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PPT汇报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广西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

作者:jkyxc 浏览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通过建立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广西区域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广西区域产业竞争力综合实力突出、良好地区只有南宁、柳州、桂林和钦州4个城市,而实力一般和较弱地区有10个城市,这说明,广西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实力突出和良好地区的经济辐射作用和带头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化步伐、扩大对外开放规模、优化产业发展结构,是提高广西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区域产业竞争力;主成分分析法;广西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逐步完善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进行,各区域面临的国际国内竞争力越来越大,区域之间的产业竞争力将成为区域之间经济竞争的主流[1]。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经济快速增长。但是,广西地区间的增长并不均衡,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距甚远,其中桂东和桂西更低于全区平均水平[2]。产业竞争力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上述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广西区域产业竞争力存在差异造成的。一个地区的产业内部结构,反映了这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潜力[3]。因此,如何调整广西区域产业结构,提高广西区域产业竞争力,成了广西经济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从区域产业结构的视角,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广西区域间产业竞争力,分析其影响因素,这对正确调整产业结构,制定提高竞争力的措施,缩小区域间经济差距,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一)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

当前,对竞争力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来自于迈克尔.波特等和IMD、WEF和OECD等国际机构。迈克尔.波特[4]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是在经济社会结构、价值观、文化、制度、不同的政策等多种综合因素作用下创造和维持的,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的作用在不断上升,最终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国家竞争力来实现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在参考相关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将其定义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一个区域相对于其他区域更有效地控制要素条件、配置资源、调适和创新、承载和发展优势产业的区域产业系统能力和状态[5]。

由于对基本概念理解的不一致,导致产业竞争力测评的多样化。金碚将竞争力指标分为两类:一类是反映竞争力形成原因的分析性指标;另一类是显示性指标[6]。郑刚、姜春林从区域产业集聚竞争力的内涵出发,选用了竞争实力、竞争潜力、竞争环境和竞争优势来反应区域产业各产业集聚水平,建立了一整套的评价指标体系[7]。陈红儿、陈刚主要从产业投入、产业产出、产业技术水平及其发展、产业市场绩效、产业可持续发展等五个方面对区域产业集聚竞争力进行评价[8]。张翠梅依据区域产业集聚的发展现状将区域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指标层定位为基础条件指标、发展潜力指标、环境保障力度指标9〗。路文杰等则认为区域产业竞争力主要由区域产业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环境竞争力三种因素决定[10]。余川江等构建了包括优势产业竞争力、区域组织功能、主体要素竞争力和客体要素竞争力四大一级指标,分析了中国四大经济区的区域产业竞争力[5]。除此之外,国内外学者还从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主体、产业结构、显性指标和隐性指标等角度对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探索,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未有统一的评价方法和分析框架。

(二)区域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立足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理论框架,按照科学性、可获得性、可比性等原则[5],参考已有的相关指标体系研究[11-15],并结合广西区实际情况及数据的可得性,选取广西14个地级市的13个主要的指标,并构建出目标层、要素层和指标层三个层级的指标体系(见表1)。

(三)评价方法的选择与操作步骤

目前,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均值法、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三种。本文选用主成分分析法(客观赋权法的一种)对广西区域产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能够克服均值法掩盖竞争力内部各构成要素相对作用不同的事实,也不会如主观赋权法那样有较强的主观色彩。

对原始数据先进行逆向指标的处理,通过求指标的倒数进行正向化;并对缺失值指标采用平均值代替;最后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最终将标准化之后的数据用SPSS20.0进行主成分分析。

二、广西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实证分析

(一)广西区域产业竞争力构成因子

采用上述指标体系,根据《广西统计年鉴2011》和《广西年鉴2011》等资料,对13个主要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价。运用SPSS20.0进行KMO检验,结果为0.60,P=0.000。表明数据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判断因素提取的方法与原则,以特征根大于1为因子抽取的原则,共抽取出4个主要因子,前四个特征值分别为5.785、2.282、1.624、1.269,其累积贡献率达84.304%(>80%),结果如表2所示,从结果上看这些值基本上可以涵盖全部指标的原始信息。

进一步查看因子载荷矩阵(见表3),第一个因子在全年接待游客,粮食播种面积,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工业用水占全自治区工业用水的比重,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和进出口总额等指标所占权重较大,称为资源配置力;第二个因子在供水综合生产能力和工业总产值两指标所占权重较大,称为生产竞争力;第3个因子在人均水资源量所占权重较大,称为环境竞争力;第四个因子在工业企业资产总计、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两指标所占权重较大,称为资源利用力。由这四个因子可以代替评价广西产业竞争力的13个指标,比之前根据理论假设得出的分类更为优化。

(二)广西区域产业竞争力得分评价

结合方差贡献率系数,得到广西14个城市主成分因子得分函数模型:Z=44.498%*Z1+17.55%*Z2 +12.493%*Z3+9.761%*Z4,即可得到广西14个地级市产业竞争力最终评价得分及排名,如图1、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广西区域产业竞争力综合实力排名依次为南宁、柳州、桂林、钦州、防城港、北海、崇左、梧州、玉林、河池、贵港、百色、贺州和来宾。进一步分析发现,南宁为综合实力较为突出的地区。南宁的4项主成分因子得分都为正数,并且其综合评价得分大于1。南宁在工业企业数、教育基础、旅游、农业、供水能力、工业效益、人均供水基础、外商投资、工业用水、城市交通、进出口额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比较靠前,说明南宁十分注重城市基本设施建设和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综合发展。

综合实力良好地区包括柳州、桂林、钦州3个城市。它们的综合评价得分在0到0.5之间,并且在单项得分当中都有1到2项为正数,都有各自较为突出的方面,柳州在工业效益各项指标非常突出,这也与柳州是工业城市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因此应该着重弥补城市发展中的不足:比如柳州和桂林都应该注重人均供水基础与外商投资方面的发展(其单项排名倒数第五和倒数第三);钦州应该注重工业企业数、教育基础、旅游、农业方面的发展(其单项排名倒数第二)。

综合实力一般地区包括防城港、北海、崇左、梧州、玉林、河池、贵港、百色、贺州9个城市。它们的综合评价得分在-0.3到0之间,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在各单项中都有1到2项正数,并且优势单项与弱势单项相差较大,而防城港、崇左在近几年的全国城市建设中,不论是城市道路或是进出口总额,都成绩斐然,这是与这两个城市目前高速发展的经济现状相吻合的。这里我们着重指出每个样本城市的不足之处:比如,防城港、北海、梧州在工业企业数、教育基础、旅游、农业方面略显不足;崇左在供水能力、工业效益方面有待提高;河池和贺州在人均供水基础与外商投资方面比较落后;而玉林、贵港、百色在工业用水、城市交通、进出口额方面则稍有逊色。

综合实力较弱地区主要指来宾,其综合评价小于-0.5,并且在各个单项指标上的表现都比较差,需要改进的方面也比较多。

三、提升广西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需要通过综合考虑各地区自身发展的条件,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管理体制和效能监督机制在教育、城市供水以及人均城市道路面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广西14个地级市中均有不错表现的只有南宁、柳州和桂林3个城市,而其余的11个城市均是某一指标突出,其余指标落后。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和监管的不完善,对当地区域经济发展造成了阻碍。因此,对于综合实力一般和较弱地区,一方面,在进行建设时要引进市场化操作,对进入城市基础建设这一领域的企业进行择优选择,保证质量安全;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和效能监督机制,加强对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监督。

(二)加快工业化步伐,加大创新投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在工业发展方面,只有南宁、柳州、桂林和玉林的工业基础比较牢固,工业化水平也比较高,而剩下的10个城市中,梧州、河池、百色、来宾在某一些方面都能排进广西前五,但是由于其综合工业化水平低下,因此在工业方面的区域竞争力也比较低。对于这个问题,一方面要对广西城市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比如柳州汽车城的建设大大提高了其在汽车这一高端领域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则要因地制宜发展符合当地特色的新型产业园区,比如,桂林高新区、苏桥开发区的建设促进了生物制药、新型材料、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三)扩大对外开放规模,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南宁、钦州、北海这3个城市的对外开放程度都比较高,而像梧州、防城港、崇左这些城市仅在其中一些方面突出,整体对外开放程度并不优秀。因此,可以提出以下建议: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将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建设成现代化港口群、产业群和高质量宜居城市,并进一步发挥带动和支撑作用,促进广西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另一方面,各城市也要充分认识到“走出去”和“引进来”的重要性,各企业要注重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并反过来扩大对外贸易,增强自身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红儿,陈刚.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案例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2,(1):99~104.

[2] 郭莹莹,宋瑞敏.广西区域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8,(22):34~38.

[3] 杨美玲,周民良.宁夏沿黄城市带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开发研究,2012,(2):10~13.

[4]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5] 余川江,邓玲.中国四大经济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J].华东经济管理.2012,26(11):36.

[6] 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7] 郑刚,姜春林.区域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1,19(6):24-27.

[8] 陈红儿,陈刚.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案例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2 (1):99-104.

[9] 张翠梅.区域集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问题,2007,(8):25-26..

[10]路文杰.基于因子分析的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31(2):84-87.

[11] 马涛,李东,杨建华,等.地区分工差距的度量: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评价的视角[J].管理世界,2009,(9):168-169.

[12] 魏后凯,吴利学.中国地区工业竞争力评价[J].中国工业经济,2002,(11):57.

[13] 陈红川.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J].软科学,2010,(8):21-22.

[14] 谭力文.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深层透视[J].中国工业经济,2008,(10):64-73.

[15] 李伟铭,刘骋,王浩.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差异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3,(4):65-71.

推荐访问:广西 成分 竞争力 区域 评价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