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请示汇报 >

杭州非遗炫出绚丽的民俗风情画卷

作者:jkyxc 浏览数:

浙江省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纷繁,奇丽多姿,它承载着不同时期民族文化的精神品格和审美特质,构成了一幅无比愉悦的历史画卷。从独具特色的剪纸、陶艺、刺绣,到民间舞蹈、戏剧,甚至社会习俗、红白礼仪、口头文学等,无不普遍包含着美的形式和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率真和自然、质朴的艺术创造性,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触动着人们的情感。延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艺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和研究,不仅可以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审美认知,而且能够为我们当代的艺术实践和文化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价值的宝贵体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根本上引导着一种生活体验,并且广泛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生活审美实践的多样化表现,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的审美实践依托于人本身的生存实践,往往与劳动生产的各项事宜或风俗联系在一起。例如,与农业生产劳动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民歌、山歌、茶戏、麦秆制作、竹编、草编等都具有田园劳动的背景,往往结合了农耕生活;印染和刺绣离不开纺织业;各类彩绘、陶瓷装饰、灶壁绘画、扇面绘画、剪纸、灯彩、龙舞、狮舞、傩戏等都结合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居和传统节日的风俗。

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实践和艺术实践水乳交融,使劳动者成为真正的审美主体,亲临审美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学内涵又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性,如建筑布局的“仁和”,各类装饰中规、中矩的表现形式,体现了中庸、中正的儒家哲学思想,也是以和谐为美的集中体现。此外,在环境营造上注重“风水”之说,有关风水理论中的阴阳相合相冲的原理,具有民间朴素的生态学意义,也是追求“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这是劳动者对生存与自然的思考,具有较为深刻的人类学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生活的超越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审美价值不仅是大众文化的日常审美诉求,更是大众宏观自然观念的形成与感悟,是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的精神联系,是人对大自然的家园感。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的是一种场型的人际传播方式,这个“场”中进行的民间文化传递,传达的不仅仅是信息,还有一种氛围,一种情感。比如西湖区的板凳龙、龙舟盛会,以随着众人情绪的高涨逐渐加快节奏,达到情绪释放的极致。 另外还有民间的舞狮、踩高跷、赶庙会、赛龙舟等形式,都可使身处其中的人完全融入“场”。“场”使审美空间中包含了热烈的气氛、强烈的情感体验,以及此地域的群体共同的文化意识。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场”中,又寄托了人们的深厚情感和丰富的生活哲理。比如蚕桑习俗里面人对自然的崇敬、依靠、依赖,这就是文化因素,就是人和自然和谐发展;我们为什么要毕恭毕敬地祭祀它,因为它很了不得,我们不能得罪它,要敬畏它,这也就是生态自然观;还有在我们的祭祀活动中,让广大蚕农充分表现自己,这实际上是对蚕农的一种尊重,是尊重种桑养蚕的人。蚕农有了地位,蚕桑业才能发展。所以很多祭祀活动都是蚕农来张扬自己的生命力,表达自己的生活理想。“蚕好才好”、“蚕花二十四分”这就是老百姓的生活智慧。重视农耕,这对政府部门也是很好的启发,比如我们的政策如何来体现重视农耕,怎么为农耕者创造条件,让他们能安心的农耕。还有蚕桑业与妇女问题的联系,蚕桑业本身比较女性化,女人可以做,蚕花娘娘也是女的,这就体现出对女性的尊重。因此杭嘉湖地区,特别是杭州、嘉兴、湖州等地女性地位是比较高的,这跟该地区的生活习俗有很大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养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是满足人们寻找那个在物质、技术时代迷失很久的“连续的、历史的、记忆的、意义的”精神家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又具有其自身的张力,传统审美空间在现代传播过程中发生了断裂但并不意味着消失,它们散落在人们的精神角落,民间文化散漫自为的审美空间,已成为人们的一种集体记忆,随时间的变迁,这种记忆会变成一种对大众文化内核的滋养,而这一滋养的能量永远促使大众对自己进行着文化审视。

在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深深浸润之下,传承至今的戏曲艺术不但积淀下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也孕育出具有独特审美趣味的中国观众。这种独特趣味,就是要求戏曲在内容上能容纳和满足观众善恶分明的道德感,在形式上能契合观众情感化的心理程式。各类传统戏曲、曲艺总是蕴涵着一种善恶分明的道德感,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生活形态、大众文化心理和大众审美趣味,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积淀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戏曲观众。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给人们以传统文明最深根源的滋养,人类社会的发展又给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时代的气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是人类为保护自己的精神家园而展开的一项具有世界战略眼光的文化传承工程。

推荐访问:杭州 画卷 绚丽 民俗风情 非遗炫出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