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PPT汇报 >

王荣轩:兴蓉治蜀深思量

作者:jkyxc 浏览数: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成都武候祠中,清代赵藩所写的这副对联被无数人驻足吟诵,未料,数百年后却成为成都市领导干部自省吾身必答题。

待民以德,悉心雕塑"民心工程"

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成都市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同行业和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住房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城市居民中因下岗、失业或病、残、离婚等原因,仍存在部分弱势群体。市委书记王荣轩强调:"关心弱势群体,是成都市工作的一大重点。"如今,成都市正在从社区建设、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安居(安身)工程等几个方面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2000年成都市率先开展社区建设试点工作,为全市城市社区建设工作的全面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2001年8月,《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下发,全市的社区建设工作随之全面展开:通过原有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的调整,改革了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构建了社区建设工作平台;从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地解决了许多热点、难点问题;采取干部下派、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等办法,提高了社区居委会干部的整体素质,同时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了财政投入;民政、教育、卫生、文化、公安等相关部门、群团组织围绕社区建设的总体目标开展工作,推动了全市社区建设的发展。

现在成都市社区服务工作在提供社区救助、福利服务、便民服务的基础上,已逐步向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服务方面拓展;构建新兴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取得突破性进展;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环境整治成效显著,社会治安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稳步推进。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市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市根据实际情况在农村也实行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是从制度上保障城乡贫困人口基本生活的重要途径。"这一制度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王荣轩了然于心。

据王书记介绍,成都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始建于1997年7月,保障标准由1997年7月以前的90元、110元、120元提高到目前的143元、156元、178元,发放低保资金由1997年的98万元增加到2003年1至10月的5426万元。成都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始建于1996年7月,保障标准由原来的人均年纯收入540-1000提高到现在的600-1200元。年发放低保资金由1996年的15.4万元增加到2003年10月底的704.6万元。

为把这项"民心工程"办好办实,王荣轩和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市委市政府连续几年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纳入为民办实事的一级目标任务;接着从依法行政、规范管理入手,严格操作程序,采取"三公开一监督"(公开保障对象、保障标准、保障金额、将群众监督与财政监督相结合)的政策;随后着力扩大低保覆盖面,基本实现全覆盖;在保障特困群众基本温饱的同时,还致力于解决其住房、子女入学、医疗等突出困难。

王荣轩深情地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广大群众构建了一道结实的"安全网",同时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凝聚了民心,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但这是场硬仗,还需要不断努力。"

成都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弱势群体家庭住房困难的问题,连续11年把城镇居民住房困难户的住房解困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为市民办实事"项目和市政府一级责任目标。

为了扎实抓好这项工作,1991年3月,成都市正式成立住房解困办公室,并具体承担市委市政府"解决城区住房困难户、无房户居住困难"的目标任务,进行解困房(安居房、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建设,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十年来,已有五城区100870户人均建筑面积12平方米(居住面积6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困难户(无房户、拥挤户)改善了居住条件,解决城区最低收入居民家庭住房困难户1200多户。成都市群众住房解困工作的经验是建立廉租住房供应体系,帮扶"双困户"(经济、住房困难);通过租金减免、住房政策倾斜、集资建房等制度为弱势群体解忧,通过修建解困专用房、经济适用房提高中低收入家庭居住水平;加快危旧房屋改造,改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

工业强市,构建西部战略高地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央为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加快西部发展采取的战略性政策。西部中心城市在西部大开发中心应发挥先导作用,进而带动整个西部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成都肩负着重要使命。"王荣轩心中装着成都的使命。

1993年国务院就把成都明确定位为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1999年国务院又确定成都为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依托成都构建成都平原经济圈,带动四川发展",并明确要求成都成为"西部战略高地"。

"明确的定位要求成都在四川经济发展中起好带头作用,在改革开放中起好示范作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好带动作用,在保持社会稳定中起好表率作用,在保持社会稳定中起好表率作用,在科技兴川中起好领航作用。"对于起好这五个"作用",王荣轩十分肯定地告诉我们:成都完全具备西部大开发战略高地的客观现实条件。

成为战略高地,经济支撑尤为重要,王荣轩谈道:"西部大开发两年多来我们GDP的增幅,都超过了13%,高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经济总量2003年1-11月,达1631个亿,占四川省的1/3强,财政、税收也相应在增长。""我们的目标是在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任务十分艰巨,但经过我们的努力完全可以实现。"

新的世纪里,成都构建西部战略高地的关键是构建工业经济战略高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是工业现代化。据介绍,2001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已突破100%,达到117.21%,成都工业的四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机械(含汽车)、医药和食品迅速发展;托普电脑、国腾IC卡电话、前锋DVD等产品标志者电子信息产业正在崛起。王荣轩欣喜地说:"工业发展是个大事,非一时一地可见功底,任重道远啊。"

对工业经济工作的部署,王荣轩主要谈了三大举措:

首先是推进科技创新。为了更好地应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出现的新情况,成都市委、市政府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深入思考,认识到成都的发展出路再用高新技术产业化。要通过5-10年的努力,使成都拥有全国一流的研发水平、高新技术产品群、科技创新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和科技创新体制。

成都已建成国家级开发区3个,省级开发区5个。这些开发区基础设施完善,管理服务系统配套,已经成为成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外资外商外企连接世界的通道。近期,政府正在大力推进成都市"一号工程"建设,即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王荣轩特别强调要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潜在优势,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促进成果转化,使成都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迈出坚实的一步。

第二是深化企业改革,推动"工业结果调整工程"顺利启动。成都市将工业结构调整作为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调整工业所有制结构、产业和产品结构、生产力布局结构,盘活了存量,优化了增量,收到了扶优扶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实效。市委市政府站在成都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启动实施了"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工程"。这次调整是与沙河整治、退二进三、招商引资结合在一起的整体性的系统工程,关系到成都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和整个城市品牌的提升,工业区结构调整实行了良好开局。

第三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工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全面实施投资体制改革。大力改革审批制度,精简了50.2%的行政审批事项,出台了相关配套文件。主要经济部门公开办事流程和相关政策,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工业经济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正在形成。

优化环境,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府南河,曾因严重污染被称为"腐烂河"。那时,河的两岸都是棚户区,住着三万多户十几万人。1993年,成都市按照市委的决策,全面实施治理府南河工程,负责这项工作的就是当时的市长、现任市委书记王荣轩。由于治理效果出色,成都市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地方政治首创奖"以及"最佳范例奖"。对中国人来说,荣获"地方政府首创奖"还是第一次。府南河工程顺利完工带来的荣誉,对王荣轩来说已成为历史,如今,他依旧带领着成都的领导班子,紧紧团结和依靠蓉城百姓投身于建设美好家园的战斗中。

已建成的三环路、老成渝路、成龙路、成洛路、人民南路南延线及火车南站立交桥,及"五路一桥",是实施国务院批复要求成都城区向东向南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设施。""五路一桥"修建道路116公里,投资104.2亿元。它不仅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同时还将进一步促进成都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王荣轩兴奋地用双手比划出一个阶梯的姿势。沙河综合整治工程与成都东郊老工业区结构调整和东郊老工业区企业搬迁改造同步推进。投资20亿元的沙河综合整治工程,已于2001年11月28日正式开工。"这三大影响深远的城市综合整治建设工程关系重大,是推动成都飞跃的关键,打造优秀的投资环境是扩大对外开放的先头要务。"优化投资环境,实现跨越式发展已真正成为奏响成都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在成都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会上,王荣轩强调:"良好的党风、政风是重要的投资环境。"会议提出要继续坚持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以治理整顿经济发展软环境为重点,努力推进成都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工作目标。

成都市对内、对外开放工作取得较大成效,在改善投资环境、利用外资方面卓有建树,外贸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引进内资稳步发展,对内对外开放工作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2003年头7个月成都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7个,合同外资金额47094万美元,同比增长63%,实际利用外资31762万美元,增长44%。其中,外商投资工业项目持续增长,第三产业项目逐步增加,新批外商投资大项目增多,利用外资形式在合资、合作、独资的基础上更趋于多样化;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出现了外商投资企业继续追加投资的好现象。

成都市外贸出口高速增长,2003年1-4月进出口总额5.33亿美元(出口:2.84亿,进口:2.49亿)。同时,成都市集中加强了招商引资的力度,搭好经济合作平台,充分发挥各办事处招商引资的桥梁和窗口作用,与国内、国际的强势企业切实加强合作。

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未来,王荣轩坦言下一步对内、对外开放工作将切实抓好八项工作:一、狠抓重大利用内、外资项目的落实;二、继续强化对跨国公司的招商力度,有针对性地推出一批符合投资者需求的项目;三、狠抓现有外商投资企业资金到位;四、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五、突出抓好重点企业和重点区(市)县外贸出口,努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六、加快发展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七、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开拓新兴市场;八、加强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做好对内开放工作。

开放的成都正迈开坚实的步伐走向世界,信心百倍的王荣轩依然以他朴实而儒雅的微笑回应我们。

推荐访问:深思 王荣 兴蓉治蜀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