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PPT汇报 >

如何提高小学大班额环境下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能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合作互动中自主学习、在交往中共同探讨,培养其动手能力、协作的精神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共同进步、个性发展。在大班额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一直是数学教师实践、探讨的问题,也是数学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实际情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互教互学、互帮互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小学大班额 数学课堂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有效性

所谓“大班额”是每班学生人数超过标准学生人数20%以上的教学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很多农民进城打工,把孩子送到县城学校接受优质教育,导致城区学校班额过大(60人以上),班级管理困难,师生交流受到限制,减少了学生在课堂上表达的机会和教师及时把握每个学生学习情况机会,造成学生两极分化。为了改进教育教学质量,就需要广大教师去探索一种符合实际的、有效的学习方式。《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是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沟通的过程。这种在热闹与自由的背后,透射出放任与浮躁,折射出大班额课堂教学改革的某些缺憾。那么,如何提高小学大班额环境下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下面我从构建小组、把握契机、培养习惯、师生互助、科学评价等几方面着手,组织学生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思维。

一、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提高大班额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大班额教学中,由于学生人数过多,对学生的学习管理、指导、检查等都难以面面俱到。因此,可把全体学生按照一定的组合方式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

1.组建互补型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互动达到目标。我在构建小组时,注意结构的合理性,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保证每个小组在相同的水平上展开合作学习。根据大班额特点,我先对学生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然后依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差异等方面进行“同质”分类,再进行“异质”组合,使其成为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大班额下,低年级学生缺乏一定的合作技能,因此组内人数不能过多,常见的合作学习小组是按前后座位分成4人小组,而座位的编排往往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而成的,这样的分组虽然使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按学生知识基础分组,可兼顾性别、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差异,进行弹性调整,如有的学生想象能力强而计算差,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而逻辑思维差。我在教学一年级《元角分的认识》一课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利用所提供的“元角分”布置了“商店购物”。在人员配置上我依照上述原则合理搭配,达到合作、交流的最佳效果;在组员作用上,我注意角色分配,一般设组长、记录员、检查员、报告员等;注意角色的轮换,让每个学生体验到各自的价值和担任不同角色的感受,帮助学生树立责任心。

2.改变单一的合作方式。

针对大班额情况,我改变了以往的4人组单一合作形式,采用同桌2人或3人、4人或6人合作学习小组。

(1)自愿组合合作学习。同桌自主合作学习是体验学生学习的过程。在教学“丰收的果园”一课时,低年级学生没有经验,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往往不知所措,加上班级人数较多,我难以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我把时间给了学生,同桌一起学习,学生在与同桌交流过程中,检验自己和同桌答案是否相同,可以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2)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要求,能满足不同个体的学习需要。在教学“百以内的减法”时,我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进行小组交流,学生提出了“个位数和十位数分别相减、两位数减一位数再减十位数,两位数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等”方法,学生思维活跃了起来。这样的合作学习,给每个学生提供了体会、交流的机会,不同程度的学生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3)自由组合合作学习。自由组合是学生自由结合成临时学习小组。在小组里,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更大。如我在教学二年级“统计”时,要求学生分小组统计,调查每个人喜欢哪种水果,学生都逐个记录了下来。为了让每个学生更深刻地体会统计过程,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学生很有兴趣地完成了统计任务。

二、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契机,提高大班额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教学理论者认为:“在教学的每一步,不估计学生的思维水平、思维的发展,就不可能有效的学习。”“合作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教师要合理选择合作的契机。”在大班额教学中,我采用“一帮一”、“优带差”的互助学习机制,给学生提供合适的小组合作素材,精心安排合作内容进行教学。如在学笔算加法时,我让几个学生进行板演评价之后,分小组讨论“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小组每个成员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交流,互相补充,总结归纳出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又如在做二年级上册第58页习题时,我先让学生看图,后问学生:“你能算出沙滩上一共有多少人吗?”学生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小组同学听,学生的解决方法有:3×4+3=15,4×4-1=15,5×3=15。通过交流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思维方法,互相促进,形成互动的学习氛围。再如在教学长度单位时,学生一人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是无法完成的。这时,我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让每个小组自主确定要测量物体的长度,一人记录,两个人测量,另一人监督测量并汇报测量的长度,小组成员合作完成任务,真正理解了所学的概念。

三、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大班额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保证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小组学习习惯对于合作学习初期的大班额低年级尤为重要。

1.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的习惯。

受“教知识”习惯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不习惯主动思考,也不会用言语表达。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耐心辅导,鼓励和启发他们思考交流,激发他们动脑、动口的欲望,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敢想、敢说。

2.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讨论的习惯。

因年龄的特点,学生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顾不上倾听合作者的发表意见。在教学中,我积极营造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保护、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提示、点拨、指导他们,让他们逐步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同时我也参与其中,对小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鼓励、引导、帮助,以促进学生合作学习中主动参与、积极发言、认真倾听等良好合作习惯的养成。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习惯,提高大班额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操作活动,既能体现集体智慧,又能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我尽可能设计一些2个或2个以上的人操作的、能充分体现合作学习优势的内容让学生实践。如“卡片摆数”,“小小售货员”,“量一量篮球场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等等,培养了学生良好合作学习的操作习惯。

四、发挥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互动的作用,提高大班额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1.师生互动。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参与到其活动中。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参与与指导是分不开的。从表面上看,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压缩”了教师的空间,实际上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更大的责任。因此,在大班额环境下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应从讲台走到学生小组中间,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做到心中有数。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2.关注“差生”。

《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大班额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中差生的学习情况成为数学教师关注的重点。我心中先有“差生”后有“优生”,当中差生学习有困难时,我给予更多关心和帮助,增强其战胜困难、学好数学的信心;当发现中差生学习成功之处,及时予以肯定和恰当表扬,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通过反馈获得更多的信息,以便全面、准确地掌握教学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科学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提高大班额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新课标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1.以小组集体的学习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

传统教学评价是分数排队、比较强弱胜负,这种竞争性评价不利于大多数学生发展。我在小组评价时,注重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成绩作为评价依据,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把整个评价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让大多数中差生受到老师或同伴的鼓励,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以小组集体成绩为评价依据来评价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化。

2.对小组评价实行量化积,激励小组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很多时候,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停留在对个别学生的评价上,忽略了对小组的集体评价,这种不全面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我认为评价一定要有激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要注重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在大班额教学中,我几乎每天进行小组评比,每周汇总评比最佳小组,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进局面,强化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其次,对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集体合作达标,使学生把个人的成功融入到团体竞争中去,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合作的热情,达到共同提高。

总之,通过大班额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心,增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了大班额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大班额小组合作数学教学可能还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进一步探索,寻找对策与措施,以便更好地提高小学大班额环境下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全面推进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推荐访问:大班 课堂教学 合作学习 有效性 小组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