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报告诀窍 >

周城扎染技艺及其现状分析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要]本文介绍了周城扎染的历史背景、独特工艺和艺术魅力。着重指出当前周城扎染技艺面临变质、异化的危险处境,以期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

[关键词]周城扎染;艺术魅力;工艺流程

[中图分类号]J5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1-0057-03

云南大理,文献名邦,千百年来以其独特的人文地理和厚重的历史积淀孕育了多彩的民间文化,给神州大地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大理周城村白族扎染就是这道风景中的一朵瑰丽奇葩。

一、历史背景

周城村(也称周城)位于云南大理古城北23公里。全村居住着1500余户白族居民,是大理最大的白族村镇,也是云南最大的白族自然村,面积4.7平方公里,人口8868人。周城不仅因为其境内的蝴蝶泉而闻名遐迩,而且还因为这里至今仍十分完好地保留着白族的各种传统习俗,被誉为“白族民俗的活化石”。

周城扎染有着悠久历史。据史书记载,东汉时期大理地区就有染织之法。从唐代《南诏中兴国史画卷》和宋代《大理国画卷》中人物的衣着服饰来看,早在1000多年前,白族先民便掌握了印染技术。经过南诏、大理国至今的不断发展,扎染已成为颇具白族风情的手工印染艺术。特别在盛唐年间,扎染在白族地区已成为民间时尚,扎染制品也成了向皇宫进献的贡品。唐贞元十六年,南诏舞队到长安献艺,所着舞衣“裙襦鸟兽草木,文以八彩杂革”即为扎染而成。10世纪,宋仁宗明令严禁扎染物品民用,把它作为宫廷专用品。明清时期,洱海白族地区的染织技艺已达到很高水平,出了染布行会,明朝洱海卫红布、清代喜洲布和大理布均是名噪一时的畅销产品。 到了民国时期,居家扎染已十分普遍,以一家一户为主的扎染作坊密集周城、喜洲等乡镇,已经成为名传四方的扎染中心。近代以来,大理染织业继续发展,周城成为远近闻名的手工织染村。

二、工艺流程

周城村白族扎染,古称“纹缬染”,俗称“扎花布”、“扎疙瘩花”,是一种古老的印染手工艺,主要以棉、麻等天然纤维纺织成的民间土布作为坯料,从板蓝根的根、茎、叶、皮中提取色素为染料来印染。具体流程为扎、泡、染、晾、拆。

(一)扎

扎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扎花,在当地俗称“扎疙瘩”,即在白坯布上用针线扎个小疙瘩,因扎法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图案。常见的图案有蝴蝶花、鸡眼花、小蜜蜂、单双花等等。二是扎工,在扎的环节上扎工尤为重要。扎染的原理是通过被扎过的小疙瘩不能透浸染料保持原来的颜色,而未被扎的布匹会透浸染料上色来形成图底效果。在扎的过程中,有些图案会因为扎得不紧而透浸染料,导致图案模糊不清,失去效果。智慧的白族妇女在扎的时候采用密密的线脚和紧紧的扎线来解决浸染的问题,保证了良好的印染效果。同时,为了造成浸染后色泽深浅不一,形成洇染、泼溅、渗浸、淡化以及不同纹样的艺术效果,缝缀之后要对每一处“撷”(撮采线结之)。缝缀者的审美情趣在此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她们在缝缀时,对折缝的宽、窄、松、紧、疏、密都各有所别,扎结时扎结的长短、松紧、稀密又各自不同,从而形成了扎染成品花色图案的千差万别、绚丽多姿。

(二)泡

又称泡浆、脱浆。即将扎好的布匹放入清水中泡三天左右,目的是脱去原来布匹中的浆。由于未被脱浆的布匹在染的过程中不能均匀着色会产生斑点等缺点,影响印染效果,所以泡浆环节也很重要。

(三)染

染也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染料,二是染工。周城白族扎染染料大多采用自家种植的板蓝根作为染料,将板蓝根砍碎放入大缸中浸泡。随着泡的时间延长,缸中清水逐渐由浅蓝变成深蓝。巧手的工匠们根据需要将布匹染制成不同系列的蓝色,形成丰富的蓝色系列。另外,还通过添加一些其他染料来调制色彩,如草绿和深绿色。与其他地方的扎、印染不同的是,周城扎染以蓝色系列为主,同时也兼有绿色等其他系列,这是周城扎染的一个特点。在染制的过程中,布匹一般要经过反复印染才能充分上色,即先将布匹放入加热的染料中上色,然后拿出脱水,待半干后再次放入染缸中染色,如此重复八到十次。由于这一过程需要消耗很多体力,通常由男子来操作,白族女子负责扎、拆线和整理环节的操作。

(四)晾

经过反复染色后,将染过色的布匹脱水后放到专门的场地晾晒。晾晒的过程中要注意将布匹摊平,晾晒场的通风要好,染色的布匹既不能暴晒,也不能阴干。

(五)拆

待晾晒干后,拆掉扎在布匹上的小疙瘩线,即可露出本来的颜色,深底浅花,图案丰富。拆线后再对布匹进行熨烫平整,就完成了整套由扎到染的工序,制成了扎染布。

三、艺术魅力

由于受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受到白族审美趣好的熏陶,形成了周城扎染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蓝、白之美呈现人文地理

周城白族扎染之所以以蓝、白二色为主调,一是与白族传统文化有关。白族是一个尚白的民族,认为白色是吉祥的象征,把“白”作为自己的族称。在服饰中,女子的衬衣、头饰上的缨穗及剑川、洱源等,男子的对襟衣和包头,基本上都是白色的。以白为美,以白为善,崇尚白色,是白族人民的普遍风尚,是他们的一种文化心理。而蓝色(包括青色)则富含希望、淳朴、真挚等意。青白结合即表示“清清白白,光明磊落”。二是与特殊的地理环境相关。洱海碧波荡漾、浪花绽放、白云悠悠,蓝色的天、蓝色的海、蓝色的山,白云、白雪、浪花以及苍山中野生的染料板蓝根都体现了特殊的地理因素,长期受此环境、景物影响,作为身在此境中的周城人喜蓝、白色也在情理之中。

(二)蝴蝶纹样传达纹饰母题

周城白族扎染的纹样十分丰富,但是在众多扎染图案中周城人对蝴蝶花图案倾注了更多的热情,从一块块扎染布上的只只蝴蝶可读出周城人内心深处一种对蝴蝶的依恋和热爱。在扎染制品中,蝴蝶图案不仅多,而且还形状丰富,构成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蝴蝶世界。蝴蝶已成为周城白族扎染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纹饰母题,代表了周城人内心共有的一种集体意识。

白族扎染之所以如此钟情于蝴蝶花纹图案,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和心理内因。金少萍女士在《白族扎染——从传统到现代》一书中对白族扎染中喜用蝴蝶母题作了几种解释:一为蝴蝶象征多子和生命繁衍;二为蝴蝶是美丽的化身;三为蝴蝶是忠贞爱情的象征;四为花与蝶的共生,书中说到蝴蝶雌雄交配后一次产子无数,因而往往成为多子和母亲的象征,寓意生命繁衍、人丁兴旺。白族地区的孩童至今仍信守“不能打蝴蝶,否则母亲的乳房会疼”的古训。

四、现状分析

与其他传统技艺后继无人、濒临灭绝形成鲜明对比,周城白族扎染面临困境不是濒临灭绝,恰恰相反,扎染制品市场需求旺盛。然而,正是受市场导向和现代染织技术的冲击,传统的扎染技艺被迫开始变迁。周城扎染的变迁和异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坯料的改变

在前文工艺流程中笔者提到,作为扎染的原料——白坯布又称土布,是当地农村妇女用手工纺织的土白布,由于现在已经很少生产以及生产的周期漫长不能满足需求,大部分扎染坊已换成了现代化机器纺织的布匹,开始失去“原生态”的坯料。

(二)染料的改变

扎染的染料最初是苍山上野生的板蓝根,后由于用量增大,改为自己种植的板蓝根。植物染料本身存在一些褪色问题,随着现代洗涤剂品功效加强,扎染制品的褪色问题日渐突出,后来大理州科技局靛蓝扎染布固色试验研究课题组着手解决业已存在的严重掉色问题(这项技术尚在推广中),这些都导致一些扎染坊改用现代工业染料。采用现代工业染料后,染色质量虽大为提高,但原有色彩风格已经产生变异,从而失去“原生态”的染料。

(三)纹饰的改变

如果说坯料、染料的改变有其客观原因,那么白族传统文化下的纹饰和题材的改变,出现低俗平庸题材、纹饰是令人很难接受的。笔者在周城村走访时节发现,虽然扎染坊处处有,可看到染成的制品纹样大部分已经失去白族传统特色,取而代之的是庸俗的图案,有的是搔首弄姿的女人像,有的是十足平庸的著名景点图,失去了昔日周城白族扎染的味道。究其原由是客户下定单时指定的图案和样式,订单大多以昆明和丽江的商户为主,为了多卖给游客,商户绞尽脑汁设想旅客可能喜欢的图案,然后指定染坊来扎染。另一方面,扎染水平也出现分叉。一些商户为了利润追求低价,不图扎染技艺水平,扎染的图案有的模糊不清。而真正技艺水平高超的作坊由于成本较高而不受商户的青睐。

五、结语

周城白族扎染是民间文化的精华瑰宝,集艺术、文化、实用价值为一体。它以白族传统文化背景和特殊地理环境为根底,形式中积淀了白族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从而使其具有高度的实用功能和文化意义。然而,当前的现状着实令人担忧。试想,当变质的周城扎染充斥着我们的双眼,我们该如何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称谓,如何面对这一古老传统技艺!

(本文根据采访周城村扎染艺人董七妹口述资料整理)

[参考文献]

[1]钱昀、董荪.狄寨泥哨技艺及其传承关键[J].装饰,2007,(12).

[2]刘傅森.关于白族扎染的文化思考[J].大理文化,2007,(1).

[3]董荪、钱昀等.基于特征的部件实体建模技术在室内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装饰,2007(3).

[4]董秀团.大理周城——白族扎染工艺的文化内涵[EB/OL].华夏民族网.

[5]李平.白族传统扎染固色研究初见成效[J].大理文化,2007.

推荐访问:扎染 技艺 现状分析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