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怎么写报告 >

旱灾反思,不应止于水命题

作者:jkyxc 浏览数:

我们应该千万警惕,西南旱灾之后,围绕水的反思和举措,成为替代其他反思的唯一途径。将一种知识融合的灾害研究及应对系统,立为中国的下一个基本国策,因为它关乎人的生命和国运的根本。

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应对自然灾害的困局,其实最应该反思的就是公民防灾教育、政府灾害处理智慧和科学决策体系,而这些无不植根于一个科学高效的灾害治学系统。不可回避的现实是,过往以惯有的科研课题、学术刊物以及教学课程等组成的围绕生态灾害的治学,已陷入一种低效、彼此区隔、重复、自我阐释和口号化的症候当中。

我们应该千万警惕,西南旱灾之后,围绕水的反思和举措,成为替代其他反思的惟一途径。西南民间已隐现一种大跃进式的引水、找水、蓄水工程——对雨水的截留是应该鼓励的,但是不要以此为借口开始对水源地、敏感水环境、生态湿地、已经贫弱的地下水进行透支式开发。

即便以水为命题,从仿生学的角度来说,除了止渴之外,还要“生津”,恢复一个乡村、城镇、城市的立体、循环、智能化、节制的水世界微循环——相比较跨区域的输血型调水,我们更需要城市供水的“滴灌技术”,可是我们的水文学研究,是不是做好了学科转型的准备,研究城市水文和钢铁丛林里的水文系统?

对于日渐频仍的生态灾害,我们首先要把它看成是积累于忽微的小灾难不断累积的结果,而非一个突然到来的厄运,并同时动用全社会的知识、系统、财力、物力、人力来应对与之相关的千方万面。

具体到中国西南的水系,不仅是一种自然资源和地理概念,它还具有重要的宗教、文化、历史意义,许多河流和水系是一个国家文明和区域文明的基础,应该有一个国家资助的大型研究计划,为中国西南的水安全和自然环境设计一个可持续百年的发展规划。同时还应延伸的是基于这个区域的生态现实而展开的“人文经济学”和民生设计——中国西南的植物、动物、地质、人种、气象学资源都是世界级的资源,完全可以设计成一种面向22世纪的生态中国发展计划。

同时基于这种自然和人文经济学设计,我们还应整理思考中国西南在宗教和认识信仰系统中的重要意义,这个文化区域保存了数以千计的宗教小流派和世俗宗教思想观,一场灾害会改变几何?

甚至,一些所谓的“迷信知识”也应被关注,因为有关谶纬、谣言、传言,都可能通过现代的传播科技,携灾害契机,最终酿成影响深远的“社会学地震”。

细心的人其实已经注意到,在这次西南旱灾期间,民间的传播结合《2012》这部西方想象的末世电影、一本2004年就预测了西南大旱的美国智库报告、此起彼伏的地震消息和地球震动模式、有关灾害的数字迷信和谶纬算法等途径,已经形成了一种危险的社会情绪,它会加剧自然灾害的现实影响。

我们完全应该也有能力为西南的旱灾,以及更多的水文学、气象学、地质学、物候学、植物学、动物学意义上的生态危机设计更为科学和有效的应对方案,建立联系普通公众、政府、学者、民间知识群体、国际组织等多种主体的反应体系。将一种知识融合的灾害学系统,立为中国的下一个基本国策,因为它关乎人的生命和国运的根本。

其实早在5·12地震之后,就应该有一个新学科设立:跨文明体系的灾害学——多学科解决方案。发生在中国西南的任何灾害都应该进入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中国现有的学科分类体系应该在这个区域尝试进行真正的知识融合。西南中国发生的每次重大自然灾害都应该成为我们解析未来的密码。从这个角度上说,西南的旱灾应该是个不晚的提醒。

推荐访问:旱灾 不应 命题 止于 反思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