船搭载的一些货物搬到空间站内,并熟悉了紧急逃离空间站的路线,因为当时站上已面临缺氧和垃圾多等问题。站上主制氧机于2004年9月发生了故障,使得空间站面临着“断气”的险境,而且站内垃圾已两年没有清理,航天员已几乎没有容身的空间。考察组成员为此要完成复杂的维修工作和繁重的清理任务。

第10长期考察组于11月份全力投入到实验工作中。但其厄运并没有完结。俄地面飞行控制中心11月12日发布消息说,受持续一周的太阳强磁暴影响,国际空间站轨道下降速度加快。为保证空间站正常运转,飞行控制中心决定,让对接在站上的进步M50飞船于11月17日点火,将轨道高度提升4千米,以保证12月23日发射的进步M51飞船能顺利对接。但进步M50在11月17日晚间点火工作时,因燃料供应系统工作异常导致发动机推力不足,只产生了预计推力的40%,仅将轨道提升了2.7千米。问题的原因不在于飞船发动机,而是模拟飞船工作条件的数学模型有缺陷。

考察组成员11月29日重新回到联盟TMA5飞船内部,操纵飞船与码头号对接舱分离,然后与曙光号功能货舱对接。整个重新对接过程只用了23分钟,比预定时间缩短了8分钟,而且只消耗了7千克燃料,而通常需消耗27千克燃料。重新对接是为了将码头号腾空,供航天员出舱行走时使用。沙里波夫和焦立中拟于2005年1月和3月穿俄制“奥兰”M航天服进行两次太空行走,需通过属于俄罗斯舱段的码头号出舱。此后,两人又将站上的生活垃圾以及报废的航天服和实验设备等打包,并放到进步M50飞船内,以便销毁。

12月13日晚,站上星辰号服务舱的32个定向发动机点火工作,成功调整了空间站的飞行姿态,使俄方的太阳能电池板能最大限度地发电。为了给即将到来的进步M51飞船腾出对接口,进步M50飞船12月22日与空间站分离,带着1000多千克垃圾坠入大气层。

进步M51飞船于12月24日顺利升空,两天后与空间站成功对接,让众人松了一口气。该飞船的发射吸引了全球的关注,因为它肩负着“雪里送炭”的重任:给即将“断粮”的站上航天员送去急需补给。站上航天员11月底在清点食品时发现,甜点、糖果制品和果汁还很多,但面包、奶制品、肉罐头和鱼罐头已所剩不多。为此,美国航宇局12月9日向两人发出指令,要求他们节省食品,为他们制定了严格的饮食计划,希望把原来每天3千卡(12.5千焦)的进食量降低5%~10%。俄12月12日透露,站上食物储备已很少,只能维持至2005年1月中旬。如进步M51货船因故未能于2005年1月中旬之前送去食物,站上航天员可能需要紧急撤离。

2003年2月哥伦比亚号失事后,国际空间站的补给全靠俄飞船运送,而俄飞船的运载量又很有限。航天飞机长时间停飞和第9长期考察组食量过大(超过计划25%),更加剧了食物短缺。美国还把空间站出现食品危机归罪于俄在上次发射时少装了部分食品。这部分应放食品的位置,被性能不佳的俄制制氧机配件占据了。

进步M51最初定于11月23日发射,但由于俄能源火箭航天公司因资金短缺而未能及时完成飞船制造,因而发射时间被推迟到12月23日。由于进步M50飞船11月17日提升空间站轨道时推力不足,国际空间站所处的轨道高度已不再适合进步M51与空间站的精确对接。为保证对接顺利,俄航天部门在考虑了节省新货船燃料等因素后又决定,将发射时间推迟到12月24日。

美俄已做了最坏的打算:如俄飞船出现问题,不能按时抵达,航天员只好放弃空间站,于12月30日紧急撤离。撤离后,站上部分设备和内部隔舱将被迫关闭,以便使地面能有效地控制空间站运行。好在进步M51按时顺利地完成了发射和对接。它送去了总重约2.5吨的食品、水、燃料和实验设备等。在这批救急的食物和水中,有特意给两名航天员准备的可口的特色饭菜,如给华裔的焦立中准备了饺子和中式点心,给沙里波夫准备了油煎饭。鉴于站上食品短缺,进步M51多搭载了7盒食品(以前一般装54盒),其中俄罗斯2盒,美国5盒。除了食品,船上还运载了防火用品、医疗设备、个人卫生用品、燃料、水、科学设备、跑步机和礼物等,原定携带的50千克氧被增加到100千克。

进步M51还带去了一个新的伙伴——德国宇航研究院研制的一台机器人。这台机器人称为“国际空间站机器人组件验证”(ROKVISS),实际上是一个长约50厘米、有两个关节和一个金属手指的机械臂,身上配有两个电视摄像头,能接受遥控指令,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远低于航天员。它将成为站上航天员的得力助手,大大节省费用,并减轻工作强度。航天员定于2005年1月底把该机械臂装到站外平台上。按设计,德国地面控制中心和星辰号服务舱内的电脑可近乎实时地操纵该机械臂,让其在站外从事一些危险而繁重的安装和维修工作。

根据相关安全规定,如站上所剩食物、水或氧气不足以支持航天员生活45天,即进入所谓的“红色警戒期”,就要制定将航天员撤回地面的计划,以备不测;如食物储备不足维持1个月,就要实施撤离计划,留下食品为以后到来的航天员所用。这样算来,从11月中旬国际空间站就已进入警戒期了。美俄得知这一情况时,简直目瞪口呆。进步M51到达前,站上航天员已在吃后备粮了。由于认为站内食品储备已到“危机状态”,美国制定了撤出航天员的计划。

尽管出了这样大的乱子,俄联邦航天局还是很乐观。俄航天指控中心说,他们的美国同事一听说吃饭都成了问题就紧张得不得了,其实大可不必,因为站上尚有食物储备,只是不是航天员最钟爱的饭菜。俄近日又宣布,空间站第11长期考察组两名成员已确定。他们是俄罗斯的谢尔盖·克里卡列夫和美国的约翰·菲利普斯。他们定于2005年4月中旬前后,乘联盟TMA6飞船赶赴空间站,以接替焦立中和沙里波夫。意大利航天员罗伯托·维扎里也将同船前往,并在站上逗留10天,然后与焦立中和沙里波夫一起返航。

2. 私人太空旅行

私人太空旅行是2004年的一大热点。继6月21日第4次试飞和9月29日首次正式飞行成功之后,世界上第一架私营载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于10月4日晨再次顺利飞入太空并返航。它因此达到了“安萨里X奖”的相关要求,成为1000万美元大奖的得主。太空船一号由微软创始人之一保罗·艾伦资助(超过2000万美元),由私营比例复合材料公司董事长伯特·鲁坦主持开发。他们的目标就是要成为全球第一家私营载人航天器研制机构,结束政府对太空探险的垄断地位,使太空旅游费用处在普通人的负担能力之内。

美国太空历险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至少2/3的人表示愿飞入太空,以感受从太空俯瞰地球的感觉。美国航宇局官员表示:“我们需要鲁坦这样有创新精神的人,因为那些新的想法将把我们带往月球和火星。”现在已有一些人在太空历险公司登记,并交纳了1000美元的预付款。据悉,我国也有一人获得了该公司亚轨道太空飞行项目的参与资格,有望于2006年飞上太空,并已得到美国公司确认。此人从小就喜欢冒险刺激,对太空历险公司的一系列项目很感兴趣,而且觉得价格可以接受,于是就着手报名。2004年7、8月间,他通过香港某公司向太空历险公司报名,10月收到了该公司的确认函。函中确认该报名者成为预订亚轨道太空飞行计划的首位中国客户。

太空历险公司亚轨道飞行的主要内容包括:飞至大气层外的太空,从太空观赏美丽的地球,体验失重状态,飞行高度约100千米,最快飞行时速达4000千米,整个飞行时间60多分钟。该飞行项目要求报名者18岁以上,身体健康,无重要器官疾病,并遵守太空历险公司各项规定。飞行前要进行体检和超重飞行训练。我国这位报名者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充满信心,并说自己亲身体验之后将向更多的中国太空探险爱好者推广该项目。据了解,本次旅行的全部费用将超过百万元人民币。

虽然“X奖”已被太空船一号收入囊中,但为激励更多的私营太空探险,成功策划了“X奖”的美国组织者10月5日说,这项大奖会改成每年一度的竞赛项目。大奖创立人迪曼蒂斯说,将“X奖”改成年度竞赛的目的是要让还没获奖的私营太空飞行器研制者继续努力,参与这项太空大奖赛。他们还希望这项竞赛会成为与太空相关的世界大赛,并吸引数以万计的观众,比赛的奖金也将提高。组织者决定选择美国新墨西哥州作为举行年度竞赛的永久地址。首届“安萨里X奖”竞赛将于2005~2006年举行,由5个方面的总成绩决定胜负,即初次飞行发射到第二次飞行着陆的最短间隔、单次飞行最多乘客数、飞行所载总人数、最高飞行高度和最快飞行时间。

英国亿万富豪、维珍集团总裁布兰森9月27日宣布,将在2007年前开辟出世界上首条商业太空航线,把航空爱好者送上太空。他说,维珍集团已与太空船一号赞助商签署协议,获准使用该公司的技术成果。布兰森的目标是开张5年内让3000人实现游天梦,目前暂定“票价”为20万美元。每位旅客上天前将接受3天的培训。布兰森要造的新太空飞行器仍由鲁坦设计,将以太空船一号为蓝本,是一个丰满的鱼形太空舱,有结实的翼,鼻锥部将设几个圆窗。

民间资本加入将大大加速太空旅游业的发展。美国参议院12月8日通过了管理商业载人航天飞行的一项法案,授权联邦航空局发放允许私营航天器经营者送付费游客进入太空的许可证。该局还将对太空旅游这一新兴行业进行管理。虽然已有管理卫星发射等私营部门航天活动的法律,但美国此前尚未出台管理商业载人航天飞行的立法。称作“2004年商业航天发射修正案”的该法案此前已在11月获众院通过,现只等总统签署。由于在该为潜在太空游客和机组提供多大的安全保护方面有不同意见,该法案此前几次受阻。最终版本的该法案要求联邦航空局在法案成为法律8年后才能开始发布保护乘客和机组安全的规定。在此之前,该局只有在乘客或机组受到严重或致命伤害或出现不安全的意外事件的情况下才可对设计特征或运行办法加以限制。提出该法案的议员和工业界的游说者认为,太空旅客必须自担飞行风险,安全性规定过严会阻碍创新。

现在,美国已有十余家公司宣称准备向亚轨道发射私营飞船从事太空旅游业。美国国会制定并通过此类立法也是势在必行。

推荐访问:活动 世界 空间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