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怎么写报告 >

剪纸艺术活动中幼儿的多元发展

作者:jkyxc 浏览数: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1)01-0167-0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的目标之一是“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能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幼儿剪纸活动吸取了我国民间剪纸的传统方法,从幼儿思维的发展规律出发,从简、从易,将剪纸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运用到幼儿的游戏和学习中。

剪纸是一种实用性强、表现力丰富、流行最为广泛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在我国有着深厚的传统基础,体现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具有鲜明的本土艺术特色。它不仅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让幼儿在活动中受到美的熏陶,而且还发展了幼儿的创造力,使中国的民间传统艺术得以继承和发扬。

弘扬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着眼于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是进行剪纸艺术教育的关键。朝阳第二幼儿园(简称我园,下文同)在研究和实践该课题时,以传统的剪纸艺术为出发点和起使点,通过剪纸对幼儿发展价值的实践展开研究,为幼儿园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系列剪纸教学活动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从而让幼儿在宽松的领域渗透中认识剪纸、学习剪纸、表现剪纸、研究剪纸。

一、剪纸使幼儿的手部灵活性、协调性大大提高

六、七岁幼儿的小肌肉群正处于发育阶段,需要有一种经常性、适量性的锻炼来促使它更好地发育,用剪刀正是符合这一要求的方法。剪刀需要双手及五指配合,手腕转动,小臂用力,合理的锻炼能使幼儿肌肉群得到最佳发育。这种锻炼,同时也使幼儿的手部灵活性、协调性大大提高。在剪纸活动过程中,调动了幼儿的视、听觉,小手的触摸觉等多种感官参与,促进幼儿大脑的发展,使他们变得更加聪明伶俐。幼儿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在剪纸活动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而,只有循序渐进式地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才能让幼儿在剪纸的海洋中畅游,感受其中的无限乐趣,使动手能力获得较大的提高。

技能训练与发展能力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实际操作时才能使大脑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活跃起来。对剪纸活动的浓厚兴趣能促使幼儿积极思维,发展操作能力。在开展剪纸活动中,幼儿在剪连续图案时,已学会了剪连续的鱼,而他们在剪连续的蝴蝶时,不是剪成两个半,就是剪成单个,幼儿对几次折叠后的长方形纸不知道哪儿该剪、哪儿不该剪。这时,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耐心观察,帮助幼儿查找问题的关键所在,让幼儿自我纠正,而不是直接给予答案或提示。其中,教师的鼓励、表扬是必不可少的。幼儿在剪纸游戏中创造性地剪折出鱼、蝴蝶、窗花、六瓣花以及各种图案、花边,等等。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赏识的渴望。”教师更应该注重孩子的参与性。每周提供新的内容,提供新的范例,让幼儿在自选活动时折折、剪剪。俗话说,熟能生巧,只要孩子愿意尝试,就能成功。只要孩子认真剪,有创意,教师都应给予表扬、鼓励。

剪纸活动需要幼儿手脑并用并和其它技能相辅,把画、剪、折、贴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操作活动。这样,在发展幼儿剪的技能的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时,幼儿的手部动作得到了发展,起生活自理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所以,开展好幼儿剪纸教学活动,对搞好幼教工作、提高幼教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剪纸能提高幼儿观察、探索、想象的能力,从而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1.营造良好剪纸氛围,鼓励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著名的心理学家托兰斯说:“我们要促进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和奖励的环境,以便能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因此,在剪纸活动中,无论幼儿愿意或不太愿意剪纸,能够或不能够剪纸,教师都应该关心、尊重、鼓励每个幼儿,这样才可以让幼儿在没有压力的自由愉快的剪纸中,根据自己的方式剪纸。例如:在学剪“双喜”时,幼儿学会方法后,他们自由的发挥想象进行剪纸,有的是“双喜”中剪出了心形,有的剪出圆形“双喜”,还有的剪出各种形状的“双喜”。这时教师及时抓住幼儿闪露出的新颖的思维火花,及时肯定、激励、赞赏:“你真棒”、“你真聪明”、“太漂亮了”,这样的语言,会不断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在幼儿剪纸活动中,互动是和整个活动过程紧密相连的。师生互动:教师主导与幼儿主体间的互动;生生互动:幼儿同伴间的相互学习,达到交流互学的效果;幼儿与材料的互动、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为幼儿创建良好、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和人际关系。因此,当幼儿思维活跃、大胆创作时,教师应该是欣赏者、赞美者;当幼儿观察判断失误时,教师应该是指导者、帮助者。教师要站在幼儿的角度看待问题,多观察,多了解,引导幼儿大胆探索、想象,以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运用多种活动形式,让幼儿在剪纸中,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说过:“小孩子应有剪纸的机会。”动手动脑有利于发展幼儿思维。在剪纸过程中,幼儿对所学习的剪纸方法表现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提供不同的材料,满足他们的表现需要。自主的选择方法包括对称剪、折剪等。在剪纸活动中,可运用多种活动形式,把看、讲、画、剪有机结合起来,使其富有幼儿剪纸的特点。例如:在主题活动“小小动物园”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邀请家长当教师,为幼儿讲解青蛙、小金鱼、螃蟹的剪纸方法。观察剪动物的方法(看);说说自己的感受(讲);可以将自己设计的图案画在纸上(画)(可视幼儿的能力差异而定);最后,将其剪下来,加以修饰,根据自己的兴趣加以修饰、染色(剪)。

在活动中打开幼儿的思维。在剪纸过程中鼓励幼儿搜集有关民间剪纸的资料,丰富幼儿的经验,观察剪纸中的花样、花形,进行模仿、想象、思维、创造。教师在民间艺术活动中,应经常与同龄同伴幼儿进行交流活动,将自己的作品送给同伴、好朋友,让他们来评价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对以后的创造活动打下基础。在这些“活”的活动中,幼儿的思维灵活性得到最佳发展。

3.剪纸使孩子获得真正的乐趣,发展审美能力。美育在教育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健全的教育”。剪纸是表现自然美、心灵美、民族风俗美的艺术。剪纸作品所表现的美,比自然界存在的事物更完美、更生动。要使幼儿受到美的熏陶,在欣赏、制作剪纸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培养审美素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幼儿园的大环境里,可张贴许多剪纸作品,如:福娃、哪吒闹海、十二生肖,等等,生动活泼的造型能让小朋友们常常驻足观看,自主、自由地去发现剪纸的趣味及美丽。

剪纸可提高幼儿欣赏美的能力。教师应让幼儿欣赏各地独特名俗文化风貌的普遍艺术形式。如:每次剪纸活动前,总是收集一些成品让幼儿逐个欣赏,让幼儿初步了解,并学会比较陕北与扬州一带剪纸作品的不同特点。其次,注重表现美的剪纸作品。如:让孩子在感受《十二生肖》的基础上,自己动手操作剪,挑自己喜爱的动物剪,剪出的作品布置在活动室,也可吊饰、悬挂来美化环境。最后,通过各种剪纸技能及方法创作美。通过上述三步,对美逐步感受、体验、表现,可看出剪纸活动对幼儿美育的教育作用。

长时间的实践,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剪纸活动在提高幼儿整体审美能力的同时,又能使孩子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4.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将剪纸艺术在幼儿园大放光彩,传承下去。剪纸课程已和我园的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先通过家长学校培训家长和幼儿的沟通能力,还对学习型家庭进行了剪纸技能培训。再通过亲子系列活动中的剪纸生日贺卡、参观剪纸展览、共同收集剪纸资料、创作家庭剪纸作品等活动,得到了幼儿家庭的认可和支持。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分享快乐,形成了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互相渗透、互相补充的教育合力。

剪纸活动的开展,不仅大大提高了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感受能力、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综合能力,而且在剪纸教学中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自我行为教育。从小培养幼儿动手动脑,实践创新,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和心理素质,对他们的身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幼儿园对幼儿的自我评价、剪纸心得、教师剪纸教案、家长剪纸体会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对幼儿各方面的点滴进步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并把这些评价反映在每位幼儿的家园联系手册上。

剪纸活动的开展,是我园弘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把剪纸艺术同五大领域课程紧密结合,发挥出剪纸艺术在构建园所文化、提升民族精神各个领域的渗透作用,让幼儿学得有趣,学得开心,学中有收获,这正是我园探究新课题的题中之义。

要通过量的积累,在探索总结中达到质的飞跃,营造主流和非主流的精神,以适应幼儿,迎合幼儿,让民间艺术文化传统教育从小扎根在幼儿心中。总之,在开展幼儿园剪纸艺术教育活动中,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幼儿从多角度、多方位、多通道感受到剪纸艺术的无穷魅力,使之萌发兴趣,培养美感,产生强烈的内在动力。并在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的想象和联想,发挥幼儿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地、主动地去发现美、创造美,不断促进幼儿对剪纸艺术的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的长足发展。当然,如何使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剪纸艺术与亲子活动有机结合;如何使幼儿在愉悦的亲子游戏活动中逐步认识、了解民间艺术,走进民间艺术;如何使民间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推进幼儿素质启蒙教育,还需幼教工作者不断地研究和实践。

推荐访问:剪纸 幼儿 活动中 艺术 发展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