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学生作文 >

从军工大省走向军工强省

作者:jkyxc 浏览数:

努力实现——在军工综合竞争实力上走在全国前列,在创新驱动发展上走在全省工业前列,在军民融合发展上走在中西部地区前列,在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上走在长江经济带前列,湖北从军工大省迈向军工强省的战略路径,清晰具体。

华夏荆楚人杰地灵,湖北地处祖国中部,“九省通衢”,战略地位显要,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战略布局的重要支点和我国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的重要战略基地。多年来,湖北省国防科技工业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大力推进军民融合,为国防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新一轮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以及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进程中,湖北省国防科技工业响亮地提出了“努力实现在军工综合竞争实力上走在全国前列、在创新驱动发展上走在全省工业前列、在军民融合发展上走在中西部地区前列、在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上走在长江经济带前列”的目标。如何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将湖北由军工大省打造成军工强省,为此,本刊记者专门访问了湖北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主任、党委书记张忠凯。(下文中“湖北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简称“湖北省国防科工办”)

历史和现实奠定了湖北军工的大省地位

湖北是军工大省,其综合实力和战略地位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认识?

湖北居祖国中部、长江中游,九省通衢,战略位置重要,是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也是国家老工业基地。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在湖北布局了一大批三线企业,拥有武船、三江、航宇等一批重点军工企业,在船舶、航天、航空等领域发展特色鲜明。湖北是科教大省,拥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一批重点高等院校以及海军工程大学、空军预警学院等一批军队院校,在校大学生140多万人,为湖北军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人才基础。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中央军委、总装备部、国家国防科工局等各部委领导、各军兵种首长先后多次视察湖北军工单位,对湖北军工发展寄予厚望。去年,马凯副总理专门就军民融合发展问题在湖北调研,并召开了座谈会。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调研后认为湖北省是最有条件推进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科技创新的省份。

湖北是我国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的重要基地,在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湖北军工行业中,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军工电子等国防科技工业“六大”行业齐全,国家十大军工集团在湖北有50多家所属企事业单位,此外,我省还有近百家民口单位参与军品协作配套。

湖北军工创新研发能力突出。全省军工行业及与军工密切相关的高等院校、研究院所拥有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4个、国防重点实验室11个。湖北军工人才资源丰富,目前,湖北军工从业人员12万人,从事军品科研生产人员4.5万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占40%,拥有工程院院士4名,有一批享受国务院和省级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以及型号“两总”等高层次人才。

在舰船研发设计方面,湖北还有一批代表我国最高水平的军用技术和产品,以701所、719所两个总体研究所为代表的7个舰船研究所,集中了全国舰船研究的主要力量,具有其他省份无法比拟的优势。湖北作为军工大省,无论从历史还是发展现状看,它的综合实力和战略地位都十分突出。

我们注意到,在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面前,湖北省国防科技工业近年来取得了不俗的发展成就,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去年以来的主要工作成绩。

2014年,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湖北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改革创新发展取得了新的业绩。全行业实现总产出1331.15亿元,同比增长12.02%。

在军工科研生产方面,湖北军工牢固树立“以国家战略为先导、以强军为首要责任”的思想根基,强化“重视履责、奉献国防”的核心价值观,加强协调服务保障,加强军工核心能力建设,确保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圆满完成。

在军民结合产业发展方面,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快速发展,民用航空产业抓紧谋划布局。中航工业在荆门市、武汉市规划建设的“爱飞客”航空综合体项目已经签约,预计投资过百亿元。襄阳航空航天工业园实现工业总产值138亿元,同比增长18%。孝感军民结合产业园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45亿元,同比增长12%。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研发创新和结构调整力度加大,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占船舶工业总产出比重进一步提高,武船、461厂等龙头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明显。

将湖北由军工大省打造成军工强省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国防科技工业作为战略性高技术产业,是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的脊梁,是国防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这方面,湖北省及省国防科工办是如何作为的?

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国防科技工业,统筹全省经济和社会资源,鼎力支持在鄂军工单位的建设和发展,为圆满完成军品科研生产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2000年成立了湖北省重点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研究制定支持重点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政策措施,协调各方面力量支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完成。各地各部门对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非常重视,积极支持和配合,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优先支持,保障绿色通道畅通,强力保障了在鄂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去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湖北省委成立了22个专项改革领导小组,其中军民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专项领导小组由一名省委常委担任组长,省直机关部门为成员单位,明确日常组织协调工作由省国防科工办承担,进一步加强了对军民融合及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的领导。

湖北省国防科工办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指示,认真履行地方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职责,围绕“建设中国特色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总目标,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全省各地、各部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积极发挥作用,进一步完善了“绿色通道”建设的协调保障机制,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军工核心能力建设等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受到了在鄂军工单位的好评。

湖北省国防科工办注重将军工优势和区域优势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新举措,与国家十大军工集团普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集中力量推进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民用航空、光电子信息、商用航天等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建设。利用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一批军工高技术产业项目,积极引导优势民企参军,有力促进了军工经济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认真履行军工项目管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质量管理、安全生产、安全保密监督等职能,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国防科技工业既是国家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国民经济和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省国防科技工业是如何发挥军工优势,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

湖北省国防科技工业在发挥军工优势、依托湖北科教资源,实现自身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有责任、有条件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也应当成为湖北转型升级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力军和排头兵。湖北国防科技工业要完成两个方面的使命任务:一是完成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为国家安全战略、国防现代化作出贡献;二是努力实现军工经济和地方经济的协调互动发展,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为此,湖北省国防科技工业在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围绕建设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不断加强湖北军工核心能力建设,确保在鄂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和军品科研生产任务圆满完成的同时,扎实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结合湖北实际,我省军民融合工作突出抓好产业领域的融合发展,重点聚焦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光电子信息产业、民用航空产业、商用航天产业等优势领域,大力谋划和推进重大产业化项目,积极培育军民融合发展的新引擎。

一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湖北的军工船舶企事业单位多、实力强,人才集中,在保证军船设计生产的前提下,不断推进自身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高附加值船。同时,大力推进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成立了湖北船舶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通过研究院这个平台,把产业、研发、市场等各方资源整合一起,面向国际市场参与竞争。

二是光电子信息产业。湖北军工有许多单位就是从事光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研发制造的,以中国光谷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猛,聚集了一大批高科技民营企业。当前我军武器装备的信息化需求十分迫切,任务非常繁重。湖北将重点聚焦激光、通讯、信息安全、地理空间信息、国产数据库等自主可控软件,加快推进光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

三是民用航空产业。湖北整合军工现有资源,利用民间资源,共同推进湖北航空产业发展。在通航飞行服务、飞机维修,飞行员和维修人员培训方面,已形成气候,培训规模逐步扩大。针对通用航空发展潜力巨大的形势,我们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制定了湖北航空产业发展规划。

四是商用航天产业。航天是典型的高科技行业,商用航天、民用航天,新型航天技术发展非常快,市场需求大。目前,湖北正在规划新型商用航天产业基地,该基地将面向商业航天发射、测控、数据加工应用等需求,打造全产业链的创新发展新高地。

实现军民深度融合是湖北迈向军工强省的必由之路

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三大任务之一,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布局进行了战略部署,这对于湖北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有着怎样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把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三大任务之一,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布局进行了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强调,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视。

去年,马凯副总理、万钢副主席到湖北调研时都强调,国防科技工业是军民融合最重要的领域,湖北在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工作中有基础、有资源、有优势,希望湖北在军民融合上创出路子、做出特色。

强国必须强国防,强军必须强军工,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意义重大。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就是要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将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实现资源共享、平衡发展、兼容发展,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充分利用,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需要我们更新思想观念、创新机制举措。这是一篇大文章,对湖北国防科技工业来讲,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围绕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全省改革发展大局,立足湖北国防科技工业特色,依托湖北科技创新资源,通过深化改革增活力、开拓创新添动力、扩大投资强后劲,切实增强湖北军工经济竞争优势,作好军民融合发展大文章,努力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探索和走出一条具有湖北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实现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军民融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面很广,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方面,湖北省国防科工办是如何规划的?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军工科技与经济总是处在科技发展前沿、产业发展高端,辐射和带动作用巨大。为作好军民融合大文章,湖北国防科技工业要依托湖北科教资源丰富、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军工创新能力雄厚的优势,整合运用军民科研力量和资源,深化军工单位与重点高校院所、国有和民营企业的合作,促进军工经济与地方经济在科技成果、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人才、资金、信息等方面的融合,加快建立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移服务平台,选择若干优势领域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促进军民资源共享共用、相互转化。

军民融合领域的改革是“全国一盘棋”。我省的军民融合工作,一方面要在体制、规划等层面,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稳妥有序推进;另一方面,要在工作机制、产业发展层面积极作为、主动作为。为此,湖北将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深化改革促军工开放。通过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创新专项领导小组这个平台,引导和推动军工企业深化改革,增强竞争能力和活力,鼓励和服务民营企业参与军工改革承担军品任务,为军工注入新的活力。

二是以优化服务促信息畅通。通过协调服务,打通军队地方之间、政府部门之间、不同企业之间的信息渠道。

三是以协同创新促资源共享。做到地方经济资源与军工经济资源共享,军工单位与高校院所科技资源共享,国有军工与民营企业成果共享、资源共享、设施设备共享。

四是以重大项目促产业升级,突破机制、体制上的障碍。

五是以政策规划促健康发展。结合“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做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专项规划。

六是以园区示范促难点突破。聚焦襄阳航空航天产业园、孝感军民结合产业园、武汉船舶海洋工程工业化示范基地、武汉东湖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等建设,创建国家级军民融合示范区。聚焦高端产业重大项目,实现湖北国防科技工业的重大突破。

军民融合不是简单的技术或产品的应用,首先需要在观念上、理念上实现共识、共融。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

军民融合的关键环节是产业融合,围绕产业融合首先要实现文化融合。军民融合体制上的问题要解决,沟通环节上的问题要解决,文化融合的问题更要解决。军民融合不仅是一个资源整合的过程,也是文化协调整合、逐步统一的过程。在“军转民”和“民参军”的过程中,由于不同企业文化建设的起点和背景不同,经营理念上存在的差异,在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必然带来文化上的冲突和碰撞。凝聚力量、统一意志,互鉴互补,对军民深度融合的实现意义非常重大。促进文化融合,是实现军民融合的题中之意和迫切需要,也是我们统一意志、凝聚力量、加速发展的迫切需要。无论是军工单位,还是民营企业,在参与国防建设中都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做到政治意识强、大局意识强、创新活力强、竞争观念强,使文化融合成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理念引领。

围绕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这个中心,落实保障军品任务完成和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两大任务,增强深化改革和自主创新两大动力,聚焦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民用航空、光电子信息、商业航天四大领域,坚守军品质量、安全保密、安全生产三条底线,加强党的建设、法治军工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三大建设,努力实现军工经济综合竞争力走在全国前列、创新驱动发展走在全省工业经济前列、军民融合发展走在中西部地区前列、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走在长江经济带前列四大目标,已经吹响了湖北军工参与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建设、践行省委确定的“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决策部署的号角,已然成为湖北国防科技工业由军工大省走向军工强省的宣言,张忠凯主任满怀信心。

推荐访问:军工 大省 强省 走向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