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怎么写报告 >

探析艺术本体之形式对称的美学意蕴

作者:jkyxc 浏览数:

对称可以引起视知觉的快感,进而与美感相通。对称与美相通的渊源在于对称本身属于美的规律。对称是人类在对美进行思考和探索时,发现其能够引起自我内心的欢快愉悦,能够与大众的审美习惯产生共鸣。对称在哲学上显示了宇宙深处的秩序,“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从某个角度说是受益于对称对其的启发。

美的意蕴

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美源自于现实,人是在现实客观世界中发现美的规律,艺术是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美,源于现实美,又高于现实美。在康德的美学思想中,美一方面联通这个属于感官的现象世界,一方面又联通着属于“物自体”的存在,因而美有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美体现了感性现象世界的规律,那些体现在形式感、色彩、质料上的客观的规律;另一方面是美与存在本体的沟通,这就是美的意蕴,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的感性形式背后呈现的是意义,克莱夫·贝尔说的“有意味的形式”就是此说。

对称与美

从形式美的角度看,在现实世界中,大到灿烂星空中的天体,小到草尖上的露珠,从鸟兽虫鱼到人类自身,在以感性的呈现体现着这个宇宙自身的形式法则,体现在线条轮廓、色彩光泽上的对称均衡、差异与和谐,这就是美,是客观存在着的美。因而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刘勰把宇宙的本体存在称为道,万物都是“原道”而生,不管是大鹏还是小雀、朝生暮死的蟪蛄,还是八百年的彭祖,只要是在现实世界中呈现出“道”——美的规律——这些匀称平衡,也就具有了“文”。艺术家在生活的实践中发现了这些孕育于现象存在的美的客观规律,然后以这些规律为指导,在艺术实践中,用现实性的质料——颜料、石块等等去创造符合美的规律的造型,这就是美的艺术形式的呈现。因而在创造性的艺术中,图形雕塑,或者是书法建筑之所以是美的,就是他们都体现着美的形式规律,那些客观存在着的统一、对称、均衡等等。

在对艺术中的视知觉研究中,格式塔心理学为视觉艺术的心理研究拓展了新的视界,对视觉艺术本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格式塔心理学派的理论中,“异质同构”理论强调的是在视觉经验中,在人的心理场中,会对应于被感知的事物形象构造,以自身力的构型对应于外界被感知物的形体构型。如:正三角自身的形状特征产生的是稳定的力的特征,因而会通过感知,在人的心理场中,产生同型的力的构型,因而会使人产生一种稳定感,而倒三角,以及倾斜的物体、急剧的运动都会在心理场中产生相应的力的构型,从而会使人产生相应的心理反映。在人对自身心理场中力的构型的感知中,省力这一类型的型构往往会使人产生快感。在能够产生省力这一理学特征的“图形”中,往往在色彩、形状、布局、节奏旋律上体现出对称平衡。

从美的意蕴角度看,如果把对称平衡、匀称与整齐这些规律看作客观的存在,那么一切的感性形式只要符合这些存在规律,也就具有了意蕴的美。这种由感性具体存在向存在本身的通达从一方面说是感性存在向自身存在的复归,通过这次复归,它获得了自身的意义;从另一个方面看,是存在本身在现象世界的诉说。典型的诗性之美就在于,以具体的存在物显示无限的意义之在,这也包括象征、隐喻。从这个角度看,正如灵魂在艺术中克服跌落为现象之物的,回归整一的自身存在衍生出诗意,衍生出美一样,物在从现象存在向自身存在的回归,同样也衍生着诗意,悠然的南山,是山也不是山,也更是山。因而对称美的意蕴正在于感性形象向客观存在本身的回归,形式向意味的回归。

以上是从美本身,美的形式和意蕴的各个方面论述了对称与美的关联,揭示了对称作为美的规律之一,与美结下的不解之缘,也为各类创造的艺术,包括工艺美术设计中的各种美的实践和美的规律做了理论上的探讨。

对称与中国传统美学

中国道家的哲学观关于宇宙的本体的论述是这样的:宇宙万物都源自于道体,因道而生,偱道而行。在这儿无论是那个神秘的道体,还是宇宙深处的数的法则,都体现出了宇宙在本体构成上的一个总体特征——和谐,这就是宇宙本身的秩序,体现在万物的构成规则上,就是所谓的均衡对称、统一有序。

精神是否是存在于这个世界,它的本来面貌是什么样的?物的存在的本身是怎样的,它是否能自身显示自身?精神和物是否能在思维中达到统一?在绘画中、在音乐里,人们可以分明的感受到精神与物的融合,人与世界的沟通,这就是中国古典哲学美学中的“天人合一”、“神与物游”。这种诗性思维方式成就了人与宇宙的沟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此刻,宇宙便是我心,我心便是宇宙,神与物游。这样看来,源自于男人女人、生死祸福、身体的左右对称所形成的从自身的得来的形式的规律感,当与宇宙的千姿百态的对称相契合的时候,这便是大宇宙与人体小宇宙的融合,人与宇宙的沟通。

从这个视角看,对称从一个更深的层次上显示的是人与世界的沟通,人与世界的融合,即所谓的“天人合一”,这就是为什么人在感叹造物的神奇的时候,那句不经意的但是却是众口一词的感叹“造化”,物再也不是那样的冷冰冰的对人拒斥,而是那样的契合神意,而精神也不是那样的一味地排斥着物的坚实,万物其实也禀赋着灵性。中国人的对称的形式特征在中国的文化精神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中国的古典绘画、建筑园林、诗歌、剪纸、楹联等,都呈现着对称的美学意蕴。中国方块字的形、结构、神韵都具有对称美的特征。

(作者单位: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李纳(1985-),女,籍贯:河南郑州人,硕士,助理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刘一(1987-),女,籍贯:河南郑州人,硕士,助理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推荐访问:意蕴 探析 本体 对称 美学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