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怎么写报告 >

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传播的困境与拓展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 要: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不同民族、国家不断的融合,纪录片在国际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效的对外传播也是增加文化软实力,展现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因此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创作出外国观众能看懂、能接受的纪录片作品是我国纪录片创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我们的创作理念要与世界接轨,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美学魅力。中国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在试图还原中国历史文化的风貌之中彰显了厚重中国的历史与人文气韵,其通过官方主导宣传、塑造品牌形象等策略来使中国文化得以传播,并以引领文化之旅的方式带动了旅游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历史文化 纪录片 文化传播

引 言

历史文化题材类纪录片作为一种区域文化的指称,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和观赏性,不仅能强烈地吸引观众瞩目于历史文化、历史故事与历史人物的认知,更能对本区域的文化传播起到积极的推介与传播作用。中国作为文化中国,其景、其人无一不浸染在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背景中,中国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正是在试图还原中国历史文化的风貌之中彰显了中国厚重的历史与人文气韵。其通过官方主导宣传、塑造品牌形象等策略来使中国文化得以传播,并以引领文化之旅的方式带动了旅游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

1、中国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释义

“所谓历史文化类纪录片,是指利用影像形态对历史遗迹、文物器皿、文化景观的记录和表达,并借此来折射当代人对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深刻认识、体验和反思,具有十分明显的文化意味”。八百里秦川文武盛地,五千年文化中外名城,中国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从秦统一六国到灿烂辉煌的汉唐盛世,这里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近年来,以中国历史为表达主题的中国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凭借着区域资源优势,相继推出了多部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如《望长安》《法门寺》《大明宫》等,“在全国观众的心目中掀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纪录片,它必须依托于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而近些年中国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引发的关注,更是带动了中国省旅游经济的发展。中国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作为一种艺术展现形式,也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亦是作为宣传的载体,在突出文化和商业理念,更加合适不过。西安曲江影视投资集团作为西安市政府下设的国有企业,在产业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曲江影视投资集团正是有效地利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一先天优势,将中国本地的艺术、文化、商业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表达艺术美感、给人以精神慰藉的同时,又有效地传播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所积淀的辉煌文化和中国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

2、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的传播策略

2.1文化的民族性,传播的世界性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是展示中国文化自信、中国精神自信、中国力量自信的有力载体,更是推动中国与世界文化互通、互相了解的有效途径,要在文化大融合大发展的全球化语境下弘扬中华文化,就必须正确把握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的对外传播模式。以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为载体,通过更有效、更易接受的传播模式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神,运用现代的表现手法、视听语言、叙事方式进行颠覆性重构。埃吕尔认为,传统技术被束缚在文化之中,而现代技术是一种自主的技术,超越了文化的限制,并反过来促进文化传播。新媒体时代,一部好的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不仅要有扑朔迷离的剧情走向与高潮迭起的矛盾冲突,还要运用先进的制作技术,为本土文化穿上华美的外衣,呈现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营造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传播中更容易被受众所接受。虽然不同的文化形态之间存在一定共性,但不可否认的是,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深刻影响着纪录片的传播效果。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要融入国际主流文化社会进行国际化传播,就必须正视中西文化差异,运用求同存异思维,寻求价值观的共同点,并运用跨文化传播技巧,坚持本土特色的同时兼顾西方受众的审美品位与价值取向,采用世界性的表达方式,提升纪录片民族美学的追求,创作出既有民族特色又符合国际传播特征的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

2.2国家大力扶持,大眾全民传播

纪录片对传播本土文化有着显著的作用,21世纪以来,我国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国家历史、文化纪录片的扶持力度。2010年,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台了《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3年,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求34个上星综合频道每天最少播出30分钟以上的国产纪录片。这些政府扶持政策将纪录片产业化发展提上国家日程,肯定了纪录片的传播作用与效果,推动了纪录片的跨越式发展。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的品质与数量有了大幅提升,出现了《大明宫》《河西走廊》《复活的军团》《故宫100—看见看不见的紫禁城》《孔子》等彰显国家文化品质与社会责任担当的优秀作品。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电脑软件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的受众由传播链的后端转向前端,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创造者与传播者。这些网络自制纪录片蕴含互联网基因,拥有高包容与低限制、高自由度与低视角的特性,其创作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小到一位独立生产者,大到一个制作团队,都可以成为网络自制纪录片的传播者。如张景独自完成的纪录片《寻找手艺》,虽然缺少华丽的画面,构图也谈不上美观,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精致与考究,但这种由大众制作的历史题材纪录片丰富了纪录片领域的内容,拓宽了纪录片的传播形式,促进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交流。以至于《生门》导演陈为军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纪录片复兴的时代来了。”在世界文化日益交融的时代,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作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彰显中国文化自信、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状态的重要载体,成为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沟通世界的重要桥梁。随着三网融合进程的加速,在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对外传播过程中,创作者不仅需要将民族文化内涵通过国际化表达,依托优秀政策促进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的发展,还需要紧跟时代的脚步,用多屏、跨屏的传播形式来满足受众多样化的传播要求,用微传播的模式来打破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这既是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传播发展的方向,也是中国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必由之路。

结束语

中国多部精品纪录片不断问世,不仅在国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赞誉,而且还在海外扬名。中国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所塑造的一系列文化形象,不仅是中国区域文化的对外传播,而且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推介,而这也让陕派纪录片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国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在纪录片多元发展化的今天,以独特的思路,创新的模式,先进的理念,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在追求艺术效果的同时,也实践着产业化的经营理念,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艺术与商业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 任红.基于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历史文化纪录片传播转变分析[J].新闻传播,2017(17):60-61.

[2] 张宏兵.全球化背景下历史类纪录片的文化研究[J].新闻窗,2017(04):74.

[3] 邹崇.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4] 罗宁.历史纪录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渤海大学,2017.

推荐访问:纪录片 历史文化 题材 困境 拓展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