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PPT汇报 >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作者:jkyxc 浏览数:

小组合作学习与数学学习兴趣相互影响,一方面,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数学学习兴趣又影响小组合作的质量。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几种方法:形神兼备,气氛融洽,真实有效。

小组合作学习 数学 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来自一个人内心的体验,是一个人的好恶体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合作学习依赖的是一个团队,一个集体。将个人的兴趣融入到一个集体性的学习中,而一个需要组员团结合作的集体又需要顾及个人的兴趣,一个微观,一个宏观,看似矛盾,但其实教育本来就是让宏观和微观相互结合,使人得到教化的过程。然而,如何在合作中培养兴趣,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还是有很多需要并且值得思考的。

一、小组合作学习与数学学习兴趣相互影响

1.改变了单一的学习方式,对数学的兴趣越发浓厚。《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担负起明确的责任,进行互助性的学习。由于它在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授课方式,改善了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等方面产生了良好的效果,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喜欢数学课,对数学产生兴趣。

2.弥补了个人能力的不足,激发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中的互动学习方式,生动活泼,学生容易克服在传统集体性教学中的压抑感,从而使得每个学生都有自由发挥的平台,也只有亲自尝试了,才会知道看起来显而易见的东西其实是自己不懂的。例如,一题多解的情况,个别学生想到了一种计算的方式,会轻易地以为不是这种方式的解决办法就是错的。在小组合作中,通过大家的讨论,让只想到一种方法的学生能够重新审视题目,激发学生探索不同解法的兴趣。表扬给出不同思考方法的小组,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积极的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3.一个人的激情、兴趣可以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人如果对正在学的某个问题很感兴趣,必然会带有积极地精神状态,在克服困难、个人探索方面往往会表现出特别的优秀。当小组中出现了这样一个“精神领袖”时,组员会不自觉地以他为榜样,并以他已经取得的成果为基础,比其他小组更快地取得结论。一种领先的优越感会让组员以这个小组自豪,并积极地设法保持这种领先。于是,每个组员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

4.一个小组的兴趣可以感染每个学生。一旦一个小组形成一种默契,对某一个难题拥有共同的兴趣,那将是一个对克服困难的充满了坚定意志的,充满了精神力量的团队。特别是面对难题,可以利用阶梯的题组一点一点地把学生的好胃口吊起来,尝试着把更广阔的思维舞台让给学生的。题目虽然难,但是学生之间的合作,使得每个人的脑子都动起来了,通过电话,QQ交流分析题目等,大家万众一心解题目,那种思维的碰撞让他们聪慧,而那种自觉地团结让所有人感动,老师真诚地鼓励和评价,也让他们对学习产生了最单纯的兴趣,而这种产生自意志努力的学习兴趣滋润出的心灵也将是灵活的,丰富的。

二、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怎样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第一,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并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第二,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第三,激发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在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中学习相关知识;第四,采用多种多样的以鼓励为主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形神兼备 。一般小组合作的形式是好掌握的,按照规定要求坐好就可以为小组合作做好准备。但由于合作学习在形式上与以往教学方式差别较大,一些现象值得关注:优秀的学生让其他的学生沦为“三陪”——陪听,陪说,陪制造气氛,教师往往缺少等待学生活动的耐心,留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过少等这些问题反映出,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要在形式上取得优势,更要有一股子“精神”,即促使大家团结合作的契机。只有大家亲身经历了形神兼备的小组合作,才会真正为这种学习方式叫好,才能在合作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怎样才能做到形神兼备呢?其一,以问题凝聚小组成员,一个好的问题不仅可以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更由于个人能力的有限,使得学生将依赖团队的力量解决问题。其二,以小组长凝聚组员,组长不一定是最聪慧的但需要祈祷以下作用:引领,协调,服务。一个小组的活动需要组长的带头和引领。活动进程需要组长协调与调整。组长应该为组员的活动做好服务工作,如记录、整理成员交流的情况,汇报交流小组讨论的结果等。

2.气氛融洽。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让学生处于积极、活跃、生动的课堂教学氛围中。但是,在班级集体教学中,由于课堂气氛的活跃,有的学生可能会一时兴起,违反教学纪律,做一些小动作,扰乱他人正常学习。这种情况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中尤为明显,如果教师严厉规范课堂秩序,有让课堂回到以前的“一言堂”的危险,但如果教师放任自流,那么个别学生的叛逆将会扰乱整个小组的秩序,甚至全班的秩序。所以,一个师生关系融洽的课堂才可以保证大家合作愉快又有所得,进而增添对数学课的好感,增加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那么,怎样使得课堂气氛融洽呢?教学气氛活跃与课堂教学纪律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总的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成长和社会化。即使学生的学习存在一定的自由,学习纪律也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要求,否则再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都会失去本来的教育意义。所以,既要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也要严格的提出要求,在纪律、规范、态度、教学结果等方面丝毫不能放松要求。

3.真实有效。合作学习是课堂上真实的学生活动,由学生的合作产生的经验是真实的生成。没有什么理由让教师可以用虚假的合作来博取眼球,而让学生依然是单调的接受。合作学习中的求真思想,可以有效地维护学生学习的热情,积极地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在一切保证是真实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做到在独立思考中求真,在倾听悦纳中求真,在小组讨论中求真。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会给别人新的启发。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对老师、其他同学发表的意见有不同的见解时能够主动质疑,积极地投入到数学讨论中;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不仅要耐心的倾听各小组的代表意见,还要引导小组成员之间学会倾听,进而尊重他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虚心接纳他人的合理建议;在小组的讨论中,教师做好规范引导就可以,不应有过多地干涉。在合作学习中,对于一些平时发言较少的学生,教师需要深入到小组中,让他们说一些简单易懂的问题,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参考文献:

[1]和学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正确处理的若干关系[J].上海教育科研,2009,(3):50-51.科学课程渗透科技前沿素材的教学探讨◆施建岳(浙江省永嘉县实验中学)在科学课程教学中渗透科技前沿素材要综合考虑科学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生实际等因素,遵循教育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兴趣性原则和适当性原则,并采用随机切入教学、科技材料阅读、试题情景创设、研究性学习等方式,恰到好处地把科技前沿素材融入科学课程的教学之中。

科技前沿素材 科学课程 科学教学 渗透

当今社会迅猛发展,新的科技成果层出不穷。科技成果的正确应用推动社会的进步,而它们的滥用又可能会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甚至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作为未来的合格公民,中学生有必要了解和学习一些必须的科技前沿知识。科学课程要担负现代科技教育的使命,要在内容的选择上“反映当代的科学成果,应当让学生了解一些他们能够接受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对建设新农村、新城镇和改善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的作用”。科技前沿素材在科学课程的教学中的渗透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另一方面,科技前沿素材的合理渗透能使科学课程的教学充满现代化的气息,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事物的动力,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由于教材编写及使用的周期较长,科学教材上的现代科技内容往往滞后于当今科技的发展。因此,如何在科学课程的教学中,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选择、组织和融合最新的科技前沿素材,毫无疑义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科学课程中的科技前沿素材

科技前沿一般是指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与技术的一些重大突破和高速发展的新领域,它们还在不断拓展、萌发交叉性的和边缘性的新学科和新技术。其中,科学前沿一般是指在以相对论、量子论、DNA双螺旋结构和板块学说为标志的研究推动下,人们对自然界探究的前端领域;技术前沿主要是在以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天技术等前端领域。

初中科学课程的科技前沿素材,是指初中科学课程涉及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三大领域中的前沿性课题有关的内容。现行初中科学课程所涉及的科技前沿主要包括环境与资源、现代农业与基因工程、通信与交通、材料和空间技术五个领域。教科书对这些课题的最新内容的呈现,或是缺失,或是不全,或是落伍,需要教师从期刊、网络、电视等载体摄取、筛选、加工、提炼。然后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把科技前沿素材渗透到科学课程的教学之中。

二、科学课程教学中渗透科技前沿素材的原则

科学课程的教学渗透科技前沿素材,要综合考虑科学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生实际等因素,需要遵循教育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兴趣性原则和适当性原则。

1.教育性原则

所谓教育性原则,是指在筛选和运用科技前沿素材时,要考虑其对学生发展的教育作用。科技前沿不仅有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因素,同时也蕴含着丰富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在科技前沿研究中,研究人员表现出勤奋、好学、严瑾、求实、谦虚、谨慎、协作、团结等美德,并科学研究中表现出追求完美的态度和精神。正是这种态度和精神,使他们在科学实践中沿着崎岖的山路不断向上攀登,并取得光辉的成就。在科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让学生体验并学习这种追求完美的态度与精神。又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在教学时可以引入最新有关“海洋酸化”的素材。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8年10月发布公报:目前海洋每年吸收的温室气体都在80亿吨左右,这对于减缓气候变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吸收了过多的二氧化碳,海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酸化。但海洋酸性增加,会影响珊瑚、贝类等多种海洋生物的生存,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破坏。这一现象已经威胁到了海洋生态系统和几千万人的生计。让学生意识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对环境的重要意义。又如爱国主义是每个公民都应具有的基本素质,也是一个国家得以生存和富强的精神力量。有些科技前沿素材蕴涵有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教师应很好的利用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在科学教学中介绍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高速发展,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科学兴趣和热情,又能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操。

2.相关性原则

所谓相关性原则,是指要根据科学课程标准、教科书的要求以及提高初中学生科学素养的相关程度来筛选和运用科技前沿素材。例如,在初中科学课程中有发电机和发电机原理的教学内容,并介绍纳米的概念。2008年,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王中林等人成功地在纳米尺度范围内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研制出世界上最小的发电机——纳米纤维发电机。它的工作原理:把纳米纤维织成布料穿在身上,可以利用人体运动来发电,目前可以应用于一些个人便携式电子设备。因此,可以将纳米发电机的素材引用到科学教学之中。又如科学课程内容有“人类对月球与行星的探测”、“关注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展示人类对月球的探测历程及我国人造卫星的发展历程,并介绍我国神州七号飞船太空漫步入选时代周刊2008年十大科学发现,让学生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宇航员的生活,尝试设计在人造卫星上做科学探究方案。这样做在与课程和教科书内容相关的前提下,让学生适度进行了扩展性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科学的神奇和奥秘。

3.兴趣性原则

所谓兴趣性原则,是指注重筛选学生感兴趣的科技前沿素材渗透于教学。学生对科技前沿的兴趣,往往以认识和探索科技的需要为基础,推动他们去认识科技前沿的知识、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例如,癌症是初中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的一种疾病,近年来癌症发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而且死亡率高,很多学生对癌症的危害都有一定的认识,对有效治疗癌症的药物和方法有强烈的企盼。教学中可以引用《环球科学》2006年十大科学新闻之一的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一种癌症疫苗“加德西”在美国上市,这是人类研制成功的第一种癌症疫苗。这种疫苗适用于女性的宫颈癌的防治。宫颈癌疫苗面市,是人类在癌症防治方面取得的一个重大进步。而其他癌症疫苗的研制还需要人类的不懈的努力和探究。又如,对除地球之外其他星球生命的探究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教学可以引用时代周刊2008年十大科学发现之一:美国凤凰探测器在火星北极着陆寻找生命的征兆的例子。2008年5月,美国宇航局的“凤凰”号探测器着陆火星北极,开始挖掘、取样和分析它周围的环境,找到火星曾经是一个有水的星球,可能有着丰富生物体的证据。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展示,非常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这一素材的使用能激发学生对探索宇宙的热情,促进学生进一步关注科技前沿领域的新进展。

4.适当性原则

所谓适当性原则,是指科技前沿素材的筛选和运用要适当,使所选的素材既能很好地服务于教学又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此,在科学课程教学中渗透科技前沿素材,首先,应选择适当的切入点,以有助于学生对素材中相关科学内容的理解;其次,要对科技前沿素材进行适当地处理,使其难易度处于初中学生“最近发展区”。如在学习遗传病相关内容时引入“人类第一号染色体基因测序完毕”的新闻,根据需要在引入该素材时言简意赅地介绍以下三方面:(1)科学家确定了第一号染色体中的3141个基因,它可以说明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片段;(2)科学家认为这些基因的缺陷与350种疾病有关,它可以说明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3)第一号染色体的基因测序图为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中国等国家的科学家共同努力16年的结晶,它可以说明科学研究需要合作精神,顽强的意志等。又如在能量单元教学时,可以简明地引入一种可以利用海水的波浪来发电的独特装置。这种装置由英国的科学家发明,可以收集海洋水下波浪的脉冲能量用以发电。试验表明,每个装置最多可以产生一兆瓦的电能,足以满足数百个家庭的日常电能需要。这种装置比其他波浪发电装置重量更轻、构造更简单、建造和维修成本更低,并且远低于近海风力发电的成本。而对于其装置构造的细节及一些隐晦的术语或与教学目标无关的内容则可以省去。

三、科学课程教学渗透科技前沿素材的方式

1.随机切入教学,渗透科技前沿

初中科学教学中应用科技前沿素材的重要方式是随机切入式的教学。这里所言的随机不是随意,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捕捉适当的时机,采用简洁、生动的口头语言、文字语言、图像、视频等手段向学生介绍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科技领域的新发现和新进展。例如,在《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的教学时,让学生通过“一个条形磁铁摔成两半后是否还存在两极”问题的讨论,引申到“一根磁体分成两半是有两极的,如果无限细分,还有两极吗”的问题,也就是“磁单极子是否存在”的问题。迄今许多科学家在努力寻找着它。今天我们说任何磁体都有两极,但假如哪一天真发现了磁单极子了,就应该修改今天的结论……又如,在光的传播的教学时,在适当时机引入时代周刊2008年十大科学发现之一: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莱分校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能控制光线运行方向的材料,它能改变可见光的运行方向,从而达到把物体隐藏起来的目的。长期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隐形装置已经距离变成现实越来越近。在这项重大突破下,实现飞机、坦克和船只等大型物体隐形的梦想,将在几年内实现。

随机切入式的教学引入科技前沿素材,首先,必须为课堂教学目标服务,要求科技前沿素材的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有一种自然的联系;其次,科技前沿素材的引入不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为宜。另外,教师要将科技前沿素材用通俗化的语言进行表达,尽量不要涉及学生没有接触过的学科专业术语。最后,要从学生的疑问出发很自然地融入科学前沿的素材,使前沿内容的切入自然,并且能引发学生对前沿内容的兴趣与好奇。

2.科技材料阅读,了解科技前沿

介绍科技前沿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是科技材料的阅读。例如,在学习“材料”这一章知识的同时,可以提供“纳米材料的应用”“记忆合金”等材料供学生阅读;在学习传染病和抗传染免疫相关内容时,可以提供“爱滋病的预防和治疗”“乙肝治疗的新突破”等供学生阅读;在学习遗传病相关内容时,提供“人类基因工程”“DNA制动器的发明”等供学生阅读。

教师应当有计划有层次地对学生提出阅读科技材料的要求并进行指导。首先,要根据教学要求,教师提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在适当的时候进行阅读,有的可以课内阅读,有的可以课外阅读。阅读材料一般应当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科技领域的最新发现和最新进展。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有层次地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可以增大阅读材料的选择性,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哪些材料阅读,也可以由学生自我决定阅读要求达到的目标,如要不要提出阅读后的问题,要不要谈读书体会,要不要写读书笔记,都要看初中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此外,教师应当选择一些时机,在学生阅读材料后,对学生阅读进行适当的点评与提炼,以升华阅读科技材料的效果。

3.试题情景创设,融合科技前沿

试题的编制及教学要摒弃传统的试题过分强调知识的记忆和解题的技巧,而忽略试题本身的科技背景特别是现代科技背景的做法,要把科技前沿作为试题的情景。试题的教学功能除了要巩固相应的基本知识和提高相应的能力以外,还应让学生体会到科技发展的时代感,体会到现代科技的研究和发展的过程和采用的方法,让学生陶冶现代科技的情操和价值观。

试题例1: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成果与一种新的化学合成方法有关。这种新的合成方法更简单也更快捷,产生的副产品和有害废物更少,原子利用率更高,是“绿色化学”的典范。你认为在烧制生石灰、湿法炼铜、制氢氧化铜、用纯碱制碳酸氢钠的反应中,符合以上“绿色化学”概念的反应是哪个?

试题例2:“嫦娥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成功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的发射过程包括火箭发射、入轨、变轨、奔月、绕月等过程。

(1)“嫦娥一号”运载火箭的部分动力由液氢和液氧反应提供,该反应中,液氢的燃烧产物是 。

(2)“嫦娥一号”实现变轨需要加速。“嫦娥一号”收到地面工作人员发出的指令,发动机点火工作,喷射高温燃气实现加速。此时,“嫦娥一号”所获得的作用力方向与其运动方向 (选填“相同”或“相反”)。

(3)“嫦娥一号”的任务之一是估算月壤中氦-3的含量。每百吨氦-3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氦-3原子的质子数是2,中子数是1,其核外电子数是 。

这类试题以科技的新进展为试题背景,以学科的知识为试题的落脚点,试题的情景有时代气息,能激起学生的兴奋感。学生对这类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培养自己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激发学习科学的热情和兴趣,培养对科学问题的应用意识。

4.研究性学习,探究科技前沿

在研究性学习中融入科技前沿的探究,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现代科技前沿中选择和确定相关专题,并对专题进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对科技前沿的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要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力所能及的科技前沿的课题和研究方法,并进行相对独立的研究活动。例如可以引导学生针对学校附近社区的噪音污染、光污染、热污染、电磁污染等,让他们提炼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进行研究的设计和方案的制定,搜集相关资料,或进行调查或进行实验,进行有关科学污染成因的推理,并提出防治的对策。

四、科学课程教学渗透科技前沿素材的若干思考

第一,教师应当不断学习,充实科技前沿的知识。科技前沿素材在教学中成功应用的关键在于教师。科学技术知识日新月异,这就要求教师时时关注科技前沿,不断学习和不断地充实科技前沿的知识;同时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对科技前沿素材进行教育性的提炼和加工,挖掘其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因素。

第二,要把握教学中渗透科技前沿素材的切入点。科技前沿素材渗透于科学教学必须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使素材真正地为教学服务,发挥科技前沿素材的教育功能。教学中选择科技前沿素材切入点既是教学经验的积淀,也是一种教学智慧的体现。在教学中科技前沿素材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例如,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素材,如果在教学基因的相关概念后切入,则能有助于学生对基因的认识,对基因决定生物性状有更深刻的理解;如果在遗传病与基因的关系教学后切入,则可以让学生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重大意义。

第三,要使科技前沿内容浅显化。由于许多科技前沿的原理比较深奥,技术比较复杂,要将它们引入课堂教学,就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对这些素材进行通俗化和浅显化的再加工过程。一方面,要注意选择科技前沿素材难易程度与教材内容相吻合;另一方面,要根据教学实际,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呈现科技前沿素材,省略或简化那些无关的抽象深奥的内容;同时,在科技前沿素材的呈现方式上则需要尽量的多样化,可以结合文字、图片、视频、声音等多种媒体进行展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

[2]刘德成,于永建.高考物理与科技前沿素材相结合的物理试题新编[J].物理教学探讨,2007,(10):24-26.

推荐访问:培养学生 学习兴趣 合作学习 小组 数学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