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PPT汇报 >

变中求新,新中求活

作者:jkyxc 浏览数:

近年来,上海市历史高考试题一直都以立意新颖,形式灵活,彰显新课程基本理念等特点而备受历史教育专家和一线老师的关注和好评。的确,上海卷历史高考试题无论在命题角度、考查目标方面还是在情境设置、题型选择等方面总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关于这一点从各类期刊上对试题的反馈与评价便可见一斑,在这里不多赘述。在众多的反馈与评价中我们可以发现利用各类素材创设多样化的问题情境已经是目前高考命题的普遍化趋势,而上海卷在这方面更是变中求新,新中求活的典范,其除了利用传统的中文资料外,甚至还前所未有地把英文素材引入试题情境中去,更是让人眼前为之一亮。这种双语结合的情境设置,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学生施展个性特长创造空间,同时也进一步体现了学科日益综合化的趋势,所以说这种新的形式是应该引起我们适当关注的。本文便以上海历年双语情境型试题为评析对象,就其所体现的基本理念谈一下笔者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广大同仁。

一、上海历史卷双语情境型试题实例介绍(以2002年以后为例)

1.(2002年卷第33题)一部英文著作的中译本有一句话误译为:“康熙帝曾经阅读郑观应的著作。”经核对,原文为:“Emperor Kuang Hsu had read the works Of Cheng Kuang Ying”。问题出在KuangHsu帝是谁。

问题:

(1)请写出KuangHsu帝的正确译名,并运用历史知识说明理由。(2分)

(2)这是一部研究中国近现代化的专著,它为什么会谈到郑观应?(4分)

2.(2003年卷第22题)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 yet, it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s well.”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作舟和水。这句话最早见于中国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这位学生正确的回答

A.Li Er B.Zhuang Zhou

C.Meng Ke D.Xun Kuang

2003年第30题:美国某民意测验机构在中学生中进行调查,要求每个学生选一位在本国早期历史上贡献最大的总统。结果,下列总统得票相近。

问题:(共5分)

(1)这三种选择,你认为哪一种更有道理?为什么?(2分)

(2)另外两种选择是否也有可理解之处?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3.(2004年卷第9题)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Britain is probably closer to the revolution than any other countries in Europe”。这是因为

A.无产阶级赢得了被选举权

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

C.工业资本家渐入政权中心

D.垄断资本控制了国家政权

2004年卷第14题:让发电原理走出实验室,给人类带来新的光明的“普罗米修斯”是

4.(2005年卷第14课)陈独秀因有人指责《新青年》而发表了《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为“DemocracyandScience”辩护。这里的“Democracy andScience”指:

A. 科学与技术B. 民主与共和

C. 自由与平等D. 民主与科学

2005年卷第17题:After World War II the United Nationts Was organized。这个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推动国际社会公正发展的国际组织是:

A. 欧洲联盟 B. 联合国 C.国际联盟 D.世贸组织

5.(2006年A卷第9题)“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诗人诉说了16世纪后西方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的屈辱历史。下面的历史要素组合中,反映第一块领土被侵占的是:①台湾 ②澳门③香港④英国⑤荷兰⑥葡萄牙⑦1624年⑧1840年⑨1553年

A.①⑤⑦B.②⑤⑨ C.②⑥⑨D.③④⑧

2006年B卷第26题:在19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Steam,即蒸汽机)是英国人。”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①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②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发明的③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④蒸汽机的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象征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6.(2007年卷A组第17题)16世纪,英国思想家莫尔仅仅为了人类描绘了一个未来的理想社会——“utopia”(乌托邦),20世纪中期以来,科技正推动我们实现一个“E-topia”(E-托邦)。

(1)“E-托邦”有什么技术特征?(2分)

(2)它是怎么建立起来的?(3分)

(3)试对“E-托邦”作一评价(3分)

2007年卷共同部分第30题:1874年,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为“科学”,后于1915年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明治维新

B.明治维新/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7.(2009年卷第4题)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t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

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

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

二、上海卷双语情境型试题所突显的理念

1. 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发挥个性特长创造空间

外语(尤其是英语)已是当前教育中的一个普及学科,但除了外语课外同学们很少在其他场合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一旦这种流行元素(例如2006年A卷第9题对《七子之歌》中“Macao”一词的运用)融入历史试题之后,使得本已活灵活现的上海卷历史试题更增加了一种新奇感,也在无形中调动着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例如2006年B卷第26题中“史蒂姆”的运用),他们面对的再也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试题呈现方式,而是更具时代气息的令人倍感亲切的试题。学生在解答这样的试题时甚至会减缓在考试中所形成的压抑心理,并带着一种愉悦而好奇的心情去“享受”这类试题,同时会让那些喜爱英语的学生感到在历史试题中也能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

2.体现课程综合化,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一般来讲,我们所指的历史课程综合化,主要是指历史课程与地理、政治等相关学科之间的渗透与综合,很少谈及其与英语这类工具性学科的综合。的确,从内容角度讲,两者是缺乏综合基础的,因为英语和历史并非同一层面的学科,然而在形式上却可以适当进行综合,既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强化学习动机,又可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上海卷试题别出心裁把历史和英语这两门看似毫无关联的学科以大家意想不到的形式出现在高考试卷中是前所未有的,这两种学科建立了有意义的联系之后,使得试题的形式更有开放性和灵活性,所以说这种形式在构建了新奇情境的同时也为学生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例如,2002年卷简释题,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英语翻译技能,同时也要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才能解答此题,这正是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一种考查。

3.增强史料意识,突显历史学求真求实的本质

新课程教科书编写中特别注重对原始史料的呈现,这其中包括官方的档案记录、私人的日记、宪法的原文等,而直接在教科书中呈现英文史料则更是以往历史教科书编写中未曾有过的现象。例如,人教版教材必修第七单元第1课“资料回放”栏目中在呈现中文史料的同时,把英文的原文也附在后面,很明显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验史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应当说这样的例子在人教版教材中屡次出现是颇有深意的。另外,大象版教材必修中也有类似情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通过原汁原味的概念理解相关历史问题或避免音译人名可能带来的一些弊端,通常情况下都会在西方相关人名或关键概念后面附上英文原名或词汇。例如,《美国的资产阶级联邦制》一课中的“行政权”这一概念后面就附有“Executive power”作为补充,这类补充有利于学生在原文语境下更加准确理解相关概念。在人名处理上,通常都以华盛顿(Washington)的方式出现,这是各类历史著作编写中比较常用的方式,可以避免音译人名可能带来的一些混淆,然而这种形式在以往的历史教科书中却鲜有出现。难能可贵的是上海则从2002年起便直接在高考试卷中体现这一基本理念,把英文原文句子或词汇、英文原名以各种方式渗透到问题情境中去,增强了学生史料意识的同时也突显了历史学求真求实的本质,这一点在上海卷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例如,2004年卷第9题便直接在中文论述后面用英文原文史料作为补充,以突出中文论断的可靠性、真实性。不知是否是受到了上海卷的影响,2007年高考全国卷I 文综第19题也引用了“RUE HART”(赫德街的意思)的形式进行命题,让学生通过这一双语情境判断当时的时代背景。因此,我们可以说虽然这种情况从分值上看或许很少,但它承载着不可忽视的命题理念。

4.双语情境型试题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当然,尽管上海卷双语情境型试题有着诸多的优点,但笔者觉得如果从运用的层次或命题的技巧方面来看还是有进一步商榷余地的。例如,从运用双语情境的层次来看,我们大致可把历年试题分为三个层次:①英文作为中文的补充形式而存在,学生不必翻译英文句子或单词便可回答此题目,因为英文在这里主要是作为中文的陪衬,突出史料的真实性、历史性、可靠性,04卷第9题、06卷第26题、07卷第17题及第30题,09卷第4题都属于此种层次上的运用;②英文句子或单词本身就是试题的答案,学生只要把英文正确翻译出来,也就解答此题了,05卷第14题及第17题即属于此类型;③英文句子或单词已经成为问题情境的“关键”要素,学生首先要把这些英文正确翻译出来,之后再进一步结合历史知识解答此题,02卷第33题、03第22题和第30题、04卷第14题、06卷第9题便可归为此类层次。虽然以上划分并不是绝对的,但通过上面简单的分析我们发现命题者可以从不同的层次出发运用双语情境并体现出各自的特点,而从思维含量而言,显然第二、第三层次更高明一些,特别是第三个层次更能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02年卷第33题便是比较成功的一个题目,在这一小题中考查了学生如何运用历史知识辨别英文史料正误的能力,已经上升到了考查史学方法论的层面。不过笔者认为也有些问题情境的思维含量较低,有点刻意求新的意味。例如,2003年卷第22题、第30题、04年卷第14题便是这样。就拿04年卷第14题为例,本题就是想考查何人发明电灯这一基本历史知识,笔者觉得对于高三学生来讲这一题目过于简单,因为这个问题对他们而言是在初中就应该了解的一个知识,甚至是个历史常识。然而此题在答案上做出了一点创意(“爱迪生”不用中文而用英文名加图片形式出现)之后便“理所当然”成了高考题目(2003年卷第22题的形式与此类似),这是否有点为求新而求新的嫌疑呢?

另外,从命题技巧上看,也值得我们多些思考。例如,04年第9题和06年第26题情境中的英文句子和单词更多的是对中文陈述的补充,它并不影响学生解答问题,这种情况使得双语情境更多地体现在形式上,而没有使英语真正“融入”试题中发挥“必不可少”的作用,但如果稍作调整便可以使其在不影响基本题意的情况下有所作为。就拿第26题中“史蒂姆(Steam,即蒸汽机)是英国人。”这一语句来讲,原题的处理方式是直接告诉学生Steam的意思就是指蒸汽机,而“史蒂姆”是前者的音译,这种情况下学生已经毫无悬念地清楚“史蒂姆”就是指蒸汽机。相比之下,如果原句改为“史蒂姆(单词Steam的音译)是英国人。”是否效果更好呢?在后一语境里学生只有凭基本英语知识正确把握Steam的本意才能解答此题,这就使得Steam这一单词所发挥的决非前一语境下的补充或者说点缀作用,同时更加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所以,笔者觉得运用双语情境进行命题不应该仅仅在形式上表现新意,更重要的是如何能够找到切入点使英语和历史之间建立一个更加有意义的联系从而体现出深层次的新意。(责任编辑:李雪虹)

推荐访问:求新 中求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