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PPT汇报 >

回忆我的父亲

作者:jkyxc 浏览数:

提起“父亲”这个亲切的、水乳交融般的词语,我的眼前仿佛又看到了父亲在世时的音容笑貌。看到小时候的我,坐在父亲二八“飞鸽”自行车的前梁上,遥指着南边天空,晴日里秦岭的巍巍身影;看到我出差回到古城西安,挤出出站口。蓦然间,父亲的身影跃入我的眼帘,一步上前,拉住我的手,一切牵挂、亲情、思念,尽在不言中……一幕幕、一桩桩,三十年的岁月在脑海里静静地流淌。泪水瞬间模糊了我的双眼。

我的父亲出生在豫东南的一个偏僻的小县城,是地道的平民。爷爷、奶奶在生活并不宽裕的状况下,供父亲上了私塾,又上了县立中学,成了那个时代少有的“知识分子”。一九四九年,解放了的中原大地,在战火硝烟后,也透出了初春般的缕缕生机。第二年,父亲参加了县上的简易师范学习,毕业后,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

后来,父亲曾经多次向我讲述他当教师的这段经历。五十年代的教师相当艰苦,在父亲所任职的林村小学,老师的办公室即宿舍,屋里只有一张床和一张桌子,就连床板还是大地主家抄家时拆下的门板。夜晚,父亲在昏黄的煤油灯下,批改着学生们的作业。父亲教的一般是高小六年级毕业班的语文课。那时候,自来水是绝对没有的,要从距离学校几公里的井里取水。父亲任教的毕业班的学生,有的年龄比父亲还大,这些懂事的“大孩子”们,每次都帮着把宿舍里的水缸打得满满的,就是这艰苦的环境造就了朴素深厚的师生之情。父亲说,当他从林村小学调动到县立一中时,学生们送了一程又一程,最后洒泪而别。

一九五六年,父亲的人生出现了重大转机。那一年,国家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全国各地逐步迎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当时的铁道部第六工程局来到父亲出生的这个豫东南小县城招录干部,在职的也允许参加考试。父亲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铁道部第六工程局,随即携家属来到了陕西宝鸡,参加宝成铁路的修建。父亲和工人们一起,风餐露宿,架桥铺路,终于迎来了宝成铁路的全线通车。在修建宝成铁路期间,父亲作为当时局里的“文化人”,在六局报刊上,发表了《战斗在新建铁路线上》等几篇文章。有一次,父亲参加六局的会议,碰到了正在基层体验生活的著名作家杜鹏程(《保卫延安》的作者),杜鹏程对父亲的文章大加赞赏,并鼓励父亲继续写下去。但由于后来六局解散,一部分并入铁一局,一部分并入运输局,父亲的写作也没有坚持下来,这真是一个遗憾。

一九五八年,西安火车东站开站,父亲被调动到了西安火车东站。这一去,就是红尘里近五十年。

父亲的家教是既宽容又严厉的。我们家一共三个孩子,我上面是两个姐姐,父亲在四十五岁中年之际,才有了我这个唯一的儿子。“孝悌传家、胸怀坦荡”是父亲这一生所秉持的信念。记得小时候,我曾经多次和父亲一起去铁路医院给奶奶看病。父亲背着奶奶,上下楼梯,我在后面扶着。从父亲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大多数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四维八德,常念心间。父亲曾讲过,“四维八德”,八德中“孝”排第二位,你连自己的父母都不体贴爱护,又何谈“仁”与“爱”呢?“仁者爱人”,父亲还把这一点体现在了自己的工作中。

记得那是一九九三年八月二十八日早上五点多钟,父亲当天值夜班。车辆段的调车机车带着十几节车皮,在迁出线上等待命令,准备跨越陇海铁路,往调车场送车。陇海正线正在通过一趟西安至三门峡西的客车。突然,“哐当”一声,车辆段的调车机车推着车皮,竟然开始动了,睡意朦胧的父亲被惊醒了。

“不好!要出事故!”父亲拿起信号灯,飞一般地跑出了值班室大门,亮起红色信号灯,向着调车机车的方向打着停车信号。同时,掏出报话机,调整好频率,拼命喊叫着司机停车。终于,在走过五个车皮的位置后,车辆段的调车机车停了下来。

在接下来的事故现场勘查中,调车机车所带的车皮已经脱轨,陇海正线与迁出线联结的道岔已经被挤坏,至于那趟通过的客车,车厢的上下车悬梯已经被撞飞。如果父亲再晚一分钟的话,六十吨载重的几节车皮会侧翻砸向客车车厢,会有几十条甚至近百条生命瞬间变成肉泥。后来,据现场的人说,客车被引导到安全线之后。乘客把我的父亲团团围住,纷纷说:“没有老师傅,我们就都完了!”

多少年之后,在一次父子日常的闲聊中,我提起了这件事情。父亲淡淡地说:“虽然,当时是调车司机误判了信号,我没有一点责任。但是,我不能让我的值班室前面死那么多的人啊!人一定要做到问心无愧啊!”多么朴实而纯粹的回答!即使到现在,我回忆起来,内心仍然感到无比的震撼。

父亲一生钟爱菊花,他在值班室周围种满了菊花。每到秋色正浓,菊花竞相开放。看,这是墨菊;这个叫“天女散花”……父亲似乎是在细数着家珍。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花之君子。父亲钟爱菊花,不也是和菊花傲霜怒放、凌寒不凋的君子般高洁的情操息息相通吗?

二〇一三年夏季,我偶尔经过父亲生前工作过的地方,由于陇海铁路的几次大提速,值班室已經废弃了。夕阳西下,望着那熟悉的旧景,思绪如同潮水般洇漫心头。那曾经熟悉的身影、棚架的丝瓜和梅豆、暮秋中菊花灿烂的笑脸,在光阴的流逝中,渐行渐远。只有父亲那“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人生一世,问心无愧”的信条,化为了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在今后的人生岁月里,鼓舞着我不畏艰难、正直做人。

推荐访问:父亲 回忆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