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报告诀窍 >

从地理角度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jkyxc 浏览数:

最近,听闻许多学生都在谈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地理教师,我就从地理角度来谈谈人类命运共同体。

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和内涵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指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全球价值观。作为全球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

2.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背景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面对当前世界形势、汲取中国古老哲学智慧的基础上提出的。

人類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于一个世界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增多和加深。随着联系的增多和加深,就会出现世界各国普遍面对的共同问题,如粮食安全问题、贫穷问题、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传染性疾病问题等。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单纯依靠一个国家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世界各国都携起手来共同面对和解决。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告诉我们,只要掌握正确的矛盾分析方法,就可以解决矛盾。在这些共同问题中,毫无疑问世界各国都存在着某种价值共识,可以通过正确的方法找到不同国家之间的“最大公约数”。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这样的“最大公约数”。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宪法序言第十二自然段中“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修改为“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示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独特魅力。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古老哲学中的和文化与智慧、善文化与智慧、共生文化与智慧等。

3.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体现的地理思想

(1)天人合一思想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地理学中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契合。我们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关系及其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的科学,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部分。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可持续发展这一人地关系思想自然而然就是地理学研究的内容。人地关系经历了早期原始的平衡关系、农业社会人地关系的不和谐、工业社会人地关系的全面不和谐(征服自然)。目前,人们逐渐认识到盲目征服自然产生的后果,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已经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是使人地关系走向和谐的关键。

在自然面前人类是无国界的,人类共同拥有一个大气圈,共同跟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发生关系。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就是无国界的。我们居住在一个地球上,大气层把地球团团包裹住,可以说是地球的一个被子,对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来讲具有保护作用。某个国家在经济发展中过度掠夺自然资源,向大气层中排放过多有害气体,相邻的其他国家就会受到影响。因为,大气是运动的,会把污染物质输送到其他国家的上空。同样,水圈也是流动的,人们向海洋排放污染物质,洋流就会把这些污染物质带到其他国家。因此,在这些全球性问题面前,人类就是一个共同体,不分国界。

(2)“一带一路”构想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构想与地理学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如果说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理论愿景和建设目标,那么“一带一路”构想或者倡议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是一条通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地理学的使命是解决资源、环境、发展面临的复杂问题。经济增长、社会包容、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维度。地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已经成为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要支撑。“一带一路”倡议对保护全球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创造了全球可持续发展新机遇。地理学能够直接服务于“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中的人地关系和环境变化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构想和地理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一带一路”连接了亚洲、欧洲和非洲。“一带一路”的一头是经济活跃的亚洲,一头是经济发达的欧洲,中间则是亚欧大陆的腹地。中间广大的腹地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很大。“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条陆路通道,北面从中国经中蒙俄经济走廊到欧洲,中间从中国经新亚欧大陆桥到欧洲,南面从中国经新亚欧大陆桥和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到土耳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四个方向,一是从中国沿海港口经太平洋北上;二是从中国沿海港口经南海到南太平洋;三是从中国沿海港口经南海到印度洋;四是从中国沿海港口经南海、印度洋到红海、地中海,最终到大西洋。目前“一带一路”构想还处于大写意阶段,相信经过精雕细琢,一定能成为一幅美妙绝伦的工笔画。

推荐访问:共同体 角度 地理 理解 命运

相关文章:

Top