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怎么写报告 >

历史图片\文献史料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图片、文献在学科教学中的功能、作用的分析、阐述,促使广大高中历史教师充分关注历史图片、文献在教学中的开发和运用,通过结合图片、文献的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一方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其内容主要有:(1)历史图片、文献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及重要性;(2)图片、文献在学科教学中的价值功能;(3)历史图片、文献在学科教学中必须处理好的两对关系等。

关键词: 历史图片 文献史料 作用

一、历史图片、文献史料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及其重要性

历史图片、文献史料从历史知识的本质看,是我们通晓过去、借鉴现在、展望未来的重要媒介。在学科教学中开发运用图片、文献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课外历史知识视野,激发其对历史课、历史知识以至于历史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在历史文献方面的修养,为进一步学习和深造打下初步基础。新课程中大量的历史地图、历史照片、古迹遗址图、实物图片、历史图表以其特有的存在形式向后人展示了人类历史活动特定的时空进程,是对历史现象某种程度的动态概括的反映。“左图右史”、“索象于图”、“索理于出”、“即图而求易”等就是前人治学与谈史的经验总结和方法概括,它揭示了图与文二者之间的关系,即相辅而行的辅助关系,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相得益彰、促教利学的关系。

新世纪是多元开放的世纪,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必须具备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健全的人格和独立判断的能力,而这一切的实现与作为重要链接之一的历史文献和相关的图片所起的作用是分不开的。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建构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布鲁纳,在认知学习理念中指出: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布鲁纳认为,人是积极主动地选择知识的,是记住知识和改造知识的学习者,而不是一个知识的被动的接受者。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史料、文献及图片的学习、积累,通过引导学生重视对历史图片和历史文献学习、积累,把新得到的信息和原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新的认知结构,产生新的观点及解决现实问题的新思路。

历史的学习与其它学科的学习有着类似性,都要经过三种过程:新知识的获得,原有知识的转化,对知识的评价。这三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新认知结构的过程。新知识的获得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图片隐性知识的领悟、对文献材料的理解能力。教师在授课中注重对相关图片、文献史料进行分析、解读,使学生对不曾经历的历史事件、不曾谋面的历史人物反而多了一层神秘感,由此可创造出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又因为时空的距离更使学生对历史知识、情节产生某种温柔的思绪,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探究,从而达到使学生将知识进行一定的转化,即将原有知识同教材观点、自己理解相结合,转化为新的知识、思想。学生博览后思维拓展表现为对知识的评价,如针对教材中出现的大量图片,作为教师应首先让学生充分发掘每幅图片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对发散性思维直观地感受历史的真实。接着教师再对大量图片、史料文献进行讲解、分析,以激活学生思维,达到从多角度思考问题,避免传统的生硬的满堂灌一言堂。历史本身是完全客观真实的,但主观的认识却差异很大,通过对图片的分析、材料的讲解,使学生站在更公正、全面的立场上辩证地看待问题,而不囿于某种定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应提醒学生,历史事件的因果因素是相当复杂的,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有时一致,有时完全悖离,从而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评论,接着引导学生积极搜集相关课外文献、史料来扩展他们的视野。另外,教师还需向学生适当地介绍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理性认知的方法,以适应新课改中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基本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谨记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逐步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而这样做也非常符合布鲁纳的教育思想。

二、历史图片、文献史料在学科教学中的价值功能

(一)大量历史图片、文献基本立足于历史本质,它是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的重要桥梁之一。

布鲁纳认为,教学一方面要考虑人的已有知识结构、教材结构,另一方面要重视人的主动性和学习的内在动机。他认为,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不是奖励、竞争之类的外在刺激。教材中提供的大量历史图表、文献作为历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在一定程度上更易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大力提倡师生都要从思想上重视图片、文献,以便使学生更有兴趣、更有自信地主动学习。中学历史学科在培养学生历史意识、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它通过大量图片和文献以真实的佐证展示历史事件、人物、现象,通过对它的学习、分析,学生更易于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

大量历史图片、图表、史料文献以不可更改的历史真实在一定程度上也向我们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它们以一种别样的空间概念,一种时空倒流、回归历史的感觉拉近历史与现实空间的距离,给学生以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其分析能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发掘历史原貌,更真实地认识历史的本来面目,改变“人云亦云”的传统,提高创新能力。

(二)大量历史图片、文献的讲解、分析、运用也是师生互动的主要桥梁。

由于历史的不可逆转性,不会重演,它看不见摸不着,不能直接观察和感知。我们要认识历史就只能依靠间接的历史材料,即依靠对前人遗留下来的历史遗址、文物、图表、图片、文献资料等进行间接观察和再造想象,才能超越时空的限制,形成历史表现,进而形成历史概念和历史规律。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的指导思想就是要提高中学生现代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提高能力,以历史教育领域出现的新观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图片、文献的特殊性,以图引思,引导学生发掘图片内涵,寻找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特点、内容、性质及影响等。或分析图表、文献中的有效信息,以图育情,以史引情,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或纵向联系或横向对比,以图释图,论从史出,进行新的有趣的发现。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观察图表等事物时,应设身处地地考虑事物的境地,把原先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是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以达到与其事物发生共鸣的效果。教学中可指导学生利用手头的文献资料和图片做材料,编排一些相应的历史小短剧,去感受曾经的时代。这种注重沟通、体验、想象等非理性的方法的出现,无疑是为历史学科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

(三)历史图表、文献史料运用的价值功能还体现在对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技术的促进上。

在新课标的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方面,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现代历史教学中,教师在精心传授知识的同时,除了研究教法外,还必须特别重视研究学法。中国古代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阿拉伯也有谚语:“送人一条鱼,只美餐一顿,教人捕鱼的本领,就可以使他受益一辈子。”正是对这句古话的生动诠释。教学既是艺术,又是技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很大程度上是看其掌握教学技术的能力。所以,为适应现代教学需要,对教师的专业水平、理论思维等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教师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不断研究新教法、新学法。比如,教学分析方法、分组学习的组织方式、行动策略研究、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方法、信息技术的使用等与教学有效性有关的技术,都需要教师运用策略和作为教学领导者等诸多的专业技能。而新教材模块与专题相结合的历史课程,带来了历史知识体系断裂与残缺的问题,造成了探究历史问题中知识准备不足的困难。因此,激活相关知识,即激活探究与问题有关的知识及其知识体系极为重要。如何将各专题的内容尽量讲生动,讲得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需要教师尽可能地多阅读必要的资料,即教学资源:在了解、熟悉整个教材相关的历史图片、文献史料以外,还要看一些相关历史专著,从网上摘取带有故事性的历史资料,自己先将各专题的来龙去脉搞清楚,然后在讲授中,注重图表、文献的应用并和现实联系起来。例如,讲到中国古代宗法制进,针对这一政治问题距今历史久远,学生很难理解的情况,运用图表示树枝和树干的关系可形象、生动地将西周宗法制嫡长子与庶子关系表露出来,另外再横向地和我国现存的宗祠、族祠,各家出版的姓谱、家谱联系起来讲解,使学生觉得历史与现实生活距离并不遥远,产生一种历史归属感,从而化难为易,轻松地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课的教学宗旨。同时,引导学生独立对比思考: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有何特点,对后来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影响?这与早期西方的政治制度有何不同?为什么会造成这些不同?这种提问是一种触类旁通的思维方式,能引起学生各种不同的思考,据此再引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资料回放”“历史纵横”及自主式查阅相关文献,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即卢梭宣称的“兴趣中心”原则,达到使学生对历史“乐学”、“爱学”、“好学”以至“会学”的程度。

三、历史图片、文献史料在学科教学中必须处理好两对关系

(一)处理好历史图片、文献史料与历史教学正文之间的关系,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由于会考、高考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都会忽略学生兴趣培养、知识面的拓展及探究能力深入等。授课中仅仅强调“正文”,以为这样可节省时间,让学生枯燥地强记一些知识点。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如果仅教学正文、背景、内容、过程、意义、影响等,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就会“厌学”。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与视角,寻找“兴奋点”。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同时,要充分挖掘教材背后的感性材料,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文献和图片,文献以其优美、感人的文字,耐人寻味的典型事例,图片以其不可更改、不可重视的真实场景开阔着学生的视野。充分运用图片和文献的教学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等特点,让学生“愿学”“乐学”。同时,授课中有意识地将史事与时事热点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类比,主动去探究、了解、发现。由此使抽象的教材内容具体化,历史与时事政治关联化,又似在穿越时空辗转中轻松掌握了所要学习的知识,并在历史与现实对比学习中形成了辩证的历史观。

(二)处理好历史图片、文献史料与其它学科图片、材料的关系。

俗话说:史地不分家,又有政史不分家之说。由此可知历史学科与地理、政治等学科关系非常密切,不仅如此,还与其它学科联系亦非常密切。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包罗万象,囊括诸科知识,包含经济、军事、政治、思想、文化、民族关系、民俗风情等方面,因此必须不断而广泛地从其他学科中吸取养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个领域的重大突破,往往会给整个人类生活带来全新的气象。问题在于能不能尽快注意这些突破,并将之与自己的领域联系起来。从地理学科上讲,历史上不同时期地形、地势、疆域、矿藏及军事上的重要性非常明显地体现在历史地图中。而文献的史料价值涵盖的诸多方面更是不可小看。从政治角度看,教材中大量的文献、史料向我们形象地介绍了各个时期的政治现象及根源,有利于培养学生“以史为鉴”的精神。从语文角度看,教材中大量引用的诗词不仅能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操,而且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欣赏到诗词的文采,感受着其中的美。

总之,历史图表、文献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很大。它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刺激其进一步学习、了解、探究历史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好学,又可以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从中扩大信息量,拓宽知识面,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历史课堂注重图片、文献的讲解、运用,还有利于师生教学相长和学生探究科学精神的生长;图片给予人的发散性思维,有利于给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有利于发展学生美的品德,提升学生健康的人格素养,使之成长为既有真才实学又有高尚人格的新世纪的人才。历史图片、文献史料与正文的协调讲解相得益彰,必将为历史教育教学带来无限美妙的风光。

参考文献:

[1]宁裕光,熊守清,胡任敏.历史教育方法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徐胜三.中学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3]赵亚夫.学校历史教育究竟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4]赵亚夫.历史课程标准究竟该如何把握.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5]冯一下.要准确地诠释历史文献——“罢黜百家”教学反思.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推荐访问:史料 在学 科教 文献 学中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