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怎么写报告 >

浅谈土地整理的生态补偿保障措施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 要】合理利用开展土地整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土地整理中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配置,提高整理区土地的生态服务价值,获得最优的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综合效益。既是土地整理的真正涵义,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合理调整用地结构,确保农业增产增收,保护好耕地,保障必要的农田基础水利设施,加大土地整理力度,提高耕地质量,努力改善生态环境。

【关键词】土地整理 生态补偿保障措施

本文在研究土地整理生态损益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保障研究区土地整理生态补偿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加强生态补偿技术措施、充分发挥防护林的生态效应等方面,从而在土地整理前、整理中、整理后降低土地整理所带来的生态损害。

一、增加耕地数量与提高耕地质量并重是根本

土地整理的目标追求并不是仅限于整理区域的地块合并、用地调整、改造,并不是单纯的耕地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通过各项措施,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改善耕地质量与增加耕地数量并重。因此,在进行土地整理时,不能机械的通过减少园地、林地、未利用地来盲目的扩大耕地面积,应将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作为土地整理的整体目标。

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当地农民通过向耕地中大量投入化肥农药等化学物品来增加粮食产量,获得效益。从长远角度看,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大大破坏了耕地地力,污染了土壤,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土地作为自然的产物,其质量的提高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在土地整理过程必须充分考虑土地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特点,考虑系统内各生态因素问的关联度,考虑土地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问的影响关系,按照维护生态态平衡的原则实施各项土地整理的工程技术措施。为保障研究区耕地质量的改善,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合理施肥,改良土壤质地;进行绿化,种植绿色植被;改善水利设施,提高农田产量;政策资金支持,激励恢复被破坏的野生植被。

二、合理利用生态补偿技术措施是关键

土地平整应以研究区实际条件为基础,充分考虑气候、土壤质地、地形状况、作物类型、水利设施等各种因素,使农地平整达到良好效果,方便耕作,实现农作物增产增收,解决水土流失等问题。首先在规划田块时,要考虑地形因素。土壤的侵蚀程度随着坡度的增加而严重,根据实际地形,坡度大于100的地方适合整理为坡式梯田和水平梯田,水平梯田在水土保持上要高于坡式梯田。其次,田块形状是否规则直接影响到农田机械作业效率与田块管理的方便性,规则的田块可以有效降低整理成本,减少土地浪费。有研究表明田块形状以长方形、方形最佳,其次是直角梯形、平行四边形,最劣为不规则三角形和任意多变形状。最后,要注意对表层土的保护。在农地平整前,将施工开挖的表层土单独堆积存放,施工结束后,先将土地平整,再将表层土均匀覆盖于表面,以减轻对耕地质量的影响。施工中由于机械、人力踩压会造成土地硬化、板结,在项目施工后要及时将土地翻新,恢复疏松状态。

农田水利工程要与整理区域的生态环境假设密切结合起来以防灾害,强化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在沟渠的设计上要尽量减少工程量、提高水量,避免对研究区整理前的沟渠过于硬化,对农田、道路、绿化带宏观考虑,优化布局组合,从而不占或少占耕地,增强土地利用效率与工程实施后的效果;在灌溉沟渠的设计上应该设计不平整的渠底,可保持水流的动态变化,通过水流运动以稳定水温,为生物提供多样化的生存环境。

田间道路是连接居民点、生产作业中心、农田之间的重要渠道。从土地可持续利用角度看,土地整理区内的道路特别是田间道路,除了进行农田作业、运送农产品外,还具有连接景观生态区域的廊道作用。一般来说,土地整理道路系统分为主干道、支道、田间道和生产路四级。根据研究区土地平整工程的实施情况,在主干道垂直方向布设支道、田间道路和生产路,方便农民生产生活,充分利用现有的机耕桥,对道路间距进行适当调整,确保生产的安全和资金的节约。

干、支道路承担着运输的重要任务,所以路面可以是沥青、水泥、部分泥结碎石路面;田间道路是连接村庄与田块之间的道路,具有一定的运输作用,但是如果大量混凝上化,会阻塞士壤的自然呼吸,影响自然气温的变化,也影响小型动物和微生物的正常栖息环境。因此在整理田间路时可采用泥结碎石路,为生存能力强的野草和田间动物营造良好的栖息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生产路是连接田块、通往田块的一种辅助道路,其整理也要做到避免硬化,可采用泥结碎石路。

对于农田边界地区,可以留出小部分的洼地作为农田边界,既保护了上地整理区域的湿地环境,又保持了生物生存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梯田田埂种植灌木、草皮,边坡设计为草地生态护坡,也可防止水土流失;河流和湖泊应尽可能保留原有的自然风貌,少进行大规模的人工改造,这样有利于减小对农田、河流过渡带生态系统的破坏,从而为野生动植物留下一片合适的栖息场所和生存环境;对于坑塘水面地区,不能盲目的整理成耕地,应首先考虑其蓄水能力,再将零星分布于耕地内的小坑塘整理成耕地,对于大的、集中的坑塘应整理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形状的有效坑塘,从而维护整理区的生态系统稳定性,使生态环境持久发展。

三、充分发挥防护林的生态效应是保障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地球生命系统的支撑,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是自然界功能最完善最强大的能源库、蓄水库,对维护陆地生态平衡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其它措施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从研究区的土地整理活动我们可以看出,用牺牲林地来补充耕地的做法是不明智的。研究区的林地类型虽为其他林地,但在空气调节、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价值显著,必须大力营造防护林。

首先,树种类型要适宜。根据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应该选择杨树等生长稳定、容易种植、抵抗性强的树种,也可以增加对原有树种杉树、松树的种植。这样既可以改善研究区的生态环境,又可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

其次,防护林带要合理。根据研究区地形地貌的实际情况,为了达到水土保持的效果可以蒋防护林带设置成条带状,形成包围的水土保护体系。

最后,后期管护要加强。防护林种植以后,不能放任自流,一定要注重管理,严禁周围村民乱砍滥伐,对于虫害腐败的林木要及时清理,补充种植新的树木。

参考文献

[1]罗文斌等,国内外土地整理项目评价研究进展[J].中国土地科学,2011,04.

[2]王军等,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农业工程学报,2011,S1.

[3]赵京等,农地整理对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J].资源科学,2011,12.

推荐访问:浅谈 保障措施 补偿 生态 整理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