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学生作文 >

地方高校产教融合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探析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后,国际合作加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的竞争,可见教育与经济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地方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也极为紧密。两者相互促进、融合,形成协调统一的良性循环体,促进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所在,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校产教融合;地方;经济协调发展

一、产教融合实践与地方经济发展总述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积极推进高等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实现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产教融合首先要注重学校教育与企业的密切合作,现在很多高校的理工类系院都会或多或少地与相关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近年,在校企联合组建的合作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积极组织学生进企业实习实践、安排教师顶岗实践,学校还邀请企业管理人员给学生讲课,企业还会派优秀人才到学校一起参与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的制订等工作。比如:在企业的建议下把相关理论课程和企业实际操作原理方法合并,增加和企业实际紧密联系的具有应用型和实操性的新课程,积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促进地方高校教育的发展,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培养合格人才。

随着高校职业教育的发展,其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日趋重要。推进产业升级,对新生进行职业培训,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科技人才,能使地方经济快速、高效地发展。高校产教融合教育,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满足企业对岗位的迫切需要,实现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标准化需求;高校进行产教融合模式与区域经济用人标准相协调,以市场需求为准则,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总之,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发展。

二、高校产教融合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1.规模发展不平衡

随着教育观念的改变,我国高等教育人数不断上升,高校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地方高校职业教育,发展速度非常快。目前,有些地区经济发展跟不上高校教育的步伐。特别是一些二、三线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高,难以引入大企业在本地域投资建厂,产教融合很难找到合适的企业来合作。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可能会制约该地区高校的产教融合的发展,而高等教育的匮乏又会反过来制约产业的升级与技术的创新,从而制约该地区经济的发展。

2.企业与高校之间缺乏了解与信任

地方高校与地方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很多企业对地方高校的服务状态不了解,甚至有些企业对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持怀疑的态度。尽管有些地方的高校完全有能力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为社会提供专业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但是地方企业仍然会舍近求远,寻求地区外的重点高校提供人才以及其他方面的服务。而大型企业一般都有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和技术培训基地,对外的人才需求比较小,有些小的企业虽然对高校的服务需求比较大,但是其自身发展条件有限,这样的局面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地方高校产教融合的发展,进而制约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不利于本地区经济的长久发展。

3.专业设置不合理

有些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过于关注规模的扩大,对院校内部的管理不够重视,在专业设置方面大多是跟风,没有针对当地经济发展特点以及人才需求关键点进行人才的培养,专业设置存在落后、雷同、结构不合理、培养方式单一、不切合实际等问题。还有些高校存在“因人而设”的现象,没有充分地考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支柱产业、重点企业、优先发展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针对性不强。这样,就很难发挥产教融合的优势。

三、地方高校产教融合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

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教育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高校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按照职业岗位群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专业性比较强。经济结构形式直接影响着教育结构的变化,高校的教育要根据市场经济进行相应划分,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培养出与经济结构相适应的专业化人才,使高校教育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1.控制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不能仅仅考虑规模的扩大,要同时注重教育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的提高。质量是教育的关键,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所以高校应该注重产教融合的发展方式,注重培养企业需求的专业性人才,适当控制教育规模,确保提高地方教育的质量,更多地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素质高的人才,促进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

2.引名企入住校园

在产教融合的教育模式下,要积极与大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让学生有到大企业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让学生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学习方法。特别是一些工程专业、机电专业以及维护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多参加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学校与企业联手,共建创新创业园等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积极开展职业培训,校企双方积极合作培养专业性强的学生。比如学校与路桥集团等施工企业合作,在学校内开展工程机械操作、维护保养、维修等培训班。有专职教师在驻校企业顶岗实习,使教师扩展维修的挖掘、工程机械、维修经验和维修技术等,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3.优化专业课程的设置

在产教融合的教育模式下,积极进行人才的培养,合理设置专业课程。积极鼓励重点学科与重点企业的合作,把教育科研扩展到企业车间,培养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课程的设置要根据当地经济特点来设置,同时在专业设置的过程中还要考虑自身的学科结构、地方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以便满足地方经济、科技以及社会的发展需要,形成一个“需—产—销”的人才培养良性循环。这样才能真正使高校培养出的人才符合当地经济的发展需要,做到高校教育水平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有反作用于高校教育的提高。

4.优化教育结构,促进高校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

合理的地方高等教育结构能有效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水平,促进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如果地方教育失衡,大学生的供给可能会影响地方人才劳动市场需求结构,从而影响大学生就业率,也就制约了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从而间接影响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所以,优化教育结构能够实现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优化高校教育结构,一方面要科学规划高校的层次。优化办学结构、办学模式,实现地方高校的多元化发展、特色化发展以及协调发展的局面。另一方面要优化高校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地方经济发展层次比较多,包含各行各业的发展,高校在育人方面也要建立多层次的育人方案。随着产业升级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高等教育也要根据市场需求培育服务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术型人才等多方面的人才,利用多层次的人才战略促进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

总之,教育与经济是相互协调的关系,教育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也能促进教育的提升。高校产教融合的教育模式是适应现代化地方经济发展形势而设置的,产教融合能为企业培养专业理论知识扎实、技术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又带动经济的发展,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又能促进地方高校的进一步发展,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林仲英.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咸宁学院学报,2009,(29).

[2]周赣琛,王梓林.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的思考——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2,(9).

[3]徐龙志,敬丽华,蒋心亚.产教融合、专业设置与优化升级——常州高职园区专业错位发展研究[J].职业时空,2013,(9).

[4]周林福,黄先琪.“引厂驻校、产教融合”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教育教学[J].论坛,2012,(14).

责编:高 山

推荐访问:地方 探析 协调发展 融合 高校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