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报告诀窍 >

百年坦克名企惊爆破产案

作者:jkyxc 浏览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近期,乌克兰哈尔科夫马雷舍夫坦克厂破产诉讼案在世界坦克制造界被炒得沸沸扬扬。据乌克兰媒体2011年6月17日报道,哈尔科夫地区经济法院受理了乌克兰特大型军工企业马雷舍夫厂破产案。

马雷舍夫厂是苏联时期建立的老牌军工企业,被誉为“红色军工皇冠上的珍珠”,其前身是1895年成立的哈尔科夫蒸汽机车厂:至今已有116年的历史。从1929年制造出T-12坦克样车算起,已有80多年的历史。传奇的T-34、战后产量最大的T-54、革命的T-64和著名的T-80UD等坦克都出自该厂。乌克兰独立后,由于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原因,其坦克工业在较长时间内处于困境之中。但研制者们在逆境中崛起,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佳绩。其主打产品“堡垒”M主战坦克一直是俄罗斯T-90S坦克等世界上知名坦克的竞争对手。改进型坦克、步兵战车和装甲输送车,以及战车动力装置在世界军火市场的销售也有不俗的表现。

马雷舍夫厂这个具备雄厚研发和生产能力的特大型装甲装备制造企业,如今处于破产诉讼案之中,其原因何在?该厂会破产吗?发展前景如何?这里,我们还是从与该厂密切相关的两个著名人物谈起吧。

苏联坦克工业的奠基

说到马雷舍夫厂,首先要谈一下维亚切斯拉夫·亚历山德罗维奇·马雷舍夫。马雷舍夫先后出任苏联坦克工业人民委员、运输机器制造部部长。苏联部长会议国民经济先进技术推广委员会主席、造船工业部部长、中型机器制造部部长,两次出任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是军事工业的天才管理者,苏联社会主义劳动英雄,1945年工程技术勤务上将,逝世后葬于莫斯科红场克里姆林宫红墙下。在苏联伟大卫国战争中,他在发展国防工业和为前线生产大批军事技术装备和武器方面卓有贡献。在他的组织领导下,苏联坦克制造业总共为前线生产了8.6万辆坦克和2.3万辆自行火炮。为表彰他为苏联坦克制造业发展壮大做出的巨大贡献,哈尔科夫的坦克厂被命名为“哈尔科夫马雷舍夫蒸汽机车厂”。

第二个著名人物是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莫洛佐夫,苏联坦克设计师、少将工程师、技术科学博士、社会主义劳动英雄。他直接参加了首批苏制T-24,以及BT-2、BT-5、BT-7和BT-7M等轻型轮胎履带式坦克的研制。还参与主持了T-34坦克的研制,作为主任设计师领导了T-34坦克的改进工作。战后,他又领导制造出了一系列新式坦克和装甲车辆。1979年,鉴于他在坦克研制方面的杰出贡献(在设计局工作了50年,其中36年任总设计师),哈尔科夫机械制造设计局被命名为哈尔科夫莫洛佐夫机械制造设计局。

追溯历史渊源,乌克兰哈尔科夫与俄罗斯列宁格勒几乎同时成为了苏联坦克制造业的摇篮。众所周知,苏联建国初期根本没有完整的重工业体系,当然谈不上坦克制造了,国内企业至多完成一些修理工作。1924年5月6日,苏联军事工业管理机构在莫斯科成立,哈尔科夫蒸汽机车厂被指定承担坦克的研制工作。1927年12月,该厂成立了由机械工程师亚历克先科领导的坦克设计小组,1928年初获准扩大规模,哈尔科夫机械制造设计局的雏形从此建立起来。

1929年底,坦克设计小组独立研制成功首型坦克样车,1931年又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并命名为T-24坦克。同年,25辆T-24坦克开下生产线,这也宣告除列宁格勒布尔什维克工厂的坦克生产线外,苏联另一个坦克生产中心的雏形在南部哈尔科夫出现。当时,工厂已经专门建立了生产坦克的T2车间,而且在坦克设计小组的基础上组建了T2K坦克设计局。

1930年,哈尔科夫蒸汽机车厂还获得为苏联红军研制BT快速坦克的重要任务。1931年11月7日,第一批3辆BT坦克参加了莫斯科红场的阅兵式。后来又研制成功BT-S、BT-5U、BT-5A等多种型号,1935年研制成功BT-7"陕速坦克。1936年研制成功的BT-IS型试验坦克,对T一34坦克的问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战苏11t坦克的研制与生产

1936年下半年,哈尔科夫蒸汽机车厂被命名为183厂,T2K坦克设计局更名为KB-190设计局。12月28日,米哈依尔·伊里奇t科什金成为总设计师。科什金领导改进的BT-7M坦克,安装了183厂研制的新型V-2柴油机,成为世界上第一种安装柴油机的坦克。1937年10月,苏联红军汽车与装甲车管理局要求183厂研制一种全新的快速轮履两用坦克。为了完成这个重要的设计任务,科什金从KB—190和KB-35设计局挑选了部分工程师,组建了KB-24设计局,开始研制A-20轮履两用坦克。

1938年8月,在最高军事委员会上研究了坦克装甲车辆的发展问题,科什金率领的设计局获准研制T-32坦克。该型坦克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单一的履带式行驶系统,安装了威力更大的76毫米火炮。1939年中期,A-20和T-32坦克样车先后完成并交付部队试验。

1939年爆发的苏芬战争证明了T-26与BT-5坦克防护能力不足,只有全履带式的坦克才能满足在恶劣地形(特别是在冬季)上的战术机动性要求。于是A-20方案被放弃,但该车在世界坦克发展史上,率先采用了大倾角倾斜装甲板和流线型炮塔,这种结构上的创新至今仍影响着世界坦克的设计。苏芬战争的实战表明,T-32坦克还需要提高作战能力,尤其要增强装甲防护。1939年,为了加快T-32坦克的改进升级速度,苏联3个坦克厂各自的设计局(KB-24、KB-19昕口KB-35)合并为KB-520联合设计局。科什金被任命为联合设计局总设计师,莫洛佐夫成为设计局局长和副总设计师,库切连科则担任副局长。

20世纪30年代末,德、日法西斯国家加紧扩军备战,世界大战迫在眉睫。1939年9月,德军入侵波兰,而后在西线发动闪电战,席卷西欧大陆。战争的危险使苏联面临着严重的威胁。苏军最高统帅部认识到,30年代中期大量装备的T-26、BT轻型坦克不足以对付德军1939年正式装备的PzKDfw Ⅲ/Ⅳ中型坦克。为了满足作战需求,T-32坦克的改进步伐加快。i939年12月19日,在T=32样车基础上研制的T-34坦克获准投产,但必须重新验收。同时,科京领导设计的KB重型坦克和T-50步兵伴随坦克受到-最高当局的青睐。T34的投产最初受到主管部门的阻扰,1940年3月,经过科什金据理力争,主管部门同意他再次说明T-34应当投产的理由,并获准在莫斯科与KB坦克作对比试验。

为了显示T-34的优良性能,1940年2月初,科什金带着肺炎的病痛,率领乘员组在苏联寒风刺骨的冬季,用12天的时间将2辆刚出

厂的T-34以履带行军的方式,进行了哈尔科夫一莫斯科一斯摩棱斯克基辅一哈尔科夫的长途行驶试验,并在莫斯科红场给观摩试验的斯大林和国防会议代表留下深刻印象。坦克工业人民委员、机器制造部部长马雷舍夫在车内、车外进行了检查,对新坦克感到满意。3月31日,T-34坦克获准批量生产。6月,苏联政府决定在国内其它几家大型坦克生产企业也建立T-34生产线。决议做出后,KB-520设计局立即将大量技术图纸和文件送达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和索尔莫沃造船厂。

1941年9月,整个苏联的欧洲部分面II缶德军的威胁。9月15日,哈尔科夫厂根据苏联政府决定开始向内地疏散。莫洛佐夫及其工人于10月19日开始向乌拉尔转移。这次疏散带走了KB-520设计局的几乎所有设计师、技术文件、设计图纸和有用的设备。疏散到下塔吉尔的哈尔科夫厂(183厂)与当地的乌拉尔机车辆厂合并成立了新的183厂。9月26日,年仅42岁科什金因在冰天雪地驾驶坦克感染肺炎并引起并发症去世。科什金的早逝是苏联坦克设计界的重大损失,他的学’生和挚友莫洛佐夫接任KB-520坦克设计局总设计师。

1941年12月,乌拉尔183厂生产的首辆T-34坦克下线。1942年4月,该厂坦克产量已经超过了战前水平。1944年3月,在该厂研制出了威力更强的T-34—85坦克。T-34系列坦克的总产量达到了约7万辆,而且其设计思路对后世的坦克发展有着深远及革命性的影响。鉴于科什金对T-34问世的特殊贡献,1942年被迫授苏联国家奖金获得者称号,并获红星勋章l枚。

1943年2月16日,苏军从德军手中收复哈尔科夫。1945年6月,T-44坦克量产在75厂全面铺开(苏联政府决定在收复的哈尔科夫原183厂基础上建立T-44坦克生产线,为了与下塔吉尔地区的183厂相区别,重建的工厂被命名为75厂)。

卫国战争末期,KB-520设计局的工程师们开始了更先进的T-54坦克的研制。1947年,T-54在乌拉尔183厂投入量产,哈尔科夫75厂于1948年也开始生产T54。在4年卫国战争中,莫洛佐夫领导的KB-520设计局成功疏散到下塔吉尔地区,不仅保存了苏联至关重要的坦克生产实力,还研制出一系列优秀的坦克——T-34/85、T-44和T-54,并为下塔吉尔地区建立起一个规模庞大的坦克生产和研制中心。

战后新型坦克的研制

1951年,莫洛佐夫带领大批原KB-520设计局的工程师回到哈尔科夫,并组建了新的KB-60M设计局,莫洛佐夫担任总设计师。在战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整个苏联的坦克工业都在生产T-54坦克(T-54A和T-54B)。20世纪50年代末,在T-54基础上又研制出了T-55坦克。苏联、捷克斯洛伐克以及波兰共生产T-54/T-55坦克50000辆左右。直到1981年,苏联鄂木斯克坦克厂仍在生产T-55,而此时T-62早已停产。

但苏军并不满足,希望得到一种更具革命性的坦克。为研制新型坦克,在KB-60M设计局内专门成立了一个新的设计小组。根据1954年4月2日苏联部长会议作出的决议,新型坦克(项目代号“430工程”)的研制工作正式铺开。尔后,新型坦克两次接受了苏军高层的评估,获得了积极评价。1957年,3辆样车在马雷舍夫厂完成(1957年2月25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决定将75厂命名为马雷舍夫厂)。

虽然“430工程”是全新设计的坦克,也完全符合军方提出的技术指标,但它仍然没有对T-54坦克的性能形成代差。考虑到T54的改进正在进行中,T-55的批量生产也箭在弦上,莫洛佐夫认为,将“43032程”投入量产没有意义。因此,KB-60M设计局在没有上级指令的情况下主动放弃了“430工程”,转而投入到更新型坦克的先期研究中。

1961年2月17日,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批准KB一60M设计局研制新一代中型坦克(项目代号“43232程”)。该型坦克得到了苏联陆军的认可,最初被称为T-64中型坦克,安装1门13-68型115毫米滑膛炮。马雷舍夫厂从1965年开始生产的T-64坦克采用了大量新技术,威力超群,是当时最先进的坦克,也是世界上最早在军队中服役的第三代坦克,于1967年装备部队。

T-64坦克的第一次重大改进是安装了D-81型125毫米滑膛炮,并采用了改进型火控系统和新的弹药等,改进后的车型被称为T-64A主战坦克,于i969年装备部队。由于T-64A坦克的出现,以重量将坦克划分为中型和重型坦克的方法终于寿终正寝,主战坦克这个新概念浮出水面。T-64A由此成为苏联第一种主战坦克,也是世界上最先采用125毫米滑膛炮和自动装弹机的常规炮塔式坦克。该车分别在马雷舍夫坦克厂和鄂木斯克坦克厂批量生产。

T-64A坦克的设计非常成功,以至于苏联其它设计局也开始仿效KB一60M设计局的许多理念和技术,并将之用于后来主战坦克的设计,如T-72和T80主战坦克。T-64A坦克的总设计师莫洛佐夫为此得到了列宁勋章。

1962年,KB--60M设计局的队伍再次扩编,马雷舍夫厂的第62特别设计局被并入KB60M设计局。1966年,根据苏联国防工业部的决定,KB-60坦克设计局和实验坦克制造厂(190厂)合并为一个大型联合企业——哈尔科夫机械制造设计局。莫洛佐夫被任命为局长和总工程师。

按照苏联国防工业部1973年8月12日签署的部长令,哈尔科夫机械制造设计局在T-64A基础上研制出安装可发射导弹和常规炮弹的改进型坦克。这是T-64的第二次重大改进,改进后的车型被称为T-64B主战坦克,1976年9月3日装备部队。

1976年7月4日,由于莫洛佐夫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他不得不辞去了总设计师职务,原第一副总设计师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绍明被苏联国防工业部任命为总设计师。1979年,哈尔科夫机械制造设计局被命名为哈尔科夫莫洛佐夫机械制造设计局,简称莫洛佐夫设计局。

T-64的第三次重大改进是换装了功率为735千瓦的6TD发动机。换装该型发动机的各型坦克,分别改称T-64AM、T-64AKIVI、T-64BM和T-6481M。在T-64坦克的第四次重大改进中,在车体和炮塔的主要部位安装了“接触”爆炸反应式装甲。1985年1月,安装爆炸反应式装甲的T-64BV进入苏军服役。

在改进T-64坦克的同时,莫洛佐夫设计局将大量精力投入到提高火控系统和武器系统的总体作战能力上,研制成果后来运用到了T-80U坦克上。T-80由苏联列宁格勒基洛夫厂波波夫设计局研

制,在苏联多家坦克制造厂生产。1983~1985年,马雷舍夫厂也在生产安装燃气轮机的T-80U坦克。20世纪80年代初,莫洛佐夫设计局将功率为735千瓦的6TDF柴油机装在经过改进的T-80U上。根据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1985年9月2日的决定,该型由马雷舍夫厂批量生产,被命名为安装6TD柴油机的T-80UD坦克。

20世纪80年中期,莫洛佐夫设计局开始了新一代主战坦克的研制,其目的是替代当时正在生产的T-64、T-72和T-80系列坦克。1987年,首批样车研制成功。但是由于政治局势的变化等原因,该型坦克关键技术突破进展缓慢,至今仍未面世。

1987年5月27日,根据苏联国防工业部的决定,莫洛佐夫设计局兼并了原马雷舍夫厂的第61设计局,该局主要从事重型履带式牵引车及以其底盘为基础的工程车的研制。至此,莫洛佐夫设计局不仅承担主战坦克的研制,而且将触角伸向了军用履带式牵引车和工程车领域。

1990年4月,总设计师绍明中将退休,技术科学博士米哈伊尔·杰米亚诺维奇·鲍里修克少将出任装甲车辆和火炮系统总设计师、莫洛佐夫设计局局长。

苏联解体后的马雷舍夫厂

1990年7月16日,乌克兰最高苏维埃宣称乌克兰宪法与法律高于苏联宪法与法律,并有权建立自己的武装部队。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正式宣布脱离苏联独立。独立后,乌克兰国防工业身陷生死边缘的危机之中。新上台的政治“精英”对国防的发展不感兴趣,大规模缩减国防经费使马雷舍夫厂和莫洛佐夫设计局得不到订单维持低速运转,老化的生产设备无法得到更新,这种局面持续了数年。工厂不得不将许多生产军品的车间改产民品维持生计。经过数年努力,马雷舍夫厂和莫洛佐夫设计局保住了它们在坦克研制领域的领先地位,并意外地获得了向国外用户提供坦克的机会,从而使乌克兰装甲装备的发展迎来了曙光。

1996年8月,巴基斯坦与乌克兰签署了购买320辆T-80UD坦克的合同。这项合同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马雷舍夫厂在经费上的困境,也拯救了被政府遗忘的乌克兰坦克工业。政府也想从生产商对外销售军事装备过程中获得经济利益,从而开始重视坦克制造业。但是由于60%的坦克部件要从俄罗斯及其它前苏联加盟共和国进口,而俄主管部门拒绝提供帮助,后来两国研制部门态度转变,互相提供了某些帮助。为了完成与巴基斯坦的合同,马雷舍夫厂联合企业凭借苏联遗留下来的工业基础和经验,逐步完善了坦克生产体系,使绝大部分坦克零部件都可以在国内生产。研制火炮身管、火控系统、炮射导弹及其它类型弹药、复合装甲、爆炸反应装甲、主动防护系统和光电干扰系统的机构和企业先后组建起来。

1993年,在T-80UD基础上开始研制T-84“堡垒”坦克。1998年3月,原先只能在俄罗斯生产的坦克炮扩展到乌克兰生产。而且乌克兰还研制出了“勇士”50型125毫米和“巴吉拉”55型140毫米滑膛炮。为了满足改进老式坦克和其它外国用户的需求,还研制出了KBM-2型120毫米滑膛炮。最令人感兴趣的是莫洛佐夫设计局还研制出了双口径系统。该系统可以将火炮身管和炮尾连接起来,以保证120毫米和140毫米火炮的快速替换。

T-84坦克也用于出口,1998年在希腊进行的试验是值得关注的历史事件,因为这是苏制坦克首次完全按照北约标准与北约最好的主战坦克同场竞技。而后,乌克兰设计师集中了西方和苏制坦克的优点,采用更先进的设计,使T-84“堡垒”M具备了与西方最先进坦克抗衡的能力。

1999年,乌克兰陆军采购T-84作为制式装备。2000年8月24日,10辆T-84参加了乌克兰独立10周年阅兵式。1999年下半年,莫洛佐夫设计局在T-84坦克上安装120毫米滑膛炮和旋转式自动装弹机,研制出了T-84-120。该车在2000年接受了土耳其陆军的严格测试,土耳其人将其称为“雅塔甘”。

20世纪90年代,莫洛佐夫设计局还针对大量装备T-72坦克的国外用户,开发了多种改进型坦克。例如,大量采用T-84和T-80UD关键部件的T-72AG;安装法国火控系统的T-72MP;安装北约标准120毫米滑膛炮的T-72-120。设计局还为T-64坦克研制成功了升级包,即将改型坦克升级成为T-64BM“宝剑”坦克。

2005年,马雷舍夫厂向乌克兰军方交付了17辆升级后的坦克。2006年,该厂获得了约合2000万美元的政府拨款,用于坦克的改进升级。同时,还致力于T-54/T-55/T-59/T-62坦克的改进,设计局瞄准这个市场将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商机。此外,马雷舍夫厂和莫洛佐夫设计局在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的研制和改进方面也取得骄人业绩,如BTMP-64重型步兵战车、BTR-94装甲输送车、BTR-4装甲输送车等。

马雷舍夫厂破产难以实施

目前,拥有675名员工的马雷舍夫厂实力雄厚,订单充足。2009年,乌克兰与伊拉克签署了向伊方提供420辆BTR-4型装甲输送车的合同。2010年,该厂出口了246辆坦克和90辆装甲车,其中刚果接收100辆T-72和30辆T-55,苏丹接收60辆T-72和55辆T-55。美国采购了1辆1985年研制的T-80BV坦克。2011年3月,泰国陆军决定采购200辆T-84U“堡垒”坦克。8月,乌克兰与泰国签订了121辆BTR-31E1装甲输送车的出口合同。6月,与埃塞俄比亚签订了出口200辆T-72改进坦克的合同。9月,还与泰国签订了49辆T-84“堡垒”坦克的出口合同。

上述合同将由乌克兰数十家企业和公司协作完成,其中莫洛佐夫设计局、马雷舍夫厂是完成合同的主要企业。然而,马雷舍夫厂就是在大好的局面下,被同门兄弟利沃夫坦克修理厂告上法庭,申请其破产。目前,两家企业均未就案情发表评论,而哈尔科夫地区负责人则证实了这宗破产案。分析人士指出。马雷舍夫厂陷入麻烦的主因可能是,受累于本国经济衰退及缺乏政府信贷担保,近年来的发展后劲不足,且设备陈旧和大量拖欠员工工资。

前任领导的经济问题也是重要原因之一。2010年夏,乌克兰相关部门曾就此展开调查,并对相关人员提起指控。调查发现,该厂为了获得贷款,竟用中心实验室进行抵押,导致科研秩序混乱。更糟糕的是,贪污腐败案件不断,员工感到前途暗淡,许多骨干另谋高就。

马雷舍夫厂最终会破产吗?答案可能是否定的。而且,经济法庭审理结果至今没有见诸报端。那么,利沃夫坦克修理厂提起破产诉讼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分析人士指出,可能在于弄清企业债务情况和重整债务,为本企业争取更大的利益。即使破产程序启动,乌克兰相关国家机构如议会、国防工业公司和地方当局都会介入解决工厂的债务链问题,应该不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而且这种情况在乌克兰已有先例,已经通过破产程序被关闭的哈尔科夫国营飞机制造公司,目前仍在继续运转。

尽管如此,破产诉讼还是引起人们对乌克兰对外军事技术合作的前景,马雷舍夫厂的前途感到担忧。为了解决乌克兰军工企业面临的困境,相关部门已经采取系列措施。2011年8月8日,乌克兰总理阿扎罗夫指出,搞活国防工业,吸引投资,私有化改革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办法。乌克兰将对一些军工企业进行私有化改革,当然,对于那些具有战略意义军工企业,乌克兰仍将保留其国有性质。哈尔科夫地区政府负责人指出:“我们将对该企业进行全面审计,了解存在的问题。事实上该企业的情况并不严重,没有处于零界状态,主要问题是与配套厂商有相互合作与买卖关系有待理顺。第一步是还清债务,支付拖欠工资和电费。企业有一个非常良好的发展前景和秩序,我们必须尽一切可能阻止破产的实施”。

乌克兰哈尔科夫相关部门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再次对马雷舍夫厂和设计局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调整。2011年6月,莫洛佐夫设计局原首席设计师弗拉基米尔·维克托罗维奇·瓦库连科接替退休的米哈伊尔·杰米亚诺维奇·鲍里修克,出任该设计局总设计师。2011年7月,哈尔科夫地区社会保险基金原负责人瓦列里·普列德科出任马雷舍夫厂总经理。

乐观坚毅的新任总经理到任,对马雷舍夫厂来说,绝对是令人振奋的事件。但值得注意的是,以前的总经理同样表现出乐观情绪,但经过一段时间后,这种乐观情绪就消失了。人们期待马雷舍夫厂的新当家人能够带领企业在逆境中奋起,使马雷舍夫这个百年老厂焕发青春。

推荐访问:坦克 惊爆 名企 破产案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