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PPT汇报 >

产权制度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分析

作者:jkyxc 浏览数:

计划经济,生产、投资都是按照国家计划实施的。由于不同时期的计划会带来不同的投资水平,进而导致产出的不同。经济计划的不平衡性,带来较大的经济波动。与此同时,改革开放前的制度环境也不好。政治局面不是很稳定,各种合理的政策不能顺利实施。这样经济增长的整体速度就较慢,并且波动性较大。

二、广东经济增长因素探析

改革开放后,广东省工业经济增长的速度明显加快,并且经济的波动性下降。经济增速的提高在实践中要归功于因改革而改善了各种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

(一)需求的扩张。计划经济时期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忽视了轻工业的发展,以致轻工业产品供不应求。为了达到供给平衡,实行了全面的价格控制和配给制,其后果是消费受到了抑制。改革以后,经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消费需求不再被抑制,全面的价格管制逐渐被取消,导致了消费的快速增长。由图3中可知,改革开放后广东省消费以及人均消费增长迅速,如此快速的增长给广东省的工业经济增长带来了强大的动力。(图3)

(二)劳动力配置的市场化。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一系列就业体制改革之后,劳动力不再统一由政府分配,而是越来越多地由市场机制配置。如果把签署劳动合同看作是劳资双方的自由约定,是市场配置机制的一种体现形式,1982年深圳经济特区就开始在新招工人中实行劳动合同制,而后逐步在全省推行。截至1988年底,全民所有制单位有10.5%的职工实行了劳动合同制。1987年4月,广东第一个劳务市场——广州越秀区劳务市场开业,接着,全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劳务交流活动,把市场机制引入了劳动就业领域,创造了劳资双方互相选择的渠道。可见改革开放后,广东省劳动力配置逐渐市场化。计划经济时期几乎不存在劳动力的流动,改革以来广东省劳动力的流动性也显著增强,20世纪八十年代在广东省打工的外省民工已高达400多万人。

(三)融资渠道的扩大。计划经济时期,包括融资在内的所有经济活动都是通过政府计划组织的,生产所需资金和资本主要是通过预算内投资的形式投入的。因而,融资渠道和企业融资能力极为有限。改革以后,除了预算内投资外,银行贷款、证券融资、外资引入等多种融资渠道被开辟,预算内投资所起的作用则越来越小,其他融资渠道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从图4可以看出,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资金中,预算内资金所占比重逐年降低,利用外资、自筹及其他方式引入的资金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融资渠道的扩大为广东省的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本基础。(图4)

(四)技术引进和技术投资的加强。改革开放使得技术引进成为可能,外资企业在投资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广东对外技术合作一直采取以引进技术为主的方针,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接受香港约5万家传统产业的技术、设备转移,到九十年代初又一轮引进产业结构调整所需的技术和设备外,还大量引进了消费品(电视、冰箱、洗衣机等)生产技术和生产线。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际产业、技术转移的新趋势,跨国公司成为世界资源配置的主力,网络模式、整个产业链转移成为主要方式,产业结构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转向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广东再一次形成技术引进的高潮。进入21世纪后,随着广东产业结构再一次调整,实行适度重化的方针,以基础工业和重化工业为重点,又兴起一轮引进技术和装备的高潮,其标志就是汽车和石化产业。工业企业通过大力引进、吸收发达地区的技术,以低廉的成本获取技术的进步,成为广东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三、广东省经济增长与产权制度变迁关联性分析

改革开放后,广东省工业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并且经济波动性下降。究其原因,制度因素起着重要作用。但制度变迁和工业经济增长之间是否真的存在一种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深入论证。从图5可知,广东省改革以来的经济增长周期与上文划分的改革阶段正好对应。

1、随着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政府工作的重点转向了国民经济的建设上,市场经济因素的引进,四个经济特区的发展,使得广东省工业经济快速复苏。工业总产值增长率开始不断上涨,1981年以13.78%的增长速度达到了第一个周期的峰值。

2、自1984年以来,第二轮的改革逐渐达到高潮,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深圳、珠海经济特区发展的肯定,构成了广东省工业经济发展的动力。“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提出和建设,价格双轨制的采纳和国有企业引入厂长承包责任制,都对工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一轮改革导致了第二个经济周期的高涨,1985年以23.38%的速度达到了第二个周期的峰值。(图5)

3、第三次经济的上升是第三轮的改革驱动的,这些改革措施包括:提出了建设“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市场机制,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广东省对新的国有企业制度模式的积极探索,给予国有企业更大的自主权,《宪法》允许在一定程度内发展私营经济及鼓励外商投资。由于广东省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并且广东省抓住时机大胆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设备进行经济建设,先是发展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风险小的企业,与香港、澳门形成“前店后厂”的经济关系,然后再积极引导外商,这一次改革使得广东工业经济增长速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速度(50.17%),攀上了第三次经济周期的顶峰。

4、2000年开始了第五轮改革浪潮,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入世”带来的新商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目标,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推动广东工业经济增速走向高峰,2003年以25.64%的速度和2004年以25.82%的速度达到了第五次经济周期的顶峰。但是,可以明显地看出,进入21世纪后,广东省工业经济增速开始放缓。

如果将广东省的工业经济增速与全国进行对比可以看到,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广东省的工业经济增长速度基本上都快于全国的工业经济增速。在改革之初的1978年,广东工业经济增长速度还比全国低3.2个百分点,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广东省的工业经济在此后迅猛发展。在20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大多数年份里广东的工业经济增长都快于全国,仅在1985年、1994年和1995年这三年里低于全国的工业经济增长速度。但是在2000年之后,广东省的工业经济增长放缓,渐渐落后于全国的工业经济增长速度。本文认为,产业结构升级不到位、国有企业改革进入瓶颈阶段、非国有经济的歧视性行业限制和不公正的高门槛都是制约广东省工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四、结论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产权制度的变化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之一,尤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转型国家的经济增长有极强的解释力。本文通过对广东省工业经济增长的分析,支持了上述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改革促进了广东省工业经济增长、新价格机制的形成、市场化程度的提高、非国有经济的发展,这都是改革带给广东省新的生机。开放带来了新市场、新的融资渠道,新技术的引进和技术投资的增加,成为广东省工业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进一步对广东省工业经济周期和改革周期的比较可以看出,在产权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中存在一种关联,并且得到了实证分析的支持。

(作者单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柴华.从经济增长模型的演变看制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6.

[2]代琳.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基于开封市数据的实证检验.2008.

[3]郭路.中国经济增长的制度分析与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2006.1.

推荐访问:经济增长 产权制度 机制 变化 影响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