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常用范文 >

地方院校体育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创新研究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  要:教学技能是师范生未来关键的职业技能,本文对玉林师范学院体育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研究,认为:体育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存在着训练缺乏自主性和时代性、课程内容缺乏师范实践性、考核体系缺乏形成性评价、指导缺乏持续性、实践缺乏展示平台等问题;提出了借助网络训练平台、设置合理的教育类课程、构建完整的考核评价体系、依托“U-G-S”人才培养模式、以赛带训,以训促学,以点带面等新途径来提升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效果。

关键词:地方院校  体育师范生  教学技能  训练途径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6(b)-0068-02

近年来,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在2018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2018年2月教育部等与部门联合印发了《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2018—2022年)》的通知[1]。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对于师范生的素质培养随之提升,师范生需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掌握熟练的教学技能和灵活教学方法。针对当前地方院校体育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体育师范生的教学技能的新途径,加强体育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训练,满足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需要。所以,当前探究符合地方院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新途径显得尤为急迫。

1  地方院校体育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内容

依据在原国家教委1994年下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确定体育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的内容:一是体育师范生基本素质训练,包括语言表达、板书、口令、队列队形、掌握运用体育运动技术能力、表达能力、观察和聆听能力、教态、计算机使用能力;二是体育师范生教学备课能力训练,包括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体育教学计划设计;三是体育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主要掌握课程导入技能、教学组织技能、学习指导技能、保护与帮助技能、预防与纠正错误技能、运动负荷调控技能[2];四是体育师范生教学反思技能训练,体育师范生反思技能是对课堂教学评价、总结,进而对课堂教学的反思和改进。

2  体育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现实境遇

2.1 训练模式缺乏自主性和时代性

目前,地方院校体育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训练内容枯燥乏味,采取的教学技能训练模式相对单一,缺乏创新性,现有的教学模式难以吸引学生。体育教学技能训练课的课时量相对够少,教师主要是集中讲授式和个别演示教学为主,忽视了对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不能有效激发师范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提高学习的动机水平,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生搬硬套教师的操作,不能灵活运用,对知识点缺少深度理解”[3]。这种单一方式,无法体现师范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更难以调动师范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对电脑、智能手机司空见惯,用电脑或者手机来获得知识的学习方式得以普及,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所以需要通过多种方式训练,促进体育师范生教學技能训练的多样化,打造更加自主灵活的教学技能训练方式。

2.2 课程内容缺乏师范实践性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35号)文件要求“高校加强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教师教育类课程在整个教师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占学分比例不仅远远低于学科专业课程的学分比例”[4]。近年来地方院校在培养体育师范生做了很多尝试和改革,以便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开设很多相关体育师范生教师教育课程,但目前在开课的课程内容方面欠缺实践性,不够全面,仍未能有效地解决。主要是由于课程体系以运动项目技术、技能类为主,体育教师教育课程在设置上存在着“师范性”始终不及“体育性”重要。地方院校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忽略了师范实践特性,体育教学技能实践的不足,未能很好将所学体育运动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性有效内化,进而影响其未来从教的自信心。

2.3 考核体系缺乏形成性评价

目前大部分地方院校的体育专业考核方式普遍采用理论考试和技术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这种考核方式是终结性评价比重占过大,形成性评价所占比重过小。沿用“一考定终身、以考代评”的传统方式,期末考试是决定学生最终成绩。考核的形式都是集体考评,不利于定期考核学生是否已经熟悉了各项相关的教学技能。忽略了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过程中的训练方式、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成效缺乏了解和考核,这种“重考轻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只重视考试的结果,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和老师都无法及时了解目前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成果存在欠缺,不能及时调整,影响教学效果。

2.4 教学实践缺乏展示平台

通过不断训练、不同实践机会锻炼来提升体育师范生教学技能。目前地方院校提供给体育师范生展示锻炼的机会少之要少,主要有教学技能考核、各级教师技能比赛,教育实习等。师范生校期间唯一能展示是教学技能考核,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设计、说课和模拟授课,由于考核人数过多,考评老师的水平参次不平,导致部分学生草草结束考核,无法很好的展示自己的真正水平。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对师范生的综合考验,可以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训练水平,促进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让师范生能充分展示自己才能平台是教育实习,对于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的教育实习,虽然是采用的是相对集中的实习方式,但每所实习基地的实习生不多,人数比较分散,院校实际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不足,管理、监控、评价很难到位,所以体育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的教学能力难以提升。

3  体育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创新途径

3.1 借助网络训练平台,打造灵活自主的训练方式

借助MOOC、微课等教学微技能训练平台则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将教学由“课上”和“课下”相结合、“线上”和“线下”共同完成。通过互联网的交互性和可移动终端,将体育师范生教学相应技能录制MOOC、微课等微视频,学生可以根据实训内容和自身情况,通过MOOC、微课等网络平台进行及时强化训练。同时,借助DV、手机等信息工具把“课上”自我训练的视频录制成微课,在“下课”自我对照,以便加以改进。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对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时间、轨迹、效果都了如指掌,指导教师根据每人的个性特点进行单独的指导,及时反馈问题,让学生的改进练习的方法,不断提升学生体育教学技能。

3.2 构建完整的考核评价体系,增加过程性评价

体育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是循序渐进的工程,构建一个完整的考核评价体系,把体育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评价常态化,做到常态检测与定期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及时评价、及时反馈、持续改进,不断推动体育教学技能课程质量的提升。体育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考核评价体系包括:由平时成绩和考核成绩相结合,平时成绩占40%,期考成绩占60%,平时成绩考核内容有出勤、课堂表现、作业、课堂练习或测验,期考成绩是师范生教学技能考核成绩。体育师范生教学技能主要考核内容一是备课,撰写教学设计一份;二是说课,完成5min的说课;三是队列队形和广播操;四是模拟上课,主要考核学生的体育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及教学技能;五是评课,观看上课录像片,用30分钟时间写出一个评课报告

3.3 依托“U-G-S”人才培养机制,拓宽训练的渠道

“U-G-S”即地方师范院校—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优质中学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模式,近年来,学校(U)主动出击,积极寻求地方教育主管部门(G)的支持,和中小学校(S)不断扩大合作。截至2017年12月,玉师先后与玉林市、玉林市玉州区、玉林市福绵区、北流市、兴业县、容县、陆川县、博白县、桂平市、贵港市覃塘区、贵港市港南区等教育局签署了共建“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协议,标志着“大中小联动、校地协同”“权责明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U-G-S教師教育师资协同培养长效机制形成。 依托玉林师范学院“U-G-S”人才培养模式的引领下,体育健康学院在近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改革并完善教育实习模式,创立并形成了“集中实习、固定基地、专业指导”的体育教育实习模式。

3.4 以赛带训、以赛促学,提升师范生教师技能水平

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学校通过“金字塔”的培养形式,以尖子生以点带面的方法进行育人,近些年,体育健康学院都会通过“师范生教师技能考核—班级院系师范生教学技能初级比赛—校级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全区师范生教师技能比赛”四级训练比赛方式将师范生的教师技能提高落到实处。这种“以赛带训、以赛促学”以点带面的教学模式,通过层层的教学技能竞赛及训练,带动更多的师范生对教学技能实践训练,通过比赛是体育师范生对自己教学技能训练水平得以展示,帮助师范生找准定位,能更好从师范生到准教师的角色转换。

参与文献

[1] 周仁成,张芳.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文学类教学改革探析——基于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的反思[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34(3):116-119.

[2] 马勇,陆作生.体育教学技能分类审视与重构——基于形式逻辑的基本理论[J].体育学刊,2018(4):93-98.

[3] 王阳.基于职后需求导向的幼儿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评论,2015(6):88-91.

[4] 刘吉辉.基于实践导向的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周口师范学院为例[J].教育探索,2014(6):34-35.

推荐访问:师范生 技能训练 院校 创新 地方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