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学生作文 >

我国教育信息技术类课题立项的状况与特点

作者:jkyxc 浏览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从课题的年度分布、责任单位、区域分布和课题负责人等方面对2001-2013年教育信息技术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进行量化统计与定性描述。研究发现:我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处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边缘地带;高校是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的主要阵营,对我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发挥着引领和导向作用;我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在省市和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西部地区的整体研究能力不足。建议加大教育信息技术类课题的资助力度,考虑地区差异,特设西部课题,引导均衡发展。

关键词:教育信息技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量化统计与描述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5)04-0020-07[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5.04.003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是我国最高级别的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分为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心理、教育信息技术和国防军事教育等15个学科类别。教育信息技术类课题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我国教育信息技术的研究方向和水平。通过对2001-2013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教育信息技术类课题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管窥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的基本状况与特点。

一、研究思路

1.样本选择

本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Purposeful Sampling)中的一致性抽样法(Homogeneous Sampling),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官方网站公布的课题数据为依据,首先检索出2001-2013年的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共5824项,然后从其中筛选出教育信息技术类课题291项作为研究样本(如表1所示)。

2.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量化统计与描述方法。数据统计采用SPSS软件。量化研究的主要特点是“将现实分解为可观测的变量,研究代表总体的样本以及使用统计方法分析材料”。“定量描述”是对原始数据进行判断统计分析。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定量分析与描述,按照研究内容的分类框架,研究者对研究对象进行识别、归纳、编码、统计和描述分析。

二、结果分析

1.课题基本状况

表1数据显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分为国家重点课题(含国家重大课题)、国家一般课题、国家青年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教育部规划课题和部委委托课题共7种类别。2001-2013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共5824项,上述各类课题的数量分别为124项、773项、486项、2360项、878项、1180项和23项。教育信息技术类课题共291项,对应上述各类课题的数量分别为6项、36项、29项、123项、55项、42项和0项。教育信息技术各类课题占教育信息技术类课题总数的比例如图1所示,占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同类课题总数的比例如图2所示。

由图1可见,教育部重点课题是教育信息技术类课题的主要组成部分,占42.3%。国家重点课题仅占2.1%,教育信息技术类课题中没有部委委托课题。其他4类课题所占比例均在10%~20%之间。总体来看,教育信息技术类课题以部级课题为主(占75.5%),而国家级课题(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的比例较低,仅占24.5%。

图2显示,教育信息技术类课题总数占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总数的5.0%,各类课题占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同类课题的比例均在10%以下,说明教育信息技术类课题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还处在边缘化位置。

2.课题的年度分布

2001-2013年间,教育信息技术类课题的年度分布走势如图3所示。总体来看,整个年度分布走势可分为二个阶段:2001-2004为第一段,呈急剧下降走势;2005-2013为第二段,呈波状上升走势。但第二段中也出现了部分年份的课题数量低于前一年的情况,如2006年和2010年的课题数均低于前一年的课题数。上述数据表明:教育信息技术类课题的年度分布不够稳定,波动较大。这种年度分布的变化,既与每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总数的投放有关,也与教育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发展和研究状况有关。

3.课题责任单位分析

为了剖析课题的责任单位分布特点,根据291项课题的责任单位特征,首先将课题责任单位分为高校、中小学、教育研究机构、教育行政机构和其他机构五大类。其次,将高校分为“985”高校、非“985”的“211”高校、非“211”和非“985”的本科院校、高职(大专)院校及其他高校五类,将教育研究机构分为中央教育研究机构(学术社团)和地方教育研究机构两类,将教育行政机构也分为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和地方教育行政机构两类。

2001-2013年,各类单位承担的教育信息技术类课题数量如表2所示。

表2数据表明,参与我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的机构比较广泛。但是,高校是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的主要阵营,各类高校承担了234项课题,占课题总数的80.4%,“985”高校和“211”高校分别承担了19%和23%的课题。

从各单位承担课题的数量上分析,承担5项以上教育信息技术类课题的单位有8个,各单位承担的课题类别和数量如表3所示。

表3数据表明:以华南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为代表的重点高校对我国的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发挥着引领和统率作用,师范类高校是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的主战场。

4.课题的区域分布

本研究在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进行统计分析的同时,还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3个地区。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和相关研究成果,我国东部地区包括北京、河北、天津、上海、辽宁、山东、江苏、广东、浙江、福建、海南等11个省(直辖市),中部地区包括湖北、湖南、山西、安徽、江西、吉林、黑龙江、河南等8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四川、青海、广西、宁夏、重庆、贵州、甘肃、云南、西藏、陕西、新疆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L5J。各省和地区的课题数量及所占比例如表4和表5所示。

表4数据显示,2001-2013年教育信息技术类课题在各省市的分布既呈现广泛性,又表现出集中性和不均衡性。除宁夏和西藏2省(自治区)没有课题之外,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各承担了一定数量的课题,课题数量最多的是北京市(73项),占课题总数的25.1%,相当于排名最后的19个省市的课题总数,占有绝对优势。广东、江苏、浙江和上海依次排名第2~5位,课题数量均在19项以上。黑龙江、海南和青海各承担课题1项,各占课题总数的0.3%。排名最前的10个省市承担的课题占课题总数的74.9%,占有课题总数的多半。从课题的地区分布分析,同样表现出不均衡性。东部地区占72.5%,中部地区占14.1%,而由12个省市组成的西部地区只占13.4%,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十分显著。

5.课题负责人分析

2001-2013年,全国共有276人主持了291项教育信息技术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其中,15人各主持了2项,261人各主持了1项。主持2项课题的15人中,主持2项国家一般课题的有1人(刘雍潜),主持国家重点课题和教育部重点课题各l项的有2人(黄荣怀、王珠珠),主持国家一般课题和国家青年课题各1项的有1人(沈书生),主持国家一般课题和教育部重点课题各1项的有3人(韩锡斌、黄慕雄、孙桢祥),主持2项教育部重点课题的有5人。从上述课题负责人所在的单位分析,高校和中央教育研究机构是我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的坚实力量。

三、研究结论

1.课题总体层次不高,数量较少,处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边缘地带

从教育信息技术类课题的类别分析,部级课题占75.6%,而国家级课题只占24.4%,课题的总体层次不高。从课题的数量及比例分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分为15个学科类别,而教育信息技术类课题只占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总数的5.0%,从一定角度反映了人们对教育信息技术的关注程度还不及其他学科,处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的边缘地带。

2.课题的单位分布既有广泛性,又呈现集中性和不均衡性

从横向分布来看,不同行业、不同系统的专家学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关注我国教育信息技术并开展相关研究。然而,80.4%的课题由高校承担,其中,“985”和“211”高校承担了全部课题的42.0%,综合类和师范类院校承担了全部课题的66,3%,高校扮演着不可动摇的排头兵角色。相比之下,教育研究机构承担的课题只是冰山一角,教育行政机构和其他机构承担的课题只是凤毛麟角。

3.课题的区域分布不均衡,地区差异性十分显著

从省市视角分析,我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北京、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北京市承担的课题数量相当于排名最后的19个省市共同承担的课题总数,彰显了北京市在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方面的绝对优势,同时也暴露了其他省市在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方面的先天不足和彼此之间的巨大差别。从地区视角分析,东部地区占72.5%,中部地区占14.1%,西部地区只占13.4%。究其原因,大致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不同省市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二是高等教育规模和办学水平之间的差异;三是教育信息技术课题资源配置政策的导向作用。

总体来看,我国教育信息技术类立项课题呈现总体层次不高、数量较少、责任单位的广泛性和集中性并在、区域分布差异显著、高校是课题研究的主战场等特点。

四、建议

1.加大教育信息技术类课题的资助力度,重点加强国家级课题的资助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教育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能够为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及改进教学方法提供智力支撑和技术保障,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适当提高教育信息技术类课题的资助比例,重点资助国家级课题,是支持和鼓励更多学者开展教育信息技术研发,提升课题研究水平,推动教育信息化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

2.合理配置课题资源,开展多元化教育信息技术研究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在配置教育信息技术课题资源时,既要考虑重点高校的研究实力,还应兼顾一般本科院校、高职高专、中小学和其他研究机构的研究兴趣、研究主题和研究范围;既要加大理论研究的力度,还要注重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调动不同行业、不同机构的研究人员从更多视角开展教育信息技术研究。

3.重视地区差异,促进教育研究公平

我国不同省市、不同区域之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教育规模和办学水平的不同,导致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的差距十分突出。教育主管部门在教育信息技术课题立项时要重视地区差异,制定更多的优惠政策,特设西部课题,增大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课题资助力度,提高中西部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水平,促进教育研究公平和均衡发展。

推荐访问:信息技术 立项 课题 状况 我国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