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请示汇报 >

资讯榜

作者:jkyxc 浏览数:

建设创新型国家迈出新步伐

为了引导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2006年6月,科技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确定了第一批试点企业103家,包括15家国有大型骨干企业、77家民营科技企业、11家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一年多来,这些试点企业把创新作为根本战略,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着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中近一半企业研发投入超过销售收入的6%。

今年6月,在科技部、财政部等统筹协调下,数十家知名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组建了钢铁可循环流程技术、新一代煤化工产业技术、煤炭开发利用技术、农业装备产业技术等四大创新战略联盟,着力打造钢铁、煤炭、化工和农业装备领域产业技术创新“航空母舰”。

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巨额的资金投入。近年来,国家金融、财政、税收等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扶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2006年3月,科技部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合作协议,确定以500亿元贷款支持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专家表示,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去年呈现大幅增长,表明我国创新能力和技术发展水平有了稳定提高,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影响不断增强。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已达499家

根据《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今年国家发展委会同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又在行业排头兵企业建立了75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这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主要分布在有色、冶金、机械、交通运输工具、化工、医药、电子信息、轻工、纺织、建筑、建材、港口、电网等国民经济主要行业领域。到目前为止,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已达499家,这支队伍已成为行业技术进步和参与国际产业竞争的重要力量。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队伍的不断扩大,将有益于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热情和信心,开拓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新局面。

以企业为主体我国实施软件等九大专项工程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晓强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上说: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要实施包括集成电路和软件等在内的九大专项工程,这是我们今后在高技术产业要重点加以推进的。包括电子信息、生物产业、航空航天、新材料、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产业、海洋产业以及用高新技术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其中,电子信息产业,要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专项工程。通过新一代移动通信专项,为电子制造业和电信运营商创造广阔的发展机遇。

现在全国人大正在审议对科技进步法的有关修订。相关的政策措施,有些已经公布,有些即将公布。在增加政府对创新能力资金支持同时,要进一步开拓多种投资渠道,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注入更多资源。如在“十一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将安排大约60亿元组织建设包括海洋科考船、结冰风动等12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将安排48亿元支持中国科学院的知识创新三期工程,将安排20亿元实施自主创新专项,重点是支持建设10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和完善50个左右的国家工程中心,支持300个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

高技术产业自主发展能力增强关键技术获突破

日前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提供的材料显示,高技术产业自主发展能力有所增强,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在集成电路、软件、通信、生物医药等领域,研究开发了32位CPU、TD-SCDMA、WAPI、基因药物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标准,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试验取得重大突破。实现载人航天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产业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

我国高技术产业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通过着力营造发展环境,扩大国际合作,大力推进产业化,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产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二,出口总额跻身世界前两位,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携手深圳共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正式签约

近日,在第九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科技部、广东省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举行《科技部、广东省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框架协议》(以下称(《框架协议》)签约发布会,三方共同搭建战略研究平台,将深圳作为探索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试验田”。

《框架协议》指出,三方将在深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实践的基础上,加强战略研究。并在深圳举办一年一度的“创新中国”论坛,并以此为载体,推动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创新实践和创新理论的发展和扩散。

三方还将建立联动应急机制,依法协助自主创新型企业应对在国外市场遇到的严重影响科技创新,具有共性的恶意收购、知识产权恶意诉讼、贸易歧视待遇等突发性事件。还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并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进实施自主创新型企业“股改-托管-私募-辅导-上市”成长路线图计划,促进创业投资发展。

《框架协议》还提出,三方将通过合作共建,在深圳建成创新环境优良的国家战略高技术创新企业的孵化中心,使深圳成为国家战略高技术研究开发的重要基地,并发挥深圳先行先试“试验田”功能,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中起到试验、探索、辐射和示范作用。

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居世界首位

根据科技部发布的“中国科技实力研究”项目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35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2006年我国研究开发人员总量为142万人年,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科技人才已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原始推动力。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着眼于各项事业的长远发展和人才的总体需求,全面部署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把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队伍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2003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把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摆上重要位置。2006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要抓紧并持之以恒地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建设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在人才政策的春风里,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成果丰硕,科技人才数量大幅增加,质量显著提高,结构趋于合理。

按照计划,项目将连续5年,每年在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中选拔出5000名优秀学生,公费派遣到国外一流的院校学习。项目着眼于培养一批能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无论在派遣人数还是从资助力度方面,都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公派研究生出国留学规模最大的一次。培养青年和企业人才方面,在《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中特别指出要进一步破除项目课题管理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中的论资排辈现象,努力形成优秀青年科学家群体和技术专家群体。在提高人才使用效率上 ,始于1998年的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对人事制度进行了深层次的改革,其中包括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合同制、按照在编人员的一定比例设定创新岗位、实行新型分配制度。掌管着国家天文台最小的光学望远镜—Schmidt望远镜的周旭也认为,是知识创新工程督促自己在科研领域更加勤奋的耕耘。用他的话说,在聘用合同制下,自己“今天是创新单元首席科学家,也许明天就什么都不是了”。

700兆瓦级全空冷水轮发电机攻克世界难题

由哈电机自主开发、设计和制造的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结构尺寸最大、推力负荷最大的700兆瓦级大型全空冷水轮发电机,获得高度评价。这项研发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开创了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的全空冷发电机组运行的新时代。

哈电机人打破过去空冷按每极容量设计的技术界限,提出了自己的全新设计思想,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通风设计及计算方法。对全空冷电机的电磁计算、结构、通风冷却系统及绝缘系统等进行整体协调设计和优化创新。成功独立设计、独立制造出了700兆瓦全空冷巨型水轮发电机,并用于龙滩水电站和三峡右岸电站。

今年5月,龙滩电站首台700兆瓦全空冷巨型水轮发电机组成功并网。随后,三峡右岸电站26号机组也于7月10日成功并网。从目前运行实践表明,哈电机制造的700兆瓦全空冷巨型水轮发电机实现了总风量适宜、风量分配合理、风速均匀、冷却效果良好的总体目标。

国产数控机床配上“中国脑”打破依赖进口局面

我国科技人员自主研发的中高档数控系统,首次配套安装在沈阳机床集团6大类、11个型号的30台数控机床上,成功替代了原配的国外同类数控系统产品。为我国高档数控系统产业化,打破依赖进口局面探索出有效途径。8月29日上午,由沈阳机床集团、沈阳高精数控技术有限公司和中科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三方联合实施国产数控机床应用国产数控系统示范工程项目,通过了国家发改委重大装备办、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和沈阳市经委联合组织的鉴定验收。

机床是制造业的工作母机,数控系统是机床的大脑。以高档数控机床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是衡量国家工业现代化的标志。今年4月2日,在辽宁省和沈阳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由沈阳机床集团、沈阳高精数控公司和中科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组成产、学、研联盟集中攻关,利用沈阳机床的制造优势,配套使用高精数控公司的中高档数控系统,形成“三位一体”的示范工程。

我国政府支持液晶技术 上广电等三家龙头企业整合

电视业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新的挑战,就是由传统的模拟电视升级为数字电视。国家正在制定数字电视的标准,推进它的播出和产业化。另一个就是由传统的显象管CRT向平板显示的转变,平板显示既包括液晶显示TFT-LCD,也包括等离子PDP。

首先是中国的企业界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快技术进步,适应市场需求。作为中国政府的有关部门,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支持中国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包括企业联合,包括开展国际合作,加快向高水平的平板显示和数字电视规模生产转化。

政府正在采取必要的措施,包括制定政策,如制定数字电视产业政策。同时,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和科技部已经连续两年,通过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和研发资金安排的方式,对于有关骨干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平板显示电视、数字电视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给予专项支持。

“纲要配套政策六十条”支持自主创新 发展大而强企业

在支持技术自主创新方面,我国去年初正式公布了中国中长期科技规划发展纲要(2006-2020),纲要第九部分和第十部分明确了支持、实施中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有关政策措施要点。在此基础上,去年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实施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配套政策的若干意见,俗称“纲要配套政策六十条”,从法律法规、金融支持、税收支持、政府采购等不同方向提出了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根据配套政策六十条的要求,国务院各个有关部门又在陆续颁布相关的实施细则。到目前为止,各有关部门,包括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税务总局、教育部等等已经有接近一百项实施细则予以颁布,这对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将发挥很重要的积极作用。

随着我们的发展,通过利用外资来引进技术,存在着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国的高技术产业,特别是IT制造业,通过利用外资快速发展,规模到了世界第二位,但是企业自主研发的水平低、自己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少,因此产业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这需要高度重视。

因为,在合资和引进技术的过程中,一些最核心的技术,我们有钱也买不到,这是客观现实。因此我国今后在国际技术合作和利用外资上,一定要坚持两条腿走路,要大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对一些重要的技术,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和国外的合作伙伴们,按照优势互补、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继续开展技术引进和高技术产业合作。

我国启动重点基础研究和重大科学项目155个

中国2007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即“九七三”计划)26日下午在北京举行项目实施会,决定在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综合交叉和重要科学前沿等八个领域和蛋白质研究、量子调控研究、纳米研究、发育与生殖研究等四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中,部署启动155个项目。

“九七三”计划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主要支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领域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07年该计划分领域部署项目73个:农业领域主要针对粮食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安全部署项目;能源领域针对当前中国节能减排战略需求重点部署,节能降耗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等研究,探索大规模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方面的研究等。

信息领域重点部署宽带无线通信、可控可管的IP网、复杂系统的软件工程等;资源环境领域重点围绕矿产资源勘探和全球变化进行部署,包括华南陆块陆内成矿作用、中国冰冻圈动态过程等项目。

人口与健康领域针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的发生与防治的基础研究,项目有心力衰竭与恶性心律失常、抑郁症疾病等;材料领域重视发展高技术新材料,重点部署紧缺战略矿产资源高效分离提取与清洁综合利用的基础研究。

综合交叉领域既瞄准重大工程建设和铁路提速等需求部署大型装备设计制造、高速列车安全服役中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研究,还针对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重点部署城市工程的地震破坏与控制、复杂条件下坝堤溃决机理与风险调控理论等防灾减灾基础研究;重要科学前沿领域针对中国具有优势和特色的数学与物质科学的重要前沿问题部署一批项目。

高技术产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二出口跻身前两位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高技术产业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通过着力营造发展环境,扩大国际合作,大力推进产业化,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产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二,出口总额跻身世界前两位,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带动作用日益增强。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06年,高技术产业总收入超过5.3万亿元,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4.2万亿元,是2002年的近3倍,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8%,比2002年提高了1.64个百分点。2006年高技术产品出口达到2815亿美元,是2002年的4倍多,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29%。预计2007年高技术产业总收入将超过6.3万亿元,高技术产品出口达到3500亿美元。

国际化水平显著提高。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创新能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今后一段时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高技术产业由大向强迈进的关键时期。我国将按照“十一五”规划“产业集聚、规模发展、扩大国际合作”的要求,继续推动高技术产业由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

推荐访问:资讯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