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怎么写报告 >

一座资源枯竭城市的华丽蜕变

作者:jkyxc 浏览数:

泸州地处四川省东南、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我国天然气化工的发源地、国家规划的15个大化工基地和14个精细化工基地之一。2011年因天然气资源枯竭,泸州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

泸州将被列入资源枯竭城市视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积极谋划、稳妥推进,转型十年(2007—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6%,高于全国、全省同期平均水平。

从“低”到“高”,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近年来,泸州遵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着力推进化工、酒业、机械、能源等傳统产业向多元化、循环化、高端化、智能化转型。

转型做精化工产业。以泸天化集团改革脱困为引领,泸州促进天然气化工向气、煤、油相结合的循环型化工转型,加快构建“新化肥、精细化工及化工新材料、石油化工”三大产业链。此前,泸天化集团因资源枯竭、气价上涨、主导产品市场价格下滑、转型发展缓慢等,生产经营陷入困境,仅2014年亏损额就高达14.9亿元,资产负债率也高达83%。痛定思痛,泸州决定将泸天化集团的改革脱困作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为此,泸州制定了脱困—转型—升级“三步走”方案,组建工业投资集团对泸天化集团进行改革重组;发行了20亿元的全国第一支产业类项目收益债——煤气化项目收益债。同时,大力支持泸天化集团走出去,与俄罗斯、伊朗等天然气丰富的国家或地区合作发展。2017年,泸天化集团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9.8%,同比减亏5亿元,基本走出困境。

优化提升白酒产业。泸州是著名的“中国酒城”,拥有泸州老窖和郎酒两朵中国名酒之花,享有“风过泸州带酒香”的美誉。为应对白酒行业的深度调整,泸州紧紧围绕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推进白酒集群发展、绿色生态发展。按照“集中、集群、集约”发展原则,泸州推进集群发展,率先打造了全国第一个白酒产业综合工业园区——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园区。占地10212亩的园区引来入驻企业218家,2017年实现工业投资29.4亿元,形成了功能齐全、链条完整的白酒产业集群。“凭借一瓶名酒,建设一个产业园区,构建一个产业集群,发展一批新型城镇,带动一片新型农村”,泸州成功探索出“名酒·名园·名村”的新型发展模式。

振兴做强机械产业。泸州以搬迁技改扩能、开放共建合作促进机械企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工程机械、液压元件、油气钻采装备、基础配套四大产业链。具体而言,实现了以“三长”厂(长液、邦立、长起)为代表的城区老工业48家机械类企业退城入园整体搬迁。其中,长液公司与厦门海翼集团合作,成功转型发展大型农机高性能液压件、轨道交通设备、海工装备液压等新型产品;邦立重机成功研发推广废旧汽车拆解成套处理装备、石油管道铺设装备,与马钢集团合作建设立体智能停车设备生产制造基地;长机公司则与国际知名公司德国贺尔碧格合作,积极打造“长机智能工厂”。同时,泸州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泸州造”装备远销南亚、东南亚、中东、欧洲等地区。

整合壮大能源产业。依托煤炭、页岩气、风能资源优势,泸州加快推进能源整合优化和综合开发。大刀阔斧整合矿产资源,将全市矿山由原来的852个削减至259个,其中煤矿由152个减至31个,矿产资源利用率也平均提高了1~3个百分点。加快去产能步伐,2006~2017年,全市共关闭资源竭枯及高硫煤质煤矿企业127家,淘汰落后产能910万吨,集中关闭小、散、乱、差非煤矿山企业181个。同时,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施煤制气废弃物综合利用,煤矸石、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

从“无”到“有”,培育发展新兴接续替代产业

近年来,泸州顺应“中国制造2025”发展方向,大力发展航空航天、智能终端、现代医药、大数据等新兴接续替代产业。

大力发展航空航天产业。泸州抢抓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机遇,以推进泸州新机场云龙机场建设为契机,依托区位优势及军工、化工、机械等产业基础,规划建设80平方公里的泸州航空航天产业园,大力发展航空航天产业,着力打造航空航天“人才基地”“科研基地”“试验基地”和“生产基地”。目前,已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团三院31所等科研机构开展系列合作,并取得丰硕成果。

积极发展智能终端产业。近年来,泸州积极承接深圳电子信息产业转移,重点围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智能终端产业方向,完善智能终端产业基础,构建智能终端全产业链。目前,已成功引进智能终端企业82家、总投资380亿元,可实现产值1497.5亿元,其中已投产32家、实现产能510亿元。“泸州造”智能手机成功走出国门。

培育发展现代医药产业。泸州发挥中药材资源丰富、拥有西南医科大学及4所“三甲”医院等优势,规划建设泸州医药产业园,成功引进山东步长集团、天圣制药、苏州朗润、九州通等现代医药企业47家,总投资达200亿元。目前,维思达医疗器械项目、西蜀九锦现代中药项目等相继建成投产,已初步形成以中药材种植、化学药、医用原(辅)料、中药制剂、中药饮片加工、医药物流等六大门类为主的医药产业体系。

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以建设“西南云海”为目标,泸州着力打造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大数据产业中心,创建国家大数据产业集聚区。一开始便高起点规划建设泸州大数据产业园,先后成功招引华为、软通动力、亚信、华唐、清华同方、清大信安等国内知名大数据企业和大数据关联企业落户泸州。目前,华为四川大数据中心已建成投用。

从“散”到“聚”,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近年来,泸州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园区平台支撑,实现发展方式由资源主导向技术导向转变,产业布局由分散向集中转变。

推动园区集聚发展。泸州发挥长江两岸产业、交通、岸线、资源优势,将全市产业园区整合为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四川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泸州白酒产业园区、泸州航空航天产业园区“四大园区”体系,推动产业沿江集聚集群集约发展。目前,“四大园区”集聚了全市大部分生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4%,经济发展的资源和空间成本明显下降。

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泸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目前全市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分别达20个、45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69家。2017年,泸州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为315亿元,是2011年的5倍,科技创新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推动服务业集聚发展。围绕建设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中心,泸州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现代金融、现代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泸州港是川滇黔地区唯一的内河主要港口,也是全国内河第一个具备集装箱铁水联运服务的港口,泸州充分利用该优势,大力发展临港物流,打造“川滇黔航运物流中心”和“四川航运首港”。目前,泸州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占四川水运外贸集装箱量的80%以上。

推荐访问:一座 枯竭 蜕变 城市 资源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