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学生作文 >

论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循环经济发展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要: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各要素中,资本在循环,劳动力在循环,而唯独自然资源没有形成循环。循环经济观在考虑自然时不再像传统工业经济那样将其作为“取料场”和“垃圾场”,也不仅仅使其为可利用资源,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系统;生态文明

文章编号:978-7-80712-402-3(2010)06-073-03

早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就提醒人们:“不要过度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当自然界以它特有的方式惩罚了人类后,人类才突然明白了后果的严重性。基于此,一种新的文明取代工业文明将是不可避免的历史的必然。这种文明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确立人类生存的终极价值,这种新的文明就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循环经济既是经济发展方式,也是污染治理模式,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一、循环经济的原则

循环经济主要有三大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每一个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

减量化原则针对的是输入端,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物质和能源的流量。换句话说,对废弃物的产生,是通过预防的方式而不是末端治理的方式加以避免。

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也就是说,尽可能多次或以多种方式使用物品,避免物品过早地成为垃圾。

资源化原则是输出端方法,能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废品的回收利用和废物的综合利用。资源化能够减少垃圾的产生,制成使用能源较少的新产品。

二、生态文明视野下循环经济发展的意义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战略资源,促进资源有续利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措施。我国的资源状况,一方面人均资源量不足,另一方面资源开采和利用方式粗放,综合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

发展循环经济是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首先,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实施清洁生产,这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是保护环境的基本措施。另外,各种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也大大地减少了固体污染物的排放。

发展循环经济是应对入世挑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客观要求。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转变增长方式,走内涵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可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率,使企业的竞争能力得到增强。近几年,资源环境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凸现出来。“绿色壁垒”成为我国扩大出口面临最多也是最难突破的问题,有的已对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造成重要影响。对此,我们不仅要有清醒的认识,更要及时和巧妙应对发展循环经济在突破“绿色壁垒”和实施“走出去”战略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三、生态文明视野下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

循环是指在一定系统内的运动过程,循环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各要素中,资本在循环,劳动力在循环,而唯独自然资源没有形成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经济活动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

循环经济观在考虑自然时不再像传统工业经济那样将其作为“取料场”和“垃圾场”,也不仅仅使其为可利用资源,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传统工业经济的生产观念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而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

四、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措施

发展循环经济,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和制度的创新为动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动员各方面力量,积极加以推进。

转变观念。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把发展观统一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上来,在发展思路上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发展、轻内涵发展,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资源和环境的倾向。

搞好规划。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编制各类规划。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题研究,加快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循环经济发展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建立科学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提出国家发展循环经济战略目标及分阶段推进计划

健全法制。研究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法规体系。当前要抓紧制定《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条例》、《包装物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等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项法规。加快制定用能设备能效标准、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主要耗能兴业节能设计规范以及强制性能效标志和再利用品标志等发展循环经济的标准规范。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逐步将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完善政策。通过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结合投资体制改革,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研究并落实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结合和收费政策;完善财税政策,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继续深化企业改革,研究制定有利于企业建立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生态工业网络经济政策。

依靠科技。重点组织开发和示范有普遍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体积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等,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积极支持并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循环经济的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

示范推广。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工业园区和城市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通过试点,提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重大技术领域和重大项目领域,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和促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法规、政策和措施;提出按循环经济模式规划、建设、改造工业园区以及城市发展的思路;树立先进典型,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示范和借鉴。在企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微观基础。

强化管理。加强企业资源环境管理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企业要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管理制度,加强资源消耗定额管理、生产成本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车间、班组岗位责任制,完善计量、统计核算制度,加强物料平衡。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各项考核制度,坚持节奖超罚,调动职工节约降耗、综合利用和实施清洁生产的积极性。加强环境管理体系建设。

宣传教育。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活动,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鼓励使用绿色产品,抵制过度包装等浪费资源行为,逐步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变成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加强领导。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确定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要加快研究制定循环经济发展的推进计划和实施方案,加强部门间的合作,建立有效的协调工作机制,扎扎实实地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五、发展循环经济的四条途径

1.建立合理的产业布局

在产业分层过程中,形成合理的产业集群,让“你的原料形成你的产品,你的不要变成我的所要和原料,形成我的产品,我的不要又变成别人的所要”,而你和我,又集中在一个比较近的区域范围内,进而减少时间和运输成本,减少污染,实现物资利用最大化。

从政策支持的角度看,发展循环经济主要体现在这种产业布局的安排上。政府想办法为一个企业周边设置可利用该企业废料、形成循环的企业,就是最好的政策支持,体现最大效益支持。

2.循环经济的关键是减量化

循环经济要求人类的经济活动以“3R”为准则的操作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这三个原则地位并不是同等的,其中最关键的是减量化,也就是尽可能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减少废气物的产生。

3.以创意产业带动知识型循环经济

创意产业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可以借助于创意产业,加快循环经济的步伐。把知识经济与循环经济相结合,发展知识型的循环经济;创造消耗最少资源的经济形态,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建设创意城市;进一步提高社会信息化、经济虚拟化水平;建立相适应的新经济基础设施,制定和落实有利于形成大循环经济的政策法规。

4.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密切合作

首先要有长远的眼光,比如建筑行业,包括房屋原材料的购买,墙体、窗户的厚度、大小等,都不能贪图一时的节省,造成事实上更大的能源浪费;其次是利用税收杠杆,对能源消耗进行控制,对于能耗大的汽车加以控制,提倡使用节能型的微型车;再次就是提高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目前需要做的,是设置清晰的废物分类标志,并净化污水。

总之,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关系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用全局的视野去把握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自觉性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马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循环经济发展[N].人民日报,2004-10-19.

[2]吴季松.循环经济[M].北京出版社,2003.

[3]解振华.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几点思考[N].光明日报,2007-1- 03.

[4]于景艳,李树森.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循环经济[J].2007,(3).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校:韩 毅)

推荐访问:视野 经济发展 循环 生态 文明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