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请示汇报 >

淮北地区夏大豆田间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技术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 要:大豆病虫害种类很多,并都是大豆生产的障碍因子,直接影响着大豆的产量及品质。该文主要介绍淮北地区夏大豆田间几种常见的病虫害及其识别与防治技术,避免因不能正确识别这些病虫危害时的症状,从而错过防治时期,使大豆生产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淮北地区;夏大豆;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中图分类号 S5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8-78-02

大豆病虫害种类很多,其发生危害都直接影响着大豆的产量和品质。病害造成枯荚,瘪粒,霉豆,严重的丧失经济价值。虫害造成破瓣粒,并被虫粪污染。大豆病害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和病毒病,目前已发现100多种,其中影响产量的有30余种,在淮北地区危害较大的只有几种。以下分别重点介绍淮北地区夏大豆田间常见的几种主要病虫害及其识别与防治技术。

1 大豆病害

1.1 大豆紫斑病

1.1.1 危害症状 大豆紫斑病主要危害叶、茎、豆荚和豆粒,苗期和成株期均可染病,严重时对大豆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目前该病在我国普遍发生,但一直未引起重视,少数研究仅局限在病原学方面。发病时以种子上的症状最明显,发病种子呈现深浅不同的紫斑,影响大豆的品质,重病粒有时龟裂、瘪小,不能发芽。叶片受害常致叶片枯死。

1.1.2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避免重茬,采取秋翻地促进病残体腐烂等一切农业技术措施,均可加速带病植株残体内紫斑病菌的死亡,减少翌年初浸染来源,降低危害程度。(2)精选良种和种子处理:防治该病首先要做好选种工作,选用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清除带紫斑病的病症种子,或选用早熟品种,有明显的避病作用。播种前要精细选种,剔除紫斑病粒,并用35%的克多福种衣剂或福美双拌种。(3)选育抗病品种:积极培育新的抗病品种是防治紫斑病的经济有效措施。紫斑病存有生理分化现象,在抗病育种中应予注意。日本专家认为赤荚品种较抗病。(4)药剂防治:于开花期喷施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16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在蕾期、结荚期、嫩荚期各喷1次。

1.2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

1.2.1 危害症状 大豆细菌斑点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柄、荚、种子上也可发生。初期叶片上出现黄绿色水浸状小斑,后扩大成淡褐色多角形或不规则病斑,中心干枯呈暗褐色,周围有黄色晕圈。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分泌出白色菌脓,干燥后呈膜状。茎和叶柄上病斑长条形、褐色。荚上病斑与叶部相似。种子上病斑呈不规则形、褐色,常覆一层菌脓。

1.2.2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或耐病品种,或采用无病种子;清除田间病残体,实行2~3a以上轮作。(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喷1∶1∶200波尔多液。

1.3 大豆花叶病毒病

1.3.1 危害症状 叶片呈黄绿色相间的花叶,与皱缩花叶型相似,但皱缩严重,叶脉弯曲,叶肉呈紧密泡状突起,暗绿色。整个叶片的叶缘向后卷曲,后期叶脉坏死,植株也矮化。本病是由大豆花叶病毒(SMV)、大豆矮化病毒(SSV)、花生条纹病毒(PSV)等多种病毒单独或混合侵染所引起,受害植株豆荚数量减少,百粒重降低,褐斑粒增多,常年减产5%~7%,重病年减产10%~25%,个别年份或少数地区减产可达95%,甚至绝收。病株豆粒蛋白质含量及油分含量减少,影响种子商品价值。

1.3.2 防治方法 (1)选择抗病品种:主要采取以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措施。(2)药剂防治蚜虫,消灭传毒介体。常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2 000倍液,或用25%蚜螨清乳油2 000倍液,或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或用菊马乳油(氰戊菊酯十马拉硫磷)1 000~2 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500~1 0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

2 大豆虫害

危害大豆的害虫种类很多,根据田间调查,危害淮北地区夏大豆的田间害虫主要有:大豆蚜虫、卷叶螟、豆天蛾、大豆食心虫、豆荚螟、二条叶甲、豆秆黑潜蝇等。以下介绍几种主要害虫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2.1 大豆蚜虫

2.1.1 危害症状 群集于被害植株的嫩叶背面、幼茎及生长点等处刺吸汁液,造成叶背扭曲或皱缩,致使植株生长受阻、生育期推迟,同时还传播大豆花叶病毒病。大豆蚜虫还会在取食处排出大量水分和蜜露,妨碍光合作用,减少干物质积累,降低产量和品质。大豆蚜虫虫体虽小,但繁殖快,数量多,所以危害大。在田间植物上,常有翅蚜与无翅蚜两种形态,有翅蚜可远距离飞行、扩散蔓延;无翅蚜主要是近距离爬行,繁殖力强。

2.1.2 防治措施 (1)利用天敌:合理保护和利用当地蚜虫的天敌,保持生态平衡是十分必要的。大豆蚜虫的天敌种类很多,主要有瓢虫、草蛉、食蚜虻,花蝽和蚜茧蜂等。因此,在田间蚜量不很多,而天敌又有一定数量时,绝对不要盲目地施药,要靠蚜虫的“天敌”来控制蚜害。(2)化学防治:选用有效、对路的农药,目前主要有25%抗蚜、速克毙、比丹、捕快等。大豆蚜虫的繁殖能力很强,发生世代又多,极易产生抗药性,因此,防治大豆蚜虫不能长期连续使用一种农药, 要及时更换农药。

2.2 豆天蛾 豆天蛾危害症状:幼虫食叶成缺刻,严重时将豆株吃成光秆。防治豆天蛾措施:(1)诱杀成虫: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可减少发生量。(2)药剂防治:在幼虫l~3龄期,用50%马拉硫磷、5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喷雾防治;或用菊脂类低毒农药氟氯氰菊脂、氰戊菊脂乳油等。(3)生物防治:产卵盛期释放赤眼蜂;幼虫l~3龄期,可用苏芸金杆菌生物制剂(含活孢于100亿个/g)稀释800倍喷雾防治。

2.3 大豆食心虫

2.3.1 危害症状 以幼虫蛀人大豆荚内食害豆粒, 被害豆粒形成虫孔、破瓣,甚至整个豆粒被吃空吃光,不仅减产且影响品质,一般年份虫食率为10%~20%,严重时可达30%~40%,甚至达80%。成虫为暗灰色小蛾,体长5~6mm,有趋光性。

2.3.2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选种抗虫、耐虫优良品种;化蛹期在豆茬地增加中耕次数,豆茬麦地收割后立即深翻细耙,杀死幼虫和蛹。(2)药剂防治:成虫产卵盛期,每667m2,喷施l.5%甲基1605粉剂2kg,不仅能毒杀成虫,而且能杀死一部分卵和初孵幼虫;幼虫入荚盛期之前,每667m2施2%杀螟松粉剂2.5kg,杀螟松粉剂有一定的内吸渗透作用,还能杀死大部分入荚的幼虫。

2.4 豆荚螟 豆荚螟俗称红虫,是大豆重要害虫之一。幼虫蛀人大豆及其他豆科植物荚内,食害豆粒,影响产量和品质。防治措施:成虫盛发期或卵孵化盛期用药剂防治,每667m2用50%杀螟松乳油1 000倍液均匀喷施。

参考文献

[1]吕佩珂,高振江,张宝棣,等. 中国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药用作物病虫原色图鉴[M]. 呼和浩特:内蒙古自治区远方出版社,1999:519-520.

[2]裘维潘. 关于大豆紫斑病菌的生物学研究[J]. 植物病理学报,1955,1(2):191-202.

[3]刘惕若,辛惠普,李庆孝. 大豆病虫害[M]. 北京:农业出版社,1887:5-6.

[4]张东辉,杨青春,苑保军,等. 河南省大豆主要害虫的发生及防治技术[J]. 大豆通报,2002:16-17. (责编:陶学军)

推荐访问:淮北 病虫害 田间 大豆 识别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