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PPT汇报 >

沙俄的“海上犰狳”

作者:jkyxc 浏览数:

1890年,英国海军部得到一个消息,俄国的波罗的海船坞内正在建造一艘装甲厚重、行驶快速的新型装甲巡洋舰,用于打击英国繁忙的海上贸易线。英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商船队,非常重视海上交通线保护的问题。随着传言的盛行,英国海军部对此开始高度重视起来。

这个被英军定为“商船掠袭者”的主角,终于在1895年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沙俄海军的“留里克”号装甲巡洋舰下水了。“留里克”号设定的作战范围是海上的破交战,但事实上其服役历程和最终归宿却是在西太平洋水域。

海上破交战的历史

从16世纪至19世纪,欧洲列强为了争夺海上霸权,动用了包括“鼓励海盗袭击他国船只”在内的一切手段。各国王室和政府虽然在表面上都义正辞严地宣称与海盗行为势不两立,但私底下却大肆收罗海盗为己所用。私掠船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相对于海军舰船,私掠船是一种获得国家授权、拥有武装的民船,用它来攻击他国的商船甚至军舰,其实质就是国家海盗行为。

曾经的海上霸主英国从某种程度上就是靠海盗起家的。有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海盗头子。1689年英国和西班牙媾和后,国家层面对海盗活动的支持逐步消失。但用航速较快的海军舰艇对敌方商船队进行打击的战争模式却延续了下来,称为破交战。

1793年到1815年的英法战争中,破交战就显现出威力。在法国袭击舰的打击下,战前投入使用的英国商船基本倾覆在波涛之中。英国不得不依托北美地区的木材和船厂,全力开工建造新的商船以弥补这些损失的船只。

1856年,多个国家在巴黎签署声明,从法律上终止了国家颁布私掠许可证的行为。但美国、法国、俄罗斯由于自身海上力量相对较弱,并没有放弃在战争期间攻击敌国商船的作战想定。到19世纪末期,高效的蒸汽机成为新型海军舰船的动力。这些新型快速军舰对商船的威胁也越来越大。英国著名海军将领费舍尔曾经形容:“快速巡洋舰袭击商船队,就如同凶猛的犰狳舔食窜出巢穴的蚂蚁那样简单。”

“留里克”的时代

当时的沙皇俄国海军实力薄弱,若要赢得对英国的海上战争,只有加大对英国海上贸易线的袭击力度,因此必须建造可以远洋航行的快速巡洋舰来充当袭击舰的角色。

“留里克”号其实是一艘典型巴克帆船外形的钢制装甲巡洋舰。所谓巴克型帆船是指拥有三具以上桅杆的船,靠近船尾的桅杆悬挂纵帆,其余的则悬挂横帆。这样的安排兼顾了船体的速度和操纵性。世界上最大的巴克型帆船是前苏联时代建造的四桅帆船“克鲁森施特恩”号,排水量达到5700吨,用帆时最大航速16节(29.6千米/小时)。“留里克”号除了蒸汽动力外也有三具帆桅,即使是轻载状况下也只能达到18.8节(34.8千米/小时),在满载情况下航速更慢。

“留里克”号以俄罗斯历史上的留里克王朝命名。这个政权的创立者诺夫哥罗德大公(在位时间公元862年-879年)是来自日德兰半岛北部的诺曼人,东斯拉夫人称其为瓦兰吉亚人。他骁勇善战,在距诺夫哥罗德城200多千米的拉多加湖畔建立了拉多加城堡。后在基辅建国,称王公。留里克王朝有长达七百年的历史,是俄罗斯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也是现代俄罗斯的国家起源之一。这是沙俄海军历史上第二艘以留里克命名的战舰。在其之前有一艘蒸汽动力的风帆护卫舰用过此名。

“留里克”的设计

在“留里克”号设计之初,沙俄的海军部长谢斯塔科夫就刻意避开了“由海军技术委员会提交舰船技术指标”这一流程,直接向波罗的海船厂提出了新舰的设计要求。在他主政海军部时期,从来都是直接向船厂下订单,几乎架空了技术委员会。

由于缺少原始资料,现在的海军历史学家分析认为谢斯塔科夫最初是想以当时正在波罗的海船厂建造的“亚述记忆”号装甲巡洋舰为原型,改进其设计,以改善航海性能和远洋能力。新舰将拥有“中途不停靠,从波罗的海航行至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性能。船厂设计师罗季奥诺夫根据谢斯塔科夫的设计要求,提出了一个外形类似“亚述记忆”号、排水量9000吨、拥有8英寸(203.2毫米)厚装甲防护带的舰船方案。该方案于1888年7月提交给沙俄海军部,三个月后转到海军技术委员会进行审议。这是这艘装甲巡洋舰的技术资料第一次出现在史料记载中。

海军技术委员会对于突然接到一个他们事先完全不知情的舰船方案感到非常惊讶,并对自身权威受到挑战表示了愤慨。当然,技术委员们没法直接质疑海军部长或者找海军总司令亚历山德罗维奇打小报告,将满腔的不满情绪全部发泄到波罗的海船厂的这个设计上。

从方案上看,波罗的海船厂采用了大长宽比的舰体设计,水线长128.0米,宽18.6米,长宽比达到6.88∶1。这样既能够保持海上高速航行,又能尽量保持煤仓的载煤量。但海军技术委员会认为6.88∶1这个长宽比值对于战舰来说太细长了。船体过长将导致操纵困难,影响机动能力,而且从设计中没有看到船首和船尾的炮位,所有火炮均布置在两舷,对充分发挥火力是很不适合的。同时委员会还认为,9000吨的排水量从煤仓载煤情况看难以达到设计要求的20000海里(37040千米)续航力,实际最多不会超过15000(27780千米)海里。设计师罗季奥诺夫在计算时肯定忽略或隐瞒了部分重量。要达到设计要求,至少需要10000吨的排水量。

1888年12月3日,谢斯塔科夫去世。继任海军部长的是海军上将契哈切夫。他与谢斯塔科夫不同,更希望与海军技术委员会建立一种和谐的工作关系。因此他否决了波罗的海船厂为谢斯塔科夫设计的方案,委托海军技术委员会设计一种全新的装甲巡洋舰。委员会拿出的设计是一条航速18节、续航力10000海里(18520千米)的巡洋舰,还强制要求保留一套帆缆设备,比原方案保守得多。虽然委员会之前严厉批评无前后炮位问题,但自己提设计要求时同意保留这种武器配置方案。新设计在装甲防护上有所提升,将装甲带加厚到10英寸(254毫米),以抵御敌方巡洋舰级别火力的打击。

波罗的海船厂设计师库特尼科夫在该设计要求的基础上,提交了排水量9000和10000吨两种方案,最后10000吨的方案被采用。

1889年7月设计方案完成,但主动力又出了问题。方案原计划用“锡诺普”号装甲舰的法制“皮尔”动力系统加以改进,但未能达到计划航速。为此,库特尼科夫又提出将两台蒸汽机连在一个传动轴上以提高输出功率,并使用更先进的法国贝尔维尔卧式水管锅炉。该锅炉蒸汽压为18千克/平方厘米,远高于当时一般圆形火管锅炉的12.5千克/平方厘米,而且生火时间还能从传统火管锅炉的七、八个小时缩短到一个小时以内。但当时正是水管和火管两种锅炉技术交替的时期,德国海军也是1893年在多艘军舰上尝试使用水管锅炉后才继续批量使用的。而在这之前,保守的沙俄海军采用这种新式锅炉的希望就更加渺茫。库特尼科夫的提案理所当然地受到海军技术委员会的抵制,新舰不得不装上效率低的老式圆筒火管锅炉。“留里克”号的设计方案就这样成型了。

“留里克”的建造与改装

“留里克”号装甲巡洋舰于1890年5月19日在波罗的海船厂动工建造,1892年10月22日下水,1895年5月服役。新舰是一艘典型的三桅双烟囱双轴钢制装甲巡洋舰,排水量11960吨,全舰长132.58米,型宽20.42米,吃水7.92米。值得注意的是,该舰建成时水线长125.58米,水线宽18.59米,长宽比为6.76∶1,这个比值并不比之前波罗的海船厂为谢斯塔科夫提出的6.88∶1小多少。这也充分说明有时候舰艇设计的好坏并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事,也会受到诸多技术以外因素的影响。

“留里克”号的主要武器是前后甲板两侧舷台上的四门单管8英寸(203.2毫米)35倍径火炮。它们带有沉重的防盾和有限的前向射界。甲板下炮廓内安装有十六门6英寸(152.4毫米)45倍径速射炮(最初设计为35倍径短身管炮)。其中的两门的前向射界有限,还有两门的后向射界有限。其余均安装在两舷炮廓内。上甲板中部两舷安装有六门4.7英寸(120.4毫米)带防盾保护的速射炮。“留里克”号这种老旧的舷侧炮廓火炮布置方式,在当时封闭旋转炮塔开始兴起的年代里算是开了历史的倒车。舰上的辅助武器还有六门单管47毫米43倍径炮和十门单管37毫米23倍径炮,水线以上左右舷还有四具15英寸(381毫米)鱼雷发射管。该舰在建造过程中还根据实战需要增配了两艘排水量14吨的二级鱼雷艇,而没有搭载普通的蒸汽交通艇。

舰上的主要装甲防护是一条106.6米长,5?10英寸(127?254毫米)厚、6英尺9英寸(2.057米)宽的克鲁计增加了95吨,达到633吨,可以抵御轻巡洋舰6英寸(152.4毫米)火炮的打击。甲板装甲厚2?3英寸(51?76毫米),在前后端加厚到3.5英寸(88毫米)。在装甲甲板的后方还布置有煤舱,提供额外的防护。“留里克”号内部也有水密舱进行分隔,进一步增强了全舰的生存力。水线下舰体还包覆有一层铜,可以减少远洋航行时海洋生物对水线以下舰体的附着。

动力系统采用四台立式三胀式往复蒸汽机,蒸汽由八台圆筒火管锅炉提供,双轴推进,设计功率13250马力(约9800千瓦),设计航速18节,最大载煤量2000吨。但在试航过程中“留里克”号曾经达到过输出功率 13362马力(约9900千瓦)、航速18.8节(34.8千米/小时)的记录。另外为了进一步增大远洋续航能力,“留里克”号与同时期另一些远洋装甲舰一样,在设计建造时就保留了全套的巴克型帆缆装备,后来又简化为巴肯廷型帆缆装备,即只在前桅挂有方帆,而主桅和后桅则换成了轻型海军桅。使用帆装的蒸汽装甲巡洋舰,符合俄国国内各军港间距离远、无海外军事基地、燃煤补给困难等实际情况。不过该舰10节(18.5千米/小时)航速下的最大续航力为6700海里(12408千米),远未达到设计指标的10000海里(18520千米)。

“留里克”号建成后被派往远东太平洋舰队服役,常驻符拉迪沃斯托克。通过日常训练使用,证明该舰拥有较好的航海性能,即使在白令海波涛汹涌的海面上仍能进行火炮射击。在服役六年后,太平洋舰队司令杜巴索夫向海军部建议拆除早已过时的帆缆索具,并换上已经被证明非常有用的贝尔维尔水管锅炉。但改进要求未获得批准,主要原因是日俄之间日益紧张的形势,作为重要战斗力的该舰不能离开太平洋舰队回到遥远的波罗的海船厂进行改装。不过在海军自己的努力下,该舰还是改装了轻型海军帆,风帆面积由28000平方英尺(2600平方米)减少到了6800平方英尺(632平方米)。船首斜桅和前帆桅杆也被拆除,相关索具被砍断,只保留了三桅样式。

“留里克”的参战记录

1904年初日俄战争爆发。驻泊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太平洋舰队巡洋舰分队随即出动“留里克”号装甲巡洋舰和更先进的“俄罗斯”号、“格罗莫鲍伊”号装甲巡洋舰,以及大型防护巡洋舰“勇士”号前往日本海,执行从日本本土到中国北部的海上交通线破交战。到1904年8月,俄巡洋舰分队先后进行了六次海上袭击。英国海军与舰船史学者普雷斯顿在其所著《最糟糕的战舰》一书中曾简单地认为在总共六次作战中,俄海军巡洋舰分舰队仅在6月份获得战果,即击沉了日军运输船“常陆丸”号。当时日军围困了被俄军占据的旅顺海军基地,该船正运载着榴弹炮前往支援日军。然而,日本方面对此战的记载要丰富得多。

6月9日,日本海军警备舰发现近海有俄罗斯战舰活动的身影。6月12日“留里克”号、“俄罗斯”号、“格罗莫鲍伊”号三艘装甲巡洋舰已经在俄海军上将别佐布拉佐夫的带领下向日本海出击。他的“运气”还要从中国的旅顺说起。1904年3月8日沙俄任命海军上将马卡洛夫为太平洋舰队司令,4月13日马卡洛夫亲率舰队自旅顺口出击,其座舰“彼得巴洛夫斯克”号装甲舰触雷沉没,马卡洛夫战死。5月8日海军部把曾经在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担任过副司令的别佐布拉佐夫调至太平洋舰队担任司令一职。别佐布拉佐夫于6月12日乘坐西伯利亚铁路到达符拉迪沃斯托克,因日军的封锁无法前往旅顺接任。但是这位新来乍到的司令并没有因此而闲下来。他在下火车当天就直接指挥仍在港中待命的三艘装甲巡洋舰出击,而让巡洋舰分队原指挥官亚辛留在港内,负责之前触礁受损的“勇士”号大型防护巡洋舰的维修。

6月1 5日8时,在海上警戒的日本防护巡洋舰“对马”号在冲之岛附近海域发现俄方舰队,并将行踪电告联合舰队第二舰队和水雷艇队,并向航线上的日方商船发出警告,要求其迅速退出该区域。“对马”号也快速驶离。俄方舰队却率先截停了3225吨的“和泉丸”号邮船。这艘船6月13日从中国辽东的盐大澳前往日本。“格罗莫鲍伊”号装甲巡洋舰在要求乘客撤离后将“和泉丸”号击沉。据日方战后称,当时该船共搭载人员112人,除了2名陆军士兵和1名海军军曹外都是平民。其中死亡7人,被俄军俘获83人,被日方营救22人。而西方军史认为“和泉丸”号是未刷标记的陆军医院船,运送着从旅顺战场上下来的百余名伤员返回日本。

俄巡洋舰分队继续向日本海域挺进,早上10时到11时,在九州西北海域玄界滩渔场附近遇上了自日本驶来的6172吨邮船“常陆丸”号和6219吨邮船“佐渡丸”号。这两艘船此时正作为陆军特别运输船,运载大量步兵、炮兵、铁道兵、工程兵部队向围攻旅顺口的战场进发。其中“常陆丸”号载员1238人,主要是后备近卫步兵第一联队本部和第二大队第八中队的士兵,“佐渡丸”号载员1258人,主要是野战铁道部队工程兵(野战铁道提理部)和攻城炮兵司令部的军官。另外两船还共同运输着18门11英寸(280毫米)口径攻城榴弹炮。

别佐布拉佐夫上将指挥装甲巡洋舰迅速迎上,先使用空包弹进行威慑射击。驶在前方的“常陆丸”号拒不投降掉头向后方逃逸。三艘俄舰于是包围上来并换上实弹进行攻击,“常陆丸”号被命中100余发炮弹,动力室尽毁,第三甲板起火,船上鲜血淋漓。“常陆丸”号的英国籍船长、轮机长、首席工程师等当场被击毙。在三艘俄舰的轮番炮击下,“常陆丸”号于15时左右沉没,死亡1091人,包括陆军958人、海军3人,船员130人。

俄舰队炮口又转向其后的“佐渡丸”号,要求船上的非军事人员撤离。在给予“佐渡丸”号1小时40分的撤离时间后,舰队开始对其进行炮轰。“留里克”号随后发射两枚鱼雷击中该轮引擎室,造成其大量进水。仍在轮上的日军官兵弃船逃生。但“佐渡丸”号并未沉没,飘到冲之岛后搁浅。“佐渡丸”号上共死亡236人,其中陆军士兵219人,船员17人。俄军巡洋舰在炮击后撤退,余幸存者得以为日方所救。

这次海上破交战斗在日本以“常陆丸事件”闻名,“留里克”号等三艘装甲巡洋舰展现了远洋快速战舰的威力。当时担任海峡警备任务的日本联合第二舰队已经接到了“对马”号的警报,但出击准备时间过长。赶到现场时,俄舰早已离开并沿日本本州岛西海岸向北扫荡,再次击沉三艘、拦截四艘并俘虏两艘日本货船后大摇大摆地返航。

日本国内舆论哗然,联合舰队第二舰队司令上村彦之丞的家宅被愤怒的民众捣毁。7月份,“留里克”号等装甲巡洋舰再次穿过津轻海峡沿日本东海岸南下,击沉了多艘货船,还出现在东京湾附近海域。日海军集结兵力拦截,但这支神出鬼没的巡洋舰分舰队再次“全身而退”。

“留里克”的沉没

俄海军巡洋舰分队的多次袭击使日军对旅顺的围攻不得不停滞。1904年8月初,新的重炮运到旅顺前线后日军开始向港内的俄军舰艇射击,迫使困于港内的俄太平洋第一舰队(即原太平洋舰队,在沙皇决定从国内派遣新的增援舰队时,将原太平洋舰队命名为太平洋第一舰队,将增援舰队命名为太平洋第二舰队)主力积极准备突围,撤往符拉迪沃斯托克。

8月10日,从旅顺港驶出的俄太平洋第一舰队与日本封锁舰队遭遇,遭到后者的沉重打击。除“皇太子”号战列舰等一小部分舰只逃出外,其余舰只不得不退回旅顺港做困兽之斗。而“留里克”号等三艘装甲巡洋舰组成的巡洋舰分舰队原计划支援和接应旅顺基地俄舰队的突围,但命令传达到分舰队时已经太晚,舰队直到8月13日才驶出符拉迪沃斯托克。第一太平洋舰队主力已经缩回了旅顺港。

此次支援和接应行动由沙俄海军少将亚辛率队出征。8月14日拂晓,俄军装甲巡洋舰在对马岛海域发现四艘日本战舰,正是由日海军中将上村彦之丞指挥的日联合舰队第二舰队装甲巡洋舰中队,由“出云”、“常磐”、“磐手”、“吾妻”号四艘装甲巡洋舰组成。日方布阵于此主要是为了切断旅顺港内俄舰队退往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航路。因“常陆丸事件”被国人毁了宅邸的上村彦之丞窝了一肚子火,这次终于碰上了“冤家对头”,岂有放过的道理。两强相遇,爆发了史称“蔚山海战”的一场装甲巡洋舰对决。

8月14日凌晨5时,亚辛所在的旗舰“俄罗斯”号装甲巡洋舰发出旗语,命令麾下的巡洋舰分队改变航线驶向东北方向并准备战斗。5时23分,日舰在距俄舰8500米时率先开火(一说俄舰先开火)。日舰将俄编队后方的“留里克”号作为重点打击对象,激战半小时后“留里克”号装甲巡洋舰因被多次击中而开始脱离编队。

6时,亚辛下令俄舰编队做180度掉头,一方面为了更好地发挥俄舰舷侧火力,另一方面也希望接应掉队的“留里克”号回归编队,以保证编队的火力密度。与此同时,为了获得了“T”字形阵位,上村彦之丞的旗舰“出云”号很快也开始带队进行左转。但他不得不慢下来,因为“磐手”号装甲巡洋舰一炮塔被俄舰击中引起火药爆炸,造成了41人死亡,34人受伤,不得不率先退出战斗。“吾妻”号装甲巡洋舰也出现了机械故障,直到6时24分才恢复射击能力。

在整个交火过程中,“留里克”号船尾被命中三次,舵舱被淹。战舰只能通过调整左右引擎动力差来操纵航向,机动性大幅下降。6时40分左右,舰舵被彻底卡死在右转位置,“留里克”号开始不受控制地慢慢向右自旋转。在这个关头,亚辛命令另两艘装甲巡洋舰再做180度转弯,使“俄罗斯”号和“格罗莫鲍伊”号两艘装甲巡洋舰横在了日舰和“留里克”号之间。这时,已被打残的“留里克”号却突然加快了航速,卡死的船舵使战舰快速向右行驶,从“俄罗斯”号和日舰之间穿过。两次营救未果后,亚辛只能忍痛撇下已明显失去航行能力的“留里克”号,指挥剩下的两艘装甲巡洋舰驶向北方。

上村彦之丞指挥余下的三艘装甲巡洋舰追击俄舰编队而去,而由其后进入战场的防护巡洋舰“浪速”号和“高千穗”号留下继续轰击“留里克”号。炮击从8时42分持续到10时05分,“留里克”号幸存者中最高级别军官是一名叫伊万诺夫的中尉,他命令将伤员全部集中在甲板上,并带人去引爆鱼雷弹药库。由于未能找到引爆用的引信,伊万诺夫又打开通海阀门。“留里克”号装甲巡洋舰残破的舰尾开始没入水中,缓缓下沉。剩余的水兵把受伤人员绑在救生艇或木板上,开始弃船。“留里克”号建成时编制舰员有683人,而最后出航时舰上有817人。战斗当日海面上难得风平浪静,两艘日舰先后救起了625名幸存者,其中包括约230名伤员。

从战术上讲,蔚山海战中的日方舰队有能力全歼俄方三艘装甲巡洋舰,较新的日舰在航速上也要高于俄舰。但作为指挥官的上村彦之丞过于顾及己方战舰的安全,一直保持着与对手一定的接战距离。特别是“磐手”号装甲巡洋舰炮塔被击中爆炸,更加深了上村对俄舰重炮的顾虑,在战斗组织上显得犹豫不决。反观俄方三艘装甲巡洋舰却打得很顽强,虽然射击技术不及日军(火炮命中率只有2.5%?6%),但亚辛指挥战舰两次试图挽救“留里克”号的表现,对提振俄舰水兵士气有很大帮助。

“留里克”的历史评价

长期以来,海军史研究者对“留里克”号装甲巡洋舰普遍持一种贬低的态度。评价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其落伍的帆船式样、火力分散的舷侧火炮布局,以及因翻来覆去的设计争论造成漫长的设计建造时间。“留里克”号被认为是“服役即落伍”的典型。

然而该舰设计初衷是为了在远洋航线上捕捉并袭击商船。这样的作战想定其设计指标偏重高航速、大航程以及远洋恶劣环境下的操纵性。因此该舰从未设计用来对付敌方的正规装甲巡洋舰,武器和装甲配置要求能够击毁商船和抗衡轻型巡洋舰。“常陆丸事件”中的表现证明该舰达到了当初的作战想定,但无力正面对抗装甲巡洋舰等大型战舰。蔚山海战就是典型的例子。

即便如此,“留里克”号在对抗日方当时的新型装甲巡洋舰时仍然表现出较强的生存能力。在将近5个小时的炮火打击中“留里克”号被命中数发8英寸(203.2毫米)炮弹,却没有伤及舰体装甲防护结构,也未被日舰队强大的炮火击沉。只是在舵机卡死失去逃生能力后,幸存船员为免战舰被俘而自沉。这充分证明了增厚装甲防护的合理性。

“留里克”号的沉没以及蔚山海战的结局,对于日俄战争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只能算是大时代背景下的一场小规模海上冲突。此役之后,沙俄海军停止了对日本商船的破交战。剩下的“俄罗斯”号和“格罗莫鲍伊”号仍然多次出击,一直到后来第二太平洋舰队在这片海域全军覆没,终结了俄太平洋舰队商船袭击舰短暂的生涯。

推荐访问:沙俄 犰狳 海上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