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PPT汇报 >

弘扬慈善义工精神传递社会正能量

作者:jkyxc 浏览数:

义工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必需。大连市慈善总会于2002年3月筹备期间,就率先成立了全国第一支慈善义工队伍。截至目前,全市城乡发展注册义工约56万人,占全市669万人口的8.4%;建立了1687个义工站,形成了遍布全市城乡的义工志愿服务网络。

慈善义工的出现突破了慈善帮扶“有钱出钱,有物出物”的局限,为全民参与慈善公益事业开辟了“用时间、精力和技能做慈善”的新路,使大连慈善事业呈现出平民化的特色,对公民社会的发展实践,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推动意义重大。

十年来,慈善义工以“自愿无偿”为前提,以“我心有你,助人悦己”为格言,以“不仅崇尚成功事业,更追求有价值人生”为目标,为社会弱势群体无私奉献。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下,全市人民参与慈善义工的热情日益高涨,慈善义工队伍不断壮大,义工服务活动影响广泛,慈善义工工作在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项目活动、嘉奖激励和保障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积累了一定经验。

一、组织建设网络化,用科学制度规范管理

针对义工分布面广、闲暇时间不集中等特点,慈善义工组织自上而下健全了机构,形成了覆盖全市城乡的四级义工组织网络化管理服务模式:即市有义工分会、区(市)县有义工队、街道乡镇行业团体有义工站、社区村屯有义工项目组。这种网络化的义工组织架构可谓“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便于义工就近参与活动,易于统筹管理,利于资源整合。

前些年,我会还以发展团体行业义工为重点,推动义工队伍快速发展,已组建了公务员义工队、企事业单位义工队、大中小学生义工队、亲子义工团等,使义务服务更加多元,覆盖领域更加广泛,组织网络更加完备。

一支优质、高效的义工队伍,来源于科学的管理;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可以不断地通过实践加以完善。为此,大连慈善义工组织建立并健全了义务工作登记注册、工时累计和立项制度,制定“义工服务考核与年检办法”,编制《义务工作手册》,使义工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开展并延伸了基本理念培训、项目专业技能培训、骨干义工“以会代训”和年度全员培训等义工培训形式,通过培训提高义工整体素质。这些有效的管理办法,为区(市)县慈善义工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较成熟的模式,搭建了相对完整的框架,使全市慈善义工管理城乡联动、协调统一。

二、队伍管理系统化,用联席会议分享经验

随着区(市)县慈善义工组织的广泛建立,为了有效配置全市义工资源,充分发挥义工组织网络的结构优势,2008年,大连市慈善总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慈善义工队伍建设和管理的意见》,确立了“义工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推动义工队伍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管理的科学规范。

每年一度的全市慈善义工工作座谈会都突出一个主题。从2008年以来,五次全市慈善义工工作座谈会,先后解决了区(市)县慈善会相继成立及随之而来的慈善义工组织建设,激发和提升义工服务活动,慈善义工服务“立足社区、服务基层”,培养义工专项技能及倡导社会服务专业化,促进慈善义工服务发展常态化等问题。

同时,慈善义工组织还施行“义工队长、项目负责人月例会”制度。根据规定,各区义工队队长及项目组负责人等每月定期召开一次会议,通报责任内工作情况,上报工时及各类报表,交流工作成果和经验,反映存在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义工组织采取五级金字塔型联络模式,即义工活动的发布方式为:分会会长——队长——站长——组长——义工,逐级通知。另外,义工网络家园、义工QQ群等,也是有效的网络信息发布渠道及资源共享方式。

三、项目活动品牌化,用切实服务提升影响力

义工项目和服务活动是义工队伍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吸引义工深入持久地投身义务工作的动力之源。十年来,大连慈善义工在慈善救助、社会服务和紧急救援三大方面,围绕“安老、抚幼、助残、济困、助医、助学”等内容,开展服务项目408个,组织社会公益活动15万余次,约有284万人次参与,累计奉献时间998万余小时,累计无偿献血约222.1万毫升,帮助困难群众234万余人次。

十年间,慈善义工不断提高义务服务水平,从大型活动服务到公益环保项目,从弱势群体服务到社区服务项目,从善款救助项目到社会应急服务,从公共服务项目到义工互助服务等,打造出了一批“社会需要,义工胜任,群众欢迎”的品牌项目。

市义工分会开展的常态化大型公益活动:如元旦春节期间的“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3月的全市“学雷锋活动月”;春季环境保护公益活动;旅游旺季的“文明在路上”、“义务向导”、安全协管等活动;9月全市“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月”活动;11月开始的“大连慈爱月”活动;适逢“教师节”、“重阳节”及“爱眼日”、“戒毒日”、“国际义工日”、“国际防治艾滋病日”等节日,策划开展各项公益活动。与各部委办局合作开展的活动项目:如与市地震局联合成立的“万名义工抗震减灾义工队”;与市监狱合作进行的“爱心帮教”项目;与市救助站联合开展的“流浪儿关爱”项目;与中心医院共同进行的“亲情关爱”项目等。

各区(市)县义工队/站、项目组,立足社区开展的民生服务项目,以及专业服务活动:如“手足情”项目,常年给养老院的老人们修脚;“情系环卫工人”项目,由专业按摩技师给环卫工人舒筋活络;自来水维修“便民服务”项目,为贫困家庭免费维修水管;还有法律咨询、医疗服务等。另外,义工分会开通了“义工服务求助热线”,为社会弱势群体的突发性困难提供帮助。这些项目的开展解决了社区百姓的切实困难,得到了受助者的肯定和欢迎;也受到在国家民政部领导和香港杰出青年义工交流团的高度评价。

通过项目服务,慈善义工成为了联系弱势群体和传播慈善理念的桥梁和纽带。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慈善义工呈现出稳定的长者义工和流动的学生义工相结合的持续健康发展样态,建立了“铁打的项目,流水的义工”的稳定服务模式,完成了从简单体能型向专业技能型的服务内容转变,并形成“人人参与义务服务,人人享受义务服务”的良好社会风气。

四、保障激励人性化,用人文关怀传递正能量

保障义工的合法权益,提供必要的活动经费,关心和体恤义工的工作与生活,会促使人们更积极地投入义工工作,使义工队伍得以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抓保障是义工管理的坚实基础,主要体现在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以及权利和福利的保障几方面。

一是人力:庞大的义工队伍需要一套有力的管理人员体系。市义工分会有专职工作人员四名;其余队、站、组的负责人皆由义工兼职担任,不同岗位的义工每月会得到100到500元不等的交通、通讯和餐饮补贴,为骨干义工顺利开展工作提供经费支持。

二是物力:总会鼓励和引导社会爱心人士为改善义工工作条件,定向捐赠了电脑、办公用车等设备;为义工服务统一着装制作了爱心马甲。

三是财力:2004年,慈善总会为义工设立了30万元的专项活动经费;2009年,义工志愿服务专项基金正式建立,接受社会各界(包括义工),对义工志愿服务事业的支持和帮助。义工专项基金先后为十余名困难义工,发放了1000元到10000元不等的救助金;也为义工举办文娱活动,丰富文化生活提供了必要的经费。

四是权利:为保护义工权益,总会为慈善义工组织每年购买团体不记名保险10000名,为全市城乡的义工在参与义工服务时,提供保额分别为50000元的人身意外伤害和5000元的医疗保险保障,解除了义工从事义务工作的法律隐患和后顾之忧。

五是福利:总会通过义工组织,逢年过节都为困难义工和优秀义工发放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为酷暑中服务的义工购置防暑降温用品,鼓励爱心医院为义工提供免费体检服务,为400多位优秀义工常年赠阅报纸。

与此同时,良好的激励机制可以促使义工为服务弱势群体,实现自身价值而不断努力。义工组织会不失时机地评选优秀慈善工作者、慈善先进人物、雷锋奖章、党员义工先锋模范、杰出义工团队等荣誉,并组织优秀义工报告团,对他们的先进事迹进行宣讲和传播,在全社会树立典型,号召人们向义工学习,让社会正能量得到传递。

其中,慈善义工张贞慧的感人事迹先后由我会推荐,由新华社和中央广播电台记者发表在《国内动态清样》和《内参》上,分别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时任国家民政部部长李学举,辽宁省省长张文岳等领导的批示。

作为有效的激励措施,“晋星”使每名普通义工都有机会接受表奖。总会每年都召开义工晋星表彰大会,按照《大连市慈善总会星级义工晋星和嘉奖评定办法》规定,对工作时间累计达50小时、150小时、500小时、1200小时及1500小时以上的义工,分别授予一星级至五星级义工称号;对参加“流动血库”项目的义工,累计献血800毫升、2000毫升、3600毫升、5600毫升和8000毫升以上的,评为一星级至五星级义工;对于业绩突出,有较大社会贡献和影响的义工,在授予五星级义工的基础上,可被评为“大连市义工杰出贡献银星奖”和“大连市义工终身成就金星奖”。此外,五星级义工即成为慈善总会的会员,这种特殊的身份也是一种荣誉,是对义工持久深入参与服务的一种激励。目前,慈善义工组织共嘉奖星级义工20597人,五星级义工已达366人,累计颁发银星奖21枚,金星奖5枚。

这种把工时量的积累和业绩质的贡献相结合进行评比嘉奖的机制,得到了全国各地慈善组织的肯定,并在很多地区加以推广。上海、张家口、重庆等地兄弟单位先后来到大连,学习慈善义工组织的管理模式。

大连慈善义工热心助人、乐于奉献的义务精神,传递着正能量,在全社会形成了良好反响,成为大连精神文明建设的城市标杆,被誉为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慈善义工队伍先后荣获全国社区志愿者先进单位、中华慈善奖、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等多项荣誉。

随着义务工作被社会普遍认可,公众参与义工的程度更成为衡量现代慈善事业的一项重要指标。国家民政部在今年举办的第七届中华慈善奖颁奖典礼上,大力倡导“每周一小时”的慈善理念。然而,调查显示,大连每月参与活动四次以上的慈善义工仅占28.1%,这说明对义工参与服务的强化工作潜力巨大。

为了使义工服务更加持续健康发展,在今后的一个时期,慈善义工队伍建设要贯彻社区化、专业化、常态化和实效化的发展思路:即在服务对象上,引导义工回归社区,立足基层,更多开展一些与身边群众密切相关的项目和服务;在服务内容上,加强义工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义工素质和服务水平;在服务态势上,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项目制度,优化项目设计,特别是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促进义工社会服务常态化;在服务质量上,抓好培训督导和保障激励机制,指导和鼓励义工脚踏实地地为弱势群体服务,让施助和受助双方都满意。

作为慈善事业的一翼,大连慈善义工工作一直被高度重视,并形成了以义工服务为亮点的慈善文化氛围。为此,我们要勤于探索实践,勇于开拓创新,真正使人们养成“有困难找义工,有时间做义工”的生活习惯;大力弘扬义工精神,不断传递社会正能量,推动慈善事业发展与和谐社会的进步。

推荐访问:义工 慈善 能量 传递 精神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