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请示汇报 >

我国地区工业经济增长新动力研究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 要:随着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我国亟待形成强大的制造能力、创新能力,在追求提质增效的长期目标下,培育工业经济增长新动力。本文通过分析重庆、河南、贵州、江西四省市的发展经验,总结了打造地区工业增长新动力的基本思路,即补产业链短板、物流短板、载体短板;降低交易成本、物流成本;并从改善营商环境、推动制度变革、加速要素市场改革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为其他省市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增长新动力;供给侧改革;潜在经济增长率

中图分类号: F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866 (2016) 03-238-07工业经济论坛 URL: http//.cn DOI: 10.11970/j.issn.2095-7866.2016.03.001

一、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需求管理政策难以解决我国经济结构问题。国内学者围绕在新常态下如何发展我国经济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提出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角度探寻工业经济增长路径。国内多数省市通过大力培育新供给,逐渐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

二、从供给侧改革角度探寻工业增长新动力

1. 新供给经济学文献综述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国际经济危机冲击下的外需萎缩、基本增长动力转变导致的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产能过剩和体制机制性问题长期累积下的经济结构扭曲等多方面问题。凯恩斯理论认为应实施需求管理政策刺激经济增长;新供给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速下滑是由于部分行业供给结构老化,应该通過更新供给结构、创造新供给等方式应对经济潜在增长率下行,但在很多环节可采用需求管理措施进行配合。

2011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刘世锦等 对中期内我国经济增速进行预测,依据其他成功追赶型经济体实践经验,并假定中国发展路径与其接近。预测结果是2013-2017年我国经济增速会下降一个台阶。目前国内共识是潜在经济增速将下降到7%左右。姚余栋、谭海鸣(2011) 根据这一假设,预测中长期要将通胀预期稳定在2%左右,通胀率保持在4%左右,预计非加速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率在8%左右,非加速通货紧缩经济增长率在6%左右。李斌(2011) 、伍戈(2011) 分析表明,如果决策者仍想实现较高经济增速,只能带来物价高水平持续上涨,而对产出拉动作用不大。因此,采用需求刺激政策可能导致“滞胀”危机。

对于新常态下,需求侧的“三驾马车”是否继续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学界基本表示否定。李佐军(2014) 认为其只是国民经济核算指标,有短期特征,影响的只是GDP需求边。康怡(2012) 认为需求侧三大动力已经落后于经济发展步伐,提出经济增长的新“三驾马车”,即城镇化、信息化、民生建设。邵宇(2011) 认为经济增长新动力是原“三驾马车”的引擎升级。因此,经济增长根本动力已不再是需求侧,我国必须加快供给侧改革研究和实践,实现宏观经济稳定、消除经济结构扭曲、培育增长新动力。

2. 经济增长新动力只能建立在供给端

亚当斯密认为经济增长的基础是制度和社会分工对生产力的拉动作用;库兹涅茨提出决定长期经济增长的因素为人口增长、生产效率提升、经济结构升级等;熊彼特认为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是技术和制度的突破性创新 。新供给经济学认为我国30多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上三种理论的综合体现,历史上所有经济增长理论都是从供给层面展开的。

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爆发后,美国经济陷入“滞胀”困境,里根政府基本坚持以供给管理为施政主题,主要包括以稳定的货币供应量增速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实施经济复兴税收法案和减税政策、从自由浮动汇率制度调整为维持汇率稳定政策、将制造业向国外转移、放宽部分行业的市场准入条件等方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面临流动性急剧收缩的困境,奥巴马政府出台诸多的经济和产业政策,这些措施大都体现了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性,包括实施庞大的财政刺激计划、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推进金融医保移民等重大改革、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等方面。美国供给管理实践经验对我国培育增长新动力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3. 形成工业增长新动力的基本方向

面对供给结构老化等问题,大部分行业都通过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制度等方式创造新需求和新价值,加快引导生产要素从供给老化、供给成熟阶段转移到新供给形成和供给扩张阶段。第一,新产品和新技术。企业不能靠提供单一的、同质化产品而扩大生产总量,随着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带动需求的将是更广泛的、分散的、个性化、普遍性的产品,需要供给方不断开拓新产品,加强技术研发。第二,新模式和新业态。互联网催生了众多新兴行业,推动传统行业不断进行商业模式和营销模式创新。近20年技术经济主要关注消费领域,未来将进一步转向生产性互联网。第三,新制度。供给侧改革就是制度的供给和创新,经济体制和制度改革主要包括行政体制改革,财税、金融和要素价格改革,土地和户籍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这些改革将有助于激活和释放企业活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三、我国探索工业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典型地区经验

1. 典型地区的选择

本文对典型地区的选择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以中西部地区为代表;二是近两年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速;三是培育工业增长新动力的实践较有特色。除西藏外,重庆、贵州、江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两年在全国排名前五,重庆全国居首。贵州自2011年以来增速始终保持在全国前五位。江西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前四位。河南工业增速2012年还处在全国中游位置,2014年进入全国前十。综合考虑,本文最终选择重庆、河南、贵州、江西这四个有代表性的地区作为研究对象。

2. 地区发展经验

第一,开创内陆地区发展加工贸易的新模式——重庆。加工贸易行业的物流成本和物流时间对产品生产影响较大,我国多数加工贸易企业集中在沿海地区。而重庆通过改善物流成本,变劣势为优势,着力发展电脑制造加工贸易。一是延伸产业链,提升加工贸易的价值。整合整机和零部件生产,打造原材料、零部件、整机三大产业集群,聚集了五大电脑品牌商,六大整机商,八百多家零部件厂商。2015年重庆笔记本电脑产量达6300万台,与沿海地区产量基本相当,占全球销量的1/3。二是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取得突破。金融方面,重庆于2010年12月30日获准开展离岸金融结算,惠普公司将亚太区的结算中心搬到重庆。重庆离岸金融结算额由2011年的200多亿美元增长为2014年的800多亿美元,2015年预计突破1000亿美元。物流方面,重庆形成了水陆空三个国家级枢纽、三个一类口岸、三个保税区。重点打通“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解决了内陆地区物流成本高的难题。重庆还大力发展航空和航运运输,重庆机场和长江航运均成为拥有保税区的一类口岸。

第二,借助临空经济融入全球产业链——河南。2007年,河南提出了民航优先发展战略。随着《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的实施,郑州获准建设国内大型航空枢纽。随着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出口加工区等相继设立,郑州逐步融入全球物流体系。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成为国家第一个临空经济实验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临空产业加快向郑州航空港集聚,河南积极参与全球电子产品供应链的整合,带动智能终端、新型显示、计算机及网络设备、高端软件等产业发展。郑州电子信息产业已形成“三基地、多园区”的产业集群发展新格局。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产业成为航空港区的主导产业,占郑州市电子信息产业的85%。2015年郑州智能手机产量突破2亿部,占全球供货量的1/7,成为全球最大的苹果手机生产基地。河南通过建设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发展以临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成为中原经济区的增长极。

第三,“云上贵州”开启内陆发展信息技术服务业新模式——贵州。贵州以数据开放为切入点,瞄准大数据产业。2014年7月启动“云上贵州”系统平台建设以来,以阿里巴巴、浪潮集团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纷纷来贵州建设大数据基础设施,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在贵州建设数据中心,计划使贵阳周边特定区域集聚百万台服务器,吸引了大批创客及团队。贵州省政府还实施了电子政务云、工业云等重点应用示范项目在内的“7+N”云工程,開展了四次规模较大的大数据产业招商活动。目前,贵州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迅猛发展。2015年,贵州省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0.2%,翻了一番。贵州还计划打造大数据全产业链,通过大数据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第四,聚焦特色实施航空强省战略——江西。江西省依托航空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和航空装备制造基础雄厚的优势,航空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保持年均20%-30%的高速增长。2014年航空产业收入为390亿元,2015年突破500亿元。根据江西航空产业发展规划,到2017年将达到800亿元,到2020年达到1400亿元。江西提出“大航空”的理念,构建航空装备制造、民航运输、通用航空、临空经济“四位一体”产业体系,力争从航空大省向航空强省转变。江西航空于2016年1月实现首航,南昌市、景德镇市正在打造南昌航空城和景德镇直升机基地。“十三五”期间,江西省还将新建通用机场15个,江西毗邻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海西经济区,区位优势明显,有望成为全国通用航空网络的重要节点。

3. 打造地区工业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基本思路

第一,补短板。一是补产业链短板,从重庆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加工贸易的经验可以看出,对于后发地区,如果仅局限于简单引进发达地区相同产业,或短期内通过优惠政策留住项目,并不具备生产优势。长期看,当本地优势逐渐丧失,引进的企业也会流失。因此,必须加快创新,整合从上游零部件供应到中游生产及下游销售的产业链各环节,聚焦产业链高端环节,提升产品附加值。二是补物流短板。从重庆经验可以发现,内陆地区要想承接东南沿海地区加工贸易转移,必须弥补区位劣势,改善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智慧物流,实施物流的标准化和信息化。郑州航空港的目标是要建成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围绕机场建设航空、高铁、城际铁路、地铁、轻轨、公路的多式联运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交通功能,带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形成产业集群。三是补载体短板。政府在推进供给侧改革中一个重要作用是为企业搭建服务平台。河南申请了国际邮件郑州经转口岸、进口肉类、冰鲜水产品、汽车口岸等一大批进口指定口岸,成为全国指定口岸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内陆省份。通过内陆口岸、保税区建设,为发展加工贸易创造条件。河南还重点建设针对大企业的“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平台”和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另外,自贸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各种口岸、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多式联运监管中心、海关特殊监管区等平台也在很多省市纷纷设立。

第二,降成本。影响企业生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成本,包括生产成本、税收成本、交易成本、信息成本、物流成本等。重庆重点降低交易成本和物流成本,发展加工贸易。继深圳、天津、上海之后,重庆也取得了离岸金融结算试点资格,跨国公司也逐步将离岸结算中心搬到重庆,推进重庆本地企业开展国际贸易,大大降低国际交易成本。为打通“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针对铁路沿线国家运输价格不同问题,重庆经过协调降低运输价格,使得渝新欧铁路的综合运价比海运便宜,改变了传统内陆地区发展国际贸易的劣势,使得渝新欧铁路成功运行,不仅方便了重庆本地货物的出口,同时开辟了一个新的内陆进口口岸。

第三,培育新动力。一是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重庆形成了全球最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国内最大汽车产业集群,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在40%以上。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并带动互联网金融、网络新媒体、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电子商务等一批新业态。具有贵州本地特色的生物医药、绿色农业、旅游文化等产业也被激活。江西发展航空产业既立足于自身航空产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又顺应了未来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大发展的趋势,发展前景广阔。二是借助金融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集成电路、通用航空、轨道交通、机器人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大型项目,需要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要在投融资方面实现创新。京东方在重庆建设的液晶面板项目就是借助证券市场融资实现的。对于相对较小的项目,主要靠政府设立的产业投资基金。金融创新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四、政策建议

1. 改善营商环境

要建立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促进营商环境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一是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环境。政府要在财政、税收、金融、服务平台等方面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全方位支持。积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有利于创新的公共产品,对各种创新资源要素进行整合重构,满足企业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不同需求。二是约束政府权力。着力打造高效、阳光、服务型政府,推动政府部门简政放权,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审批,破除行政垄断。政府部门要制定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为创新创业营造良好氛围。三是推进法制化。加快完善各类法律法规,特别是在互联网等新兴领域,要加强法律监管。加快新兴领域立法工作,实现法规公开透明,加强对盗版行为的执法打击。

2. 推动制度变革

只有推进制度改革才能让市场准入更加便利,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促进供给结构调整。一是加快实施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把混合所有制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手段,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实施国企股权多元化和国有股减持,国有资产监管部门以管资本和管股权为主,不再干预企业的经营行为。二是突破制度限制。加快自贸区制度创新的推广和应用。要对标国际、放松管制、放宽准入,为企业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最大便利,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3. 加快要素市场改革

供给结构改革的核心就是要重新配置资源要素,使生产要素更多地流向新供给行业。一是金融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金融资本;进一步深化企业债券市场管理体制改革,放宽企业债券发行标准,面向中小企业、创新企业发行新的债券品种,引导社会资金流入实体经济。二是税收体制改革。下调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主要税种的税率,税率下调减少的政府财政收入可以通过发行国债弥补缺口。虽然近年来我国政府财政收入增速下降,但债务比例在国际上并不高,尚有增长空间。在当前资产配置荒的背景下发行国债,还可吸纳社会闲置资金,降低金融泡沫风险。三是能源资源供给改革。加快石油、天然气、电力体制改革,逐步向市场化配置资源过渡,通过放宽准入,鼓励和加强竞争,降低企业成本。工业生产指数是用加权算术平均数编制的工业产品实物量指数。其基本原理是以代表产品的生产量为基础,用报告期除以基期取得产品产量的个体物量指数,以工业增加值计算权数来加权计算總指数的。工业生产指数是反映工业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指标,也是西方国家分析经济景气程度的首选指标。

参考文献

刘世锦等. 陷阱还是高墙:中国经济面临的真实挑战与战略选择[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姚余栋、谭海鸣. 中国金融市场通胀预期——基于利率期限结构的量度[J].金融研究,2011(6).

李斌. 经济增长、B-S效应与通货膨胀容忍度[J].经济学动态,2011(1).

伍戈. 输入型通胀与货币政策应对[J].国际经济评论,2011,6.

李佐军. “三驾马车”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N].中国经济时报,2014-12-16.

康怡. 尹中卿采访:新“三驾马车”拉动中国经济[N].经济观察报,2012-12-15.

邵宇. 中国经济的新“三驾马车”[N].第一财经日报,2013-7-31.

贾康等. 新供给经济学:理论创新与建言[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

推荐访问:经济增长 新动力 我国 地区 工业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